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46281800000025

第25章 尼克松感到毛泽东已经在战斗至最后一息了(2)

这次张罗已久的会见是在1976年2月23日中午进行的。毛泽东在代总理华国锋的陪同下,在书房里与尼克松夫妇一一握手寒暄。然后,尼克松夫人就退了出来。会谈从上午11时50分开始,到下午1时35分结束,历时一百零五分钟。这是毛泽东辞世前最后一次长时间与一个外国客人谈话。中方在场的还有外交部部长乔冠华、驻美联络处主任黄镇等。

毛泽东与尼克松就像老朋友重逢,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看法。这不仅满足了两人叙旧的愿望,而且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时候,毛泽东重病缠身,身体状况已经严重恶化了。但他的头脑仍然是敏捷而清晰的。

会见结束时,尼克松送给毛泽东一只由已故美国烧瓷大师博姆烧制的瓷天鹅。毛泽东则以茶代酒为他干杯。

尼克松在第一本回忆录《领导者》里,作了这样的记述:

1976年我再次到中国访问时,毛泽东的健康状况已经严重恶化了。他的话听起来就像是一些单音字组成的嘟哝声。但是他的思想依然那样敏捷、深邃。我说的话他全能听懂,但是当他想回答时,就说不出来了。他以为翻译听不懂他的话,就不耐烦地抓起笔记本,写出他的论点。看到他的这种情况,我感到十分难受。无论别人怎样看待他,谁也不能否认他已战斗到最后一息了。……

震颤性麻痹症的袭击使毛的动作全部僵化了。他的体态从来不曾优雅过。不过在82岁时,农民的拖沓的大步已经变成了一个缓缓地拖着脚步走的老人了。毛像年迈的丘吉尔一样,仍然是自豪的。在我们会晤结束时,秘书们把他从椅子上扶起来,搀着他陪我走向门口。在电视灯光和摄像机要记录我们最后的握手时,他却推开了助手们,自己站在那里向我们告别。

尼克松又在另一本回忆录里记述道:

他的思维依然敏捷,但一次严重的中风使他失去将思想化作语言的能力。这位富有领导魅力的共产党领导人曾运用他的革命思想推动了一个国家并改变了这个世界,但他现在却连要一杯水都十分困难。……不过,我与之交谈的这个人,仍然是近十亿人所爱戴的领袖,他在起始于四年前的我们两国实现新关系方面起了无可比拟的作用。

在会谈中,我说,我们必须继续合作,不仅在我们两国之间,而且要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之间寻求和平……在他刚咕哝出半个字时,他的脸就憋得通红。他的译员——一个穿着单调的毛制服很有吸引力的女士——试图将他那含糊的话译成英语。毛泽东掌握的英语足以使他明白她没有理解他的意思。他生气地摇摇头,一把抓过她的笔记本,用中文写下他的话。她大声地用英语念道:“和平是你们唯一的目标吗?”

我没有料到他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稍稍停顿之后,我答道:“我们应该寻求正义的和平。”

尼克松对毛泽东的最后印象是:他始终不渝地在为所认定的理想而战斗和牺牲。他的身上有虎气,也有猴气。他的意志力产生了他超凡的魅力。他对斗争有一种特殊的爱好。他以他的品质鼓舞他的同志们去完成像长征这样史诗般的任务,这使他因而也使他们成了似乎不可战胜的人。他有一种轻松的不可抑制的幽默感,又有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如果没有毛,就会缺乏神秘性。中国革命没有毛,就决不会燃起火来。

尼克松深切地感到:毛泽东即使在这样的时候,仍然在奋进,在追求。

尼克松在北京还参观了清华大学。他在离京前的答谢宴会上说,美中关系的桥梁还没有架完,我们必须完成,不能半途而废。这是为了我今天在大学里见到的那些年轻人,为了美国的年轻人,也为了全世界所有的年轻人。

尼克松夫妇在黄镇夫妇的陪同下,2月26日离京之后来到山水如画的桂林,游览了漓江与阳朔。他感到疲倦了,年纪大了,动过手术的腿走那颇长的芦笛岩的石阶时,感到步履维艰了。中国方面派了一辆救护车紧跟着他。

28日来到最后一站广州,参观了毛泽东早年创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在广州游览市容时,许多群众认出了尼克松,成千上万的市民拥上街头,大家齐声热烈地呼喊着:“尼克松!尼克松!”

这使尼克松深受鼓舞,主动邀请记者与他照相留念。他笑得很开心、好舒展。布伦南总管后来曾对人说:他离开总统职位已经一年半了,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开心地笑过。

尼克松这次访华,是他辞去总统职务后第一次公开露面。这次访问,令他振作起来了。

在华盛顿,福特总统和基辛格国务卿、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将军等美国高级官员是高度关注着尼克松的访华之行的。尤其是在此时此刻,周恩来刚刚去世,原来有望接替周恩来总理职务的邓小平不再露面,代替他的是一个新人——代总理华国锋。华盛顿方面关注着中国高层的人事变动。再者,尼克松再次访华获得了成功,对于促进美中关系正常化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也是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的。

本来在尼克松此次访华前,福特总统曾经对有意见的助手说,尼克松是去毛泽东与尼克松再次见面,以茶代酒干杯。

作私人访问,我们又不要求他回国后向国务院报告,我们没有理由不赞同他去中国。当看到了尼克松在广州的电视新闻镜头后,福特又改变了主意。

尼克松回到加州圣克利门蒂别墅后,很快就接到了基辛格打来的电话。

基辛格当时正在陪刚做过胃部手术的夫人在棕榈泉疗养。基辛格首先在电话中说:“阁下,我刚从传媒报道中得知你从中国回来了,我首先得表示不能亲自前往圣克利门蒂拜访你的歉意,因为在竞选尚未结束时我这样做会使福特感到难堪的。”

尼克松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

基辛格扯来扯去,终于扯到了正题上:“福特对我说,白宫还是想得到一份你在中国访问的详尽而全面的报告。福特已经决定派你熟悉的弗农·沃尔特斯将军前来圣克利门蒂做记录。”

尼克松一听要派担任中央情报局副局长的沃尔特斯中将来,觉得规格太低,有失尊严,当即反驳说:“那不行,亨利。我不是不愿意向白宫作汇报,我非常乐意这么做。但是,汇报不能通过什么沃尔特斯将军,也不是你的国务院的办公厅派人来。我只能与福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面谈。

这才是适当的。”

基辛格向福特报告后,福特尽管心里嘀咕尼克松拿架子,但也只好同意。

可见,福特是非常重视尼克松从中国获得的印象和情况的。

尽管有毛泽东的限制,但江青天天都有事找尼克松

必须提到的是,这次尼克松在京访问期间,江青表现得格外活跃。

江青曾经提出尼克松夫妇是毛主席的客人,因而也是她的客人,她需要多参与一些接待工作,例如与尼克松的会谈、宴会等。但是,由毛泽东批准的接待方案中,涉及江青出面的,与上次尼克松访华一样,仅是陪同尼克松和夫人观看一次文艺演出。

江青很不满意毛泽东对她所作的限制。2月21日,在尼克松抵达之前,江青就派人送了一盆玉簪花到钓鱼台十八号楼尼克松夫妇的住房内。并特别指示礼宾司长朱传贤向尼克松夫妇作介绍,说此花是送给尼克松夫人的,花是江青栽培的。2月22日晚上,江青又委托章含之送去一盆水仙花,还让章含之详尽地转述有关水仙花的民间传说。

2月23日中午,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后,在钓鱼台十七号楼的江青十分急于得知毛泽东讲话的内容。当日下午5时,尼克松与华国锋代总理正在会谈。江青让礼宾司的同志传话给正在参加谈判的黄镇:“江青那里来电话要你去一下。”

黄镇皱了一下眉头,虽说对江青很反感,但不去也不好,就对邻座的王海容说了江青要他去一下。王海容说:“你就去吧。”

黄镇来到十七号楼,见到江青。江青问:“今晚我要陪同尼克松观看演出,请你讲一下主席同尼克松谈话的主要内容,怕晚上要谈这些问题我不知道。”

黄镇说:“外交部都作了详细记录,你可以找来……”

江青打断他的话说:“详细记录我以后再看,你先说说吧。”

黄镇只好简要地作了介绍。江青听了立即就关心地问:“主席谈到国内问题没有?”

黄镇说:“没有。”

“一点都没有谈吗?”

“没有。”

江青听了很懊丧,就让黄镇走了。

在这天晚上演出之前,江青委托乔冠华部长和章含之,向尼克松夫妇作了一些介绍。据当时供内部参阅所发的《尼克松夫妇访华简报》第七期称:

乔部长说,江青同志对艺术创作是非常认真严肃的,为了准备今晚这套节目,江青同志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由于一部分古典节目涉及一些历史背景,为了使尼克松先生和夫人能更好地欣赏,江青同志委托我在演出前把这些历史背景告诉尼克松先生和夫人。

这天晚上的演出中,安排有一个敏感节目,就是歌曲《台湾人民——我的骨肉兄弟》。这个节目是去年中国艺术团访美的计划安排节目中的一个,后来美国国务院要求删除这个节目。中国方面坚持不能删除,因为中美《上海公报》说得很清楚,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人不得干涉,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双方僵持,中方就没有安排中国艺术团访美。

在介绍这首歌时,江青说:“这事发生时,尼克松先生已经不在白宫了。我想,如果尼克松先生当时还在白宫,可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尼克松仔细读了歌词后说:“歌词内容与《上海公报》是一致的。但是,我无意责怪任何人,当时我确实已经不在白宫了。”

接着,尼克松又半开玩笑地说,“也许你们应该把歌词改为‘按照《上海公报》解决台湾问题’,国务院就没有意见了。”

这首歌是由男高音演唱的。尼克松称赞这个男演员的音色好。

据《尼克松夫妇访华简报》第七期称:

歌曲唱完后,江青同志和其他中国同志起立鼓掌。尼克松夫人也起立并示意尼起立,尼环顾四周后作半起立状,并向江青同志说,他的腿不好,请江青同志原谅。

2月24日,有一个欢迎尼克松夫妇的宴会。参加宴会的名单也是经毛泽东毛泽东与尼克松握别,互道保重。

审阅的,没有江青。江青就特意做了几个淮扬菜送给尼克松夫妇品尝。《简报》

的第九期,作了一些记载:

2月24日晨,朱传贤按照江青同志嘱咐,向尼克松的总管布伦南表示:尼克松先生名义上是我国政府的客人,实际上是毛主席的客人,因此也是江青同志的客人。江青同志不参加宴会,本来是想参加欢迎尼克松和夫人的便宴的,由于她最近比较忙,睡眠不太好,因此就不去了,很抱歉。

由于不能陪他们吃饭,今天中午,江青同志准备向尼克松先生和夫人送几样南方口味的家庭菜,即:煎牛排、红烧鱼尾、豌豆、菠菜和清蒸鸡汤,请尼克松夫妇品尝。朱还向布表示,他不仅为尼克松做总管做得很好,而且对中国人民也很友好,因此江青同志也请他尝尝这些家庭菜。

2月24日上午,朱传贤还将江青挑选好的梅花盆景送给尼克松和夫人。晚上,还准备放两部江青推荐的纪录片《文冠果》和《西藏江南》。尼克松夫妇表示感谢,但说的确有些疲劳,想多休息一下。布伦南出于礼貌,看了这两部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