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狂状元:俏公主素手擎天
4609400000113

第113章

罗三道:“李公子,你听我一件一件的说。我们几个都出来了,那买自由的钱,是东门先生拿出来的。东门先生早先就在延州城外藏了一些钱,吩咐几个狱吏将它们挖出来。那些狱吏您也知道的,东门先生讲了两个月的忠孝节义故事,将他们都收服了。就用这些钱打点,将我们都买出来了。”

风行烈终于听出一点名堂,不由笑道:“好个蠢人!既然有钱,为什么不将自己先买出来?”

罗三瞪了风行烈一眼,却不理睬他,继续道:“东门先生派我来,是有两句要紧的话告诉李公子。”他早些就叫我“李公子”,现在还没有改口,“第一句话是:京师气候,与延州气候,大不相同,夏天炎热,要特别小心,带来了几颗药丸,水土不服的时候可以用。”当下就从怀中摸出一个瓶子来,果然是药丸。将瓶子递给我,说道:“是东门先生开的药方,我去店里抓来了药,自己合成的。东门先生说,你先天体弱,虽然练了几天武功,但是底子还不算好。呆在延州晋州还好些,在京师的话,要多带点故乡水土才好。”

东门……居然如此细心?我脑海中掠过东门的形象,可惜,他的形象中最明显的那丛大胡子,遮住了他大半个脸庞。监狱之中,他毅然认主,那番话,又再次在我的心中回响。

风行烈目瞪口呆,顺手从我手中捞过药瓶子,嗅了一下,说道:“这算什么?这么千里迢迢的,送两颗药过来……京师里什么药没有?”

罗三说道:“这药丸里,揉进了延州的水土。”

风行烈笑了笑,说道:“我可不相信这个。”当下将药瓶子还给我。又笑着对罗三道:“还有其他话么?”

罗三道:“东门先生说:如果皇帝陛下不愿意你接近吴王殿下的话,那就放手吧。即便不辅佐吴王殿下,你也能自己成一番事业!”

脑子里轰隆一声,我一把抓住了罗三的胳膊,厉声道:“东门先生果然这样说?果然这样说?他为什么这样说?他一定知道什么……他还说了什么?”

罗三胳膊被我抓痛了,呲牙咧嘴了,却没有挣开,只说道:“李公子,我也不知道东门先生这样说的意思。只是那天,我们监狱的狱吏说起了你与风公子在城外窑洞中的奇遇,东门先生就脸色大变,之后就想办法将我们弄出监狱……我想,多半与这句话有关。”

我颓然坐下,头脑中阵阵眩晕。东门狐狸……这只狐狸,还知道什么?

风行烈一把揪住了罗三,厉声道:“那个东门,还说了什么话?尘,”她扭头看着我,问道,“是皇上……要你不能与吴王殿下交往?那东门,居然料到了?”

罗三停顿了一下,才说道:“第三句话,是最紧要的。东门先生说,那五百把马刀的用处,他猜到了。”

这话音落下,风行烈先跳了起来!我也跳起来!

五百把马刀的用处,他猜到了……那五百把马刀,究竟用到了哪里?

一群人在外面,查来查去,连马刀的影子也查不到!

但是,东门狐狸,人在监狱之中,却猜到了那五百把马刀的下落……他到底猜到了什么?

人在监狱之中,得到的讯息有限,东门狐狸只是“猜”,但是他“猜”得准确吗?

风行烈急忙问道:“他猜到了什么?”

罗三摇头,说道:“先生没说。先生只说,这句话让我知道,对我没好处,留在纸条上,又怕不安全。他说:如果玉同尘想要知道这句话,就回延州,亲自来问我!”

我来回走了两步,看着罗三的眼睛,叹息了一声,说道:“除了那几颗药丸之外,东门先生派你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催促我回去,是也不是?”

罗三叹了一口气,说道:“东门先生说了,京师虽繁华,不是好地方。”

我点了点头,说道:“等……吴王殿下的婚礼一过,我就回延州。”

风行烈怔了怔,说道:“吴王的婚礼,你……就不要参加了吧。”

我笑了笑,说道:“为什么不参加?他好歹也算是我的救命恩人……”

罗三几句话说完,就告辞离开了。风行烈要挽留,罗三笑道:“先生吩咐了,延州过来的人,多半会惹人注意。还是不要多停留了。”当下就离开了。

又在风行烈家里住了几天。几天时间,延州的工匠们都来了。当下就将自己的冶炼方法,写成书册,连同几个工匠,一同送给皇帝。

时间就到了吴王的婚期。吴王也送了请帖到风家来,我也接到了一份。

说实话,留下参加吴王殿下的婚礼,我并没有其他意思。

我只是想,既然结束了,那就给它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吧。在婚礼之上,再见他一次,送上我的祝福,然后,看着他,执他人之手,与他人偕老。

只是,我没有想到,居然会闹出这么多的事情来。

吴王婚礼,场面热闹非常。觥筹交错,起坐喧哗,一门亲事,欢喜了多少人?

与风行烈坐在一个角落里,我听着外面的喧哗声,突然后悔起来。

为什么要来这里?

有必要吗?

这门亲事是我乐见其成的,至少,有了这门亲事,吴王身后,已经有了坚强的后盾。至少不用再担心什么了。

我告诉自己。

皇帝不愿意我与吴王有什么纠葛,而吴王选择了顺从。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不是吗?尽管,我很可能成为他的谋士。

贺礼早已送上,是风行烈给准备的,也不知是什么东西。东方归元现在正在里面忙着,新娘子也已经进了门,估计马上就要拜天地了。

有喝没喝的抿着酒,不知不觉已经有了几分熏熏的醉意。风行烈低声道:“不要喝酒,免得……”

我白了她一眼,说道:“有你在身边,我担心什么?”

说着话,听见边上响起了响亮的声音:“这位,不是风行烈风公子吗?这位,一定是名满天下的玉同尘玉公子了?”

我抬眼,不认识。懒懒的将酒杯放下,说道:“名满天下,说不上。”

“当然是名满天下了。”却听见一个爽朗的声音响了起来,“在下是江南书生,名叫李一舟,去年偶读公子诗篇,惊为天人,今日一见,三生有幸。”

这样客气倒是不能不理睬。当下淡淡笑道:“不过是一个破落户罢了,让李公子见笑了。”

“见笑了?这话说得客气了。”又听见另一个声音,“玉公子在夏州城中,一谋定边塞,当初隐晦,如今已经人尽皆知。玉公子自称破落户,却不知天下还有什么人可以称作是才子?”

我怔住。这话很客气,但是话中却有锋芒!

眼睛往那边看去,不想已经有了几分酒意,眼前不是很清楚。却听见另一个不冷不热的声音响了起来:“玉公子自然是天下大才。也是机遇巧合,兵部吏部,居然犯了这等错误,居然调防三日,城中竟无人手可用,才成就了玉公子一番大名!当日这件事,兵部吏部也撤换了好几个官员呢……”

这话一出,酒意就全醒了。这厮,竟然是在这公众场合,肆无忌惮的挑拨离间了!要将在场的兵部吏部的人,都挑起敌忾之心来!

要知道,今天可是兵部尚书嫁女。来吴王府的兵部的人,可真不少。

还没来得及说话,又听见一个悠悠的声音响了起来:“这几天大街小巷上都在传说了玉同尘公子在危城之中临危不乱突出奇谋立下大功的事情呢。不过在下却有些不明白,既然玉公子去年就曾立下大功,皇帝陛下怎么一直都不给封赏?大功无赏,不知是皇帝陛下疏漏了呢,还是因为……”他的声音高高扬起,“这件事,根本就是杜撰?”

这时才真正明白过来。原来,街头巷尾的说书先生的说唱,竟然是一个阴谋,针对我的阴谋。

在这个故事里,将我塑造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超级智多星形象。为了衬托这个形象,将这个故事中其他角色的功劳,统统忽略不计。这样,就容易引起昔日的同盟军的反感。

人的感情是很奇怪的东西。很多人都是可以同患难不可同富贵的那种。而最不能忍受的是事后争功劳。用这个方法来分化我与吴王与风行烈等人的关系——至少,风行烈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有些不服气了。

这还是次要的。紧要的是:皇帝听闻这些街头巷尾的言谈之后,他会怎么想?

东方啸鸣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不是无所事事什么都不管的昏庸货色。作为通过宫廷喋血才上台的一代帝皇,他有着强烈的权利欲。对于任何在他眼皮底下的小动作,都无法忍耐。

所以,我宁可选择当面拒绝,也不愿意在事后偷偷与吴王交往而被皇帝发现。因为后者的后果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