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配置效应的经济和社会效果。①配置效应对2003年GDP的贡献率为172%。配置效应的性质是企业或用人单位给予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报酬。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二、三产业劳动者报酬约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47%。据此推算,95013亿元劳动者报酬,其对应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为20215亿元,约占全国二、三产业值(1001598亿元)的202%,约占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117252亿元)的172%。②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为385%。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2003年全国农村总人口为93751亿人,95013亿元的配置效应平均到每个农村人口身上,约为1013元,约占当年农民纯收入(2622元)的385%,略低于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1196元)。如果没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单靠农业收入增长,即使保持8%增长速度,也需要7年时间才能达到目前收入水平。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385%,使农民收入水平至少提前了7年时间。③支持农业投资和农民消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现金收入一部分用于转移的农民消费外,有一大部分寄回或带回了农村。据劳动保障部统计,2002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总收入62%返回了农村。据此测算,200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返回农村的现金应在5000亿元以上,超过当年中央财政对农村地区的全部投入,同农户用于家庭经营费用的现金支出大体相当,约占全部农民生活消费现金总支出的1/3。④耕地资源的重新配置带动部分农业劳动者收入的增长。据统计,在已转移的17亿农村劳动力中,有60%是兼业务工,40%左右的农民是专业务工,专业务工农民数量达6800万人左右。这些专业务工的农民,要么将其承包的耕地交由家庭其他成员耕种,要么将承包的耕地转包给其他农户,其耕地收益也随之转移。6800万专业务工的农民,按全国劳均土地35亩计算,按亩均收入450元计算,共转移耕地238亿亩,转移的农业收入约在千亿元左右。
2.节本效应。
(1)节本效应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了劳务市场劳动力的供给量,再加上农业的收益低,导致农村劳动力对工资的预期低,从而引起企业和用人单位工资水平下降,进而导致生产成本下降,由于这种下降是由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的,我们把由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引起企业成本下降的效应称为节本效应。对全社会而言,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一个企业的产品有可能是另一个企业的投入品。因此,一个企业的成本下降可导致另一个企业的成本下降,进而导致全社会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存在着乘数效应。因此,在计算全社会生产成本下降时,还应把乘数效应考虑进去。
(2)节本效应的经济和社会效果。从理论上讲,雇佣农民工产生成本节余效应,将有三个流向:一是一部分转化成利润,提高投资收益率,归资方所得。二是一部分出于市场竞争需要,通过降低商品价格而消化掉。三是用于提高经营管理层的工资。直接的受益者有投资方、消费者和白领阶层。但在客观上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提高投资收益率,有利于扩大投资和吸引外资,保持投资的持续增长。二是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保持产业竞争优势,并向社会提供价廉的产品。三是提高白领阶层收入,有利于企业吸收较高层次的人才。
3.聚集效应。
农村劳动力由分散的村落聚集到城镇,由自给半自给的农业社会走向商品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工业和商业社会,在给二、三产业和城镇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的同时,也诱发了大量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从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这种效应是由农村劳动力转移引起人口的相对聚集造成的,我们把这种效应称为聚集效应。
(1)创造就业岗位。从上述分析可知,截至2003年,从第一产业共向第二产业转移了7000万名劳动力,致使第三产业产生123158万个就业岗位,扣除转移到第三产业的1亿农村劳动力,还余23158万个就业岗位。这说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不仅没挤占城镇职工的就业岗位,还为城镇职工创造了23158万个就业岗位。现实中一些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方,其城镇职工的失业率非常低,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加速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和对二、三产业用工计划严格管制,限制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流动,导致城市化进程缓慢。1953~1978年,全国城镇人口由7726万人增加到17245万人,年均增加38076万人,城镇化水平由1326%增加到1792%,增加47%,年均提高019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农民在获得土地经营权时,也获得对自身劳动力的支配权,再加上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和户籍制度的松动,许多农民纷纷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务工经商,极大地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4.提升效应。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自身的素质、技能、经验、社会网络关系、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我们把它称之为提升效应。
(1)一大批农村劳动力通过参加各类培训或干中学的方式由农民转变成二、三产业工人。根据近年的统计,当年新增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有20%左右的劳动力,在转移前参加了各类培训。绝大多数主要通过干中学的方式掌握了二、三产业职业技能,其中一部分通过在岗的勤奋学习,成为技术骨干。据河南省信阳市2003年开展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有4%成为管理者,有20%左右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2)部分农民工在完成了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积累后,成为经营者。据信阳市2003年开展的问卷调查表明,有25%成为经营者。
(3)扩充了社会资本。农民外出务工,使其社会网络关系得以扩充,其交际活动已远远超过其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半径,流动大大地扩大了其社会网络,使其社会资本得以扩充。
(4)促进了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传播。许多农民进城后,在参加城市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学到新知识、新技能。逐步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和契约化社会关系,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锻炼,不知不觉地实现了自身素质和精神风貌的变化,通过外出务工农民的扩散作用,城市文明在乡村逐渐传播开来。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负面效应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展,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两个副产品。一是形成了新的用工制度,即农民工用工制度,同传统城镇职工的用工制度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的“二元用工制度”。二是在我国城市因制度、经济、社会、文化的原因,农民工及其子女同城市居民被分隔成两个社群,形成与城乡二元社会相并立的“城市二元社会”。
1.
农民工用工制度同传统城镇职工的用工制度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低工资。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农民工月工资水平只有690元,不到城镇职工月工资水平(1170元)的60%。
(2)低福利。城镇职工除工资收入外,还普遍享有诸如奖金、津贴、住房、医疗等福利,而农民工在上述方面基本没有享有。
(3)松散性。用人单位同城镇职工间基本是长期雇佣的关系,而许多企业将农民当作“临时雇佣工”看待,不与其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即使签订合同,也往往不履行合同,履约率更低。
(4)基本社会保障普遍缺失。据四川省农调队调查显示,企业为民工办理个别保障的仅占143%,办理医疗保险的仅有137%,有约三成农民工不清楚企业是否为自己办理工伤保险手续。
(5)农民工大多在次要部门和主要部门的低级职位就业。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城市的就业结构大致分为两个部门:主要部门和次要部门,主要部门是由各种合法设置的经济和非经济组织构成,具有就业稳定、工作条件好、工资福利高、有较好的职业训练和提升机会等特点。次要劳动部门是相对主要劳动部门而言,其就业竞争激烈、失业风险很大、工作条件差、工资福利低、职业训练和提升机会少,且相当一部分是无组织(个体经营)或简单松散组织等。根据调查,目前我国主要劳动部门基本上被城镇职工垄断,农民工只能进入主要部门中脏、累、苦、差的职业和工种。农民工中的绝大部分分布在次要劳动部门。在形成“二元用工制度”的同时,由于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同城市居民因户籍的差异而被分隔成两个社群,形成与城乡二元社会相并立的“城市二元社会”。“城市二元社会”以户籍制度为基础,从而导致进城务工农民与城镇居民之间在用工政策、社会保障、住房供给、教育服务等方面的差异。
2.
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形成的“二元用工制度”和“城市二元社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产业升级。农民工输入地区满足于低成本扩张,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不足。农民工输入地区靠廉价的农民工即可获得产业成长和快速增长的空间,致使产业进入门槛很低,盈利相对容易,企业满足于这种低成本的扩张,缺乏进行产业或技术升级的动力,进而影响到产业的升级。
(2)影响产业布局。由于沿海发达地区能源源不断得到内地廉价劳动力,导致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动力不足。再加上沿海发达地区享受的优惠政策和贸易上的便利,使内地资金、人才和消费市场源源不断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从而导致内地某些优势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丧失,造成内地产业的“空心化”,加剧沿海发达地区同内地的差距。
(3)影响国际竞争力。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制造业大国,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高素质的技工队伍。由于农民工的供给量大、流动性强,企业不愿意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往往是只要能胜任工作就行。雇佣几年来,待其体力消耗差不多,也该涨工资时就辞退,再换一批。而农民工由于其临时身份,没有其所在城市和企业的主人翁意识,本身自我提高的动力也不足,结果就造成农民工的年轻化和低层化。长此以往,以农民工为主组成的产业工人队伍,难以形成稳定的高质量的技工群体,难以把产品质量搞上去,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逐渐丧失。
(4)不利于输出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现实情况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多是农村教育的“失败者”,即未能考上高中的初中生和未能考上大学的高中生,当农村孩子看到本村的大哥哥大姐姐由于“考试失败”而在打工中“走向成功”时,他们很多不愿意刻苦学习,只盼着快长大,早点出去打工,闯荡世界,学习好坏也没有什么关系。其结果是不仅影响农民工的整体素质,而且影响整个农村的文化水平,将严重制约农村现代化建设。
(5)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一大批农民工处于流动状态。我国二、三产业比重已达85%左右,二、三产业就业的比重已达50%左右,而城镇化水平仅有40%左右。上述数据表明,劳动配置不合理,农民转岗就业和人口迁移不同步。造成的原因:一是人口迁移限制性制度安排,造成一部分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及家庭成员未能在城镇定居;二是城镇生活成本高,使一部分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及家庭成员不愿意在城镇定居,导致一批农民工处于流动状态,既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又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
(6)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遭受不公平待遇,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农民进城后,不能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不能纳入社保之列,而且在住房、医疗、教育、劳动就业、养老等方面,还要承担城里人不需付的高额费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强制超时劳动问题、劳动环境和劳动保护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养老保障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培训问题及低工资问题都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