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佳才能的识别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纵观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在发现、识别和确认自己的最佳才能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就连举世公认的天才思想家——马克思年轻的时候,在识别自己的最佳才能上也走过一段弯路。众所周知,马克思年轻时非常喜欢写诗,他写给燕妮的爱情诗也是脍炙人口、广为传颂的。但后来,马克思慢慢发现自己并不是天才的诗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诗歌对我来说,好像一个遥远的仙宫,她在我面前一闪而过便消失了。”于是,马克思毅然把自己的主攻方向转移到他所擅长的哲学和思想理论研究上,终于成为举世公认的思想家、理论家。可见,一个人的最佳才能对他事业的成功是多么至关重要。
发现和识别最佳才能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反复摸索后的自我认识,一种是通过名师指点、专家赐教。在学习、求知成才过程中,能有名师指点当然幸运,但在没有名师、贤人指点的情况下,自我认识最佳才能的基本渠道有以下几种:
一、才能比较式识别
即从掌握各种知识技能的速度和难易程度来判断自己的最佳才能。在学习或工作实践中,如果自己掌握某种知识技能时感到得心应手、轻松自如,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取得显著成就,在超过别人时仍感到游刃有余,感到发展潜力仍然很大,那就说明自己在驾驭这种知识技能方面具有最佳才能。相反,如果自己在掌握某种知识技能时进步缓慢,而且感到非常吃力,尽管自己付出了极大努力,但效率很低,成就并不突出,那就说明自己在这方面不具备最佳才能。另外,一个人的最佳才能或次佳才能可能是单项,也可能是多项。例如,有的人最佳才能表现在数学方面,有的人最佳才能表现在物理方面,有的人最佳才能表现在计算机编程或音乐与绘画上。有的人还表现出多才多艺,同时在数学、物理、计算机及音乐上表现出卓越的才能,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最佳才能还需要进一步识别和确认。
二、兴趣启迪式识别
即从中心兴趣指向的对象来认识和判断自己的最佳才能。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获得或爱好某种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兴趣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稳定、持久的兴趣是促进人们学习和研究的心理内驱力,是在学习中进行知识创新的一种动力。人们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锲而不舍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如果对某种事物不感兴趣或兴趣不浓,达不到顽强、忘我入迷的程度,就不会有灵感火花的进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大量涌现。在创造性学习与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兴趣往往引导爱好,爱好引起迷恋和专注,专注激发灵感,灵感带来新的发明创造。因此,如果自己的兴趣能够集中在某项事业上,形成比较稳定的中心兴趣,那就既有利于认识自己的最佳才能,又有利于获得最大成就。
三、效率最优式识别
即从自己智力活动特别是创造性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效率来认识和发现自己的最佳才能。按照一般的“智力五要素”理论,人的智力通常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五大因素,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保证了人们有效地认识客观事物。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在上述五项智力要素上同时拥有卓越的水平。生活中,多才多艺者虽然并不少见,但同时在多学科、多领域表现出惊世之才者,按照数理统计中的正态分布规律和现实生活的实际,毕竟是极少数。例如,有的人记忆力强,表现为博闻强记、过目成诵,但想象力和创造力却平平;有的人想象力特别丰富,文学灵感发达,生活充满诗情画意,但数学计算能力却特差;有的人空间思维能力发达,但哲学与理论思维却不专长等等。因此,应通过科学设置认识事物的敏感性、灵活性、创造性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效率等指标,来分析自己在智力结构中的最佳特长是什么,并以此为依据认识和判断自己的最佳才能,选准学习的主攻方向。
四、创新潜力确认式识别
即从自己的创新潜力和优势来确认自己的最佳才能。在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中,如果自己能灵活地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创造性地解决所遇到的种种难题,并能在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经常提出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假设或技术设计,并创造性地验证这些假设,创新和建树颇丰,创新潜力很大,那就证明自己在这方面确实具有卓越的创新才能——即最佳才能。就应当重点向这方面创新突破,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最佳创新才能,取得最大的创新成果和成才效益。
重点发展最佳才能,同时也应注重各门学科知识的平衡协调发展,为最佳才能的发展提供各种知识技能的支撑和辅助。由于智力水平、创新智慧、思维方法、社会实践以及性格、气质的不同,人们在创新意识、最佳才能的发展上呈现出千差万别。在21世纪,由于创新和竞争越来越激烈,那些只需一般才能就能应付的工作越来越少,许多工作没有最佳创新才能就无法胜任,就不具有竞争优势。而且,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这种要求必须具备最佳创新才能方可胜任的工作越来越多,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因此,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应尽早认识和发现自己的最佳创新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竞争力,在创新和竞争中取胜。
提高知识势能指数进行前沿创新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人们常用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或势不可挡等成语来形容和表达一个人的思维智慧和创新力量的伟大;或者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来表达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势能一词,本义是指在物理学引力场磁场中用来表示物体或电子由于位置高度、距离远近不同而产生的做功的能力。知识势能,是指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从学科的入门知识逐步深入到学科的核心知识和前沿知识,因而在本学科知识体系中具有较大的辐射力和突破力,能带动或促进本学科甚至相关学科的发展,并易于在知识创新与实践开发中迅速取得重大突破、获得重大成果的能量。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所探索和掌握的最新知识,就是一种典型的高势能知识,它不仅能带动本学科的知识创新发展,甚至能引起一场科学革命。20世纪中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一种引起科学革命的高势能知识。在学习与知识创新过程中,应当努力探索和率先掌握那些具有影响学科发展方向、开辟或拓宽学科领域、能在实际发明创造中取得重大成果的核心知识,即高势能知识或高当量知识。
勇于攀登知识创新高峰,努力掌握对自己的工作和发展至关重要的学科的高势能知识或技术应用中的高势能知识,并非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而是迎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迅猛激增挑战的创新竞争和发展的需要。人们之所以把21世纪信息时代称为知识经济时代,是因为新知识,尤其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势能知识,其激增的速度和直接运用于创造经济财富的速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这些前沿性新知识、高势能知识无论从质上或量上都产生了指数级而不是几何级的飞跃。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全球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其本质都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人才运用高势能知识,以新的增值方式创造国民财富的能力和素质之间的竞争。
21世纪,知识资本将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8年9月9日发布的《1998年世界人文发展报告》中警告说,由于各国的知识创新能力发展极不平衡,贫富国家的差距正在以新的方式继续扩大。具有知识创新优势的国家将越来越富,而知识创新处于劣势的国家则越来越落后。21世纪,知识创新就意味着财富创新。人们已经从知识创新巨人——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靠软件创新使所拥有的财富从540亿到600多亿到近千亿美元收入的飞跃式递增中,看到知识创新与知识经济的辉煌。
知识创新,时不我待。为此,在学习中就应注重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创造方法。在学习与创造中,有很多青少年较早地取得了发明创造成果。究其原因,关键之一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中迅速掌握了某一学科或几个相关学科的一些前沿性核心知识和高势能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独具慧眼地在一些被人们忽视的“空白点”上取得了可贵的突破。相反,另一些人则什么知识都学、什么书都看,表面上似乎很博学,其实只不过掌握了一些学科最基本的常识或入门知识,根本不具备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根本未深入到学科的核心知识和高势能前沿知识。这种过多摄入低势能知识的结果是,既难以取得理论或思维上的研究成果,也难以在技术开发等实际运用中做出具有竞争力的发明创造。
在知识创新竞争中,高势能知识并不一定全都是很高深的知识,更不是那种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知识,而是在学科发展和技术开发中处于前沿但往往又不为人所注意和重视,靠我们自己去探索创新或创造性运用的新知识。例如,计算机软件开发、程序设计、广告创意,基本知识并没有多么高深,对每个人来说都有施展创新智慧的用武之地,只要你有创新才能,就能把程序设计得更精妙,把广告做得更卓越,把软件开发得更成功。尤其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是一个能让人们发挥无限创新智慧和才能的竞争领域,只要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就能大显身手、创造辉煌业绩。实际上,每一门学科和技术开发应用领域,都有很多高势能知识,都有无数个有待突破的空白点,尤其是在学科和技术交叉的边缘地带,掌握一些必要的高势能知识就能在某个空白点上取得创新突破。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擒蛟龙。”学贵攻坚克难,尤贵超越创新。要攀登知识创薪的高峰,就必须善于洞察各门学科和科学技术开发应用中的高势能知识,在选定主攻方向后,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并提高知识势能指数,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培育创造性学习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明智之举。
驾驭接力创新思维艺术
——在思维的火炬接力中大胆超越创新
创造性学习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学习的基础。在人类思维创新发展的坐标上,思维的接力式创新、超越式创新是创造性思维的一大特色:把前人的思维结晶作为接力超越的起点,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接过先驱者的思维“火炬”,向他们未知的领域继续开拓创新。如同田径运动中的接力赛跑一样,后来的人接过前人的“接力棒”继续向前冲刺。
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思维接力和超越创新中发展前进的。
世界上有许多年轻的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之所以能在年轻的时候就取得辉煌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及早地掌握并驾驭了卓越的“接力”思维艺术,勇于并善于站在前人乃至巨人的肩膀上,在新的未知天地里大胆创新、率先突破而大获成功的。综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活力洋溢、思维敏捷的青年时期,这是接力刨新的一条普遍性规律。例如,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在12岁时撰写出一篇学术论文,引起了较大反响,他后来成为主持研制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负责人。
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在13岁时提出了气压与沸点之间关系的新见解,后来他成为皇家学会的卓越组织者。
法国科学家巴斯卡在16岁时写出一篇论述圆锥曲线的著名文章,19岁时发明了演算方法。
法国数学家伽罗华在17岁时完成五次方程的代数解论。爱因斯坦26岁时发表了轰动世界的科学论文:光电效应原理、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37岁时提出广义相对论。
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26岁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他与李政道合作发现宇宙不守恒定律时,两人的年龄分别为30岁和34岁,并双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时,年龄分别是25岁和37岁。
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时,年龄分别为22岁和28岁。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为29岁,发明电灯时为3l岁。
贝尔发明电话时是29岁。
居里夫人发现镭、钍、钋三种元素的放射性时,年龄是31岁,并由此获得了诺贝尔奖,时年44岁。等等。
由此可见,科学研究虽然没有捷径可走,但思维技巧却有高低之分。接力创新思维就是一种高超的思维艺术。其原理是:首先从与先驱者相同的思维方向上进行思维“跟进”,继而迅速同他们进行思维“对接”,接过他们的思维火炬,分析其创新成果的优缺点,找出其中不够完善、有待发展的地方作为自己的突破口,大胆探索创新超越的途径。
这种勇于同科学巨匠们进行“接力”的思维方式有以下两个优点。
一、思维的高起点
这种“后来居上”的高起点接力思维方式,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前人所做的耕耘,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前人的思维成果和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思维质量、技巧、价值和成功的概率,使自己的思维能够占据知识创新的前沿和创新思维的“制高点”。著名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说:“你们要想在科学研究工作中赶上、超过人家吗?你一定要摸清楚在别人的工作里,哪些地方是他们不懂的。看准了这一点,钻下去,一定有所突破,你就能超过人家,跑到前头去了。”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政道听一位同事演讲,知道非线性方程有一种叫孤子的解,他找来几乎所有关于孤子的文献,关起门来,专门挑剔别人有哪些弱点,果然发现所有的文献都是研究一维空间的孤子问题,而在物理学中,有广泛意义的是三维空间。这显然是一个缺陷、一个弱点。他看准了这个弱点,闭门潜心研究数月,终于找到了一种新的孤子理论,用它来处理三维空间的某些亚原子过程,取得了许多新的科研成果。李政道教授的这种思维方法,就是克弱式接力创新思维——即从别人的弱点处开始进行接力创新。事后,他高兴地说:“于是,在这个研究领域里,我从一无所知,一下子赶到人家前面去了。”
二、思维的大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