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你的激情点燃学生的热情
●保持语调的“魅力”
●语速不是小问题
●让你的眼睛学会说话
●肢体语言,不是语言胜似语言
●让教学情境,“情”“境”交融
用你的激情点燃学生的热情
不少教育家在谈到课堂教学艺术时都提到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有激情的课堂教学是奔放的,有吸引力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高效的课堂需要师生焕发生命的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点燃心灵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因为只有激情才会有创造;只有激情,才能使教诲永远具有探究的魅力。赞可夫说:“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因此,激情的课堂更需要教师拥有一颗充满激情的心灵。
一堂好课的基础是授课者的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这种激情有利于教师把知识燃烧,燃烧的过程既是感染自己,也是感染学生。所以,只有教师充满激情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不断涌动,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才能让生命之花在课堂上尽情绽放,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营造课堂教学激情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应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自觉追求。
我们先来看一段全国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授课场景:
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为了拉近时空距离,王崧舟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在低沉哀壮的乐曲声中,屏幕上出现了高高耸立、庄严肃穆的抗美援朝纪念碑。
待乐曲结束后,王老师动情地说:“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修建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千千万万个为祖国和朝鲜人民,为世界和平而壮烈牺牲的烈士修建的。在这些烈士当中,就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略一停顿后,王老师以更为深情的语言,激发着学生的情感:“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
情感已被激发起来了的学生们和王老师一起深情地呼唤道:“邱——少——云!”
紧接着,王老师以更为饱满的感情,再次激发着学生的情感:“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
学生们以更为洪亮和更为深情的声音呼唤道:“邱——少——云!”
学生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王老师开始讲课。
当学到第8自然段时,王老师先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读了一遍课文,然后对学生说:“请大家也像老师这样,怀着无比崇敬、无比悲壮的心情,深情地读读这篇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地打动了你。把这些地方画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被感动?”
学生读完,王老师换了一种悲愤的语调说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我为什么只能盼望不可能出现的奇迹,难道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的战友吗?我为什么痛苦?烈火不难扑灭却不能扑,自己明明能救却不能相救,看着朝夕相处、亲如手足的战友被烈火烧灼着、煎熬着、炙烤着,我怎能不悲痛欲绝啊!”
台下的学生无不为之动容,仿佛那战火烧身的惨烈一幕就在自己眼前一样。
这时王老师又用沉重的语调对学生们说:
“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也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也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也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也就是我们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撩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情呀!”
讲到课文结尾,王老师用富有感召力的语调说:“战斗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于是,学生们在一种激情氛围中写出了形式各异的碑文,王老师点名几个学生朗读了自己写的碑文之后,先用课件呈现那句碑文“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接着,他再用催人奋进的语调说:“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
学生们齐读完毕,王老师用振奋人心的语调说:“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这时,下课铃响了,王老师喊了声“下课”,竟没有一个人往外走——学生们好像还都沉浸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中。
一堂有灵性的课离不开激情,这激情包括老师的激情和学生的激情,老师的激情源于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爱,学生的激情来自老师的唤发引导,课堂中的激情不仅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是德育、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师生的激情感悟交流中,形成对各自人生观、价值观的新的感悟和定位,这也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把对学生、对职业的爱,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充分溢于自己的言表,才能注情于声、以情动人、以声引人。
只有通过这种包含慈爱、关心、朴实、动人的语言,才能感染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
想让你的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受到你的激情感染吗?
想让你的课堂给学生一种久久不能忘怀的氛围吗?
想让你的课堂从呆板乏味变得活力四射吗?
那么,请先用激情点亮你的语言吧!
保持语调的“魅力”
谈到语调,人们常论述它的高、低、轻、重、缓、急等方面的起伏变化,该轻则轻,该重则重,可谓“顿似金戈铁马,挫如雷霆万钧”,强调语调的高低轻重变化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主张语调在主旋律上应保持平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语调一定要低沉、细弱无力、催人入眠,而是一种有“磁性”的平稳,平稳的语调应似春风拂面,给人以亲切、安谧之感,听之则令人心展神舒。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平稳的语调往往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我们在批评学生时,语调要轻一些,“平稳的回答可以平息对方的愤怒”,这句至理名言就充分揭示了保持语调平稳的“魅力”。
在心理学上,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问话人用平和的语调向被试者提问,被试者则用平稳的语调回答提问;问话者如果用较高的语调提问,被试者也会用较高的语调来回答,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附属效应”。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人们都有模仿他人言行的倾向,所以,在批评学生时,对他们大声的训斥只能换取相应的“回报”或更强的“对抗”,平和舒缓的语调能给人以理性感,能使对方自觉地接受理性的对待,从而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反应。可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语调对我们工作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有经验的教师,在一般情况下,其语调常常是清新而平缓的,给人一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之感。
著名特级教师程翔,讲课注意语调的技巧,课堂提问多采用平和的、商量的语调,故而,不论到哪讲课,不论是什么样的学生,他都能轻松自如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程翔老师在枣庄三中讲授庄子的《庖丁解牛》时,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让学生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他的启发诱导中,如痴如醉,让观摩的教师由衷赞叹。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讲《七根火柴》一课时就充分注意到语调的作用。一上课,就面容庄重,用慷慨激昂的语调,给这堂课奠定了悲壮的情感基调,然后他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启发学生思考。随着老师时而激昂,时而低沉的讲解诱导和分析的步步深入,学生情绪也一浪高过一浪地推向高潮,教学任务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洗礼。
教师的工作就是一个交流的工作,而教师面对的是天真的孩子。孩子的世界是美的、善的,他们渴望被老师关爱与呵护,所以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应注重情感的交流,用亲切和蔼的语气浇灌一棵棵幼苗。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注意自己声调要与课文的基调保持一致,这样才逼真生动。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应明白“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而在学生互动时应采用平等、亲切的语气。
总之,语调在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恰当的语调能使其语言平地生辉,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拙劣的语调则使其语言黯然失色,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所以,教师在提高语言修养、强化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简洁性、逻辑性等方面的同时,千万不能小觑与之密切相关的语调问题。
语速不是小问题
我有一位朋友,他刚做教师工作的时候阴差阳错当了一段时间体育老师,后来转教小学五年级数学,自认教得不错,颇为自负。办公室另一位老师的女儿在他任教的班上。开始的时候,这个女老师常夸他教得好,说她孩子回家经常说起他,说他讲得比以前某老师讲得清楚明白,云云。令这位朋友飘飘然,觉得自己教得很完美了。
后来,朋友和这个老师越来越熟悉了。有一天,她在“肯定”了他教得好之后,忽然推心置腹地笑着说:“你就有一点不足,就是语速太快,有些学生跟不上。”虽然朋友点头承认,并表示要注意改进。实际上当时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并将讲课语速逐渐放慢下来,那已经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语速问题,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刚刚走进课堂时容易忽略这个问题。
新教师在工作之前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双方你来我往自然流畅,不可能存在思维跟不上语言表达的问题,所以很难意识到教学中还有个语速问题。等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有学生反映“老师讲课语速太快”,也不会太放在心上。直到考试成绩出来后和其他教师相比自己教的学生成绩偏低的时候,查找原因才猛然发现是上课语速太快。于是才意识到要马上改正,但损失已经造成了。
没做教师之前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无非是吃喝拉撒睡,以及其他大家共同感兴趣的事情或问题,双方都是“倾听者”,是对等的“交流者”。而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却不是这种意义上的交流者。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接受者。学生接受陌生的新知识,需要把听到的教师话语在头脑中转换成自己能理解的连续的概念,然后形成自己能理解的逻辑过程,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教师语速太快,学生不能顺利完成这样一个理解的过程,听课就成了听“天书”,怎么能学好呢?
以数学为例,某题从原式演算到下一步算式,教师的讲解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是一个思维理解的过程,讲解语速太快,学生还没有把老师使用的数学语言转换成自己能理解的概念,并把这些概念形成逻辑,教师已经讲解完毕,并且完成了板书。
乍一看,似乎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学生却如同结巴跟着快嘴学绕口令,死活跟不上。结果是一无所获,没有将新知识的逻辑关系吃透,更没有转化为自己的运算技能。久而久之,数学能力能不下降吗?
我这位朋友还给我讲过另外一件真实的事:
大概是四五年前,有个教数学的新教师在闲谈时对我说:“学生都说我讲课语速快,我怎么一点都没觉出来?我觉得自己讲得不快呀!”
我一听,就明白她犯了我当年犯过的错误,不觉笑起来。我说:“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和你一样,讲课语速太快,一开始我也没有认识到。”接着,我给她说我们学校已经退休的丁文青老师,曾经是我所任班主任班级的数学老师,数学教得很好,考试成绩呱呱叫。我听过她的课,语速很慢。我就把丁老师的语速学给这位新教师听,她听了以后频频点头,似有所悟。
去年,有一次我从这位当年的新教师上课的教室外面走过,无意中听到她讲课的声音。她那时的讲课语速,和当年丁老师的语速已经很相似了。现在,她所任班级的教学成绩较刚来时大大提高,令人刮目相看。究其原因,除了其他方面的提高之外,恐怕语速降下来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相信我的朋友说的是实话。
其实,不仅数理学科,文科的教学也有个语速问题。教师授课语速适中的标志就是学生都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课,眼神里透着思索与理解。至于教师每分钟吐多少字为宜,不好界定。如果硬要立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班里的学习困难学生,在有求知需求的前提条件下没有语速反应障碍,即他们没有眼光游离、低头玩耍现象。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接受新知识也有快慢之分,教师授课语速应当以大多数学生能接受为宜,只顾及少数优秀学生或只照顾学习最困难学生都不可取。语速太快,就是只顾及了少数接受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实际上大多数学生能接受的语速,学习最困难学生也能接受,只是受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限制无法真正掌握由这种语速所传授的知识罢了。
总之,要想在课堂上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就不能忽视语速问题。
让你的眼睛学会说话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就是表达心灵的一种方式,教师的眼神则是叩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它蕴含着一种关爱、一种期盼、一种愠怒,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师用好自己的眼神,那会比粗暴的批评更有效。教师的眼睛所透露的告诫信息的眼神,常能起到语言要求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学生课堂自制能力差,坚持不了太长时间,有的便开始自顾自地做起小动作来,对于这一点,教师除了应该艺术地调节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节奏外,眼神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若是当场予以口头制止或呵斥,全体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和教学思路的改变将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借助于抑扬顿挫的语调唤起全体同学注意的同时,或是走近其身边近距离时,用相对凝视的眼神提醒老师在注意他(她)、请他(她)专注听课,取得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当极个别学生扰乱课堂教学秩序,教师同样可以用眼神盯住他(她),表示不满和责备,那种在意某一学生却又不是集中关注某一学生的眼神绝对是直截了当的语言警告所不能比拟的。
眼神是一种丰富的无声语言,在课堂管理中,有时一个恰当的眼神可胜过几多苦口婆心的长谈,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曾在网上看见过一篇学生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