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组织
47560800000091

第91章 创先争优促发展立足岗位作贡献

第91章 创先争优促发展立足岗位作贡献——陇东学院教育学院党总支

〔组织点评〕

一是认识明确,思想统一,能够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有实施方案,有活动计划,组织安排到位,工作开展扎实细致。二是教育学院能够围绕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等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基层党建和学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教师教书育人、学生学业进步、学院发展为立足点,组织党员公开承诺及践行承诺活动,富有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教育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合作,人心向上,是一个积极奋进的集体,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发挥了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陇东学院党委

陇东学院教育学院党总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明确创先争优主题理清争创活动思路

教育学院党总支创先争优的主题是“创先争优,从我做起”。即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把创先争优活动贯穿到学院的发展之中,贯穿到教职工的工作之中,贯穿到学生的成长成才之中。明确了“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主体”、“强调三个中心”、“立足四个平台”的创先争优工作思路。“围绕一个目标”是围绕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为目标开展活动;“突出两个主体”是突出党员主体和突出群众主体;“强调三个中心”是强调以党支部为中心创先争优,以岗位为中心创先争优,以活动为中心创先争优;“立足四个平台”是立足学科专业建设平台创先争优,立足教书育人平台创先争优,立足管理育人平台创先争优,立足学习和发展平台创先争优。

抓住“六个结合”努力推动教育学院科学发展

教育学院党总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六个结合”,使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推进学院各项工作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一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优化专业结构相结合。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根据学前教育发展的机遇和学校转型的要求,学院党政班子提出了稳定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开办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进一步优化了专业结构。二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教学科研相结合。在教学方面,重视高级职称教师的教学示范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举办了教师“课堂教学评优赛”和学生“未来园丁五项师范技能”大赛,在科研方面,实施“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实现了教育学院青年教师人人有项目,个个有成果。三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管理相结合。强化了“以人为本”和“管理育人”的基本理念,推行了“首问责任制”和“教授接待日制度”,重视管理理论研究,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副书记燕书权、副院长马琪山及其他管理干部紧密结合工作实践,发表管理理论研究论文10余篇。四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先后举办了“教育学院学生手工制作展”、三次面向全校学生的文艺演出、“校园周末文化园”活动,举办了教育学院第一届K歌大赛、第一届棋艺大赛、“唇枪舌战、展我风采”辩论赛、百科知识大赛、第十一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和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多项校园文化活动受到了学校的表彰。五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承担了庆阳市非师范类专业教师职业培训任务,共培训庆阳市非师范类专业教师400人,多名教师多次参加庆阳市有关单位的职工业务培训活动和教师培训活动,组织学生在庆阳市福利院、地庄小学、刘家店小学开展长期义务支教活动,坚持每年为庆阳市福利院、庆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表演不同的文艺节目,受到了广泛好评。六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组织义务捐书和“献爱心”捐款活动,共计捐书2678册,组织师生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甘南泥石流灾区和其他困难学生捐款,青年志愿者协会定期组织学生清扫文化广场、操场、教育林及超市周围;在逸夫楼教室、楼梯等摆放88个绿色环保箱。

强化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了党组织建设。一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细化了以党总支中心学习组为带动、以各支部全体党员学习为基础的党员学习制度,坚持“中心组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制度,组织党员和教师学习专业理论、学习国家政策、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二是努力开展“党性教育”活动。通过理论学习研讨、领导干部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经典影视等形式,引导党员自觉学习党的知识,强化党性修养,干部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经典影视成为教育学院“党性教育”的常态活动。三是广泛开展“服务师生”活动。实施了领导包年级、教师党员包班级、学生党员包宿舍制度和领导接待日制度,组织广大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创先争优。四是开展了“亮牌示范”活动。普遍开展了“党员承诺”活动,确立了1名青年教师、1名管理干部、2名学生为优秀党员培育对象,建立了“党员示范岗”,确立了1个党支部为先进党支部培育对象,确立了办公室主任、团总支书记、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为党员示范岗岗位。五是开展“组织创新”活动。将原来4个党支部增设为5个,实现了学生党支部设在级上,支委设在班上的目标,扩大了组织的覆盖,修订、整理了党总支工作制度,按年度召开了党员大会,报告了党总支工作,制定了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制度,开展了党员述职和评议奖励制度。六是创新工作机制。提出了“围绕中心、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党建工作模式。

获奖情况

2005年,被陇东学院委员会评为“先进党总支”。

2006年,被庆阳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8年,被共青团甘肃省委评为“三下乡”优秀团队、“优秀学生会”。

2009年,被陇东学院委员会评为“陇东学院2009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被陇东学院评为“2009年教育实习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被陇东学院委员会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被陇东学院授予“2009级学生军训工作优秀组织奖”。

2011年,被庆阳市委评为“庆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被陇东学院委员会评为“陇东学院先进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