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国是个群星闪耀的年代,聚集了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沈括、朱熹、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等一大批在中国乃至世界史中光彩夺目的人物。宋帝国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闻名的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嵩阳书院成为儒家弟子吸取文化乳汁的圣地,“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宋仁宗赵祯爱好学习儒家经典。赵祯首次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拿出来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四书五经成为太学规定的必修课程。军事方面的最高学府称武学,相当于军事大学。宋还有科技一类专门学校,如算术、医学等。此外宋还有大量的家塾、舍馆、书会等学习场所。“每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遇大比之岁,间有登第补中舍选者。”
宋帝国注意笼络和利用知识分子,即使获得了很大的军功也不如状元及第的荣耀。从社会结构上看,有宋一代门阀制度和观念进一步削弱,寒门士人的社会地位也有了提高。文化上比较开放,教育显示出普及化、平民化趋向,科举取士限制势家特权,开放寒门读书人的通道,使寒门士子有更多机会走入仕途、跻身文林。宋帝国许多名人文化大家,都是幼年贫苦,却苦学不辍。例如范仲淹、欧阳修都是单身家庭出身,自幼贫寒。范仲淹从小生活极其艰苦,喝粥度日苦读。欧阳修年少时家里买不起笔纸,他母亲用芦秆画地教他识字。最终两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文化大家,朝廷重臣,国之栋梁。
欧阳修从母学文
宋帝国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早在先秦时代,《老子》、《易经》已表明有对立统一的原理,宋帝国的张载、沈括等人更是对辩证逻辑做出了重大贡献。使中华民族早就拥有辩证的思维、深邃的思想。“当希腊、印度人很早就仔细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对发展辩证逻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宋儒诸子融会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辩,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宋人把中国系统哲学推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宋学深入到现象世界的背后,探索了宇宙系统的本体和深层内在联系,并把宇宙的发生学和横向结构融为一体。宋人宇宙生成演化的系统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社会系统与天地系统的和谐统一。
少年范仲淹
朱熹把“理”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理学集大成者。理学由朱熹发展到高潮,并从他以后开始衰弱。后代思想家几乎没有本质的突破。朱熹曾说:“凡人须以圣贤为己任”。这是宋儒理学的中心思想。朱熹认为常人和圣贤的天赋禀性没有什么差异,并教导民众在道德情操与学问躬行两方面下功夫。常人只要立定志向,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学习就能成为圣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劝导人们积极入世,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思想。
文学方面,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位,除“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外,还有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宋帝国的诗歌是唐朝诗歌的延续、再发展与突破。宋诗创作数量空前丰富。北京大学编纂的《全宋诗》,据初步统计所收作者不下9000人,为《全唐诗》的4倍。《全宋词》辑录,共收词人1300余家,词章近2万首。孔凡礼《全宋词补辑》,又增收词人百家,词作400多篇。宋帝国多高产诗人,陆游自谓“六十年间万首诗”。陆游现留存诗篇9300多首。杨万里写过2万多首。但现在只留存的一小部分。宋诗反映社会视野较前有所拓展,切入生活力度有所深化。宋与唐的时代气象与氛围不同,诗家又勇于创新,因而形成与“唐音”殊异的“宋调”。
宋词是这一时期的文学高峰,晏殊、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等均为一代词宗。宋词作为新兴的合乐诗体,既可传诵于文士案头,又能以歌的形式流传,更具娱乐性和传播力,也更受大众欢迎。
书画方面,宋帝国出现了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同时宋帝国涌现出许多著名画家,主要有范宽、郭熙、赵佶、李唐、马远、夏圭、张择端等。最能代表中国画最高艺术水平的就是宋帝国山水画的博大与意境!宋帝国山水画家人才辈出,各有专长和创造,北宋李成的塞林平远,范宽的崇山峻岭和雪景,许道宁的林木野水,郭熙描绘四时朝暮、风雨明晦的细微变化,惠崇、赵令穰的抒情小景,米芾、米友仁父子的云山墨戏,李唐、马远、夏圭高度剪裁而富有诗意的山水,反映了山水画艺术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与刘松年共称南宋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