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45988800000005

第5章 从注入式到启发式到学导式(2)

②长江把它那()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的陡立的峭壁。

明亮明净明丽

①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有如一条()的小溪。

②作者以()的色彩,把三峡描绘得生气勃勃。

③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

(3)不看课文,完成下边的填空。

描写水:①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奔腾流去。

②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

③长江像是()着眼睛,()。

④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到江面。

描写山:①中午,群峰()。

②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向江心。

③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向江心仿佛要()下来。

(4)听写第6自然段,自行加上标点。(错一字符扣2分。)第五章从教授到学导

从“先生讲,学生听”到

“学生学,教师导”

“先生讲,学生听”,这是旧时启蒙国语课本上的一句话。它是我国古代教学法的经验总结,长期以来被教育界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而流传至今。随着近代教学目标的扩展,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手段的更新,“先生讲,学生学”这一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怀疑。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在20年代就对这一方法提出了怀疑,进行了挑战。他说:“从1922年到如今,55年了,编选教材的办法屡次变更,可是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开教师的‘讲’。”“教师果真是只管‘讲’的吗?学生果真是只管‘听’的吗?‘讲’‘听’之间,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效果吗?我怀疑好久了,得不到明确的答案。”(《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第149页)他进一步揭露了这种讲听法的严重问题:“课堂教学既然是一讲一听的关系,教师当然是主角了,学生只处在观众的地位,即使偶尔举举手答个问题,也不过是配角罢了。这在学生很轻松,听不听可以随便。但是,想到那后果,可能是很不好的。学生会不会习惯了教师都给讲,变得永远离不开教师了呢?永远不离开教师是办不到的,毕业了,干什么工作去了,决不能带一位教师在身边,看书看报的时候教师给讲讲,动笔写什么的时候请教师给改改。”(《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151页~152页)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先生讲,学生听”是一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少弊端:第一,学生学习被动化,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学习惯的形成,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第二,教学活动说教化,不利于学生学习时口耳眼手脑并用,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第三,教学信息单向化,不符合现代课堂教学信息多向传递多向交流的特点,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可是,事到如今,仍然有不少教师对讲听法看不透,丢不掉。他们总以为教学就是“粉笔加开讲”,甚至以为“多讲多得,少讲少得,不讲不得”。实际并不然。君不见,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教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不得其要;甚至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中小学功课,大多是工具课、技能课。大凡工具课、技能课,不是一讲一听所能奏效的,而要教师导之以法,学生练之以功,方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现代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教学应该摒弃“先生讲,学生听”的方法,应该采取学生学,教师导的方法。学生学,教师导的思想,称为“学导思想”。体现“学导思想”的各类教学模式,称为“学导式”。体现“学导思想”的各类教学方法,称为“学导法”。这里的“学”,除了“听”这一耳受活动以外,还有答问、观察、模仿、解题、实习、实验、操作等习作活动。这里的“导”除了“讲”这一言传活动以外,还有示范、演示等身教活动,宣传、组织、布置、检查、督促、评估等管理活动;而且作为言传活动的“讲”,不限于系统解说和滔滔讲演,大量的还是提示、点拨、疏导、答疑、评点等等。这样,学生不是“听生”、“听者”,而是“学生”、“学者”;教师不是“讲师”、“讲者”,而是“导师”、“导者”。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有关教学方法表述的变更情况,可以看出从“先生讲,学生听”到“学生学,教师导”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1956年10月颁布试行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提出:“阅读教学的进行采取讲读法。”“讲读的基本特点在于阅读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导。”在196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改为“讲读课文必须把课文讲解清楚”。在1980年12月印行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又改为“要善于讲解课文”。到了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中,则进一步改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从“讲解主导”到“讲解清楚”到“善于讲解”到“指导读懂”,实际上就是从“先生讲(读),学生听(读)”到“学生学(读),教师导(读)”过程。前后历经近40年,方才实现从讲听到学导的转变。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变,又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从教授法到教学法

在中国,作为“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这一含义上的名词术语。有一个演变过程。清末至“五四”时期,在这个含义上的用语一直称为“教授法”。“教授法”更名为“教学法”,是“五四”前夕的事情。191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的陶行知学成回国。他看到当时的中国学校,名义上是“学校”,而实际上是“教校”。当时的人“叫学校里做先生的为教员,叫他所做的事体为教书,叫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授法”(见《陶行知全集》第一卷第87页)。陶行知从师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深受杜威教育理论的影响,对杜威重视儿童地位的教学理论有独到的研究。同时,陶行知也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教育家“教学相长”的思想,认为教与学不应该分离,而应该合一,而“教授法”这一术语意味着重教轻学,教学分离,应该改为“教学法”。当时,陶行知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在一次校务会议上,他提议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遭到保守势力的竭力反对,辩论两个小时之久,仍未能通过。陶行知非常气愤,连校方委任的教育专修科主任职务也拒不接受,以示抗议。1919年2月24日,陶行知发表《教学合一》,坚持自己的观点。文章发表后,苏州师范学校首先赞成采用“教学法”。五四运动爆发后,南京高等学校的反对派无暇顾及此事,陶行知毅然将全校所有课程中的“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从此“教学法”这个术语就正式通行起来,取代了“教授法”。这件事在教育史上传为佳话。

从教授法到教学法,不仅仅是个名词术语的演变问题,而且是新旧教育观尖锐冲突的结果。作为科学概念,“教学法”比“教授法”更能反映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但是,用语的变更不等于思想、方法和制度的变更。“反映旧制度的旧思想的残余,总是长期地留在人们的头脑里,不愿意轻易地退走的”(毛泽东语)。时至今日,“教学法”作为名词术语取代“教授法”已经80年了,但是,陶行知当年的教学法思想并未在多数学校得到落实。重教轻学,教学分离的“教授法”不仅阴魂不散,而且借“教学法”之尸还“教授法”之魂。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少教师中的有识之士,坚持不懈地改革教学方法,在扬弃以重教轻学,教学分离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继承、发展了陶行知、叶圣陶的教学思想,创建出了以重学强导,学导结合为特征的现代教学法。

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

变教为学,是尽可能地把教师的教授活动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教师的教授活动,主要是指教师面对全班的系统讲解、讲述活动。具有浓厚的启发诱导色彩的教师的指示、指点、点拨等活动,不列入教师的教授活动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堂自行学习的活动,如带有主动探索色彩的自学、实验、讨论、述说、练习等活动。那种老师讲解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答、老师板书学生抄等活动,因缺乏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不列入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内容。

变教为学,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以小学阅读教学为例:50年代学习前苏联小学阅读教学经验,我们普遍推行了3段(起始课、分析课、总结课)8环(启发谈话、字词教学、范读课文、读后谈话、分段讲读、复习阅读、总结谈话、布置作业)的教学程序。这3段8环都是从教师的角度、教授的角度提出来的,是教师中心、讲解中心的产物。80年代以来,随着学为主体、力为主标的呼声越来越高,阅读教学的重心逐渐向“学”倾斜和转移,各种重学的教学模式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如陕西刘新国就用重习重力的“3环一线教学法”代替了传统的熏教重知的“3段8步教学法”:所谓“3环”就是把阅读教学过程分为“预习课——学习课——练习课”3个基本环节;所谓“一线”就是在这3个环节中自始至终贯穿一条主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智力。(参见《小学语文教学》1988年第三期《小学语文阅读课“3环一线教学法”改革方案》)。显然,这是一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迁。

典型的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的课是怎样上的?请看魏书生的课堂片断:

……老师和学生商量学什么课,最后决定学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接着,让学生提出学这课要办几件事。学生议论后,提出需要学的是:文学常识、字词、环境描写、情节、人物、分段、中心。(以上板书)要办的事确定后,教学开始。文学常识部分复习旧课解决;重点词语用比赛的方法,查注解,3分钟解决;接下来通过讨论、启发、再讨论的方式,解决后两个问题。分析过程中,魏老师尊重学生的见解,教者只做恰如其分的引导。调动学生发言时,各抒己见,形式多样,气氛活跃。总结全文时,启发学生找出表现课文中心的关键句子,让学生用各种语气反复诵读,读后结束全文。(引自《普教研究》1990年第四期36页)从这教学片断可以看出:魏书生的阅读课已经实现了由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需要讲的内容不是教师主观决定,系统讲述出来的,而是师生共同商量定向后,让学生采取个人自学和群体学习的方式习得的。

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是一个渐进过程,开始是多教少学,然后是少教多学,最后是不教自学。简言之,是由“教学”到“导学”到“自学”。自学就是进入如同叶圣陶先生指出的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地知识和熟练的能力。”遵循这一思路,教师教,却随时准备少教,最后达到不教。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