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伤寒杂病论
47337400000054

第54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洽(2)

蛔虫所以窜扰而致发生厥证,除与蛔虫性喜攻窜有关外,更与脏腑阴阳失调及病人食人饮食关系密切。如因肠寒或饮食不当而致蛔虫蛰居环境改变,易使蛔虫激惹发生攻冲走窜之变,上窜之蛔误人胆道,阻碍胆气,影响肝气疏泄,出现肝胆郁热、气机逆乱之象,因见手足逆冷、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烦躁发作有时等症。

蛔厥虽起于蛔虫窜扰,但在机体却表现为肝气郁滞化热、肠中阳虚生寒的上热下寒证。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学思想,当以清上(肝、胃)温下(脾、肠)治之,方用乌梅丸。

方中乌梅为君,苦酒(酸醋)渍之更助其酸,敛肝阴而制木火之横逆上亢;伍人人参可培土以御木侮;伍细辛、蜀椒辛能人肝,疏肝而不使过亢;伍黄连、黄柏,酸苦涌泄以泄肝火;伍当归可养肝血而滋肝体,以固厥阴之体。合方以芩、连苦寒清泄上攻之木火;附子、干姜、细辛、蜀椒之辛开厥阴气机,疏通阳气而温下寒。寒热并行,清上温下,辛开苦降,相辅相成。由于蛔虫有“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的特性,乌梅丸中乌梅、苦酒酸以制蛔;黄连、黄柏苦以下蛔;蜀椒、细辛、干姜、附子辛以伏蛔,合而成为治蛔效方。

从乌梅丸效应分析,本方在对蛔厥的病因——蛔虫产生直接作用的同时,更能调理蛔扰所致的脏腑阴阳失调。因此,该方不仅治疗蛔厥,也能治疗厥阴肝热犯胃、脾肠虚寒的多种病证,如久利不愈等。

【辨治要点】

1.脏厥

主症:脉微而厥,肤冷,躁无暂安时。

成因:真阳大虚,脏气垂绝。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外用艾灸法,内服四逆辈。

2.蛔厥

主症:有吐蛔病史;腹部、胃脘疼痛,时作时止;手足厥冷常在痛剧时产生,痛减或痛止时消失;进食后随即发生疼痛与呕吐。

成因:上热下寒,蛔虫内扰。

治法: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方药:乌梅丸(苦酒渍乌梅、黄连、黄柏、细辛、蜀椒、干姜、桂枝、附子、人参、当归、米粉、白蜜)。

【原文339】伤寒热少微厥,指一作稍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释义】热厥轻证的两种转归。

此厥见于发热不甚,且其厥亦仅限于指头部位,足见热邪内郁较轻,即“热微者厥亦微”。由于热邪内郁,不得外达,故除发热轻、指头寒外,还可见及神受热扰的烦躁及热郁胃气不甦的嘿嘿不欲食等证候。一般认为其热在胃,实际结合本证出现“嘿嘿不欲食”及其后热转盛厥加深而并见“呕,胸胁烦满”等证来看,应该属于少阳胆火内郁轻证,与单纯胃热内郁的白虎汤证不同,而与少阴病篇四逆散证更为相似。

由于热势较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有望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实现体内阴阳的平衡,此时病人往往小便通利、颜色由黄转白,热邪渐去,胃气得甦,病人还希望进食自养,最终实现病体的阴平阳秘,疾病向愈。

相反,虽经一定时日,病人却由微厥而至厥明显,且伴见呕者,是肝胃郁热明显之象,热郁而经气不畅,因见胸胁烦满之证,肝胃郁热下逼,损伤络脉,更有便血之虞。至其便血既可见肝胃郁热下迫大肠之大便下血,更可见水道络脉损伤的小溲下血,因厥时的小便不畅且颜色黄赤便是水道蕴热的表示。

【原文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①也。

【词解】①膀胱关元:此处指少腹部位。关元即关元穴,在脐下3寸,属任脉经穴。

【释义】冷结下焦厥证脉证。

病人手足厥冷,属于厥证。根据病人小腹胀满,且按之疼痛,显属邪气内实有余之证,盖实邪内结则气机阻滞,因致阳气不达而见手足厥冷之象。此外,据“言我不结胸”及胀满疼痛位居小腹不难确定其邪踞所在。关于邪结的寒热性质,张仲景虽未出可赖辨别的相关证候表现,却在条文中明确病性属“冷结在膀胱关元”,因此不难想及尚应见及寒邪凝滞的相关证候,诸如小腹喜热恶冷、小便清长、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迟等,只是因其证属邪实内结,故病人必苔白而有根、脉迟而有力,与阴盛阳虚证不同。

本证治法,后世有谓以外灸关元、气海等穴,内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方法,实际仍未尽与证合。前已述及,本证绝非单纯阳虚,亦非阳虚基础上再受寒邪凝结,而是寒凝实结的实证,因此,治疗当以温散祛寒为首务,后世《医学发明》天台乌药散、《景岳全书》暖肝煎等可用。

【原文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释义】从热、厥时间的长短推断厥证的病势及转归。

从病人先发热、后见厥、复发热的临床表现及病程中发热与手足发厥时间长短的比较,可以推知这一病理进程中阳气的通达与否及其盛衰变化,从而大致推断厥证的演变趋势及其转归,就此而言,条文中“三日”、“四日”、“七日”等应是约略之辞,实际含有长短比较的意思。

病人在发热后见手足厥冷,既有属热邪内郁而致的阳气不达,亦有属阳气由盛转衰的阳失温煦。若见于前者,病人手足冷同时必伴见胸腹灼热,口干舌红等,此属热厥;若属后者,其手足冷时胸腹必不热,甚或周身畏冷,口淡不渴,舌淡苔白,病属寒厥。两者由热而厥的转化虽相似,性质却有天壤之别。

由热而厥有上述寒热属性的不同,与此相应,由厥复发热亦可见诸不同的病理转化中。若为寒厥则是阳气渐复,四末得以温煦之候。若为热厥,多是热邪渐退,阳郁得伸之象。

厥、热时间相等或热稍多于厥为顺象,即“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厥多于热,多为阳复不及或阴寒复聚之象,预后不佳。如因过用阳药而生火,或因邪热复聚而燔炽,则血肉腐败,化为脓血,亦属逆候。

【原文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释义】厥多热少,其病为进的病势推断。

厥、热更替及其时间长短,反映了机体阴阳盛衰的变化。病人因阳虚而见手足厥冷,4日后续见发热,又是机体阳气恢复的佳兆,但由于发热仅见3日,其后手足复见厥冷,且时间达5日之久,反映机体阳气来复不及且有衰退之势,故其病为进。

【原文343】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①,厥不还者,死。

【词解】①灸厥阴:即灸厥阴经的穴位。张令韶认为可灸厥阴经的行间和章【释义】阳气衰微,灸而阳不得复的预后。

伤寒六七日,是病已入厥阴的互词。证见脉来微弱,手足厥冷,是阳气衰微、失于温养的表现。烦躁一证既有因于热盛者,更有由于阳气微而虚阳欲脱、心神涣散者,本条烦躁与脉微、手足厥冷并见,显是属于后者。

阳虚欲脱证若尚有生机并救治及时,些微之阳亦有渐复之机,经灸治后往往脉转和缓,手足渐温,烦躁消除。由于证情既重且急,汤药内服恐缓不济急,故宜用温灸以速复其阳。温灸部位,张仲景概言灸厥阴而未出具体穴位,后世补充了太冲、行间、章门及关元、气海、神阙等,可供参考。

阳虚欲脱证若证情重笃,虽经灸治仍阳不回复,表现为手足仍厥而不温者,是预后险恶的表现,故断为死证。

【原文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释义】阳虚阴盛、虚阳浮越死证的脉证。

伤寒病程中证见发热,多为正邪交争的反映,但亦可见于虚阳外浮时。二者鉴别之处在于前者发热与下利臭秽、肛门灼热、口渴舌红苔黄等并见,若因热邪内闭殊盛而见手足厥逆则必然周身灼热,心烦不已。相反,若属虚阳外浮,则病人在发热同时必出现喜近衣被、下利清稀甚或完谷不化,口不渴,舌淡苔白滑等证象;由于阴寒内盛,四肢温煦不及,病人见手足厥冷之象;因阴寒内盛、阳气外浮,病人见躁而不烦等证,与热盛而厥的心烦不已迥然有别。阴盛阳浮,阴阳失却维系,故为死证无疑。

【原文345】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释义】阴盛阳浮的死证。

伤寒病程中发热往往是正气尚在,正邪相争之象,故病程中见发热一般应属佳兆。何以此处张仲景反言为死证?其实如能弄清此处发热的特征及其病机性质,就不难知晓张仲景作出死证判断的缘由。

本条发热是阴盛阳浮所致,发热的特征是虽发热但欲近衣被,常与下利清稀,手足厥冷,畏寒喜暖,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苔白,脉细或芤等并见;与发热同时见下利臭秽,手足虽厥而胸腹灼热,口渴舌红苔黄等证不可同日而语。正因微阳已见散漫,更因阳失固摄,下利至甚,顷刻有阴竭阳脱之虞,故为死证。

【原文346】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①故也。

【词解】①有阴无阳:这里意思是只有阴邪而无阳气。

【释义】有阴无阳者病情险恶。

伤寒六七日,为病人三阴之时,但因未见下利,且未有发热之候,说明病虽属三阴,而阳虚却不太甚。其后出现发热,似有阳气来复、正能奋起抗邪之兆,但若属阳气来复,一般不应下利,即或是“脾家实”的“腐秽当去”,亦当有“必自止”的结局,此处张仲景不仅未言下利“必自利”,更在“其人汗出不止”表现的基础上将该证断为“死”证。

此处的“发热”为虚阳外浮之象,故多与“其人欲近衣被”并见,“汗出不止”是阳虚失固,故多见汗出清冷,或淋漓不绝之象;与阳明热盛的“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不可同日而语。如能再结合口渴有无、舌脉等其他症状,不难作出区分。正因为其阳虚进一步加甚,且到了阳失固摄的危境,故言其“死”,实质是反映病情的险恶程度。

【原文347】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①,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②,下之死。

【词解】

①腹濡:腹部按之柔软。

②亡血:这里指阴血亏虚。

【释义】血虚致厥的辨证及其治禁。

伤寒病历五六日,是邪可能人于里而见结胸、腑实等里实证的时日,现病人既未见胸脘硬满疼痛拒按等结胸证,更未见邪入肠腑的腹满痛等阳明腑气内结证,张仲景以“不结胸”“腹濡”5字,为病虽久而邪未与有形之实相结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邪既未内人与有形实邪内结,又见虚而无力的脉候,则“手足厥冷”径可排除系实邪壅盛、气血阻滞所致,亦正因其厥缘之于虚,故攻下之法禁用,所谓“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即是。

尽管此处的“不可下”是因于阴血亏虚,但“脉虚复厥”也有阳气虚衰者,辨证时应当仔细分辨。血虚致厥不仅禁下,亦当禁汗。

【原文348】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释义】厥证下利的预后判断。

厥证下利且见发热者,既有属阴盛阳衰、虚阳格于外所致,亦有因热邪内闭、热逼阴泄者而成,故有寒厥、热厥之异,尽管如此,其病情都非一般寒、热厥证可同日而语。若属寒厥,虽然厥、下利是其常见脉候,但与发热并见,反映虚阳外浮,随时有离散之虞,故与一般虚寒厥证相比,证情尤重;若属热厥,内闭热邪耗阴,复加下利,阴气下泄,阴液损耗尤速,阴愈伤而热愈炽,成恶性循环,顷刻有阴竭之虑。两厥虽性质迥异,而病至“发热”与“下利”并见,则皆属难治之候。

【原文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促,一作纵。

【释义】阳虚脉促,治宜温灸。

本条的“伤寒脉促、手足厥逆”是虚寒之候,故可用灸法治疗。

阳气不足何以会出现促脉?后世注家汪苓友认为“阴寒之极,迫其阳气欲脱,脉亦见促”;“真阳之气本动,为寒所迫,则数而促”,此说可供参考。

同为促脉,临床又如何分辨其属于虚寒抑或是阳热亢盛?后世认为鉴别之点在于脉的有力、无力。若能结合四诊所见,则更能准确把握其属性。

【原文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释义】无形热盛致厥的证治。

脉滑而厥,滑为脉来动数流利,与四肢厥冷同见,是热盛气壅之象。因是无形邪热内壅致厥,故为热厥。

本条叙证简略,根据其证候特征及治疗着眼点,病人还应见及胸腹灼热,口渴欲饮水,舌红苔黄等。其脉滑既反映了病人里热壅盛,亦表明了其邪热未至与有形实邪相结,故脉多滑数有力。

热厥因热邪内壅为证候特征,其治应以清泄邪热为法,用白虎汤去其邪热,热去厥自还。

【辨治要点】

主症:四肢厥逆,胸腹发热,以腋下与腹股沟最为明显,伴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脉滑,舌红苔黄。

成因:郁热内伏,阳不外达。

治法:辛寒清热。

方药: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原文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释义】血虚寒凝致厥的证治。

“手足厥寒”是言其部位尚局限于四肢末端,而未延及上部,反映其逆冷程度不很严重;“脉细欲绝”反映其血虚脉道不充的病理本质。合而观之,其厥虽有阳气不足的存在,更有阴血亏虚、脉道失充、手足失却血液温养的影响,因此,与前述四逆汤证单纯阳虚致厥相较,不仅阳虚程度不同,病机性质亦有较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