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南方本)
46897100000017

第17章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栽培(8)

3.营养液的更新与补充

生菜水培采用循环供液的方法,一般上午8点把泵打开,下午15点停泵。生菜的营养液,一般从定植到采收,整个生育期中如果没有大的生理病害,营养液不用进行更新,生菜全生育期每株约耗液2~2.5升,每周补充1~2次所消耗的营养液量即可。

4.营养液的深度管理

定植初期由于植株较小,根系不发达,因此可深些,营养液深度保持在10厘米,以浸至定植杯底部1~2厘米为宜,随着根系的伸长与生长,可逐渐降低水位,将液面降至5~8厘米,让一部分根系暴露于空气中,以增加根系吸氧机会,促进根系发育和植株的生长,提高产量。

§§§第五节特色蔬菜的露地栽培

一、菜心露地栽培

(一)栽培季节

菜心在月均温度11~28摄氏度的条件下都可以顺利发育,说明菜心发育对温度要求不严格,但品种间对温度要求不同,如早菜心和中菜心在3~8摄氏度时约需25天现蕾,迟菜心则需35~45天。根据品种对温度的反应和不同栽培季节采用不同品种,可以达到周年生产与均衡供应。

(二)整地做畦与施基肥

菜心根系不甚发达,宜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前作非十字花科的壤土。播种前应及时清洁田园,深耕晒垡,耙碎。南方地区雨水多,宜用深沟高畦,一般畦宽1.3~1.5米,包沟,畦高20~25厘米。种植前结合整地,每亩施用腐熟的猪粪、鸡粪或堆肥,或腐熟的人粪尿1500千克作基肥,若同时施入20千克左右的磷肥,肥效会更显著。

(三)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菜心的根系再生能力强,可以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华南地区早、中熟品种多采用直播为主,晚熟品种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育苗移栽多以苗床育苗。播种育苗时,要注意所采用的品种应适宜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以免出现不抽薹或早抽薹现象。冬春季育苗低温持续时间长,可用50~60摄氏度温水浸种4小时,然后用温布包起来,保持包布湿润,放在25~30摄氏度的温度下催芽,待种子破皮露芽时再播种。播种时应选择晴暖天气,不要在寒潮来时或阴天播种,因为这时播种会造成“冷芽冶,使幼苗提早通过春化阶段而提早抽薹,导致产量下降。冬季可采用保护地育苗。

保持适宜的温度,促使幼苗健康成长。夏秋季温度高,雨水多,播种时可采用遮阳网浮面覆盖、小平棚覆盖或高棚覆盖,进行抗热防雨栽培。

苗期应保持畦面湿润,每次浇水量不宜大,在冬春季地温较低时更应注意这点;夏秋季气温高,雨水多的情况下要用小水勤浇,早水早浇,晚水晚浇,及时排灌。在幼苗真叶展开后要及时间去过密的、弱苗或病苗,随着幼苗的生长,再继续间苗2~3次,保持幼苗之间有一定的均匀的间距。幼苗长出第一片真叶时追一次速效性氮肥,以后每隔3~5天追肥1次,每次肥量不宜大,要本着“少吃多餐冶的原则。可用0.1%~0.2%尿素或10%人粪尿淋施。

菜心苗期一般为15~25天。符合标准的幼苗是:主根正常,须根多;株形较粗壮,脚短;4~5片真叶,叶片完整无病虫,油绿色;已形成一定的营养面积和发育基础。

(四)合理密植

菜心幼苗4~5片真叶时,为定植适期。菜心产量取决于种植株数和每株菜薹的重量,合理密植是增产的有效措施。菜心种植密度是根据所采用的品种、栽培季节以及栽培目的而定的。一般定植的株行距,早、中熟品种为(13~15)厘米*22厘米,晚熟品种为20厘米*23厘米。

(五)肥水管理

菜心生长期短,花芽分化早,施肥应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完全肥料,严格控制接近采收期化肥的施用量。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追肥浇水。菜心苗期根系少,叶片小,肥水需要量较少,掌握小水勤施的原则,一般每3~5天淋施1次肥水。于幼苗5~6片真叶或定植后3~5天发新根时,每亩可追施20%人粪尿1000~1500千克或复合肥5~10千克,植株进入叶片旺盛生长期和现蕾时,追施30%~40%人粪尿1000~1500千克或复合肥15~20千克,保证水分供应,促进叶片和菜薹的发育。

当植株进入菜薹形成期,植株生长健壮旺盛,菜薹发育正常,可以不再施肥。若菜薹现蕾抽薹缓慢,或者菜薹过弱,应及时给1次大肥水,以促进菜薹生长。如果植株生长旺盛,叶片肥大,现蕾后迟迟不抽薹,表明营养生长过旺。这时应控制肥水,促进菜薹抽出,待抽出后再给一些肥水。如采收侧薹,则在大部分植株主薹采收时追浓肥1次,每亩施40%~50%人粪尿1000~1500千克或复合肥15~20千克,以促进侧薹的生长发育。

二、紫甘蓝露地栽培

(一)栽培季节

春季露地栽培: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保护地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中旬露地定植,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下旬供应。

秋季露地栽培:6月中下旬播种育苗,用遮阳网、防雨棚育苗,7月中下旬定植,10月上中旬供应。

(二)育苗

紫甘蓝一般采用营养钵育苗,种子先撒播在精耕细作的苗床上,覆土保温。夏季利用遮阳网、防雨棚等措施;冬季进行小拱棚、大棚、温室和阳畦保温育苗,亩用种量50克左右。出苗后加强管理,及时拔除杂草,待幼苗长至1~2片真叶时,移栽到营养钵中,每钵1株。缓苗后追施少量尿素,有利于幼苗生长。当幼苗长到6~8片真叶时,即可定植。一般春紫甘蓝栽培苗龄为70~90天;秋紫甘蓝栽培苗龄为30~40天,秋季育苗苗龄不宜过大,否则苗易徒长,形成细弱苗。定植后缓苗慢,最好在定植起苗之前,追施1次人粪尿,对于提高幼苗抗性和缩短苗期有良好效果。

(三)定植

紫甘蓝喜肥、耐肥,定植前应施足基肥。选择肥沃排灌方便地块,于定植前亩施腐熟厩肥2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作为基肥,土壤耕耙均匀后整地做畦。做畦的方式因栽培季节不同而异。春紫甘蓝多用深沟高畦;秋紫甘蓝多用平畦,畦宽连沟1.2米,种两行,株距30~50厘米,具体情况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品种而定。春季栽培,早熟品种株距40厘米左右,亩定植约2800株;中晚熟品种株距50厘米左右,亩定植约2200株。秋季栽培,可适当密植,株距30~40厘米,亩定植2800~3700株。

四、田间管理

春季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对于减缓冻害有一定的作用。定植后追施少量速效氮肥,亩施硫酸铵7.5~10千克,不仅对于加速缓苗、增强幼苗抗寒能力有一定作用,而且对于紫甘蓝的早熟和增产也有良好效果。缓苗后进入莲座期,要加强中耕蹲苗,一般10~15天,当植株茁壮生长,叶片明显挂厚蜡粉,心叶开始抱合时,即可结束蹲苗。此时,再浇水、追肥,亩施尿素10~15千克;秋季定植后施1次稀薄人粪尿“提苗冶,莲座期追施1次重肥,亩施稀释人粪尿2000千克。紫甘蓝进入结球期后,生长最快,生长量最大,需加强肥水管理。早熟品种结球期短,结球前期增重快,适时追肥1~2次;中熟品种结球期长,应追肥2~3次。

一般紫甘蓝灌水应结合追肥进行。夏秋多雨季节应注意清沟排水,防止根系发育不良。叶球生长完成后,须停止浇水,以防叶球崩裂。中耕、除草以浅中耕为宜,以除尽杂草为主。

三、蛇瓜露地栽培

蛇瓜可大田种植或与耐阴作物间套种。

(一)栽培方式

蛇瓜可在大田成片种植,也可与春大棚番茄和大棚结球生菜套种或零星种植于屋前后棚架。由于蛇瓜生长采收期长,一年只种一茬。春季3~4月在阳畦育苗,4月下旬至5月定植,6月始至10月收。

(二)播种育苗

蛇瓜可以在露地直播,但为了提早收获,宜采取育苗移栽的方法。

1.种子处理

蛇瓜的种皮厚,播种前应将种子晾晒1~2天,然后用70~75摄氏度的热水烫种3~5秒,烫种时要不断搅拌,然后加凉水降温到25~30摄氏度浸种6~8小时,待种子略软时用纱布包裹保湿,置于30摄氏度恒温箱或暖炕边催芽后播种。

2.苗床或营养土钵育苗

营养土可用园土5份、草炭2份、腐熟有机肥3份混匀,如无草炭可用废菇料或肥沃园土。装钵后码好浇透水,每钵平放1粒萌芽的种子,盖细土1厘米厚。苗床覆盖塑料膜保温保湿,出苗前温度最好能保持在25~30摄氏度,出苗后揭去薄膜,温度白天25~30摄氏度,夜间16~18摄氏度。幼苗3叶1心时可定植。

露地直播可催芽后,于4月下旬或5月上旬足墒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