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持续农业初探
46324700000013

第13章 不同类型国家持续农业发展比较(7)

2.巴西对持续农业发展的认识。巴西对持续农业的内涵的认识,可分为激进派和传统派。激进派认为,持续农业的发展要综合考虑诸种因素,不仅要强调农业与生态的关系,还要强调平等、社会公正、对多种文化的保护、自然和生态本身的整体性。传统派属于传统经济理论范围,重点强调经济和农业的增长。尽管如此,巴西对持续农业发展的内涵也存在一种共识。这种共识包括:①满足人民对食品和纤维的需求。②改善农业经济所依赖的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质量。③提高农业内部不可更新资源的效益。④重视农业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⑤改善农业生产者和全体消费者的生活质量。为适应巴西持续农业发展的需要,1990年8月15日,巴西前总统科洛尔颁布了部际通告477号,即农业改革总方针,建议“改革农业生产进程和收入分配,重点扩大食物链,满足大多数低收入居民的需求”。在这一总方针的指导下,制定了1991~1995年“新农业政策”。“新农业政策”强调:①提高巴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②提高农产品产量,从数量和质量上改善国内市场的供应,生产更多的农产品,满足食品安全储备和日益增长的出口需求。③改善生态环境。为落实这一方针和政策,政府制定了与之有关的投资、最低保证价格政策,制定了农业竞争计划和农业生产的地区化计划。

3.巴西农业发展及潜力展望。

(1)巴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003年,巴西农业GDP4588亿雷亚尔,占全国GDP的338%,出口306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731亿美元的42%,进口48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483亿美元的99%,贸易顺差258亿美元,农业就业人数177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37%。

农业生产与贸易:在农业生产和贸易链中,农牧业生产占行业产值的3035%,农业加工占3085%,产品分销和流通占3034%,生产资料供给和生产占642%。

(2)巴西农产品在世界出口市场中的地位。2003年,巴西橙汁出口占世界橙汁市场的82%,大豆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8%,蔗糖出口占世界的29%,咖啡豆出口占世界份额的28%,速溶咖啡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4%。烟叶出口占世界份额的23%,酒精出口为世界第一,巴西揉制皮革和皮制品占世界第一,牛肉和鸡肉名列世界第一。

(3)巴西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目前,巴西可供农业耕作的土地面积为1525亿公顷,或者说占国土面积的179%。永久性使用的农业土地6250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3%。季节性使用的农业土地425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人工森林面积500万公顷,占领土面积的06%。可利用的农业土地(尚待开发)面积为9000万公顷,占领土面积的105%。牧地177亿公顷,占领土面积的208%。原始森林和保护区面积440亿公顷,占领土面积的53%。

(4)巴西农业贸易。巴西农业贸易在国家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1980年,巴西贸易逆差282亿美元,其中,农业顺差853亿美元,其他行业逆差1135亿美元。1988年,农业顺差111亿美元,其他行业顺差81亿美元,巴西贸易顺差192亿美元,1997年,农业顺差137亿美元,其他行业逆差220亿美元,全国贸易逆差84亿美元。自2001年起,巴西贸易再次进入顺差时期,到2003年,农业贸易顺差达到2585亿美元,其他行业逆差缩小,为102亿美元,全国贸易顺差2483亿美元。

(5)巴西农业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2003年,巴西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前5名是欧盟、美国、中国、中东和东欧。出口总额306389亿美元,其中向欧盟出口1115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6%,其次是出口美国4801亿美元,占巴西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6%,第三大市场是中国,出口额2261亿美元,占行业出口的7%,第四是中东,出口额2084亿美元,约占行业出口的7%,第五是出口东欧,出口总额1935亿美元,占行业出口的6%,出口俄罗斯1426亿美元,占行业出口的5%,出口其他拉美国家(不包括南共市)1165亿美元,占行业出口的4%,出口非洲1472亿美元,占行业出口的5%,出口日本1059亿美元,占行业出口的3%,出口南共市944亿美元,占行业出口的3%,出口其他地区和国家2335亿美元,占行业出口的8%。

(6)巴西农牧产品生产与贸易挑战。①巴西农牧资源丰富,产品发展潜力大。但目前农业的普遍障碍是投入不足,政府农业预算受限。为了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建立新的能激励农业发展的融资计划和政策。②从耕作技术上,要大力发展直播技术,即农业免耕技术。③加强农业检疫和保护,特别是保证农产品生产质量的稳定和提高。④加强国家贸易谈判和贸易,这是实现农产品贸易特别是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根本所在。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的改善。政府四年计划虽然对未来农业物流和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规划,但由于投资不足,实现农业生产与贸易条件的根本改善并非易事。

4.亚马逊森林的开发与破坏。

亚马逊森林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热带雨林,地跨巴西、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圭亚那和苏里南,总面积700万平方公里。亚马逊森林的绝大部分位于巴西境内,面积500万平方公里,约占巴西领土面积的59%。

(1)经济发展与亚马逊森林的破坏。20世纪60~70年代,巴西经济经历了历史上空前的飞速发展时期。1968~1973年期间,经济以年均10%的高速增长,被世界誉为“巴西经济奇迹”,实现这个奇迹的主要原因是全力开发亚马逊森林和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庞大的农、工业开发计划,毁坏了大批热带雨林,严重地破坏了亚马逊流域的生态环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对。

(2)巴西政府对恢复森林的措施。巴西政府开发亚马逊森林的主要目的是加速民族经济的发展,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巴西政府已经颁布法令严禁乱砍滥伐,停止对森林开发发放补贴和信贷,以后又废除只有出示森林砍伐证明才颁发土地证的法令。除此之外,巴西政府也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并颁布相应的法令和优惠政策。由于政府的优惠政策,目前全国登记注册的造林公司达上千家。除此之外,巴西还根据气候特点,鼓励种植生长速度快、单位面积产量高、钢铁和造纸工业急需的桉树。桉树的植树造林面积占全国植树造林面积的90%。

5.巴西政府生态环境政策的演变。随着国际舆论压力的增加,巴西经济社会学家和巴西政府对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问题的认识正在逐步加深,生态环境政策也在不断演变。

(1)20世纪70年代,政府对环境问题的立场。从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世界环境大会以后,巴西政府对生态环境政策进行了不断修改。20世纪70年代巴西实施“2000年经济强国计划”,成为政府政治和经济决策的中心,因而忽视环境,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不相融。巴西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实行优惠的外资政策,但缺乏环保政策,因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采矿业、石化工业、造船业等受本国环保法限制的工业,纷纷迁入巴西。70年代也是巴西大力开发亚马逊地区的时代,经济增长是70年代压倒一切的任务,生态环境问题尚未提到日程。因而在大会上,巴西政府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一样,采取发展第一、环境第二的政策。甚至认为,提出环境问题是工业发达国家企图阻止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借口,巴西赞同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的名言:“最大的污染是贫困”。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对巴西经济的发展是严重的冲击,但并没有改变巴西经济发展战略,也未能使巴西认识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经济调整时期的环境政策。20世纪80年代是巴西经济衰退和外债危机时期。此间,国内有一批有识之士为保护巴西生态环境奔走呼吁,并成立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绿党”。民间的环保立场和呼声,对政府的环保立法和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81年巴西制定了一项环境政策,其目的在于“保持、改善和恢复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人类生命的尊严”。环境政策强调减少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副作用。

为了协调联邦、州、市的环境政策,政府还颁布了6938号法令,建立国家环境体系和国家环境委员会。国家环境委员会建立后,1986年颁布了直接或间接地涉及环境问题。宪法规定,公共部门有权控制对生命、生活质量、环境构成威胁的生产、销售、技术和物质的应用,保护动物和植物。尽管环境问题列入宪法,但宪法没有强调对污染的惩罚,忽视预防,缺乏对联邦、州、市之间环境问题的协调机构,缺乏环保专业人才和资金。

(3)科洛尔政府时期的环境政策。20世纪80年代末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1988年西柏林会议后,在世界生态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压力下,世界银行从该年9月开始,在提供信贷赠款前,必须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研究,使巴西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对电力工业和矿产业影响最大。1988年10月,亚马逊森林环保人员门德斯因阻止乱砍滥伐而被杀,引起国际上普遍而强烈的反响。1989年4月7日,萨尔内总统在强调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制定《我们的自然》计划。《我们的自然》计划严格禁止在亚马逊森林地带实施牧场扩建计划,废止各地必须提供森林已被砍伐证明作为获得土地证明的先决条件法令,对环境机构进行改革,建立巴西环境和可更新自然资源研究所,以替代原巴西森林开发研究所、渔业开发管理局和橡胶开发管理局。1990年科洛尔政府执政后,生态环境的破坏仍然十分严重。民众环保意识的加强,国际上的越来越大的压力,迫使科洛尔政府更加重视环境问题。科洛尔政府制定了“国家环境计划”“国家复兴计划”,以及对1992年世界环保大会提供了巴西国家计划报告补充计划。

1.国家环境计划。主要强调前政府确定的环境保护区,强调对生态体系受严重威胁地区的保护,如潘塔纳尔沼泽地,大西洋林地和巴西海岸。强调加强环保机构的建设及联邦、州、市环保机构之间的协调。国家环境计划得到世界银行的资助,世界银行发放166亿美元贷款,但由于内部机构之间的矛盾,影响了计划的实施。

2.国家复兴计划。这是一项提交国会讨论的长期发展计划。该计划强调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提出了关注环境问题,强调了物种多样化和合理开发自然生物资源的举措。该计划首次承认巴西近几十年来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模式是巴西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原因之一。该计划还强调,国际市场自然资源价格的下降,迫使巴西开发更多的自然资源。在环境问题上,国家复兴计划提出了15条政府行动方针,如强调各级政府在环境问题上行动的统一性,承认民间环境组织的作用,指出影响环境的主要部门是采矿、冶金、石化、交通、通讯和电力。该计划还要求对以往颁布的环境法令进行检查,不仅强调宏观环境政策,更强调微观环境政策,强调环保科技的发展和大、中、小学校的环保教育,计划还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要求国际上转让先进技术,提供资金,促进巴西农业的持续发展。

3.国家环境计划报告补充计划。这是为向1992年世界环保大会提供巴西国家环境状况和对环境问题立场的报告。该报告强调巴西多年来在环境问题上的努力(包括环保机构的设置、环保投资等)。该计划批评军政府1985年制定的开发印第安人居住区的经济,导致近5万淘金者进入该区,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北部卡利亚计划。指责长期实施“农业边疆”计划是200万公顷森林直接破坏的原因。同时指出,从70年代初起亚马逊热带雨林区,每年有近23万平方公里的森林被毁坏,是实施鼓励开发大型农牧业计划、移民计划、水电站计划和公路修建计划的结果。

科洛尔政府除制定各种环保计划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①建立生物保护区。先后建立了塔巴廷加、娃图马、彼热坎特、大西洋林地等生态保护区。②划分印第安人保留地。在巴西环保运动和国际压力下,1991年来科洛尔总统颁布了建立雅诺玛米印第安人保留区的法令,废除了1988年制定的西亚马逊边界开发计划。③在高、中、初级学校开设环境保护课,在大学设环境保护博士学位。④制定外债转换环境投资法令,鼓励债权人在巴西环保方面投资。尽管科洛尔政府在保护环境方面进行了一些努力,但由于巴西本身的特定条件,如军人强调亚马逊边界的安全,企业家强调亚马逊地区的经济开发,大庄园要求大规模开发土地和牧场,因而,政府在处理主权、发展、环境等的关系时,自然更多地强调经济发展,忽视环境。这种基本立场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