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是人们相互区别的一个符号,人们见面打招呼,总要先提到姓名,称姓道名,也能反映人的语言风格。毛泽东同志在交往中,也喜欢拿姓名来幽默一番。
解放初期,一个战士到毛泽东身边工作。毛泽东问:“小鬼,你叫什么名字呀?”并伸出大手。那战士在毛泽东手心写后,毛泽东说:“弓长张,木头的木,大可奇,噢,张木奇,对不对?”那战士点点头。毛泽东又说:“说什么,会说话的木头,才叫木奇,对不对?”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在上海接见在《新民晚报》工作的赵超构。一见面,毛泽东就诙谐地向在场的人介绍说:“宋高宗(赵构)的哥哥来了。”他的幽默使正在写检查的赵超构既感折服又感温暖。李希凡在读大学时,写了批判《红楼梦》的文章,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有一年开全国青年积极分子大会,一位领导人拉住毛泽东,指着李希凡正要介绍,毛泽东却微笑着说:“我认识他,他不就是贾宝玉的朋友吗?”1962年,在中南海的周末晚会上,毛泽东见到一个新来的女干部,便问她叫什么名字,女干部说叫崔英,毛泽东风趣地说:“那么你的爱人可能姓张了?”女干部茫然不解,毛泽东接着说:“你读过《西厢记》吗?”女干部恍然大悟,明白了毛泽东所问的由来(《西厢记》的主人公崔莺莺和张生),她和毛泽东便都笑了起来。1974年5月26日,芦荻到毛泽东住处报到,听到她的名字后,毛泽东即吟诵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并问:“你的名字是不是从这首诗里来的?”使初来紧张的芦荻立刻轻松起来。
毛泽东在与人接触中,善于从对方姓名入手寻找话题,风趣幽默,能迅速缩短彼此的距离,创造和谐愉快的谈话气氛,这是他交际艺术的一个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