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音乐园地
46249300000003

第3章 中外著名音乐家和著名歌曲、乐曲(2)

由于当时的音乐家只能附属于宫庭或教堂,这就使巴赫面临终生只能处于困难的境遇和屈辱的地位,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创作意志。他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16世纪以来复调音乐之大成,创作的几百部作品,虽然很多是宗教音乐,却又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进行了大胆革新,对欧洲的古典音乐和后世音乐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因而被称为“音乐之父”。

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出身于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宫廷歌手。贝多芬4岁时就学习钢琴和小提琴,7岁第一次登台演奏钢琴协奏曲,12岁当上宫廷剧场首席小提琴师和教学的助理琴师。

贝多芬第一个真正的教师是聂耶菲,这位精通作曲技术的音乐家为贝多芬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并帮助他到维也纳去向莫扎特学习。后来,贝多芬又向海顿学习对位法。直到30岁时,才举行首次个人音乐会、巩固了自己的作曲家地位。贝多芬受到法国资产阶段革命的影响,憎恨封建专制,向往自由、平等、博爱,创作中充满了革命热情和英雄气概,艺术上勇于创造,敢于革新,在音乐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因而获得了乐圣的称号。

贝多芬的生活是十分不幸的,没有建立家庭,26岁开始耳聋。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始终坚持“自由、平等”的理想,继续创作。不朽的名作《第九交响乐》,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以后创作的。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9部交响乐,5部钢琴协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几十部乐曲,几十部室内乐曲,以及歌剧、神剧、弥撒曲等。

交响乐之父海顿

海顿(1732——1809)是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一生创作了104部交响乐,并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他的重要作品还有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等。

海顿家境贫困,父亲是车轮匠,母亲当过厨娘,但都酷爱音乐,小海顿自幼就在家庭中接受音乐教育,6岁时成为海茵堡教会合唱团的歌童,并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可是直到29岁才被艾斯德哈济亲王聘为乐长。后来,海顿两次去英国伦敦旅行,演出了他专门创作的12首交响乐(后人称它《伦敦交响乐》),获得牛津大学音乐博士称号,从此名震全欧洲。

音乐神童莫扎特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是音乐史上罕见的奇才。他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小提琴家。莫扎特3岁开始学习钢琴,4岁时对一般的乐曲只要弹几遍就能背诵,5岁便开始作曲,6岁和姐姐一起跟随父亲到欧洲各国旅行演出,轰动了欧洲,被誉为“音乐神童”。

这位过早成熟的天才,虽也受到过王公贵族的种种厚爱和赞赏,但也饱尝了贵族社会对他人格的蔑视和侮辱,身心遭到一次次打击。后来,莫扎特终于辞掉宫廷里的职位,摆脱了奴仆般的地位,勇敢地成为奥地利第一位不依附于贵族的自由作曲家。

莫扎特的作品,具有优雅、清新、欢快和抒情的风格,旋律天真质朴、温和、甜美,充满青春的朝气。可惜他只活到36岁,死后被葬在修道院的贫民墓地,连块墓碑也没有。

然而,他给这个世界留下近50部交响曲,22部歌剧,50部各种形式的协奏曲,还有许多室内乐、独唱、合唱作品,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在世界文化史上立下永久的丰碑。1986年,一举夺得奥斯卡八项金奖的美国故事片《上帝的宠儿》,就是根据莫扎特的生平拍摄的。

歌曲之王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生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教师家庭,8岁开始随父兄学习提琴与钢琴。11岁被送入免费寄宿的神学院充当童声合唱团的歌童,过了5年被舒伯特称为“牢狱”的艰苦生活。但他在这里不仅系统地学习了唱歌和作曲理论,还担任了管弦乐队的指挥,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基础。

离开神学院,舒伯特在他父亲的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

在应付繁忙的教学工作的同时,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

舒伯特思路敏捷,有人形容他的歌曲是“流”出来的。曾有这么一件事:一天,舒伯特与朋友到维也纳郊外散步,走进一家小酒店,见到桌上有一本莎士比亚的诗集,便拿起来朗读。忽然他叫道:“很好的旋律出来了,没有五线纸怎办?”

朋友们立即将桌上的菜单翻过来划了5条线递给他。这时的舒伯特仿佛听不到周围的喧闹,一口气写成一首歌曲,便是著名的《听!听!云雀》。

舒伯特的许多作品已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他的B小调《未完成交响曲》、《第八交响乐》、《鳟鱼五重奏》等器乐曲,至今仍是世界音乐舞台上经常演出的曲目。然而,最能代表舒伯特艺术的还是他的六百余首歌曲,对于后人的影响也最大,被称为“歌曲之王”。最著名的歌曲有:《摇篮曲》、《小夜曲》、《圣母颂》、《魔王》、《野玫瑰》、《鳟鱼》,以及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

钢琴诗人肖邦

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

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对波兰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和小提琴家。他从小爱好音乐,7岁便开始创作圆舞曲。

19岁在维也纳组织了一个管弦乐团,赴波兰、德国各大城市举行圆舞曲演奏会,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整个欧洲。

1872年,约翰·施特劳斯应邀去美国波士顿、纽约等地演出,盛况空前。他还亲自指挥由两千人组成的管弦乐团、两万人组成的合唱团,联合演出自己的代表作《蓝色的多瑙河》舞曲,创音乐史上的新纪录。1899年,约翰·施特劳斯逝世时,维也纳入民举行了十万人的盛大葬礼。

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创作了168首圆舞曲,117首波尔卡,43首进行曲,16部轻歌剧。作品大都热情欢快,旋律性很强,散发出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并常带有幽默感。人们所熟悉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春之声》等圆舞曲,都出自他的笔下。

他与他父亲同名,两人都是著名的作曲家,又都以写圆舞曲闻名于世。为了区别起见,在他们的名字前面分别加上“老”、“小”。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

戏剧天才威尔弟

威尔弟(1813—1901)孩提时就显露出音乐才能。小威尔弟恳求父亲给他买了一架老式的小钢琴,从此在琴上奏出自己心中的旋律。一位富商欣赏小威尔弟的音乐天赋,把他带回家,请教师教他音乐知识和弹风琴。威尔弟19岁时,商人送他去米兰音乐学院学习,但未被录取,他只好到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跟钢琴师学习作曲,并开始写歌剧。

1833年威尔弟担任布塞特的助理风琴手,并爱上布塞特的女儿玛格丽特。1836年与她结婚,并带着她与两个孩子移居米兰。

1839年处女作歌剧《奥贝尔托》上演,初获成功。1840年,他的孩子与妻子相继去世,威尔弟受此打击太大,暂时停止创作。后来剧院经理鼓励他,才继续作曲。

威尔弟具有旺盛的精力,写出诸多成名歌剧,其中《弄臣》开创了他创作上的新纪元。这以后又推出《游吟诗人》及《茶花女》,后推出《假面舞会》、《命运力量》、《堂·卡洛斯》,但最使他达到顶峰的歌剧是《阿依达》。

“强力集团”的勇士鲍罗丁

鲍罗丁(1833—1887)年幼时对音乐及自然科学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擅长演奏长笛、大提琴及钢琴。17岁在彼得堡医学院读化学专业,同时研究多声部音乐及作曲,他是19世纪俄罗斯最精通复调音乐的作曲家。

鲍罗丁29岁时与“强力集团”的穆索尔斯基结为好友,又认识了“强力集团”其他成员巴拉基列夫、里姆斯基·柯萨克夫,在“强力集团”的策划者斯塔索夫的指导下,鲍罗丁有了歌剧《伊戈尔王》的构思,同时用了6年时间写出第二交响曲,此曲已成为世界著名交响曲之一。1880年他的交响音画《中亚细亚的草原》问世,成为世界名管弦尔曲之一,同时第二D大调弦乐四重奏,也是弦乐四重奏中经典之作,此曲极为抒情,常被演奏。

鲍罗丁是在一次舞会上因动脉破裂而死去。他的墓碑刻有他作曲主题及化学公式。

留下无尽音乐财富的柴科夫斯基柴科夫斯基(1840——1893)小时候那带有神经质的想像力就极为丰富,曾对着地图中俄罗斯土地低头亲吻。

当柴科夫斯基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后,有一次他指挥自己的作品,由于怯场,作品因而失败。但顽强的柴科夫斯基勤奋创作,使他在音乐各领域中,写出许多伟大作品:芭蕾舞剧《天鹅湖》,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钢琴、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罗可可》,四、五、六交响乐……他的音乐深刻动人,和声配器随着旋律开展而变化无穷。

柴科夫斯基得到梅克夫人赞助,创作有了生气,他说:

“不是血肉联系,而是情感和精神相通,使一个人有权利去援助另一个人。”梅克夫人给他的信中说:“你太爱音乐了,因此,你没有时间来爱女人。”

柴科夫斯基是伟大的,他的音乐已深入世界大众的心灵深处,全世界也在纪念他,分别发行了许多纪念他的邮票。

捷克民族的骄傲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1841—1904)早年在捷克作曲家斯美塔娜指挥下的管弦乐队中拉中音提琴。德沃夏克早期作品不公开出售,没有报酬,因此他很穷,申请奥地利政府发给补助金。

基金会中评委、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看中了他的作品,并成了他的挚友后,极力推荐他的作品,使之获得了成功。这使全世界得以了解德沃夏克那富有民族特色的管弦乐作品《斯拉夫舞曲》。

他俩有如师生、又如兄弟,相互为对方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勃拉姆斯帮助德沃夏克在作曲技巧上更加成熟。他俩的音乐创作没有过份的华丽织体,只有那朴实感人的音符像“钉子”钉在那非常合适的木板上,感人泪下。

德沃夏克的钢琴曲《诙谐曲》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或管弦乐演奏时,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声乐曲《母亲教我的歌》以及歌剧《水仙女》中的咏叹调《月亮颂》是女高音在音乐会上经常演唱的曲目;《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更是大提琴家们钟爱的乐曲,也是大提琴经典之作;他的《新大陆交响曲》更可称为不朽之作。

德沃夏克为人谦和,不喜交际,但愿意和黑人学生、矿工、农夫在一起,喜欢观看、了解港口的船舶。他在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时,还保持农村人早睡早起的习惯,特别不喜欢美国的夜生活和花花世界。德沃夏克死后,捷克为他举行了国葬。

“钢琴大王”李斯特

李斯特(1811—1886)出生于匈牙利雷定,小时在维也纳师从车尔尼学钢琴,以神童登台演奏时,贝多芬走上舞台热烈亲吻他的额头。

1838年为救济多瑙河水灾,在音乐会上演奏。1839年为筹建贝多芬纪念碑,他捐出演出全部收入,支付了全部筹金。后又为纪念贝多芬举行了专场音乐会。1848年他旅行各地演奏,很快赢得“钢琴大王”称号,并在意大利举办的钢琴比赛中得了第一名。

当时描绘他的演奏“有如狂风骤雨之袭,把每一个人都紧紧缠绕住。”恩格斯评述他的演奏“使一切女士为之倾倒,为争夺艺术家落在地上的手套而争闹……到处可以看到李斯特的肖像。”

经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介绍与贵夫人达戈尔伯爵夫人相识,同居后生了3个孩子,次女先嫁毕罗后嫁瓦格纳。李斯特后来因婚姻不顺,信仰宗教,当了修道士,同时又当了匈牙利布达佩斯音乐学院院长。

李斯特在演奏、作曲、指挥、教学上都有超人的才华,在音乐王国中有着帝王般的权威。他是交响诗(单乐章交响乐)的发明创造者,共写了13部交响诗,其中交响诗《前奏曲》被广泛地演奏。他写的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热情而奔放,受到人们的欢迎。

1886年为庆贺自己75岁大寿,旅行巴黎与伦敦,并为英国女王演奏,因受风寒,同年7月31日死于肺炎。

小提琴王子帕尔曼

1964年3月,在世界著名的爱德加·列文垂特国际小提琴比赛会上,一位拄着拐杖的演奏家、19岁的伊扎克·帕尔曼,以精湛的技艺获得了最高奖,被人们称作“小提琴王子”。

然而,这位王子并没有“白马王子”那样幸运。他1945年出生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4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而不能行走,成为终身残疾。然而帕尔曼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以顽强的毅力学习小提琴。1958年,13岁的帕尔曼被美国电视台选中,不久移居美国,受到著名小提琴家思特恩的赏识,并得到“以美基金会”的奖学金,进美国著名的音乐学府——朱丽亚特音乐学院深造,师从加拉米安和多罗西·狄雷。

简直无法想像,这个普通的、甚至受人歧视的残疾人,每年都要在世界各地演出一百多场音乐会。难怪有人说:帕尔曼除了有小提琴演奏家所必须具备的斗牛士一样的坚强神经,和尚修行时的高度集中能力外,还有像马戏团的小丑一样的开朗、乐观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