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维的概括性既有浅层次的,也有深层次的。对某一具体人或事物特征、本质属性的概括是浅层次的,而文学艺术的典型、科学上的模型(如原子模型)、图像(如细胞图),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因此,形象思维的概括性,在思维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跳跃性
跳跃性是形象思维的又一个特点。逻辑思维是一步一步地有顺序地推下去的,是线型的,而形象思维没有一定程序,是跳跃的、发散的,是属于平面的、二维的。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天、渔火、钟声、客船等事物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诗人却通过他的情感感受,把它们连在一起。托尔斯泰看到睡衣袖口上的花纹图案,产生一连串的联想,他说:“我坐在书房里,仔细地看着睡衣袖口上那用自丝线镶成的花纹图案,它非常好看。于是,我想,人们怎么会想出这么多花纹、装饰、刺绣;有一个女人们感兴趣的女红、时装、见解的整个世界。这该多么令人神往呵。我明白,女人们喜欢这些东西,才会去做。当然,现在我该想想(即小说的构思)安娜……忽然,这个花纹图案,揭示我写出整整一章。”
人们的创造活动,一般是在问题情境具有不明确性的情况下进行的。创造性的突破往往是发现隐蔽关系的结果。牛顿就是通过思维的“跳跃”看至9苹果落地和月球绕地球转动两个不同现象中所隐蔽着的关系——引力。这就是思维跳跃性的意义。
5.直觉性
形象思维的直觉性是指对事物的识别、判断,不是以规定的程序、步骤一步一步地作出,而是瞬间作出的。下面是一个实验:当单词呈现在右视野时,先前所记忆的单词量越大,被试的反应时就越长。这表明,左脑倾向于顺序地将该单词与所记单词逐一进行比较。当单词呈现在左视野时,无论先前记忆多少单词,被试的反应时都保持不变。因此右脑所使用的是平行的加工方式.不需要对每个单词进行逐一检查。
由于形象记忆是将一个完整的表象作为一个单一的单位来处理,因而它能容纳的实际信息量是十分惊人的。同仅靠语言记忆相比,表象记忆在数量上可以高出前者100万倍左右。
因此,直觉思维能同时分析大量的数据,并作出判断。这就说明为什么一个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的医生,能对病症直觉作出诊断;一个有丰富指挥经验的指挥员,能根据地形、形势下定作战决心;一个高级企业管理人员,能依靠直觉作出决策。
直觉不仅具有敏捷性,还具有跳跃性,它可以突破一般思维的常规,跳过某些阶段,直接识别事物或获得最终结果,使形象思维成为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
6.非语言性
形象思维是对表象的加工改造,而表象是没有语言的。表象的运动也同样没有语言。形象思维就像看无声电影,虽然没有语言,脑子却能理解一幕幕景象。一个舞蹈演员或一个运动员熟练地进行表演时,是有感觉的,这感觉来自视觉表象与动觉表象的思维活动,要是问他刚才怎样舞蹈或运动时他却说不出什么来。“当我们用高度激活的一个半球完成某事而另一半球处于闲散状态时,处于闲散状态的半球是无注意力的。因而一个半球可能学到的东西,另一半球则学不到。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用非语言的方式学会一个右脑任务时,却难以向他人解释如何去做。我们的语言半球不知道怎么做,因为它没有注意到。”
当我们用形象的语言叙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或描绘一个情境时,看起来好像用语言进行形象思维,其实,语言只是间接地表达形象思维的结果,因为我们从小开始学习说话、识字,就把描述性语言和形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许多熟悉的事情、情境,语言的表达已经熟练到可以脱口而出。但是,若要表达一个陌生的情境时,人们头脑中先有画面、情境,而后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情况是十分明显的。
7.富有情绪色彩
情感与认识不同,但两者又密切相关。情感由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它渗透在人的一切活动之中,是伴随认识一起出现的,并且和认识交织在一起。通常说触景生情,那么情感的产生和认识是什么关系,是不是一见到情境就直接产生情绪,或是经过某种中介的作用而产生?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认为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价联系着,情感产生的公式是:
情境→评价→情绪
这说明情感不是直接对客观的反映,而是客观经过主体的评价以后,才折射产生情感。根据这个学说,我们认为这种对情境的评价、分析,运用形象思维是瞬间作出的;而用抽象思维则通过概念、判断、推理,通过认知的“折射”作出的。由于这两种方式的不同,其所产生情绪的深度也不同。
因此,我们认为富有情绪色彩,是形象思维特别是艺术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人的情感的丰富性,是和他的形象思维联系着的。
发展思维的几个教学原则
我们在近十年的关于发展形象思维、把两种思维结合起来.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中,把发展思维放在中心的位置,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把其中那些反映带规律的认识,概括为四条教学原则。
一、思维中心的原则
从前面技能与认识过程和学科教学新模式中,可以看到教学过程诸因素中,存在一个共同的因素,即思维,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思维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思维中心的原则其涵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从一个具体教学过程来说,学生学习从感知外部信息开始,通过内化技能(观察、阅读、听讲)产生思维,经过思维加工理解(掌握)了知识,然后将知识加以运用(练习、实践),其中无论是知识的理解或知识的运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二,从学科教学模式的特点,可以看到不同学科两种思维结合的方式、特点是不同的。因此,一个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两种思维相结合的方式、特点,决定着这个学科的教学特点。反过来说,我们研究学科的特点,就要弄清这个学科两种思维是怎样结合的,有什么特点。例如语文,学生感知课文,唤起自己已有经验(表象)。通过再造想象产生文章所描绘的生动的画面,同时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领会了课文;然后在想象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归纳,进一步理解课文。这里两种思维结合的特点,就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色。
有人把对知识的理解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虽有一定道理,但更为本质的东西是思维。人们通过思维活动才理解知识,而且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继续要有思维的活动。正如郑板桥在论绘画中说的:“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曾讲到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促进知识的有效地迁移,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共同因素和知识的概括水平。前者是形象思维通过类比的方法运用事物间的相似性找出其共同点,指向某一类模式。同一类事物有共同因素,因而能产生迁移,后者是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概括。两者都是通过思维的概括。迁移是用思维活动把概括了的知识(经验)和新知识联系起来,迁移的产生实质就是思维活动的结果。
实施这条原则.主要要求:
1.在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把发展思维放在中心环节,通过思维活动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培养技能(能力)。克服把教学过程当作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
2.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媒体的选择,都要根据学科内容和思维特点,离开思维特点谈方法的运用、媒体的选择,是收不到好效果的。
二、思维重演的原则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是普遍存在的。在人的个体发展过程中.首先发展形象思维。幼儿时期,由于视觉和语言的发展,形象思维得到初步发展。上学后,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同时,抽象思维也逐步发展起来。小学数学(图形教学除外)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主要课程,在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课通过对文章的逻辑分段、归纳段意和中心的训练,逻辑思维也得到发展。总之,小学阶段两种思维都得到发展。这里需要指正的是:一些儿童心理学著作中关于“学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提法是不确切的。到了中学,各门学科内容都是两种思维有机的结合,只是有的学科以形象思维为主,有的学科则以抽象思维为主。由于不同思维类型有不同特点,因此。对所学的知识首先要判明是什么思维,两种思维又是如何结合的。
教材中的科学知识、文艺作品,是前人认识(思维)的成果。学生学习时,通过认识活动(思维)把前人的认识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再认识活动。既然是一种再认识,学生学习某项知识所用的思维方式,同前人获得该项知识所用的思维方式应该是一致的。思维重演的原则,就是前人用什么思维方式获得的知识,学习时,要用同一种的思维方式去掌握这些知识。例如:作家写诗用形象思维,学生学诗也要用形象思维;作者写论说文用抽象思维,学生阅读论说文也要用抽象思维。大部分知识是两种思维结合的产物,学习时就要把两种思维结合起来去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因此,教学中正确地运用思维方式,并且有机地把两种思维结合起来.是理解、掌握知识的关键。
从文字上来判别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教材一般用语言文字来表述,那么是不是用文字表述的知识,都用抽象思维呢?当然不是。文体主要有三种,即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我们可以根据文体来确定运用思维的方式。记叙文和说明事物的说明文.主要用形象思维;议论文和说明事理的说明文,则主要用抽象思维。
教材中的图像、图片,如几何图形、函数图像、地图、历史图片、生物结构图、人体解剖图、艺术作品(绘画、雕塑)、教学演示、实验、教师的示范等,一般是形象思维的表达,学习这部分知识,就要运用形象思维.三、新旧知识联系的原则
思维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对于这个问题基本的回答是:“现有的知觉同过去的经验的交织,……是一切真正的思维活动的典型特征。”或者说:“思维是感觉和记忆的综合”。人们由观察、阅读所产生的知觉,只有同已有的知识、经验(表象)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思维。思维活动就是在头脑中,按一定的思维方法,对语言、表象进行加工的过程。没有一定量的知识、经验的参与,就没有思维活动。
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思维活动理解、掌握了知识.这是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发展思维的原则。当学生阅读记叙文(如文学作品)时,文章中的字词唤起(激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和新学字词所表示事物的表象,这些表象按照文章内容、句子的结构,在头脑中被重新组合起来,把新的感知和旧的经验联系在一起,形成文章(句子)所描写的情景(画面)。这就是阅读时的思维过程。比如,当学生读“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这个句子时,头脑中把过去学过的“村子”、“月牙”、“小河”、“流水”的表象,同新学的“绕着”、“缓缓地”的表象结合起来,脑子浮现(想象)出句子所写的景象,懂得了句子的意思。小学生先学习加法,然后学习乘法,因为乘法是从相同个数的加法转化而来。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和因式分解,再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就不困难了,因为一元二次方程许多都可以分解为一元一次方程。
怎样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这方面的教学经验是比较多的。
1.运用迁移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