结论、过程,结论教学、过程教学的含义过程是和结论(或结果、结局)相对而言的。任何一项活动,都有一个从起因到经过到结果的过程,或者说,一个从发生到发展到结局的过程。学习活动也不例外。在学习活动中,结论是学生获得的知识(概念、规律等等),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历程。如果说,结论是学习什么,那么过程就是如何学习。结论和过程二者比较,结论重要,过程更为重要;学习什么(即产物)重要,如何学习(即过程)更为重要。结论的掌握必须以理解为基础,而理解必须以过程为前提和依托。所以,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使学生掌握过程,而不是掌握结果。
过程教学是相对于结论教学而言的。过程教学和结论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现象,古已有之。然而,作为一种有影响的教学指导思想,却是现代教学理论的产物。
由于过程教学是针对结论教学提出来的,所以要明确过程教学的概念,必须和结论教学对比着谈。如果说结论教学是指现成知识结论的传授和灌输,那么过程教学就是指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训练。过程教学旨在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中那种外部的机械的灌输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思维参与和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使学生不仅获取知识,而且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结论教学和过程教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思想。结论教学偏重引导学生理解观察、实验、思维所得到的结果,而忽视形成概念、揭示规律中的认识活动的方法;而过程教学则将教学活动的目标既指向认识活动的结果,又指向认识活动的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在理解学习过程的同时,学会和掌握学习方法。结论教学是简化的教学,而简化的教学是培养不出缜密思维的学生的;过程教学是情境的教学,只有情境的教学才能造就一代创造型开拓型人才。因此过程教学主张双重目标和双重控制。所谓双重目标,是说过程教学要实现两个目标:一个目标指向概念、规律这类外显的知识因素,即让学生掌握学习结论;另一个目标是指向建立概念、揭示规律的学习过程本身,即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这两个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学生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学的过程而不是它的结果,只有在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才能发展、完善。所谓双重控制,是说过程教学的设计不仅要控制学生获得的知识,亦即控制掌握结论,而且要控制获得知识、技能的动作,控制学生的思维操作、记忆方式、注意的指向等,亦即控制掌握过程。
结论教学和过程教学基本特征的比较
结论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出结论,大部分时间用来操练技能。教学过程具有较大的神秘性。教师的教是演绎讲解,甚至生硬注入,学生的学是接受学习,甚至无意义学习。
过程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尽可能充分的、丰富的背景,让学生在这种“背景”中产生认知的冲突,激发求知、探索的内在动机;适度地再现人类的认识过程,渗透与知识有关的思想方法;注重暴露和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适当推迟呈现问题的结论。教学过程具有较大的透明度,教师的教创设情境,着眼引导,学生的学是参与探索,着眼会学。
以小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一课为例:
结论教学是这样进行的:(1)教师提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并作出平行四边形的高。(2)教师示范解答题后指出: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一个公式。这个公式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3)让学生熟读、背诵公式。(4)学生做作业。
过程教学是这样进行的:(1)教师板书课题,交代学习的目的要求,出示准备题。(2)通过教师提出问题,演示教具,学生阅读教材,操作学具,互相讨论等形式,推导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探索公式的来龙去脉。(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说出公式的来由,算出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求它的面积。(4)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些较复杂的变式问题。(5)指导学生概括性地总结知识要点、方法要点。
再以初中生形成“力”的概念为例。
结论教学是这样进行的:引导学生列举手推车、拉锯、提水桶、推土机推土、起重机吊重物等事例,演示“磁铁靠近铁钉”“摩擦带电的塑料棒靠近碎纸片”等实验,与学生共同分析得出:它们都存在着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我们把这种作用成为“力”,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从而建立了“力”的概念。
过程教学是这样进行的:在学生建立“力”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刚才我们建立‘力’的概念的学习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列举、演示这些大量的事例?”“为什么要建立‘力’的概念?”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总结:从生产生活所见的大量事例中,通过分析,找出共性,从而抽象概括出一个物理概念,是我们今后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为了便于记忆和学习,我们简单地称它为“事例→共性→概念”的认识方法。
过程教学的两个阶段
重结论轻过程,已经成为当今教学的一个弊端。这与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片面性有关。由于过程常常消失在结论上,所以人们往往只要结论,忘记了过程。于是在教学中,死记硬背注释和结语成风,忽视知识、符号和实际事物的联系,以致学生所学知识形式化,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殊不知,我们所教学的知识都是他人劳动过的结晶,如果只要结论,而舍弃了创造者的大脑在摄取、筛选、存储、加工乃至输出信息的思维工艺及操作过程中的智慧和智能,那就无异于只要金子,不要点石成金的手指,只要金蛋,不要怀抱金蛋的鹅,结果是光拿现成的东西,却失去了主体性的创造功能。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过程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所以,学科教学应是学科活动。
(思维活动)的过程的教学,而不仅是学科活动的结果(学科知识)的教学。这就是说,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过程教学的两个阶段。过程教学包括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和知识发展过程的教学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结论,后一阶段是在结论的指导下运用。两个阶段不能或缺:没有发生,发展就失去了依托;没有发展,就无法酝酿新的发生。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要注意创设情境,充分感知,逐步抽象。具体说来,就是:创设情境,引起学习意念;建立充足的感性认识,提供有结构的研究素材;概括上升,抽象出概念,适时强化。正确进行知识发展过程的教学,要注意使原有的结构复杂化,为进行新的发生过程做好铺垫。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变式练习和建构型复习,促使学生多角度地审视结论,并把结论纳入认识结论之中使之内化,并为下一次新授做好铺垫。
以小学数学“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为例,教学过程可这样进行:(1)有针对性地复习面积的概念及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设疑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进行长方形面积的大小比较;(3)实验探索(拼摆若干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为一个长方形),发现规律(长方形面积所含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与宽厘米量数的乘积);(4)自学教材,验证结论;(5)课堂练习。以上(1)(2)(3)是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4)(5)是知识发展过程的教学。
以小学自然课“导体和绝缘体”为例,教学过程可这样进行:先给学生提供一个小电珠不亮的电路,要求学生从电路中找出小电珠不亮的原因——细铜丝能导电,但它外面包着的塑料不能导电;引导学生领悟到,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这是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最后引导学生研究,常用的家用电器中,哪些部分是导体,哪些部分不是导体,为什么?这是知识发展过程的教学。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著名教学改革家赞科夫在他的实验教学论体系里,就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这样一个著名的原则。赞科夫认为,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就是要求学生注意学习过程本身,即理解学习的结构和进程。这个原则跟一般教学论著作所提到的自觉性原则截然不同。自觉性原则的要求是在掌握知识(结论)方面,它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作为理解的对象;而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的要求是在高质量的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同时,使学生学会学习,努力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学习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
作为个体的学生如何做到真正理解学习过程呢?课堂观察表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外乎处于以下3种状态:一是被动地感知和掌握外来信息的状态;二是积极地独立发现和利用外界信息的状态;三是学生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去追求、发现和利用外界信息的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学生仅仅被当做是教育者施加影响的客体,但对学习过程是不理解的,只是机械地顺从教师的安排。在第二种状态下,学生被看做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但是学习过程是盲目的低效的。在第三种状态下,学生既表现为教育影响的客体,又表现为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参与认识活动,从而做到真正有效地理解学习过程。第三种状态是学习的最佳状态。
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纪晓村老师执教的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就达到了上述第三种状态即最佳状态。请看他的教学片断:
认图形:(投影:少先队员做好事的图)(1)这块玻璃(指汽车的玻璃)是什么形?这扇门的面是什么形?将纸贴在黑板上,并板书:长方形。(2)这块玻璃(指楼房的玻璃)是什么形?这(指平房的玻璃)是什么形?老师拿出一张正方形纸,问“这张纸是什么形?”将纸贴在黑板上,并板书:正方形。(3)这(指屋顶)是什么形?交通指示牌的面是什么形?老师拿出一张三角形纸,问:“这张纸是什么形?”将纸贴在黑板上,并板书:三角形。(4)钟面是什么形?这(指墙上装饰)是什么形?老师拿出一张图形纸,问:“这是什么形?”将纸贴在黑板上,并板书:圆。(5)齐读: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4种图形。
图形分类:每个人学具袋里有许多图形。请你们把这四种图形分别挑出来。圆形很好认。三角形好认吗?为什么也好认呢?三角形有几条边呢?请一个同学上来数一数。看老师怎么数的,一条边、两条边、三条边。请你们拿出三角形,数一数有几条边。老师拿出一个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这是什么形?三角形都由三条边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有时不容易分清,两人讨论讨论,这两种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