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名音乐家
贺绿汀
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县人。1923年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随陈啸空等学习音乐。大革命期间曾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广州起义。1928年创作的《暴动歌》曾在海陆丰一带流传。1931年人上海国立音专,师从黄自学理论作曲,师从查哈罗夫、阿克萨可夫学钢琴。1934年所作钢琴曲《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在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获第一和名誉二奖。
此后进入电影界,参加歌曲作者协会,为左翼进步影片《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写音乐,其中《春天里》、《天涯歌女》等插曲广为传唱。
“八·一三”事件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后到重庆,任教于育才学校音乐组。
这时创作了《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等风格清新的歌曲。1941年参加新四军,1943年到延安,筹建了中央管弦乐队。解放战争期间,任教于华北大学。合唱《新世纪的前奏》,秧歌剧《刘德顺归队》,管弦乐小品《森吉德马》、《晚会》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解放后,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和中国音协副主席,主要从事培养人才的工作,但仍坚持创作。写有《人民领袖万万岁》、《英雄的五月》、《工农兵歌唱“七一”》、《牧歌》、《快乐的百灵鸟》、《党的恩情长》、《绣出山河一片春》、《十三陵水库》、《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及《上饶集中营》、《宋景诗》、《曙光》等电影音乐。半个世纪以来,他共创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钢琴曲、六首管弦乐曲、十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并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黄自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人,是我国近代一位民主主义、爱国主义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在音乐理论、作曲和音乐教育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他的创作和理论活动,继承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余绪,对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他在音乐专业教育方面培养了不少人才,新中国的老一辈音乐家中,有许多人都出于他的门下。
1916年至1924年,黄自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期间,就爱上了音乐,并选定音乐专业作为终身的职业。1924年他毕业后赴美国留学。1926年在大学读完心理学后,得以再入音乐学院学习理论作曲,两年后又转入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他的毕业作品交响序曲《怀旧》,1929年5月31日初次演出于耶鲁大学毕业音乐会,获得很高的评价,是我国音乐史上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
黄自幼年时期接受旧民主主义的启蒙教育,青年时期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影响。1929年他从美国学成回国。“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在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任教的黄自,积极响应抗日救亡运动,带领学生为东北义勇军募捐,并写了《抗敌歌》(1931年作)、《旗正飘飘》(1933年作)、《睡狮》(1935年作)、《热血歌》(1937年作)等歌曲,鼓舞爱国人民的斗志。他在1932至1933年间所作的康塔塔《长恨歌》,隐晦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不抵抗主义。他在1935年为电通公司的影片《都市风光幻想曲》所作的片头音乐,则反映了帝国主义者在当时成为“冒险家的乐园”的上海所进行的罪恶殖民统治。
黄自除了在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担任繁重的教学工作,对培养作曲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外,还致力于中小学和社会音乐教育的建设工作,如主编《音乐杂志》和《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创作许多中学歌曲、儿童歌曲、编写音乐欣赏广播稿,为不少中学歌曲编写伴奏或配置和声等等。
1938年,当他正致力于《和声学》和《音乐史》的写作时,不幸因染伤寒症不治身亡,时年仅34岁。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冼星海一生创作了大量革命歌曲,以表现中华民族英雄气慨的《黄河大合唱》最为著名,被称为人民音乐家。
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禺县人,生在澳门的一个贫苦海员家庭。出生前父亲已去世,以后随母亲去南洋。14岁回广州,进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小提琴。20岁中学毕业后任打字员、工人夜校教员。22岁进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后考入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因参加学潮被勒令退学。1930年去法国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
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富有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话剧谱写乐曲。
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在莫斯科去世。
冼星海共创作群众歌曲五百余首,大合唱6部,交响乐2部,歌剧1部,还有许多室内乐和声乐独唱曲。著名群众歌曲有:《救国军歌》、《游击队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其中《黄河大合唱》最为杰出,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慨和必胜信心。大型器乐创作有:《民族解放交响乐》和《中国狂想曲》等。
丁善德
丁善德(1911~)江苏昆山人。1928年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后改为国立音专)钢琴系,受教于俄籍钢琴教授查哈罗夫,并师从朱荇青、黄自攻习琵琶、和声、配器。抗战以后,筹办上海音乐馆,并亲自主持该馆工作,从事音乐教育活动。1947年赴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指导教师为布朗热教授及渥朋教授。1949年回国后,长期担任柏林国际舒曼钢琴比赛(1956年)、波兰国际肖邦第六届钢琴比赛(1960年)、比利时伊丽莎白皇后国际钢琴比赛(1964年)评委。在国内多次举行个人钢琴独奏会。他的主要作品有大型器乐曲《长征交响曲》、《新中国交响曲》,大合唱《黄浦江颂》等。
时代歌手聂耳
每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就会想起作曲者、时代歌手聂耳。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和戏曲,并学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大革命时期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阅读各种进步杂志。1930年到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反帝大同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左翼进步电影、话剧、舞台剧作曲,同时写了大量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前进歌》、《开路先锋》、《大路歌》、《码头工人歌》、《毕业歌》、《新女性》、《卖报歌》等,还有《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
聂耳是我国第一个以满腔热情和坚定信念来歌颂工人阶级的作曲家,是在革命最需要的时候喊出时代最强音的歌手。1935年,聂耳到日本,准备经欧洲去苏联求学,不幸在游泳时溺死海中。他的作品《义勇军进行曲》,1949年作为新中国的代国歌,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正式定为国歌。
王洛宾
王洛宾(1913~1995)北京市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师大音乐系,后在中学教音乐。1937年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与塞克合作写了《风陵渡的呼声》、《洗衣歌》等,1939年在兰州出版《西北歌声》,整理了《半个月亮爬上来》等民歌。1940年随宣传小组入青海收集民歌,编写了《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黄昏里的炊烟》等哈萨克风格的歌曲,并作有歌剧《沙漠之歌》。
1941年曾在国民党
狱中写了《云曲和囚人之歌》的歌本。1949年随解放军入疆,写了《亚克西》等歌曲,并为歌剧《无人村》、《两代人》、《战斗的历程》写音乐。1977~1978年创作歌剧《托太尔的百灵》。1979年写了哈萨克歌剧《带血的项链》,同年在北京演出,获二等奖。
雷振邦
雷振邦(1916~)北京人。满族。自幼喜爱京戏和民间小调,会拉二胡。曾在日本高等音乐学校作曲科学习,回国后当过中学教员。1949年起,先后在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为《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吉鸿昌》、《小字辈》等四十余部电影作曲。其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蝴蝶泉边》、《青春多美好》等插曲广为流传,《刘三姐》还在国外放映,受到欢迎。他的电影音乐往往采用民间音乐素材构成音乐主题,有的则根据民歌改编发展,所以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
马可
马可(1918~1976)江苏徐州人。曾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后在冼星海的感召和引导下,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第三队。1939年抵延安,在鲁艺音工团工作、学习,得到冼星海、吕骥等人的指导,记录、整理过大量民歌资料。后在东北解放区从事音乐活动,解放后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一生写了二百多首(部)音乐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周子山》(与张鲁、刘炽合作)、《白毛女》(与瞿维、张鲁、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最为流传。在音乐理论研究上,著有《冼星海传》,并著有《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等书和二百余篇论文,涉及到新歌剧的发展、戏曲音乐改革、革命音乐传统和群众音乐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他在歌曲创作、歌剧创作、音乐理论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人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1978年他的部分歌曲被编入《马可歌曲选》出版。
瞿希贤
瞿希贤(1919~)女作曲家。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曾师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等教授。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勤奋多产,题材宽广,风格多样,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刚柔兼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独创性。其中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获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歌曲比赛一等奖,合唱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获1964年全国群众歌曲一等奖,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音乐作品一等奖。此外,大型声乐作品《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和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等,也受到音乐界的好评。歌曲《新的长征,新的战斗》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1981年她和我国其他女作曲家的作品,应邀在意大利举行的妇女音乐联欢节上演出。
刘炽
刘炽(1921~)陕西西安人。从小随民间艺人学习鼓乐,15岁成为红军“人民剧社”小演员。1939年入延安鲁艺随冼星海学作曲,是当时延安有名的“5人团”成员(其他人为安波、马可、鹤童、张鲁)。建国后曾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作曲,现任煤矿文工团副团长。共作有10部歌剧音乐(有的与别人合作)、10部大合唱、10部电影音乐、五日余首各种形式的中、小型音乐作品。
较著名的有歌剧《牧羊姑娘》(与陈紫合作》、《阿诗玛》,大合唱《祖国颂》,歌曲《胜利鼓舞》、《翻身道情》、《生产忙》(东北民歌改编)、《新疆好》、《我的祖国》(故事片《上甘岭》插曲)》、《风烟滚滚唱英雄》(故事片《英雄儿女》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故事片《祖国的花朵》插曲),舞蹈音乐《荷花舞》等。其作品旋律隽永秀美,民族风格浓郁,富于歌唱性。
朱践耳
朱践耳(1922~)安徽泾县人。中学时就自学作曲,后在新四军前线剧团和华北军区文工团工作。从1949年起,先后在上影、北影、新影、上海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任专职作曲。1955年去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主要作品有管弦乐《节日序曲》、交响大合唱《英雄的诗篇》、交响幻想曲《血染的红花》(曾在1981年全国交响音乐作品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奖)、管弦乐《怀念》、以及室内乐《弦乐四重奏》等大中型器乐作品和钢琴曲《主题及变奏曲》、《思凡》、《序曲》(第一号、第二号)以及双簧管独奏和电影音乐《在烈火中永生》等。群众歌曲方面除了解放战争时期创作的《打得好》、《敲碎你的脑袋》广为传唱外,建国后写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等作品更是脍炙人口。
吴祖强
吴祖强(1927~)原籍江苏武进,生于北京。少时师从作曲家张定和、歌唱家寇家伦等学习音乐。1947年入南京国立音乐学院师从江定仙学习作曲。1952年去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专修理论作曲。1957年回国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现任该院副院长。主要作品有《钢琴变奏曲》、《弦乐四重奏》,交响乐《在祖国大地上》,清唱剧《与洪水搏斗》(以上为留学期间的作品),舞剧音乐《鱼美人》、《红色娘子军》(均与杜鸣心等合作),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与刘德海、王燕樵合作),根据同名乐曲改编的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琵琶与管弦乐协奏音乐诗《春江花月夜》,二胡与管弦乐合奏《江河水》等。后两首作品曾在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主办的夏季音乐节上公演。此外,还写了一些话剧、电影音乐和其他器乐、声乐作品,并结合教学编著了《曲式写作的分析》一书。
吕其明
吕其明(1930~)安徽无为人。11岁入新四军文工团,曾得到贺绿汀、管荫深等的指点。1949年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从事音乐创作,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并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作曲和指挥。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家》、《铁窗烈火》、《红日》、《白求恩大夫》、《庐山恋》、《南昌起义》等近四十部电影作曲,其中二十余部由自己指挥;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啊!故乡》等广泛流传。此外,还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交响叙事诗《白求恩》等十余首大中型器乐作品和一些群众歌曲。他的电影音乐善于通过富于概括性的音乐主题来塑造人物形象;他的交响音乐则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常从自己的电影音乐里提炼主题,借用银幕上提供的视觉形象来帮助人们加深对自己作品的理解。
何占豪
何占豪(1933~)浙江诸暨人。曾在浙江省越剧团乐队工作,后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班学习小提琴,并和几位同学组成“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探索小提琴作品创作和演奏上的民族风格问题。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种探索的成果。毕业后,转入作曲系,随丁善德学作曲。除《梁祝》外,主要作品还有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交响诗《龙华塔》、越剧《孔雀东南飞》的音乐等,受到群众的欢迎。
欧洲音乐之父巴赫
“巴赫”在德文中是“小溪”的意思,可是德国古典作曲家巴赫(1685—1750)的成就和影响,正像贝多芬所说巴赫家族几代人都是宫廷乐师,但从巴赫的曾祖父起却都是地位卑微、靠音乐谋生的贫民阶层。由于家庭贫困,巴赫无法得到系统正规的音乐教育,只能靠自己刻苦学习。小巴赫为了得到他哥哥保存的一叠名家乐谱,前后花去6个月时间,在家人睡熟后,伏在窗前桌案上,整夜抄谱。谁知被哥哥发现,竟粗暴地把它全部烧掉。小巴赫难过地哭了几天,但他并不灰心丧气。不久,离家独自到汉堡附近一个市镇,向一位有名的风琴师求教。这位风琴师把许多珍贵的乐谱长期借给他使用,后来,巴赫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风琴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