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教学的一般策略
一、确定中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目标问题,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培养目标问题。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必须确定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目标。有了培养目标,创新素质的培养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有了具体的衡量标准。那么,如何确定中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呢?
1.要完整、准确地把握创新素质的结构
要确定中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目标,首先必须弄清创新素质的结构。多数学者认为,人的创新素质由三方面组成:一是创新意识;二是创新人格(或者叫创新个性);三是创新能力。要清楚每一种因素的构成。
2.要了解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特点
在确定中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目标时,不能照搬创新素质结构,必须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特点,确定的目标要符合中小学生的特点。
小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特点。小学生入学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影响下,想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有意想象逐步发展到占主要地位,想象的目的性、概括性、逻辑性都有了发展;另一方面.想象的创造性也有了较大提高,不但再造性想象更富有创造性成分,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性想象也日益发展。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虽然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属于初步逻辑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但其思维确实获得了初步的完善和发展。同时,小学生的创造性也随之得到了发展。但其间充满了诸多矛盾。上述所言,是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总的特点,但由于小学阶段跨度较长,小学生在低年段、中年段和高年段创新能力的表现又有差异。因此,在构建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到这种差异性,形成目标的递进层次。
中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特点。中学生的想象在小学生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且发展十分迅速。他们的想象发展有如下特点:a.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b.想象趋于现实化;c.创造性想象日益占优势地位。在新的教学条件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下,中学生的思维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方面,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迅速地得到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面,抽象逻辑思维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自我意识是创新个性的重要因素。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也基本上接近成熟。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具体表现为:a.成人感、独立性、自尊心的发展使儿童独立性增强,希望参加成人的活动,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b.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增加;c.自我评价渐趋成熟;d.自我控制能力不断增强。
由于上述心理素质的发展,中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出如下特点:a.中学生的创造力不再带有虚幻的、超脱现实的色彩,而更多地带有现实性,更多地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情境所激发;b中学生的创造力带有更多的主动性和有意性,能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解决新的问题;c.中学生的创造力更为成熟。对上述特点,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尤其是在确定具体标准时更要符合上述特点。
3.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并重,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不仅是一种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状态。情感智力理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5%取决于EQ(情商),15%取决于IQ(智商)。我们常说事业的成功取决于性格的伟大。创新也是如此,那些以自己的创新成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的人,往往都是具有伟大抱负、坚忍不拔、充满自信心的人。创新的过程既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又是对人的精神的历练。中小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必须坚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并重.不能只抓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教育对中小学生来说主要是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这个基础应该是坚实的,同时又是全面的。因此,中小学创新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个性放在突出位置。这在确定目标时应该有所表现。
二、制定创新素质培养的教学计划
确定中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后,要结合学科特点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各个年级(段)。同一目标在不同的年级(段)应该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进而形成目标的递进层次。这些标准和要求既要符合学科特点,又要符合年级(段)特点。在制定年级计划后,还应制定学期计划,把培养任务落实到各个学期。
三、用创新性教学思想指导备课
创新性教学的一个本质特征是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性教学把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看做是一个过程.融为一体,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找到了最适合的载体。要真正地把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融为一体就必须找到它们之间的结合点。首先,要正确认识教材。教材就是个例子,用不同的思想去审视教材,得到的结果肯定不一样,用“应试教育”思想来看教材,人们关注的是教材所具有的知识点、训练点、应试点,是它所具有的应试训练价值。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来看教材,就无创新可言。而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必须用创新的思想来审视教材,来挖掘其中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例如,同样是《曹冲称象》这篇课文,以前备这一课时,教师们主要抓住曹冲自幼聪明这一点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现在备这一课时,教师们更关注的是曹冲称象所体现出来的横向思维,启迪学生学会跳出问题固有的领域.打破思维定式,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要编制创新性教学双向细目表。创新性教学双向细目表是把创新理论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的最佳形式。细目表的横向维度是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其中创新精神是我们根据中小学生的实际将创新意识与创新个性归结到一起,确定了4个培养目标。我们说想象是创新能力结构因素之一,主要是指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是创造性想象的基础。为了使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具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们将再造性想象也列入能力结构之中。王极盛的研究认为,自学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创新心理因素,对创新成功起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因此,我们将自学能力列入了能力结构中。纵向维度是教材内容,按单元或章节需依据教材内容而定。纵横交汇点是训练点的数量,能找出几个结合点就填几个。创新性教学双向细目表所反映的实质是教材内容与创新素质培养目标的结合问题,因此,只有编制好这个细目表,才能保证教材内容与创新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按照创新性教学思想改革作业与考试
开展创新性教学除了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外,还应对学生的作业、考试进行相应的改革。在作业方面,要适当调整作业内容,要增加一些主题性作业、讨论性作业、阅读性作业。所谓主题性作业是指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开展学习与研究。这种作业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其特点是主题容量大,有的甚至是跨学科的,完成作业的时间较长,对作业的评价标准是多元的。讨论性作业是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生活实际,确定一些讨论题目,要求学生按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讨论结果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讨论性作业能够较好地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阅读性作业是指教师依据学科学期教学内容,为学生开列出适当的读书目录,规定适当的阅读量,并采取恰当的方式对阅读效果进行检验。同时,也要适当调整作业形式.改变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适当选择一些具有活动性、参与性、实践性的作业形式。在考试方面,要调整试卷内容结构,要有一定比例的开放性的试题。在考试形式上,要增加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等考试形式。
创新性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
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遵循创新性教学原则外,还要采用一些具体的策略,以营造一种创新性教学的氛围,保证创新性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营造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和环境
江泽民同志明确要求:“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氛围和环境,对于学校来说,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鲜明体现。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我们说教育可以成为创新的摇篮,也可以成为创新的坟墓。那种不民主的、压抑的教学气氛是窒息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行为,教师要做到三点:一是爱护和保护。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所有的潜藏的积极因素,并加以热心的爱护和保护,包括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品质。二是帮助和培养。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三是开发和扶持。开发学生的禀赋与潜能,对他们的创新成果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扶持,鼓励他们努力探索、努力发现、努力创造。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学生的探索性行为时,必须遵循下列原则:①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②尊重学生的别出心裁的念头;③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④不时让学生做些事,但仅仅是为了练习,而不进行评论;⑤从因果关系上开展评价;⑥在营造创新性教学氛围时,要做到:公开地向学生表示,他们的好奇心的探究性行为以及任何探索迹象,都是好事情;当学生在对一项活动感兴趣并非常高兴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如果学生愿意的话,要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气氛要轻松活泼;不反对猜测,特别是猜测具有一定道理的时候。上述原则和做法的核心是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自由安全的教学气氛的前提,而改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在教师的教育观念。
二、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独立学习的最大的时空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不断地探究、体验而形成的。而目前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这种课堂表面看来热闹非凡,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与教学,只是少数学生能够呼应教师的教学。这种教学状况是绝对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最大限度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学生在主动探究、独立学习中逐渐地形成创新能力。能否最大限度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决不是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关系到能否在教学中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原则的根本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创设创新性的问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