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理解新世纪素质教育
45995500000018

第18章 多元智力理论:最好诠释素质教育(2)

⑤身体—动觉智力(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明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⑥自知—自省智力(Intrapersonalintellgence)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这种智力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⑦交往—交流智力(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这种智力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这种智力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近年来加德纳又提出了一种自然智力,即人们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能力,是一种在自然世界里辨别差异的能力,如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地质特征和气候。这种智能在旅游家、航海家、猎人等身上有较高的发展。

(2)关于智力的性质

在加德纳看来,上述各种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相对独立的,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各种相对独立的智力以不同方式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即便是同一种智力,其表现形式也不一样的,例如,同样具有较高逻辑一数理能力的两人,其中一个可能是数学家,而另一个可能是文盲,但他有很好的心算能力。正是这种在个体身上体现的智力差异性,使得我们每一个人看起来都“与众不同”。

加德纳认为,因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正如我们无法指出如丘吉尔、莫扎特、爱因斯坦、毕加索、迈克尔·乔丹、柏拉图和马丁·路德·金谁更聪明、谁最成功,我们只能说他们各自在哪个方面聪明、在哪个方面成功,以及他们各自怎样聪明、怎样成功。因为我们不能说上述8种智力哪一种重要、哪一种不重要。它们在个体的智力结构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只不过表现的程度和方面不一样而已。

加德纳认为,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力。在加德纳看来,影响每个人的智力发展有3种因素,即先天资质、个人成长经历和个人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这3种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加德纳指出,虽然人的先天素质对智力的类型起决定作用,但智力的发展水平高低更取决于个体后天的历史文化教育活动。其中,开启经历和关闭经历就是两个重要的变化过程,是个体智力发展的转折点。前者起到开启智慧的作用,后者则起到扼杀智慧的作用。前者如著名的爱因斯坦的指南针的作用,它激励爱因斯坦产生了探究宇宙奥秘的欲望,开启了他的数学—逻辑思维型智力的发展。后者则通常与耻辱、内疚、恐惧等消极经历有关,它会中断一个人某种智力发展的路程,从而使这种智力失去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机会。

加德纳并不认为存在于个体身上的智力类型仅仅限于上述几种。在他看来,个体到底具有多少种智力是可以商榷和改变的。他认为他所提出的8种智力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一个理论框架或构想。他不仅不否认其他智力的存在,而且提出人身上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的智力,如灵感、直觉、幽默感、烹调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其他各种能力的能力等。按照加德纳的观点,某种能力是否可以成为多元智力中的一种,需要看它是否得到足够证据的支持,如果有,就可以在多元智力的框架中增加它们。

加德纳等人还对人的智商和多元智力的关系进行过测验研究,结果发现两者无明显的关联。由此,加德纳得出结论:传统的智商测验无法预测孩子在多元智力领域中的表现。相反,多元智力测验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孩子将来可能有杰出表现的性向,从而进行适当的教育。

三、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的意义

1.学生观

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8种智力,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学生的问题不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将使每一个儿童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因此,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大脑里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无论何时,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具有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为具有不同智力潜能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

2.教学观

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是一种“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

“对症下药”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针对不同智力特点的“对症下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不同的智力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不同。其二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对症下药”。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对症下药”地进行。无论什么教育内容都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方法,无论哪个教育对象都采用“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形式,是违背教育规律和因材施教原则的。

由于学生智力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无论什么时候,不论多么优秀的教师,都不可能找到一种适合于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只能适用于一部分学生。而对另一些学生则完全无效。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其他方面的智力因不能得到适当的培养而僵滞、萎缩,这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如果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就有机会利用适合他的智力倾向的方法来学习。新的教学观要求我们的教师根据教育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3.评价观

评价是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教育和教学活动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

由于受传统的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智力观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把学科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更多地倾向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却忽视了学生其他多方面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就应该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树立多种多样的评价观。多元智力理论所主张的教育评价应该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的评价。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把这种由此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学生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智力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简评

多元智力理论自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以来,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并逐渐成为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多元智力理论克服了传统智力观念在认识上的褊狭,提出了更加科学的关于智力本质的认识。在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加德纳重新定义了智力的概念,提出了智力的新的衡量标准。基于对智力本质的新认识,加德纳提出了人的智力构成的基本框架,并且对智力的性质以及各种智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多元智力理论的这些观点为我们科学认识智力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是人类对智力本质认识上的巨大飞跃。

多元智力理论的意义,当然并不仅仅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对于智力的新的解释,它的更重大的意义,在于它给传统教育观念带来的巨大冲击。在教育观念上,多元智力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个人发展的模式,从而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学生发展、审视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这一点对于我国正在展开的素质教育改革,尤其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把握多元智力理论并真正理解其内涵,从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必将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推动素质教育进一步走向深入。

当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它倾向于对智力进行静态性的描述,而缺乏对智力的动态性的解释.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案例简析:儿童的多元智力评估

核查量表

为了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各种智力的表现特点,较好地发现学生的各种潜能并使其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有必要制定多元智力评估核查量表。该量表不是为了测试孩子有多聪明,而是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孩子将来可能有杰出表现的性向,从而进行适当的教育。

一、语言智力:

1.写作能力高于同龄儿童;2.善于编写难以置信的故事或善于讲故事和笑话;3.善于记人名、地点、日期或一些琐事;4.喜欢文字游戏;5.喜欢看书;6.书写正确(若是学前儿童,拼写能力高于同龄儿童);7.喜欢顺口溜、双关语、绕口令等语言游戏:8.喜欢听口述语言(如故事、广播、故事录音带等);9.在同龄儿童中词汇丰富;10.与人交流时,善用言语。

二、逻辑—数学智力:

1.对于如何做事会问很多问题:2.快速心算(若是学前儿童,数学概念高于同龄儿童);3.喜欢数学课(若是儿童,喜欢数学及其他与数学有关的课程或事物);4.对电脑计算游戏感兴趣(如没接触过电脑,喜欢其他数学或算术游戏);5.喜欢象棋或其他策略游戏;6.喜欢逻辑难题或智力难题(若是学前儿童,喜欢听像《爱丽丝漫游仙境》之类的故事);7.喜欢把事物分类或分等;8.喜欢做高度思考过程的实验;9.思考方式比同龄儿童更抽象化、概念化;10.比同龄儿童对因果关系更有概念。

三、空间智力:

1.可以说出清楚的视觉表象;2.阅读地图、图表比文字容易(若是学前儿童,更喜欢观看而不是阅读);3.比同龄儿童更喜欢想入非非:4.喜欢艺术活动;5.比同龄儿童画图画得好;6.喜欢看电影、幻灯片或其他视觉上的表演;7.喜欢拼图、走迷宫或类似的游戏;8.制作有趣的立体模型;9.阅读时从图画而不是文字中获取更多信息;10.爱在书本、纸张或其他东西上涂画。

四、运动—操作智力:

1.擅长一种或多种体育运动(若是学前儿童,身体技能超过同龄儿童);2.如长时间坐在一处会扭动、敲打或烦躁不安;3.善于模仿他人的动作、言谈举止等;4.喜欢拆解,然后再组装物品;5.喜欢触摸所见的事物;6.喜欢跑、跳、摔跤或类似的活动(如年龄稍大,会有所节制,而表现出像拍打朋友、跑进课堂、翻跳椅子等动作);7.表现出手工技能(如木工、缝纫、机械等),或其他方面动作协调性好:8.戏剧性地表达自己;9.思考与工作时传达出不同的肢体感觉;l0.喜欢粘土或其他用手触摸的经历(如手指画等)。

五、音乐智力:

1.音乐走调或出错时会告诉你;2.记得歌曲的旋律;3.嗓音好;4.弹奏一种乐器或参加合唱团(若是学前儿童,喜欢玩打击乐器或参加合唱团);5.讲话或动作时很有节奏感;6无意识地自己哼唱;7.做事时在桌上打节拍;8.对外界噪音很敏感;9.喜欢听音乐;10.唱课外学来的歌曲。

六、人际智力:

l.爱与同伴交流;2.似乎是天生的领袖;3.给有的朋友建议;4.在校外似乎很聪明;5.是俱乐部、委员会或其他组织的成员(若是学前儿童,经常是群体的一部分);6.喜欢非正式地教导其他孩子;7.喜欢与其他孩子一起玩游戏;8.有两三个好朋友;9.关心他人;10.他人愿让其陪伴。

七、内省智力:

1.独立性好,意志坚强;2.清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3.可以独处玩耍或学习;4.生活和学习方式与众不同;5.不善谈自己的兴趣爱好;6.自我目标明确;7.喜欢独立工作而不是合作;8.准确表达自己的感觉;9.能从生活的成功或失败中学习;10.拥有高度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