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农村剩余劳动力浅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46325500000018

第18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技术进步的战略选择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转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社会的认可,但是,仍不能解决我国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解决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飞跃的迫切需要,也是21世纪我国在加速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艰巨任务。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渠道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可耕耕地面积的减少,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进一步向外排挤。城镇劳动力相对价格上涨的吸引使得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城市人口,农业剩余劳动力将日益增加,从农村释放出来的劳动力仍将保持较庞大的规模。

1.控制劳动力供给增长。

针对劳动力和劳动力市场特点,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要从两点入手:一方面控制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另一方面是刺激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除国际劳动力转移外,劳动力供给的增长表现为两个来源:一个是劳动力生产率水平提高后,从产业部门释放出来的劳动力,表现为非劳动力要素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一个是自然增长的劳动力,表现为劳动力要素的绝对增长。

前者表现为增长的工业部门中机械对劳动的排斥。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要防止机械对劳动的排斥现象。要选用合适的生产技术,更多地吸纳劳动力就业。

后者表现为劳动力的自然增长。由于我国的人口过多,人口素质普遍偏低,按照新家庭经济学的观点,人们的生育行为要根据生育的收益和生育的成本比较来进行。

2.刺激劳动力需求增长。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或充分就业问题,是中国的关键问题之一。

工业就业往往是国民经济中最具生产性和报酬性的就业机会。同时工业在创造直接就业的同时,使与工业部门保持前后关联的生产部门增加就业,创造间接就业。因此,促进工业就业的增长是十分必要的。农业经济部门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求现代工业部门不仅应该吸收大部分增长的劳动力,而且应该逐步从自耕农、小型服务业、家庭手工业等低生产性和就业形式中吸收劳动力。

①要素价格与就业增长。生产要素价格的人为扭曲,即资本价格人为的压低和劳动力价格的人为抬高鼓励着人们更多地使用资本而较少地使用劳动力,形成了资本的紧缺和劳动力就业不充分。

②技术选择与就业增长。技术选择对就业的影响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个是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不同的要素组合方式决定不同的就业水平,表现为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相互替代关系;另一个是在不同的技术条件下,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生产技术决定的要素组合。显然,劳动力要素的替代和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的选择对劳动力就业是有利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对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尤为重要。

二、多元双梯度转移模式

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规律来看,现代经济中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很低,即使在实行生物型农业现代化的日本,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者比例也不到10%。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主要渠道应是农业产业化,以及引导农民走农村城镇化道路。这是因为,我国的大城市、特大城市人口已经饱和,随着这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虽能扩大一些人口容量,但这种扩容主要是吸收高级技术人才、少量来自农村的能工巧匠和一部分填补城市就业岗位缺口的青年农民,这种就业容量是相当有限的。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流动的政策思路是:在强调“多元化双梯度转移”的前提下,把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作为安置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以防止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的超高速流动,避免分散工业化道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选择

以科技为导向,以农业组织为保障,加速农业产业化,开辟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将是我们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转化的战略选择。

一、加速农业产业化,拓宽农业就业空间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产业的转变过程。按照传统的三次产业划分,农业首先被确定为一种初级产业,是一种与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相联系的产业。

农业产业化的第一个本质特征,就是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性、有序性、预见性和保险性。目前我国农业正在艰难地经历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过程。自从联产承包后,千家万户的农民在极为分散、极为狭小和极为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经营。实施农业产业化,要用“公司+农户”的办法,以大型工商业为龙头,组织农民进入市场。

农业产业化的第二个本质特征是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实行地域分工和专业化。在龙头企业的组织下,在稳定联产承包的基础上,实行连片种植,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扩大经营规模,初步形成农业的土地分工和专业化生产。

农业产业化的第三个特征是将传统的原料农业转变为制成品农业,并由粗制品农业再转变为精制品农业。我国至今仍基本上是原料农业,没有多少加工、制成品少。一般发达国家的农业则为制成品农业。

农业产业化的,往往是部门垄断、经济利益被分割,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不如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不如农产品供销业的状况。②减少交易成本。由于一体化经营,使农民由原来与后续经营部门的外部交易关系,变成了现在的内部分工协作的劳动交换关系。

二、完善农业组织形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

农业产业组织实行企业化经营,从微观层次上看,可以克服市场的盲目性,通过企业组织形式,达到节约交易费用,实现规模经济的目的。从宏观层次上看,可以拉长农业的生产链条,实现农业向第二、三次产业的逐步转移。

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差别也很大,农业产业组织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走特色农业的道路,因此,农业产业组织的形式一定要灵活多样,反对形势主义。

2.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是农业产业化不断走向前进的推动力。而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广大农民的首创精神。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也是实施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必然要求。它是组织、制度创新的逻辑起点。没有了它,任何组织制度将失去活力。

3.以农户自组企业为主。

农户始终是农业的主体,组建农民自己的企业组织,有利于团结群众,调动农民积极性,塑造真正的农业市场经济的主体。这也是我国农业化进入较高阶段后的必然要求。

4.加强立法,依法经营。

农业产业化,意味着农业经营将逐步走向实体化、法人化,这就要求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所以,要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农业产业组织方面的法律,使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到法制化的轨道上来。

三、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容量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是以追求产量增长为主要目标的数量型农业。有理由认为,结构的调整会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质量,还可以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可采取的方法有:

1.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的生产水平是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是因为相同数量的农地,农业单产水平越高,就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但却不一定能承载更多的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产品,因为有时高单产是以劳动力的高投入为代价的。

2.调整农业结构。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扩大劳动力的就业范围,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需求品种、质量将随之改变。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除了技术、资金投入外,也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根据市场原则、效益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应改变以粮油生产为中心的传统生产格局,压缩低质低产的粮食圈子,树立大食物的观念,积极发展高效养殖业。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前景展望

消解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农业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农业劳动力就业压力仍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如何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一、通过乡镇企业集中布局来带动小城镇就业能力的提高乡镇企业由分散走向集中,可以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效率,获得集聚收益,进一步密切分工协作,也可以扩大产品市场。更为重要的是,乡镇企业在小城镇中集中布局,直接和间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可以大大提高。

二、通过“村镇兼并”带动农业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我们对中国以美元评价的人均GDP水平的测算看,当前中国正处于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级阶段转换时期,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看,这一时期应是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通过对不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比较发现,1990~1999年间,中国第二产业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4%,其中工业为143%,而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长率为91%,因此工业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而非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与经济学界一直倡导的服务业。有研究表明,通过对中、美、日、德的制造业规模和人均制成品占有数的国际比较,揭示出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和产量是非常小的,因此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仍是扩大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加快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考虑到占中国人口比重80%的广大农村,1999年每100户居民彩电、冰箱与洗衣机的拥有量仅为38、10与24台,因此,仅农村居民对工业消费品的需求潜力就相当大。据此我们认为,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应充分重视收入分配管理,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以拓展农村对工业消费品的需求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加快以多层次适用技术为核心的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这是中国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

但是,从短期看,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变动时期,现有工业结构的大调整,使得一部分在业人员下岗,同时还有相当大一批在业职工在近几年面临下岗及再就业问题。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在近期内进入现有大中城市制造业求职的难度加大。为了缓解当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应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农村就地进行与农产品有关的初加工与深加工,并开展仓储、运输等相关的服务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与农产品加工有关的乡镇工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而不是一味地发展与现有城市生产结构相似的、低技术水准的加工业。

与上述问题相关联的,就是以现有的集镇为依托,建立中小型城镇的问题。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而工业化必须要以城市化为依托。中国当前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片面强调工业化而忽视城市化。因此,加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成为中国21世纪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一个主要战略目标。

从目前的情况看,许多中小型城镇已成为连接农村和大中型城市的纽带,从而作为农村发展非农产业的基本载体具有良好的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发展前景。中小城镇的建设能够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在经济不甚发达阶段有着比第二产业更强的容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当前我国大型城市规模都已相对较大,而中小型城市发展相对不足。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现有的19万个小型城镇中,平均每个城镇有人口454万人,就业人口平均为118万人,就业人口为城镇总人口的259%,而在我国2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就业人员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为603%,100~200万人口的城市,就业比重为626%,50~100万人口的城市就业比重为66%,20~50万人口的城市就业比重为555%。可见人口规模在50~100万与100~200万的中小城镇就业前景良好,应当成为近期我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