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动植物百科
47073400000029

第29章 凶猛动物(6)

猎豹的生活比较有规律,通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般是早晨五点钟前后开始外出觅食,它行走的时候比较警觉,不时停下来东张西望,看看有没有可以捕食的猎物。另外,它也防止其它的猛兽捕食它。它一般是午间休息,午睡的时候,它每隔6分钟就要起来查看一下周围有什么危险。一般来说,猎豹每一次只捕杀一只猎物,每一天行走的距离就是大概五公里、最多走十多公里。虽然它善跑,但是它行走距离并不远,猎豹是目前世界上在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动物,它的时速可以达到112公里。如果人类的短跑世界冠军和猎豹进行百米比赛的话,猎豹可以让这个世界冠军先跑60米,最后到达终点的是猎豹,而不是这个短跑世界冠军。它为什么跑这么快呢?与它的身体结构有关,一个是它的腿长,身体很瘦,再一个猎豹的脊椎骨十分柔软,容易弯曲,像一根大弹簧一样,就是它跑起来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它前肢和后肢都在用力,而且身体也在左跑中间一起一伏,所以跑得非常快。猎豹它在奔跑的时候,需要急转弯,它那条大尾巴就起了平衡的作用。就是存转弯的时候,尾巴平衡,使它不至于摔倒。因为在自然界,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就像我们人类军备竞争一样,你跑得快,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行。或者是你要抓我,我必须逃脱,要不然我被你吃掉以后,我就有可能整个物种灭掉。所以捕食者跑得很快,那个被捕食者必须跑得更快,或者是有别的办法。一般来说的话,因为猎豹跑得快,其他动物无法跑得比它更快,它们只好想尽办法。比如羚羊,它一般是急转弯,不停地急转弯,因为它直线跑不过。所以只好跑几步转一下,所以猎豹也得不停的转弯,这时候猎豹要保持平衡,不至于摔倒,就必须靠大尾巴保持平衡。

但是要注意到,猎豹既然跑得那么快,但是对它的整个身体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都是一种考验,当它奔跑速度达到110公里以上的时候,它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都在超负荷运转。大家知道,当动物机体运动的时候,它体内会产生大量的热,动物必须把这些热排出去,就像人类一样,人类运动跑步的时候要大量地出汗,或者喘气。一方面是吸进氧气,一方面是通过出气,也排出一部分热量,通过排汗也排出一部分热量。由于猎豹一下子无法把囤积的热量排出去,很容易出现虚脱症状,所以猎豹一般只能短跑几百米,它就减速了。要不然它身体就过热,然后会产生虚脱。所以这种奔跑是很伤元气的,有时候就是猎豹抓住了猎物,因为它刚才跑得太快,所以它那个时候也没办法进食,必须要休息一下,或者喘喘气,才能开始进食。这个时候是猎豹最脆弱的时候,很可能就是它的猎物被附近的狮子或者豹子抢走,甚至它自己还有生命之忧。如果狮子太饿了,或者有一群狮子很久没进食,那么那些狮子有可能把猎豹都作为它们的捕食对象。

猎豹的牙是比较锋利的,但是比较起其他的大型猫科动物,猎豹的牙比较小。这是我们前面说的猎豹的头比较小,猎豹的头比较小的话,它的上颌就相对来说也比较小,所以它不可能长很长的齿根。另外它的牙就不可能变得很长,因为牙如果很长的话,就需要很长的齿根才不容易断。如果齿根短,牙齿外露的部分长,那么很容易在咬东西的时候,就容易折断,所以,猎豹的牙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所以整个猎豹的身体结构看起来都是为了跑得快这个特点设计的,这是大自然这个设计师设计的。我们叫做生存竞争,就是由于自然选择迫使它变成这个样子,就是为了跑得更快设计的。我们说很久以前,就是在一万年前,它的祖先个体还是很大的,但是那些祖先由于不适应环境灭绝了。现在留下来的这些猎豹,它们都是跑得很快的,身体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异。因为它跑的时候需要消耗很多的氧,为了吸收更多的氧,猎豹长一个很大的鼻腔。所以它那个头骨里面就没有多少空间来长齿根了,所以它的牙就比较短,肉食动物打斗一个是靠爪,一个是靠牙,所以这样影响了它的打斗能力。

在自然界猎豹常常被一些体型比较大的猫科动物,比方说被狮子打败,甚至有可能被狮子咬死吃掉。由于猎豹的牙比较短,所以猎豹有时候还不能用牙来把食物咬死,经常是靠上下颚就是像钳子一样把猎物的脖子钳住,使猎物窒息死亡。

猎豹的捕食方式是这样,尽管它跑得快,但距离很有限,所以它在捕食的时候,会尽最地、一步一挪接近猎物。尽量不让猎物发现它,在它靠得足够近的时候,才开始突然一下纵跳出来,猛扑向猎物。这个时候靠速度来抓住猎物,如果它在第一次抓不住的话,那么猎物很可能抓不住。因为猎物跑得非常快,像羚羊跑得非常快。再一个就是说善于躲避它,不断地急转弯,有可能躲避掉,所以猎豹抓动物的时候,它一跳出去,如果动物比较近的时候,它尽量伸出它的爪子,所以它爪子总是露在外面,爪子尽量抓猎物的后肢,希望把它抓倒。然后再扑上去咬住它的脖子,制服猎物。一般的话,等猎豹咬住猎物的脖子五分钟到十分钟以后,那些大型的猎物才会死亡;等那些猎物死亡以后,猎豹就将那些猎物的尸体拖到密林中间进食。

要区别金钱豹和猎豹,最简便的方法是看身躯和斑纹。猎豹比金钱豹略小,残酷的奔命已经剥夺了一切多余的结构和赘肉,而豹纹的修辞学显示了文化地缘的历史和风化。“豹纹”就成为了动力十足的反词。在人们打开它的纹理寻找火焰的地图并希望与之肌肤相亲时,它柔和的毛发突然以芒刺的尖锐挺立起来,让人极容易惊悸或中谶。

金钱豹的体色一般为浅褐色,全身遍布空心黑斑,其黑化的变种是黑豹,全身呈黑色,斑点几不可见。亦有白化种,但很稀少,仅见于马来西亚及中国西南瘴气密布的山峦。猎豹在3月龄前,毛呈青灰色;成年以后,背部呈土黄色,腹部呈白色,全身开始布满实心的黑斑。到了这个时候,猎豹的迥异形态才使它获得了自名和独立。

与其他动物相似,雄性猎豹一般也会争夺配偶,它不是那种一夫一妻制,它在野外是自由竞争。在繁殖期雄性猎豹它会打斗,经过长时间打斗以后,最后的胜利者才能与那些雌性猎豹交配。一般来说,猎豹交配的时间比较短,不像狮、像虎那样的交配时间那么长,它交配的时间相对来说短一些。雌性猎豹怀孕期是91到95天,一般来说,一只雌性猎豹它一胎可以生一到六个幼崽,通常是二到四只。那些产崽的雌性猎豹,将它的巢建在那些草比较密的,或者是丛林的深处,或者是沼泽地,一些其他动物到不了的地方。因为有可能一些猛兽可能会捕食这些小猎豹,一般小猎豹长到1岁以后,它们才会开始独立地捕食,小猎豹体重一般是240到300克,要生下来两到三天之后才会爬,四到十四天以后眼睛才会睁开,二十一到二十八天之后才开始取食,两个月以后开始断奶。小猎豹出生的时候,它背部有一些斗篷状的毛,那个蓬松的毛一般的是在两个半月的时候这些毛就开始脱落,九到十个月以后,雌猎豹开始达到了性成熟,雄猎豹一般要十四个月龄才能达到性成熟,所以小猎豹出生后,最初的几个月里边,雌性猎豹一般是把那些小猎豹藏在草丛中间。到一个月以后猎豹才断奶,这时候断奶的猎豹还是跟着母亲一起走。这个时候它是从母亲那里学到狩猎,学到生活,学到逃跑天敌的那些技能。要到1岁到1岁半之后,小猎豹才开始独立生活,一般是雄猎豹开始独立生活,小雌猎豹有可能还和母亲待在一块。雌猎豹把它们领域设在那些它经常捕食的羚羊角马迁徙的路线上面,有时候雌性猎豹怀孕了,它的奔跑速度还是很快,而且捕食起来也非常灵活。它也必须抓到食物,这就对它的出生崽的个体重量,以及怀孕的数量,都有一定的限制。因为它在怀孕期间,甚至怀孕的晚期也必须能够捕到食物才行。要不然,它不可能完成妊娠过程。

奇怪的是那些雌猎豹,特别是那些已经生下小猎豹的母豹,它捕猎的时候成功率要比狮子和豹要高出两倍。它到那个时候,它反而非常容易抓到羚羊或者角马,雌猎豹它捕食的时候,它不论多么疲劳,总要把猎物拖到一个安全隐蔽的地方。为什么?因为很多小猎豹等着要吃,所以它不能让这个食物被其他的像鬣狗、狮、豹抢走。要不然,它的幼崽和它自己都有饥饿的危险。

目前全非洲的猎豹上面说了,它是九千头,到一万二千头,其中还有大约10%的猎豹是生活在圈养状态下。但是在四十多年前,就是在1960年的时候,猎豹的数量是现在猎豹数量的两倍以上。这就说明猎豹现在是濒临灭绝,它的分布区在萎缩,它的数量在下降,所以,目前保护猎豹成为人们的一个任务,特别是在非洲,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么导致猎豹数量减少的原因,一个是那些草食性动物减少了,像羚羊、角马,数量减少了,它们的分布区减少了,所以猎豹的食物资源减少了,另外一点就是猎豹的生态环境被分割了,被人类的村庄、道路和其它的一些人类活动区给分割隔离了。这个时候猎豹的群体很小,就是猎豹要寻找配偶的话,非常困难。第三个原因就是由于猎豹皮的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大家知道猎豹的皮有点像虎皮,黄色的背景上面有些黑色的条纹和斑点,所以看起来很好看,所以,它也是一种贸易的对象。就是人们都希望,特别是有钱的人希望买到猎豹的皮来装饰客厅这些地方。现在由于CITES公约,就是《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实施,这种贸易受到了限制。但是这种走私还是存在的,这些走私者偷猎豹对猎豹的生存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目前对猎豹的保护我们一般采取了这么一些措施。一个是建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在非洲有很多很大的国家公园,像塞伦哥地这些地方,在马塞马托都建立了很大的国家公园。公园面积非常大,保存了比较大的猎豹种群;另外还建立一些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里面也有猎豹的生存,第二点的话,人们开始人工养殖猎豹,此外在一些野生动物园里面也养殖了猎豹,像我们中国的野生动物园大家也可以看到猎豹,而且都繁殖后代,它在远离本土的地方也能够进行繁殖;第三点就是国际间已经禁止了猎豹皮的贸易,这一点,大大地降低了对猎豹的猎杀。因为没有正常的贸易渠道,一般的合法商人就再不会进行这种贸易。

猎豹在中国历史中羞涩地掩饰着自己的身影,现在我们可以从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作品里,看到猎豹的精神镜像,这见于其晚年的《九歌图册》。这本图册现藏德国柏林国立美术馆,堪称名符其实的“海外遗珍”,国内的各种画册——包括台北故宫博物院所出版的《海外遗珍》,都没有收录。

赵孟頫的《九歌图册》共有九幅图,描绘九首诗的意象。猎豹就在其中的《山鬼》中,《山鬼》描写山中精灵山鬼与情人有约,因道路险阻,到达约会地点时情人已然离去。诗中描写这位美丽的山中精灵:“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义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这位多情的山中精灵,长久以来一直是画家们所爱画的题材。

台湾学者张之杰在《猎豹记——古画中找猎豹》一文中指出,由于“山鬼”具有“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的魄力,所以画家们笔下的山鬼,大多与一只豹子并行,而且都是习见的金钱豹。赵孟頫的这一幅,可能是唯一的例外。赵孟頫为什么将“赤豹”画成中国所不产的猎豹?而且在形态上画得惟妙惟肖?答案很简单,赵孟頫一定看过猎豹。赵孟頫于公元1287年奉召至大都,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辞官南归,居官期间,可能多次看过御闲中的猎豹。更为关键的是,画家认为如此奇特的场面,一般的金钱豹已经难以烘托其出尘意境,惟有罕见的猎豹才可以胜任这一使命。

云豹

云豹别名龟纹豹、荷叶豹、柳叶豹、樟豹,属于猫科。云豹比金猫略大,体重15~20千克,体长1米左右,比豹要小。体侧由数个狭长黑斑连接成云块状大斑,故名之为“云豹”。云豹体毛灰黄,眼周具黑环;颈背有4条黑纹,中间两条止于肩部,外侧两条则继续向后延伸至尾部;胸、腹部及四肢内侧灰白色,具暗褐色条纹;尾长80厘米左右,末端有几个黑环。

云豹属夜行性动物,清晨与傍晚最为活跃。栖息在山地常绿阔叶林内,毛色与周围环境形成良好的保护及隐蔽效果,爬树本领高,比在地面活动灵巧,尾巴成了有效的平衡器官,在树上活动和睡眠。发情期多在晚间交配,孕期90天左右,每胎2~4仔。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及陕西、甘肃、台湾。

金钱豹

金钱豹,又称豹、银豹子、豹子、文豹。金钱豹是中猛中的代表性动物,中猛是指中等体形的猛兽,不是中等凶猛程度之意,其实,许多中猛动物远比狮虎等大型猛兽更凶猛,一般不可驯化表演。产于广东、云南的山地森林地区,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