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外科处方手册
47454600000024

第24章 急腹症(3)

(7)清胆泻火汤:柴胡、黄芩各15g,半夏、木香、郁金各10g,茵陈30g,栀子、龙胆草、生大黄(后下)、芒硝(冲)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热毒炽盛者。

(8)利胆片:每次5~10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各型胆囊炎、胆石症。

(9)利胆化石丸:每次5~9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各型胆囊炎、胆石症。

警示

1.胆道梗阻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黄疸指数均升高。胆红素定性试验直接反应阳性,尿胆红素阳性。

2.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病情有缓解趋势者,可采用禁食、解痉、输液、抗生素中医中药等方法治疗,如病情无缓解或者已诊断为化脓性或坏疽穿孔性胆囊炎,需尽早手术治疗。部分病人的疼痛在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时还需进行手术干预。

§§§第四节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引起的急性炎症。轻型易于治疗,重型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本病属于中医学“心胃痛”、“腹痛”、“结胸”等病范畴。

诊断要点

1.发病前暴饮、暴食或高脂餐史,部分病人有胆石病史。突发上腹疼痛,呈持续性或有阵发性加剧的刺痛、钝痛或刀割样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吐出蛔虫等症状。

2.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腹部胀气,肠鸣音减弱,严重者可出现胰源性腹水;低中度发热;合并胆管结石、并发胰腺脓肿或假性囊肿压迫胆总管均可出现黄疸。

3.胰酶测定:血清淀粉酶在发病6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高峰,用Somogyi法测定,正常值40~180单位,超过上限3倍有临床意义;尿淀粉酶在发病12~24小时后开始升高,且下降较慢。

4.可根据需要选作B超、CT检查等,以判断病情轻重、预后情况和有无并发症。

辨治原则

本病是以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腹症。发病与饮食、情志、蛔虫、六淫等致病最为密切,以上诸因都可致肝郁气滞、湿热蕴结,中焦宣泄不和、腑气升降失常而发为该病。故治疗以疏肝理气、清热利湿、通里攻下、安蛔止痛为大法。一般常用柴胡、黄芩、胡黄连、厚朴、枳壳、木香、生大黄、玄明粉等。

急性胰腺炎,尤其是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情急暴,变化快,治疗需要采用综合疗法,以减轻和控制炎症的发展,治疗和阻断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可配合使用针刺,手术及全身支持疗法。

处方

1.气滞血郁证:上腹或左上腹胀痛,向腰背部放射,局部轻压痛,无肌力,恶心呕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治宜疏肝理气,通里止痛。

基本处方柴胡、延胡索、大黄(后下)、芒硝(冲服)、黄芩、赤芍各10g,黄连3g,木香6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芍木柴胡汤:芍药、木香、炙甘草各10g,川楝子20g,柴胡15g。加水煎服。理气疏肝,健脾止痛。适用于急性胰腺炎,肝脾气滞者。

(2)消胰栺号:生大黄(后下)15g,龙胆草9g,白芍15g,木香、延胡索各9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急性胰腺炎肝脾气滞者。

(3)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大黄(后下)、枳实、制半夏、白芍各10g,生姜12g,大枣4枚。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胰腺炎气滞肝郁者。

(4)清胰一号:龙胆草、木香、延胡索各15g,白芍、生大黄(后下)各25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急性胰腺炎气滞血郁证。

(5)清胰汤一号:柴胡、白芍各15g,木香、延胡索、芒硝(冲)、黄芩、胡黄连各10g,生大黄(后下)15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急性胰腺炎气滞血郁证。

(6)清胰片(柴胡、黄芩、胡黄连、白芍、延胡索、木香、大黄):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肝郁气滞证。

(7)生大黄30g,加水450ml,煎20分钟浓缩至200ml,每次100ml,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各型胰腺炎。

(8)单味大黄片:每片3.15g,每次1片,每日4次,口服。无大便时可加量,如大便畅通,可减至每日1片。适用于各型胰腺炎。

(9)番泻叶粉胶囊:每只胶囊含生药0.25g,每次4片,每日3~4次,口服。适用于胰腺炎大便秘结者。

(10)生大黄粉9~15g,玄明粉15~30g。开水冲200ml,分3次服,以泻下为度。适用于胰腺炎大便秘结者。

2.肝脾湿热证:上腹疼痛剧烈,据按,胀满,饮水或进食后加重,寒战高热,呕吐,便秘溲赤。舌红或红绛,苔黄腻,脉数。治宜攻下泄热,理气止痛。

基本处方生大黄(后下)、厚朴、芒硝(冲服)、枳实、赤芍、延胡索、牡丹皮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大黄芒硝汤:大黄粉15g,芒硝30g,开水冲服或鼻饲。清热逐水,通腑攻下。适用于胰腺炎湿热内结者。

(2)龙胆大黄汤:龙胆草、广木香、元胡各15g,白芍、生大黄各24g(后下)。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者。

(3)清胰二号:栀子、牡丹皮各15g,赤芍25g,木香、厚朴、延胡索各15g,生大黄(后下)25g,芒硝(冲)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胆湿热者。

(4)龙肝泻肝汤:龙胆草10g,栀子、黄芩、柴胡各6g,生地黄、车前子各10g,泽泻6g,木通、甘草各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胆湿热者。

(5)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柴胡、黄芩各10g,茵陈30g,栀子、枳实各10g,赤芍15g,龙胆草、生大黄(后下)、芒硝(冲)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胆湿热者。

(6)生大黄粉9~15g,玄明粉15~30g。开水冲200ml,分3次服,以泻下为度。适用于胰腺炎湿热内结大便秘结者。

(7)生大黄30~60g,煎水200ml,每日1~2次,保留灌肠。适用于各型胰腺炎。

警示

1.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尿蛋白酶原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即呈阳性。少数患者血糖有暂时性升高现象,严重胰腺炎患者可有血钙降低。腹腔穿刺抽出淀粉酶含量很高的血性混浊渗液,提示发生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2.急性胰腺炎总的治疗原则是阻止胰腺炎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使胰腺处于“休息”状态,预防及治疗各种并发症,全身支持等。以积极、有效、综合的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只用于处理继发性胰腺感染等并发症。

3.发病时应禁食。平时避免生冷及油腻,忌暴饮暴食及酗酒;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变化;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早期行营养支持;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应用胰腺外分泌抑制剂和制酸剂。

4.手术指征:(1)持续存在急腹症情况者,由于诊断不完全明确,应及时手术;(2)合并急性胆管炎、坏疽性胆囊炎者;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系梗阻、感染者应视胆系病变性质、程度等决定手术与否;(3)胰腺坏死继发感染;(4)应激性溃疡出血、腹腔内脓肿、胰瘘、胆瘘、胃肠瘘、胰周围血管破溃出血,胰腺假性囊肿等并发症行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