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动植物百科
47073400000147

第147章 观赏植物(5)

一品红之所以被称为圣诞花,除了它的花期适逢圣诞节外,还与它的原产地墨西哥的传说有关,当地的居民认为一品红好像那稣诞生地加伯利恒城所放射出来的耀眼星光,充满着万民欢腾,普天同庆的含义。被视为“双鱼星座”的幸运之花。

西方一年一度的圣诞节,有如华人欢度春节那样的热闹。据说这天12月25日为耶稣的生辰,全世界的基督教徒都要一齐来纪念他。人们不但把一品红扎成花环挂于门旁,还得把高大的松柏作为圣诞树摆设在厅堂的中间,挂满彩带、铜铃和灯饰,大家团坐在它的周围,谈笑风生。载歌载舞,许多青年男女还相互赠送礼物,合家熏烤火鸡,酗饮暴食。孩子们也同大人一道欢欣雀跃,梦求那颊满白须、笑容可掬,身穿红袍的圣诞老人背着那个大包袱,把糖果、玩具等礼物送到家里来。在这节日期间,人们解囊挥金,疯狂购物,使市场骤然变得生意兴隆。

红色在我国是节日的颜色,有喜事的征兆。尤其在万木萧条的冬季里,一品红就越发显得难能可贵了。关于一品红的“红”,郭沫若也曾赞其是“真正的红,一品的红”。现在,这位来自墨西哥的“远客”。冬季都在全国到处盛开。每年元旦,春节人们常常用一品红来装点工作环境和家庭,给大家感到喜气洋洋。如果在节日里,为亲友送去一盆一品红,将是一件讨人喜欢的礼物,她表达了“真诚的祝福”。

这个变化促使一品红迅速流行起来,它不仅只为公共场作绿化之用,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实行盆栽,借以美化居室。特别是美国专家选育出大花品种之后,更使一品红生产大行其道。该品种每朵苞片大如巴掌,一经绽开几朵就可铺满盆面,那种枝短、叶茂、花繁的景色很令人倾心。另外荷兰专家也选育出一种花苞变为球形的新品种。它的花不是四面单片排列,而是向内卷曲成簇,活像一个个紧握拳头似的红色绣球,宛如重瓣牡丹的样子,这品种在香港的嘉道理农场和海洋公园种得较多,在广州只有少数科研单位试种。

在花色方面,人们以为它既然叫做一品红。当然就应该只有红色一种了。其实不然,在它的家族里,曾先后出现过其它花色。专家们就分别冠以不同名字。诸如开白花的叫“一品白”,开黄花的叫“一品黄”,开官粉色的叫“一品粉”,还有更稀奇的是一花同时出现红白或红黄双色的,则称它为“一品杂”了。近年来,大概潮流时兴迷你型品种之故,在市场上又涌现出一种微型的一品红来,它每朵花苞细如鸡蛋,可种在一个茶杯大的小盆里。外面再套上一个玻璃瓶,很适宜摆在案上或窗前,显得格外奇特和精致。

一品红栽培常识

一品红自然花期在12月中下旬,正值圣诞节与元旦前夕,为节日增添热烈欢乐的气氛,是节日的主要盆花。近年来,由于其花期长、苞片色红艳、夺目,且易控制花期,又应用于切花生产中,受到人们普遍欢迎。

一品红原产墨西哥及美洲热带。性喜温暖、阳光充足,需透气性强、排水好的肥沃疏松土壤。

一品红高1~3米,茎有白色乳汁;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宽披针形,长10~15厘米,全缘或具波状齿,绿色,背有柔毛。花序顶生,下方叶片呈朱红色,径5~7厘米;总苞淡绿色,每苞片有大而色黄的腺体1~2枚。

一品红采用硬枝或嫩枝扦插繁殖。①硬枝扦插多在春季3~5月进行,剪取一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枝条,长约10厘米,作插穗;剪除插穗上的叶片,切口蘸上草木灰,待晾干切口后插入细沙中,深度约5厘米,充分灌水,并保持温度在22~24℃,约一个月左右生根。②嫩枝扦插是选当年生嫩条生长到6~8片叶时,取6~8厘米长,具3~4个节的一段嫩梢,在节下剪平,去除基部大叶后,立即投入清水中,以阻止乳汁外流,然后扦插,并保持基质潮湿,大约20天左右可以生根。

一品红在我国南方可做露地栽培,北方作温室栽培,但在5~9月间需充分接受光照,使植株得到充分的生长,而且日照长短是影响一品红开花的重要因素。一品红对肥料需求量高于唐菖蒲和香石竹,成龄植株通常在花芽分化前2周,对每株补充一茶匙氮、磷、钾为14∶14∶14树脂膜缓效肥,以补充可溶性肥料的不足,冬季肥料浓度应降低一半。一品红除在插条生根期间叶面喜水外,其他时间,叶面均以干燥为好。夏、秋摘心2~3次,疏除弱枝,月施液肥1次。如欲提前开花,可选枝条长20厘米的植株,缩短日照,每日9小时,经40天后可开花。越冬温度不低于5℃。

有凤来仪——凤梨

凤梨原产于热带美洲的巴西、巴拉圭的亚马逊河流域一带,再由加勒比海居民带回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种植。拉丁属名的ananas就是当地住民对凤梨的称呼,其意是指“绝佳凤梨

的水果”。公元1493年12月,哥伦布第二次航海到加勒比海,下锚停留在西印度群岛火山岛旁的小海湾,之后进入到附近的村落,船员们受到热情的招待。当时送来的一大堆疏果,其中一种让这一批欧洲来的水手好奇的就是凤梨。他们纪录道:“外形看起来令人反感的,一节坚硬的似松果;果肉却又像苹果。因此,凤梨传入欧洲之后就以英文称之为pineapple,同时也成了晚宴或盛宴时象征社会地位及殷勤好客的指标。十六世纪,随着西班牙殖民及传教的脚步,凤梨从西班牙传到了菲律宾、夏威夷、印度与中南半岛,其后不久,又从中南半岛由陆路进入广东,此时称之为“波蜜”。台湾于清康熙末年才从东南亚引进风梨栽培,当时有饱学之士见其果实怪异——“其果实有叶一簇,状似凤尾”,乃引用红楼梦中的“有凤来仪”简化成“风来”来称呼这种水果。当切开凤梨,聚合果的轴与梨相似,而“来”这个字又与闽南语的“梨”同音,在意义上又似一种水果,所以在音、意与形三者条件的配合下,凤来被凤梨的称呼取代了。

“凤”本是指称一种吉祥的鸟类,象征富贵。在传统建筑上,常常可以在住屋的山脊上,看到有凤来仪的象征图像或雕塑。而凤梨也象征着这层意义,所以在汉人的祭仪上,都会在案前摆上凤梨,甚至在神案雕镂凤梨的图纹,以祈求平安顺利。凤梨与闽来语的“旺来”同音,所以,在各公司行号开张的处所,都会悬挂凤梨造形的彩饰,希望生意兴旺。其实凤梨原产地的住民亦把它当做吉祥的象征,在巴西出土的古文物中,仍然可以发现以凤梨外形的宽口坛,用以埋葬过世的亲人。

风梨是热带地区极为重要的水果,除了去皮生食之外,其与肉一起烹煮,可以使肉类变得软嫩,其外皮捶打后用布包好,可以用来做药布治疗外伤;1891年用鲜风梨提链出来的风梨酵素,已经被用来治疗坏血症,新近的研究,凤梨酵素也常被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烧伤、脓疮和溃疡等,有着很好的效果。另外,凤梨的叶片,则是用来制做萱纸的好材料。

彩叶凤梨栽培与管理

彩叶凤梨又名红杯凤梨、美艳羞凤梨、五彩凤梨。凤梨科,彩叶风梨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植物。叶常丛生成莲座状。株高20厘米,基部连成筒状。叶绿色,叶片披针形,叶长20~30厘米,宽3~35厘米。边缘具细齿,亮绿色,在近花期时,中间的嫩叶红色或淡紫色,最中心者色泽最艳。花序具亮红色苞片,花蓝紫色,有白边,每天早晨开花2~3朵,第二天凋谢。可保持观赏2~3个月。

主要变种有:三色彩叶凤梨,成株心叶呈现出粉红色斑点,同时在绿叶的中央镶嵌着黄白色的纵条纹。夏季开花,临近开花时植株基部变成红色,绚丽多彩,是近年来国内外最受欢迎的观赏花卉之一。

习性:性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环境。对土质要求不高,以腐叶土为主的疏松混合土为好,忌钙质土。

栽培管理:彩叶风梨比较耐阴,可放在室内任何地方,若用于繁殖,则需放在光线好,但又无直射光的地方。叶片色彩在阳光较强时较艳丽。合适的生长温度为20~25℃,冬季室温低于15℃停止生长,温度过低,低于10℃,易受冻害。夏季要求较高的湿度,冬季的湿度可略低,也要达50%左右。天气干燥季节和夏天要经常喷水,土壤要保持适度湿润。自春至秋叶筒内要经常灌满水,冬季叶筒底部保持湿润即可,温度低于15℃时则停止喷水。忌盆内过湿或积水,否则容易烂根。生长季节,即春夏秋三季,约每半个月施一次液体肥料,也可进行叶面施肥,肥料浓度是根部施肥深度的1/2。开花前宜增施一次磷肥,使其花色更艳丽,花后控制浇水,停止施肥。花后老株逐渐枯萎,待第二年春换盆时再将枯株剪除,以利更新。对土质要求不高,以腐叶土为主的疏松混合土为好,忌钙质土。温室栽培用苔藓、蕨根、树皮块等作盆栽基质,家庭中可用疏松的腐叶土、泥炭土盆栽盆底部1/4~1/3深应填充颗粒状的碎砖块等物,以利排水。没有明显的休眠期,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全年都可以生长。每年春季换盆。

繁殖:可采用分蘖繁殖,时间最好在春季和换盆结合进行。花后,老株衰枯,将侧生蘖芽分开,上盆后,置于温暖潮湿处,要遮荫,温度保持在25℃,生根较快,成长后逐渐增加光强,使其健壮成长。这种方法繁殖系数不大,目前已经开始用组织培养法快速繁殖。

病虫害:当栽培管理不当时,植株生长虚弱,这时易遭受甲壳虫和蓟马的危害。过多的浇水或水太凉也易使植株腐烂。

观叶胜似观花——变叶木

变叶木别名:洒金榕。为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属大戟科植物。

变叶木叶形千变万化,叶色五彩缤纷,是观叶植物中叶色、叶形和叶斑变化最丰富的,也是最具形态美和色彩美的盆栽植物之一。

变叶木原产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的热带地区。1804年引种到英国,开始被人工栽培。到20世纪初逐步传至欧美各地。至今,大洋洲、非洲均已广泛栽培,成为城市中最普及的观叶植物之一。目前,美国的艾格艾贸易公司、荷兰的门·范文公司、范德·维尔登公司和以色列的阿格雷克斯科植物繁殖公司等为生产变叶木的专业公司。近年来,选育出不少色彩斑斓的新品种,使变叶木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我国变叶木的栽培历史较早。1872年台湾省首先从英国引入。20世纪前后又从日本引入。以后在广东、福建等地有零星栽培。70年代开始变叶木的品种逐渐增加,直到80年代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目前,盆栽变叶木在花卉市场、宾馆、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已到处可见,成为重要的环境装饰材料。

变叶木喜高温多湿和强光。适宜在夏季30℃以上的高温。气温过低会产生落叶的现象。适宜在肥沃、保水性较好的土壤栽种。常用扦插、压条和播种方法繁殖。

变叶木叶形千变万化、品种繁多,叶色丰富多彩,是观叶植物中叶色、叶形和叶斑纹变化最为诱人的观叶植物,真是有“观叶胜似观花”之感。

阳台上的小点缀——彩叶草

深绿、大红、淡黄、褐紫,这可不一定都是花的颜色。懂花的人知道,五颜六色的花坛之所以赏心悦目也不全是花的功劳,彩叶草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彩叶草,顾名思义,因叶子的绚丽多彩而闻名,是盆栽、庭院、公园布置花坛、列植、丛植等大面积美化环境的首选观叶植物。彩叶草与其它花卉植物搭配种植,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可衬托出诗情画意的景观效果,是春夏季节布置园林花坛的理想植物。

据了解,彩叶草为唇形科彩叶草属植物,是1837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被发现的,同时在非洲和南美洲也都发现了彩叶草的原生种,但由于原生种还不够鲜艳美丽,后来引入欧美后培育出了新品种,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杂种彩叶草,即彩叶草的杂种后代,是叶色、叶形、叶面图案都富有特点和观赏价值的品种或品系。杂种彩叶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别名有五彩苏、洋紫苏等。植株高约为几十厘米,四棱形花茎,叶子为对生的卵形或长卵形,前端较尖,叶缘有锯齿,茎叶全株密密地覆盖着一层绒绒细毛;而大型植株基部基本已木质化,叶面发皱,叶色有黄绿、深绿、大红、褐红、紫红、黄、淡黄、橙黄、褐紫等不同组合搭配,因此组成了不同的彩色图案和镶边,花花绿绿,五彩缤纷,成为观叶植物中最光鲜亮丽的一个类群。

如今,形形色色、美不胜收的杂种彩叶草已是当今世界各国大面积栽培、花卉园林业中常见的观叶植物重要类群。随着人们生活品位的日益个性化,以往只有在花坛中常见的彩叶草也开始走进居家装饰。卧室里、客厅里可以是奢华的装修与高科技的家电产品,而阳台上不经意地点缀些彩叶草,会有种意想不到的返璞归真的感觉。

彩叶草品系繁多,按照叶子特点通常分为五种类型,其中大叶型彩叶草叶子大、植株高、叶面皱;彩叶型彩叶草叶子小、叶面较平滑、叶色变化多端、色彩斑斓如虹;皱边型彩叶草叶子边缘褶皱如彩裙花边;柳叶型彩叶草叶子呈柳叶状,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和缺裂;黄绿叶型彩叶草叶子黄绿色、形状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