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体育生的回忆
46800900000012

第12章 蛮王请留最后一刀

时间是过的挺快,转眼之间已经又开始了比赛。今天早上的任务,老二和老赵去参加市民大赛。由于他们不跟我们在一起生活,因此我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掌握。不过吃饭的时间我们会在一起,有苏龙和老赵(叉哥)还有老二,三人负责市民比赛,都是来自不同单位的成年人跟他们较量,这几项本来就纯粹属于力量型的比赛。

叉哥和苏龙俩个身体想当健壮,因此被纳入队伍中担待这一项背抛铁球,和担沙袋。还有老二,老二经常和我们在一起训练的时候,就很搞笑,至于叉哥就蛮力大而言,确实撼动了张老师心中的最初想法。

如果体育这个词不完全依靠技巧的话。我想叉哥绝对属于优秀的人才,经一段时间的培训,绝对不是常人能超越的,排除各种客观因素的考虑,叉哥也会义无反顾的将他的热情奉献于此,你可能不知道也许是某句鼓励,也许是某句短短的赞赏和肯定,就会激发一个人无限的激情和热衷。

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当中,每个人都置身于自己的任务当中,叉哥也是如此。他从开始的新鲜感到热爱,只要下课的铃声一响就会跑来跟我们讨论或者提出某些疑问,跟刚开始我的初学经历几乎完全的吻合,我总有些时候,会忍不住发笑。因为那是对那种感觉的一种怀念和久违。他的行为放在你的眼前,好像一个似曾相识的人,或者想成这就是一个完完全全过去的自己,摆在了你的眼前。

那天我在社交网上结实了一个人,他问我说:“大学是怎样的,我对未来充满着迷茫,我该怎样做。我为什么老是做不好,我管不住自己,我很困惑..”之类的话语,在一个经过的人口中往往是那种想要拒绝,又想挽留的那种犹豫不决,我只能模模糊糊的回答,我多想说我无可奉告,但那句“就那样吧”,“你自己看吧”却成了我最终的自认为是最佳的答术语。有些东西真的需要自己去亲自尝试之后,才能明白。

叉哥就是这样,凭着对未来的幻想,或者各种假设之后,踏上了这条和我们一样的道路,这倒是有一条路走到黑的意思,走不完这道黑路,就不知道前面等待自己的是黎明、是曙光、还是黑夜。

“哈.。。”一条铁棒带着俩个铁坨子,在重力的作用下好像与地面紧紧地黏在一起了,被他强有力的臂膀将它们撕开了,把它们与地面的距离,越拉越大,越拉越大。然后又蹲了下来来,将这种距离恢复到起初的样子,头部在颤抖,大地仿佛跟着他在颤抖,眼睛睁大,嘴大张着在起来那一刻,不由的叫喊着,倒是不想杀猪那样难听,到像是牛一样发出一个沉闷的拟声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直到额头上的汗水滴到了眉尖上,再落到地上,什么时候双脚之间的汗水滴到你能够看见一大圈儿的湿地,什么时候才算过关。

蛮王一样的勇狠猛。如果有一杆平衡秤去衡量一个人的话,优点和缺点往往是并存的。力道够猛的时候,移动速度就该慢了,这在八百米上足以体现,每次在开始的时候,叉哥像是疯了般的往前冲,到了第二圈的时候,他却怎么也带不起自己的身体了,这是再后来他亲口告诉我的。

比赛的时候张,高俩位高参,是经过一些讨论。在出发之前这种讨论会很多次,不用想也是。把一个人的位置放对了,也是一种赢,伯乐识千里马,不也是这样的吗。如果让二强去抛铁球,让他去赢400米,这就离谱了。有时候你的不成功因素就是如此,那只不过是你没找准最合适的位置吧。可能你在一个圈子里备受欢迎,到了另一个圈子却截然不同了,这并不值得我大惊小怪,存在自有其存在的价值,我想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很好的阐述了这一点。

比赛开始了,叉哥不知道排在第几位投掷手,但终于等到了他的出场。我们在周围为他欢呼不断的欢呼着,为他加油助兴。叉哥双手托铁球,马步一扎,使地盘坐稳,双手尽可能的往下深,后边儿的参观人们,被裁判用扩音器大骂,闪开后边儿,是不是不想活了,啊。看这阵势,似乎叉哥的拿手好戏要上场了。

别人不敢在超越警戒线半步,这么笨重的铁球抛出去砸谁脑袋上不得开花,只见叉哥闭眼深呼了几口气,使自己的心态放平,周围一片安静。就连裁判也等不及了这一抛。

突然“哈”的一声,随之而后的嘣的一声,铁球重重的砸向地表,地表的沙子被溅开了。我的个乖乖,铁球在这儿被抛出了完美的弧线。裁判让工作人员去量,量出的成绩是最好的,虽没破记录,但也是对手遥不可及的成绩了,我想这些年岁有些长的人,到不乏也有年轻人,估计这一使劲儿,躺床上几天起不来是正常的事。我到有些情不自禁了,干脆躲一边儿乐呵去。

第一次机会用完了,接着有第二轮,第三轮。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对手的信心一次没一次大,况且叉哥的第二次居然比第一次还远,嘛呢,这是吃药了的节奏吗?大概也许可能是吧。

其他人再怎么用力还是没超越他,叉哥像蛮王一样又准备第三次对对手的信心展开屠杀。但第三次的抛掷还没超过第一次。我被他赢了之后,那表情的无知茫然的样子,彻底的征服了。

忍不住向他大声说句。

蛮王,请留最后一刀。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