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45988800000022

第22章 从粗放教学到集约教学(1)

粗放教学,即主要依靠师生拼体力、占时间的方式进行的教学。这种教学高消耗,重负担,低效率。集约教学,即主要依靠师生的主体性、科学性的方式进行的教学。这种教学低消耗,轻负担,高效率。集约教学是现代教学应当追求的发展方式。

粗放教学的弊端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学出现了少慢差费的现象,教学质量的增长方式在粗放型低水平上徘徊不前。

主要表现为:

一、管理上重形式而轻实效

1.强调代价,忽视成效

粗放教学,采用拼体力、占时间的方式,必然以损害师生健康为代价,去获得一小点考试分数的提高。用经济学语言说,这种教学的“成本”太高了,很不值得。这样做损害了师生的健康,教师难以继续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不会继续学得很好,得不偿失。有的管理人员无端消耗师生的时间和精力。管理备课,以教案字数的多少和字迹是否工整为备课好坏的标志。管理教课,以教师的讲解是否生动有趣,娓娓动听,学生答问是否举手如林、对答如流作为教课好坏的标志。管理批改作业,以是否全收全批,精批细改,题题见红作为作业批改好坏的标志。

2.强调教学的科学性,忽视教学的有效性

片面强调教学内容的正确、丰富,教学时间的长短,而不注意教学是否有效。

3.强调质量,忽视速度

只求正确,不求迅速,时效观念差。把动态变化着的课堂教学与时间割裂开来,看不清时空是课堂教学固有的因素,忽略了时间的价值作用。

二、课堂教学上重投入而轻产出

周一贯认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粗放教学的弊端,远远没有消除。其主要表现是:

1.标度不明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是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原因。语文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一篇课文是一个世界。字词句篇无所不包。课文内容诸如政治地理、历史民俗、声光电热、动植矿物……大至天体宇宙,小到鸟兽虫鱼,几乎处处可讲可述,句句可圈可点。这就常常使语文教学目标泛化,面面俱到,结果面面不到,随意性大,使语文课成了“橡皮课”,可以大小由之,伸缩无度。目标达成度要求不明,必然会“欲速则不达”,效率又怎会不受影响?

2.速度不快

语文课的教学速度不理想,一方面表现在教学的节奏普遍缓慢,洋洋洒洒,慢条斯理的教风,提高了教学进程的耗时比差;另一方面,快速阅读、快速作文、快速解题、快速计算的研究,还没有真正进入课堂的操作领域。

3.密度不足

课堂知识信息容量过小,分布不密,有机交叉和相互渗透不够,系统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较差。而这一切又往往是因为教师讲得太多造成的。尤其是课文教学,讲风太盛是个顽症,讲挤掉了学生的读、思、议、练,而所讲的又多是课文情节平面推移的重复信息,往往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教学效率便在没完没了的讲解中流失。由于讲得太多,学生的活动就减少,密度变小。

4.宽度不够

教学思路狭窄、意识封闭,从课堂到课堂,从书本到书本,使能力的训练与广阔的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大大削弱了教学效益。课堂教学却相当封闭,没有紧密联系课外活动与社会生活,使学生失去了运用知识的好机会,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5.力度不强

教学的力度不强重要原因之一,是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

6.调度不适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多极空间。从学的角度看,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从教的角度看,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材是媒体。这无疑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关系。加上语文课堂教学受来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外干扰,就难免会出现许多始料不及的事件和偶然发生的情况。如何处置这些虽在情理之中,却在意料之外的“麻烦”,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去应变调度。如果教师调度不当,就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早在1919年就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当时小学教育“偏重形式”“专务形式”的弊端,并且“希望小学教育收到真实功效”。1981年叶老还指出:“今之任教者,其知为最勤劳最辛苦之役,实则徒劳者较多,俾学生真受益者殆不多,故必须求其改革。”为克服这一弊端,叶老提出:“任何事情,遗其本旨,流于形式,均属不好。”“改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实益。”还说:“能收到实效的就是好教法。”

集约教学的管理和机制

一、集约教学的管理。以高效、经济、优化为主旨循此主旨,就要解放思想,敢于突破些不合时宜的本本、条条,大胆地变形式管理为实效管理,切实改变教学的事倍功半、劳而少益、徒劳无益状况,做到劳而多益、劳而高效,事半功倍。为此,就要:

1.正确处理代价与成效的关系,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效代价,包括精力、时间和投资等方面。一切教学管理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要清除形式主义、烦琐哲学和无效劳动,尽量减少教学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十分珍惜师生的时间、精力和劳动成果,努力提高教师工作的智力化程度和学生知识的内化水平。

2.正确处理科学知识与有效知识的关系,克服无效教学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的有效知识量。要提高教学有效度,即减少教学剩余度,缩小教学的级差。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都是要遵循有效法则,使之科学化。

3.正确处理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追求速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握最佳教学时间,把教学重点难点安排在最佳时间内。要严密组织,加快教学活动的进程。要做好课前准备,避免因教师板书、学生抄写、当堂收发本子和偶发事件占用上课时间。既要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又要相对缩短教学时间。抓好快速观察、快速思维、快速听记、快速阅读、快速表达训练,培养学生对快节奏教学的适应能力。

二、集约教学的机制,以强效应、高效率、好效益为目标江苏省通州市实验小学曹平认为,研究集约教学的机制问题,应当既考究结果——教学效益的好差,也考究过程——教学效率的高低,还考察状态——教学效应的强弱。强效应能带来高效率,高效率能产生好效益,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

1.教学效应是个关系观念

它是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在心理、人格、情感、思维等众多课堂行为方面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综合反映,是直接影响和制约其他教学方面的潜在的决定性因素。其他任何非教学活动都缺少那种特定条件的时空情境——师生的目标相同、志趣相投、心理相容、认识相通、行为相似。教学的强效应,使教师与学生的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在这样使人心旷神怡的教学环境下教学,无疑为教学效率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教学效率是个时空观念

它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内容。它既涉及到时间长短,又涉及到空间大小(头脑中的知识容量)。教学效率同教学内容成正比例关系,同教学时间成反比例关系。这也往往使人造成认识偏差:教学内容越多越好,教学时间越少越好。其实,虽然人脑的信息贮存非常之大,一般人只动用了其中的几百万分之一,但在一定时间内一下子容纳超过饱和程度的信息量,大脑就无法非常有序地处理,反而产生大量的信息过剩,造成更大的教学浪费。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健康,出现怠课、焦虑、困倦等厌学综合症。因此,教学要有一定的效率,但是片面热衷于追求高效率,不仅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益,而且会造成负效益,这是值得重视和引以为戒的。适宜的高效率无疑为获得好效益提供了可能。

3.教学效益是个成果观念

它是教学效果和利益的综合体,也是实在的具体的一系列目标指数,因而是可以检测的。检测的方式很多,如常用的提问、作业、讲演等等,而考试是应用最广最好的方式,应当严格区分过多的考试和正当的考试的界限,那些动辄考试、惟考至上的做法理当废止。但这绝不是考试本身的过错。正当的考试不仅是教学所必须的,也是正确的教学导向所必要的。教学效益的高低,要直接指向课堂上,通过强硬的课堂教学管理,促成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把加班加点等落后做法视作变相体罚,视作摧残儿童身心健康,视作教师无能的表现。在教学效益的检测中,一定要十分重视下列三种效益。一是积累效益。任何教学成果就其本身来说都是一系列教学过程的综合积累,先行环节的成败往往影响到后续环节的展开,越是往后的环节就越接近于成果,就内涵着更加丰富的教学效益。因此,应当加强对每个细小教学环节的监视、指导和评估,认清部分对整体的直接影响。二是整体效益。教学效益是由影响教学的各个方面共同形成的,不能以某个方面的优劣代替整个教学效益的评估,而应从人、事、物、时、空等作立体的全方位的透视,如对人(学生)的考察,课堂上仅那么几个同学轮流发言、讲演,这样的效益就只有几十分之几了。三是长期效益。每堂课都会产生两个效益,即可检测的短期效益和无法检测的长期效益。粗放教学有时也会产生较好的短期效益,但长期效益每况愈下。这种短期效益愈好,长期效益就愈差。集约教学的短期效益有时并不一定多好,但经过一定周期便能产生极大的教学后劲,使长期效益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