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创造教育
教育要面向未来,我们现在处在的这个世纪是知识信息化时代,许多观念和形态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日新月异,成为了这个社会的显著特征。我国正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正处于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中。所以,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个社会需要创造性人才。发达国家对科技人员的考核中,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决断能力、计划管理能力等创造因素占了50%~70%,而知识仅占20%~30%。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对人才考核中,创造能力所占比重的趋势正在加大。
我国正在提倡自主创新,对创造性人才需要更是需要。我国教育要培养创造性人才,这是教育“三个面向”的要求,也是贯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其必要性主要有:首先,科技上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造性人才的数量具有决定意义。其次在某一领域的科技队伍总数的增大与创新学者数的平方成正比。最后创造力是主要的智力资源,它是智力充分发挥的表现。陶行知说过,教育的实质是教人去创造未来,教育儿童成为真善美的活人,为的是让他们去努力创造新天地。这就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要性。怎样培养足够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各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课题。创造教育上世纪中期在国外就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培养创造力成为了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美国、日本、前苏联等都极力通过一种与现行学校教育完全不同的方法来培养创造性人才,比如开设探索者馆、加加林课等。而当时我国的教育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虽然一些教育理论家发出了各种呼吁,但各类教育还是我行我素,基本上没有摆脱原有的培养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也开始逐步的正视这个现实,加大了创造性教育的力度。
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加大力度。创造性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结果,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经常性的任务。教师首先应当坚定教育信念:人的创造性是可以通过培养来发展的。罗杰斯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创造力,只是等级的高低不同。陶行知也肯定小孩也有创造力。创造力有层次和水平的差异,是个体创造性完成活动任务的可能性。教育产品具有个体独特性和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就是创造性。这样理解创造性就能坚信,只要具备相应的教学条件,方法得当,创造性教育就在我们身边。“为创造而教”是能够实现的一句教育口号。创造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源泉,是人类智慧之最。创造是对以往的否定,是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特成果的最有价值的劳动!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创造力。创造成就=知识技能+智力+非智力因素,一个人要想进行成功的创造,应具备这些条件:
一、宽广深厚的背景知识
知识与创造并不相等,知识丰富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强,但没有一定的知识其创造力也是难以发挥的。因此,任何创造都要以一定的知识为背景。知识面越宽,知识掌握的越扎实、深厚,创造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科学家的发明、发现,文学家、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等都是活生生的典型的例子。即使是许多文化程度不高的作者,其创造所需的背景知识在生活中的积累还是十分丰厚的,所以他们的创造也是成功的。但是由于这类人的背景知识靠实践积累,是经验型的,所以他们的创造才智会由于实践的局限而枯竭。
二、一定的智力发展
智力和创造两个概念既是相互联系的,同时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智力指的是人的认识能力,智力活动是一种心智活动。创造是指创新与发现,它以认识为基础,因此两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智力的高低是创造的必要条件。智力强,未必有创造力;智力弱,必定没有创造力。迁移、求异是智力作用于创造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迁移指的是已经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影响。创造,所需要的是正迁移。一个人在新的问题面前能快速查找他们所储备的知识和信息,并解决问题,这就是正迁移。它就像快速反应部队,是攻克难关所必备的。求异是创造力的核心,思维敢于跳出模式框架,敢于想前人不曾想或不敢想的东西,敢于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去探索,这才可能创造。想象力也是创造力的一种,创造性想象是求异思维的一种。鲁班丛树叶割破手指想到造锯,牛顿从树上掉下苹果想到地球引力,金庸的武侠小说创造性地出想象出乾坤大挪移、吸星大法等招式,这些都是创造。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无数创造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创造想象的重要。一切创造都要借助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三、良好的心理品质
创造属于个体劳动,即便是集体的创造也必须要以个人的智力活动为基础。因此个性心理品质高低是创造的重要条件。创造获得成功与性格、意志、情感密切相关,这三者在创造中的作用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面有所欠缺创造都会难以成功。达尔文说过:“我的成功,不管它有多大,是取决于种种复杂的思想和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热爱科学,在长期思考任何问题方面有无限的耐心,在观察和收集事实资料方面勤奋努力。”从方法论这个角度来说,在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同时,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创造是一个反复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长期的,创造的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说,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痛苦都要能够承受,因此创造过程又是一个情感过程,情感脆弱者是没有创造力的。创造需要强烈的兴趣,需要极大的热情,甚至难以估量的代价。归纳起来,创造离不开性格、意志、情感。
进行创造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学关系的认识上、在教育手段、途径的认识上都要有颠覆性的重新认识,否则,创造教育就无法实现。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一直被看做教育的被动承受着,由教师来精心雕塑。常用的比喻就是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教学关系上,总是片面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常常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知识的一个传递过程,忽视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思维的启迪、方法的掌握。传统的教育观念,忽略了人的个性差异,主观地把培养模式简单划一,追求共性教育,忽视个性教育的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喜欢顺从,厌恶求异;注重模仿,忽视创造等。虽然在我国的传统教育历史中,也有过闪光的教育思想,如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韩愈师生互学的教育态度;龚自珍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念等,均被流传和称颂。但在我国的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真正贯彻过这些教育思想。当然,这有很多因素是历史条件原因造成的。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已经禁锢了教育者的思想,使现在教育的推广受到了很多限制,特别是创造教育。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创造教育,首先要端正对教育对象的认识。把对学生认识从静止的人的看法转变为把学生看做是活动和发展到人,即认识到学生是思维能动性强的人,把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看成师生双方努力的结果。这样才能把教学过程从单纯的知识传授的认识端正到双方交流启发引导的认识上来。传授知识是必要的,但是知识的传授并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还在于获得知识的方法、手段以及运用知识进行创造的能力。
法国数学家凯奇在访华时,有人问他:“您怎样指导您的学生?”他说:“我告诉他们,前面有一片森林,森林里有猎物,剩下的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了。”凯奇的话形象而深刻地体现了现代教育观念。原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曾说过:“给学生一只野兔,不如给学生一支猎枪。”这都突出了教育的真正重心在哪里。“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实际上就是创造教育的指导思想。进行创造教育,首先要打破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传统上的教育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授受式的。学校的一切安排,充分保证了教师的知识传授、道理的讲解和学生的聆听。而学生用以自学、实践、创造尝试以及自由娱乐的时间却被忽略了,即使有一两次走出校园的活动,也是在严格的组织下进行的。更有教育理论强调学校要占领学生的一切时空阵地,似乎只有这样学校才算对学生担负起了职责,把一切可以自由发展的情趣、任意驰骋的思维、无拘无束的想象、各种的创造尝试都被予以剥夺了。学生什么自由都被禁锢了还谈什么创造力的培养!
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独立思考。只有将独立思考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才能产生创造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要遵循两条思维原则:一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二是标新立异,自圆其说。大胆的假设表现为有敢于有根据的假设,不凭遐想,仔细求证,严肃审查,实事求是。标新是以继承已知规律为基础,立异是以批判历史遗产为依据。存同求异,还需要自圆其说,顺理成章。实质上,这两条思维原则就是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辩证统一和高度协调,这也是创新产生的根本所在。
进行创造教育,首先还应当改造现有的课程设计。取消有些不合理的课程,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内容,这样才能腾出空间来增加选修课的门类。在一定的目标要求下,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只是实时适当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要充分体现,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知识、寻找情趣、寻找创造的课题和表现才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认知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尝试和创造,使他们产生创造的欲望,允许他们在尝试创造的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创造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以锻炼心理品质。归根结底就是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创造教育,必须把期望收获的目光放长远一些,急功近利和拔苗助长,都是不可取的。播种在今天,收获在未来。
全面发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财富的时代,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将由人们的一般追求发展成为集团竞争与国际竞争。虽然知识是在使用中不会被消耗掉,但要形成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地创新,而不是不断复制。知识的创新呼唤着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只有创新型人才才能支撑一个民族的脊梁。
一、科学发展呼唤创新型人才
市场经济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商品之间的竞争,而它的竞争力取决于商品中的文化科技含量,高科技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归根到底这一切又是由高素质的人才的竞争。什么样的人才最有竞争力呢?人才的培养是与科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紧密相连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战略,当代科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是:
第一,知识爆炸现象加剧。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由于原子能、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发展,把人类带进了新知识时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新应用,令人眼花缭乱和应接不暇。据有关资料统计,二十世纪前50年的研究成果已远远超过十九世纪;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则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多。当前科学门类已达两千多种,基础学科有五百个以上主要专业,技术科学有几百种专攻领域,科学文献按指数增长,每隔5~10年翻一番,科学知识年增长率在20%以上。
第二,知识升级速度加快。所谓知识升级速度,是指淘汰过时或者陈旧知识所需要的时间缩短。据调查,18世纪知识淘汰的速度为80~90年,近50年缩短为13年,甚至有的学科已缩短2~5年。专业知识的淘汰速度比专业知识汲取的速度快得多,统计资料显示,一个人在大学只能获得10%有用的知识。
第三,科学综合化、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是综合化和一体化,各种新型科学、边缘科学,都需要综合传统的各类专业知识。在这些领域从事研究的人单凭过去那种单向深入的研究方法已经不适合时代的需要了,必须以多学科和方法,进行横向的立体研究。科技领域中的一些新发明、发现和突破,通常都是局外人把他的专业理论知识引到另一个领域所创造的成果,这种现象在科学上被称之为知识横移。科学发展的综合趋势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知识横移加剧。
由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出现,为文理沟通创造了方法论方面的基础条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已势不可当。大量的数学与计算机技术建模等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使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由定性的描述转化为了可量化的严密的科学。同时,自然科学的新发明以及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又要求社会科学来介入和干预。比如,克隆技术的发展和生态的严重失衡,就需要呼吁道德和法律对有关领域加以规范和限制,生态伦理学就是适应这种需求而产生的新学科。
科学发展的综合化、一体化的趋势以及知识升级等现象的加剧强烈地冲击了教育。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为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就是什么知识最有用?怎样才算是适应新时代有用的人才?答案只有一个,科学发展的新时代呼唤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二流人才的分水岭。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
二、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