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持续农业初探
46324700000014

第14章 中国持续农业的发展(1)

中国持续农业发展

的背景和原因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Agriculture)作为一种新的农业思潮在全球迅速传播,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农业的历史悠久,有着优良的传统经验。1978年以来,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进入80年代后,中国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生态农业,现正探索现代可持续农业之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实施,有不少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以下内容拟对可持续农业的缘由和特征以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作一些理论上的论述。

一、可持续农业思想确立的背景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而又面临诸如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危机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体现。可持续农业思想确立的背景:

1.世界农业蓬勃发展,显现农产品“相对过剩”态势。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到六七十年代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6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借助于“绿色革命”的技术措施,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改造过程。世界农业的总态势已由“短缺农业”转为“相对过剩”,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过剩。可持续农业思潮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与这些国家由于农业发达而相对看轻农业的增产目标及转向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改善不无关系。

2.世界农业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多种危机。①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导致对农业产出越来越多的需求,人口增长最快的多数是贫困的发展中国家。②自然资源日益短缺,表现为可再生资源严重退化和非再生资源过度消耗。③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工业生产大量排放“三废”,农业生产不合理地利用化学制品,造成农业环境和食品污染。④发达国家的农业财政负担越来越重,高投入农业的生产成本愈来愈高。⑤发展中国家日益增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就业机会,落后农村难以脱贫致富。发展可持续农业有利于解决上述难题。可持续农业思想的确立:从“自然生态论”到“环境与发展统一论”。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解决一向被认为是“两难”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新的思维范式。人类自然(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由来已久,但时至本世纪中叶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的生态环境意识方才觉醒。

二、持续农业思想成立的原因

1.农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全国遭受“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15亿亩,每年因此损失粮食达120亿公斤;全国有25亿万公里的河流水质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其中2800多公里河段鱼虾基本绝迹;各海区水质恶化,每年因突发污染事故导致鱼、虾、贝类死亡,造成经济损失达几亿元。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与农业生产本身造成的水源污染有关,同时与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关。

2.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居高不下,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全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169万平方公里,风蚀198万平方公里,1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处在沙漠化的边缘,每年新增沙化土地面积达2340万亩,大于治理面积。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自然抗灾害能力减弱,旱涝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世纪80年代同50年代相比,平均每年受灾面积增加681%。

3.资源短缺、质量退化。中国农业资源总量虽然排在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多,主要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耕地、草地、林地和水资源仅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40%、133%和25%。一方面存在着资源短缺、过度开发利用的现象;另一方面还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和资源浪费及资源破坏问题。全国本来人均占有耕地很少,但由于城镇建设和工矿、交通的发展大量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每年以700万~800万亩的速度继续减少,特别是开发区建设的兴起,使占用耕地的势头猛增。

全国现有60亿亩草原和草山草坡,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放牧和开垦等不合理利用,导致大量草原不断向沙化、退化和盐碱化发展。已有13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平均产草量下降30%~50%,在农牧交错区沙漠化问题最为严重。全国水资源不足,由于淡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匹配不佳,更加剧了灌溉水资源缺乏的矛盾。全国灌溉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0%,在灌溉面积中,有大约1亿亩耕地因水资源缺乏而不能进行灌溉。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使一些地方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倒灌。

4.人口增加对农业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人口控制很有成效,但由于基数大,使人口增加过快的局面仍未改变。人口增加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负担,其中首先对农业造成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贫困地区和边缘山区,极易形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5.自然灾难的侵害。大水酿成大灾,大灾造成大害:318亿亩受灾面积,196亿亩成灾面积,223亿受灾人口,497万间倒塌房屋,这是继1954年长江全流域洪水以来,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一次最严重的洪灾。

滔滔江水冲走了巨额存量资产,也冲毁了灾区几十年建设形成的生产能力:农作物受灾面积2135万公顷,成灾1034万公顷,绝收478万公顷,全国5%的耕地受损,夏粮减产已成定局;长江流域众多的河湖不少是天然的理想养殖场,然而一场洪水毁掉了66019万亩养殖水面,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养殖业损失严重;京九、京广、成昆、滨洲铁路的部分路段,受洪水侵袭中断交通,长江水运的黄金航道也一度封航;洪水肆虐两个多月,东北、南方油田的几千口油井被迫关井,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的20多万家乡镇企业停产、半停产,损失100亿元以上,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节奏严重减慢。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持续和稳定发展,已引起政府、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寻求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迫在眉睫。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理论探讨和实践,90年代初期,国际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持续农业发展战略引入我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并行发展后,确立了生态农业作为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实践模式,得到了政府、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并正式作为国家的政策方针得以确立和贯彻实施。

中国持续农业的发展和实践

1991年,原农业部部长何康参加了荷兰“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1992年,国务院前总理李鹏参加了巴西“环境与发展”国际会议后,我国陆续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持续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

1992年,国务院提出了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第一条就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经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其中第十一章“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指出“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其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增产,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中国21世纪议程》的编制和推进,标志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进入新的阶段。

二、中国持续农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为组织《中国21世纪议程》的有效实施,国家发改委(原国家计委)、科技部(原国家科委)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设9个优先领域、62个项目,其中“持续农业”被列为第2项优先领域,确定发展10个集约持续农业示范县,在中国不同类型区域进行高产、多熟、优质、高效和生态环境良好型集约持续农业示范县建设。

为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国家农业部区划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区划研究所等有关单位,从1992年开始组织实施了中国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研究项目,并按照有代表性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区域类型,在全国选择了29个地区、县作为试验示范区,进行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东北地区、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黄土高原与风沙干旱区、沿海经济发达区6大类型区26种发展模式,这些试验示范区和发展模式有:

①松辽平原(农安县)商品粮基地农牧结合发展模式。②低洼垦区洪河农场高度机械化和商品化发展模式。③漫岗丘陵区拜泉县水土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发展模式。④东部浅山林农区龙井市资源立体开发发展模式。⑤曲周县盐碱地综合治理发展模式。⑥缺水低平原区黑龙港流域节水农业发展模式。⑦恒台县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模式。⑧黄泛区扶沟县集约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⑨产粮区蒙城县节粮型养牛农牧结合发展模式。⑩粮猪主产区双峰县种养加销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临安县山区资源开发与保护结合发展模式。南方丘陵吉水县红黄壤治理与资源开发发展模式。乐至县人多地少丘陵旱地发展模式。西南高原宜威县红壤丘陵可持续发展模式。平坝县岩溶山地综合治理发展模式。马山县岩溶丛洼地弄拉村综合发展模式。定西县黄土丘陵沟壑干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模式。白银市干旱荒漠区人工生态高扬程高产高效发展模式。河曲县黄土丘陵半湿润易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沙漠化边缘地区新疆阜康综合治沙节水兴农发展模式。干旱灌区治理土地次生盐渍化发展模式。苏南地区以农村工业支持农业发展模式。上海国营农场农村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模式。寿光以市场建设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诸城市贸工农结合型发展模式。沿海滩涂地区滩涂分区开发和种养加发展模式。

持续农业建设是一项涉及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庞大系统工程,各试验区都由政府领导挂帅,成立了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和组织试验示范区的工作,并组织专门的研究队伍对影响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估,研究相应的对策、措施,制定《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规划》,指导和推进试验示范区的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三大目标,突出经济系统抓“两增”:①粮食增产;②农民增收。社会系统抓“两控”:①控制人口过快增长;②控制滥用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抓“两治”:①治理水土流失;②治理环境污染。

试验示范区采取的主要做法:①运用工程、生物、技术等措施,以植树造林种草、治沟治坡为重点,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强化持续农业的基础建设。②开发引进和推广各种农业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③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农牧工结合,建立多级循环利用的持续农业结构,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④加强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⑤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强对广大农民进行持续农业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在持续农业建设中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各地涌现出一些好的典型,创造了许多新的发展模式,产生了一批有分析、有研究、有新思路、新见解的研究成果。这些典型、模式和研究成果,一方面展示了持续农业发展的前景,为我国实施持续农业发展战略树立了样板,同时对于指导和推动我国持续农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持续农业与生态农业

一、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与特征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自己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即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一词虽源自于西方,但中国的生态农业思想却不同西方的生态农业,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的生态农业是借用西方生态农业的名词,吸收了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精华,并结合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它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的具有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是较为完整的可持续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其主要特征有:

1.中国的生态农业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起来的综合农业发展模式。

2.中国的生态农业强调经济效益,追求高的农业生产收入,不排除资本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大量投入,尤其是化肥和农药的投入。

3.中国的生态农业包含有较为完整的生态过程,其生态效益是通过对生态过程的驾驭来实现的。即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第二级农业者(各种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并存,通过人为设计,理顺各级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来实现生态效益目标。

4.中国的生态农业的经营单元一般较小,劳动力密集度较大,生态过程的管理均为以体力为主。

二、生态农业具有的特点

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