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46388100000007

第7章 新课程的教师行为要求(1)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行为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行为一定要做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在针对教师自己和学生两方面应该做到两点。

一、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营造一个活泼自由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当提供机会让学生用眼睛去积极观察、用头脑去判别、用语言去表达,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形式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平台空间。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尝试设计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案,改革传统的以知识的单一传授为主线的教案书写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对问题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教师所期待的正确的答案。课堂教学不追求完美和一步到位,要树立长远的教育目标,而不是将目光锁定在某个知识点上。在教科书的使用上,教师应当开创性地使用。积极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儿童原有经验基础上的。作业的设计应丰富多样,不要强迫学生做太多的机械式的训练。倡导学生用多种的方式如绘画、语言、符号、文字等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应该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不固执己见。任何时候教师的言语都应当富有激励和启发。教师要努力去发现学生的回答中能给予肯定的成分,并巧妙地维护学生的自尊。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任何时候的评价和小组活动都应该给学习困难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注重学科间的相互协作和沟通,发挥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学习态度、行为规范进行严格训练,以形成良好的习惯。承认并尊重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不进行分数排队,要淡化学生人际间的比较。差异是一种财富,学生表现出来的差异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有时间和条件,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以反映学生学习的进步历程。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生活

作为一个班集体,教师应当为学生设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信念:我们的班级应当竭力变成最好的。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规划和设计班级的形象与精神追求,通过形式各异的活动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体验。改变革传统的班干部任用制,尝试建立班级事务委员会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机会,并学会从其他同学那里汲取经验和教训。对学生的想法要予以尊重,并提供一个让他们发表想法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学会在集体中间表达自我而养成自尊。教师应竭力营造环境来滋养、巩固学生正在形成和完善的良好品格。建立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的社团和小组,要尽可能发掘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势。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帮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拓展学生表现的自我空间,诸如书面作业、墙壁作品以及学生随时的自我才华的展示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有勇气质疑,向权威挑战,敢于奇思妙想。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并为之付出努力,及时提供支援。认真听取学生意见,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与学生沟通时,要表示尊重和关怀,不要忽视学生的一些特别需要和一些需要多加指导的学生。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教学必须要依靠学校之外的力量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教师可以开展诸如“亲子助学计划”的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方支援,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学生的教育共同体。

走向新课程的教师教学行为

新课程的开展为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有改革意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上说,教师素养的高低与课程改革的步伐是否一致,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接受各类教师培训外,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一、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0世纪教学发展的道路大体上是沿着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的发展轨迹发展的。当代教学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潜能,实现教书育人的功效。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新课程则强调教师要以人为本。它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树立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心。新课程还要求每个学生要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以及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新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的步子走。叶圣陶说到,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的学习而不是光看教师的讲课。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会慢慢的丧失。显而易见,以教师的讲为中心的教学对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比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使之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教师把自己看作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代为包办,结果却适得其反。新课程教学不但要看教师的教更要看学生的学,而且要从学生怎样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如何教。

三、注重教学过程

传统课堂教学重结果而轻过程,这其中的弊端早已被大家所认识。只重视知识的结论而忽略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只强调结果的教学致使学生对问题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质量。有的教师不喜欢启发学生思考,喜欢直接将答案和结论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立即应用,有的教师甚至一开始就让学生做脱离学生实际水平的题目,导致了学生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重视学习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揭示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掌握规律、发现真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锻炼思维,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四、倡导个性化教学方式

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是说使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套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开展教学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如有的教师上课用同一种方法,评价用一种标准,这种“加工厂”般的学生生产模式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差异,压抑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教学中的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和矛盾。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模一样的,世界上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同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就应该去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差异,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只有学生获得了个性化发展,学生的身心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五、平等的师生交流对话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指示。师生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师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更使学生具有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形成情感对立。这种状态下的教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势必事倍功半。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强调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来说,交往即是对话、参与和相互建构。师生的平等交流互动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代表了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来说,交往即是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和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来说,交往就不再是上课传授知识,而是一种分享和理解。交往还预示着教师角色的转换,从课堂教学中的发号施令者转变成为了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创设基于师生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是教师在新课程指导下的一项重要任务。

六、评价模式向的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有甄别和选拔的精英的功能倾向,这种评价模式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这种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使素质教育变成了空谈。而真正的教学评价,其功能应该具有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新课程的评价标准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进步与发展,更要建立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诸如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充分了解在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树立自信心。新课程下的评价方式也要求形式多样化,在评价中不仅要对量重视而且还要对质重视。在评价的功能上,要从侧重评价的选拔的功能向侧重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功能方面转变。另外评价还应当具有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还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化教学。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和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在实践和合作中开展学习,以奠定其终身学习的基础,同时也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总而言之,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师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这两者有机结合和充分运用,教育就能取得实质性的飞跃!

教师行为变化的表现

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的主体思想还是遵循着以学生为中心的主线来开展的。

一、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发展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人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转变。学生不是容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不断发展的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习掌握知识,又需要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身心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20世纪学校教育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教学应当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在内的整个个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由统一性教育向差异性教学转变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来平均发展。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是传统教育的特点和突出问题。这种模式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僵化的人。显而易见,这种教育模式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有害于人才的培养。现代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教学质量的低下都与这种模式的影响有极大的联系。就像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一样,学生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因此人海茫茫、教海无边,也不能找到能适合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正是这个原因,在教学上就需要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三、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围绕教师开展学习。这种教学概括起来就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这样长期下来,学生逐渐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渐渐被抹杀了。显然,这种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了被动状态,对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都相当不利。还是叶圣陶生说过的那句话,“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老师讲课。”

四、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这也存在一个潜在的教学弊端。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和教学的结果,而忽略知识获得的推理的思维过程或压缩这个思维过程。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思维的推理过程中,强调知识形成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知,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要实现这个过程教学就要求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在教学设计中突出知识的发生过程,强调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锻炼思维和增长才干。过程和结果是一样重要的,没有过程的结果便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如果学生对知识的概念、原理、定理和规律的产生过程不了解,没有能力去制定自己的学习策略,那他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机械式学习。因此,重视教学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压缩或忽略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接让他们得出结论或抄记前人提供的答案,这种做法都是舍本求末,对学生的学习十分有害。

五、教学要注重综合信息交流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构建的一个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由于教学方法的差异,这种互动方式存在以下四种模式:

1.讲授法为主,这是一种单项信息交流方式,以教师的施加和学生的接受为主。

2.谈话法为主,这是一种双向信息交流方式,以教师发问和学生回答为主。

3.讨论法为主,这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方式,主要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互相问答为主。

4.探究——研讨为主,这是一种综合信息交流方式,主要为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