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47612800000031

第31章 铁骑纵横席卷海西(12)

洛寒漫应着,“李老爷,这次皇上下了敕令,给了奖赏,还不是靠了顾大人的美言?”

“啧啧啧……”李老头把嘴唇伸得老长,“要是指望他嘛,你们汗王有几个头也割下来了!”

洛寒故作惊诧地问:“李老爷,那是怎么回事呀?”

“我告诉你,我只对你一个人说!”李书办的红眼睛望着洛寒,“大将军,你可别给我走了话!”

“老爷放心,我洛寒的嘴巴严实着呢!”

“是呀,你可别给我漏了!”

“老爷信不过我吗?”

“我已经把大将军当成知己了,怎么会信不过你呢?我说……我说……”

洛寒起身给书办倒了一杯茶,放在他面前。

“我不喝茶,我还要喝酒……”李老头说,他已经瘫在了椅子里,“好朋友在一起,怎么能以茶代酒呢?酒是好东西,只有酒才能使一个人的久久萎缩的心放开……”

洛寒想:娘的,你想喝,就让你喝个够!他又给李老头的酒杯斟满。

其实李老头已经喝不下多少酒去了,酒水顺着他的嘴往下淌着。

他说“你们还以为顾大人是……好人昵?一年来,他几次地上……上疏朝廷,告……告你们的状……”

“他告什么?我们汗王又没有犯错。”

“他在奏书上写……写道:努尔哈赤……“益骄而为患”……”

“他怎么这样呀?”

“他想当更大的官呀……”

“可是皇上好像没有听他的,这不是赏赐和敕封都下来了吗!”

“谁知道朝廷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了昵……”说着,李老头呼呼地睡着了。

洛寒明白这位李书办也就知道这么多,就派人把他送回馆驿去。过了会儿,洛寒找到了努尔哈赤,把知道的情况对他说了。“那顾养谦不是个好东西,你看,他拿了咱们的金钱,却向朝廷说咱们的坏话!”

努尔哈赤听了,久久地低头笑着。末后,他说:“你说那个顾养谦不好,那么朝廷里的官谁好昵?他们都是些两面三刀……我奇怪的是,皇上却一再地褒奖咱们,这是为什么呢?”

洛寒摇摇头,表示百思不得其解。

努尔哈赤说:“洛寒,你给我备办一份厚礼,明年,我要亲自进京去朝贡!”

洛寒朝努尔哈赤看了好久,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他的用心,但他没有看出什么,最后,他应道:“好,我现在就准备……”

送走顾养谦后,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转了一圈,看到城区十分混乱。

围绕着他的府第,或高或低或大或小地建起了许多房子。

“这是谁人的宅院呀?”他问。

跟在他后面的侍卫对他说:“那都是将军们的住家……”

“怎么有大有小呢?”

“单看谁占得早,谁的势力大呗……”

努尔哈赤明白了。谁占得早,谁就多圈占块地方,谁势力大,谁就把房子盖得更高些,更宏伟些。

“那一幢是谁家的呢?”努尔哈赤指着一幢比周围的房台高出许多的住宅问。

“是大将军的家。”

“那么,贝勒王府就更高大了?”

“是的,贝勒王占领了一座山呢!”

努尔哈赤想起来了,舒尔哈齐去年就搬到赫图阿拉城南的山上去住了,听说他的府第比他的汗王府都阔气。

这使努尔哈赤想起了英度很早以前对他说的一段话:要干大事,就要在内部讲究名份和秩序。现在到了时候了,再这样混乱着,要出大事了!

几天后,努尔哈赤召集贝勒和将军到扦王府议事,在会议上,他说:现在统一了整个建州,是女真族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大事。建州虽说仍是辽东的一小部分,但它的影响和势力已为整个辽东所注目,更为统一女真建立了必须的基业。

努尔哈赤的这一段总结性的话,当然是很对的。

接着,他就大讲秩序和名份。

大家想起,一年前,他曾讲过一次,结果,他做了汗王,舒尔哈齐做了贝勒爷,各个将军也都分了等级。现在,努尔哈赤重新提出这事儿,要干什么呢?大家认真地听着。

讲着讲着,努尔哈赤忽然提出要建造一座新城的事。

他说:“你们看赫图阿拉多乱呀!你在这里建住宅,他在那里建厩棚,没有一点章法。建了新城后,一切郜要按身份、秩序设定,谁也不能逾越规矩……”

努尔哈赤说到这里,大家听出点眉目来了。

汗王要建新城,理由有三。一是统一建州后,开始出现以努尔哈赤及其弟弟舒尔哈齐为首的新的女真军事贵族,其地位、等级、权势、利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兴建新的与其相适应的城垣、府邸、楼宇、堂子等建筑。

二是统一建州前,赫图阿拉已为他的诸祖、伯叔、昆兄弟和子侄辈安居多年,如果重新划分房合势必触动诸多宗族利益,纠缠不清,还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三是统一建州后,下一步是要和明廷和海西四部打交道了,这就需要一处更加隐蔽,又便于顺利出击的新基地。

下面,努尔哈赤说得极为具体,可见建造新城的想法,在他心里已不是一天了。

他说:新城要建在老城(赫图阿拉)以南八里的山边。即在苏克素浒河边虎兰哈达东南与硕里隘口间的南岗上筑城。城名叫做费阿拉。

在康熙年间的《盛京通志》中对费阿拉城有着详细的描述。

(费阿拉在)老城(赫图阿拉)城南八里。周围十一里零六十步,东、南二门,西南、东北二门。城内西有小城,周围二里一百二十步,东、南二门。城内东有堂子,周围一里零九十八步,西一门。城外有套城,自城北起,至城西南止。计九里零九十步。西、西南、北、西北四门。

为了慎重,努尔哈赤还亲自带领他的主要将领到建筑现场察勘过。等一切决定后,他派善于经济的洛寒督建。

“汗王,内城中除了你的府邸外,还应有谁的住宅呢?”洛寒请示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想了好久,“贝勒王也在内城吧……”他说,“要他居外城,还有安稳日子过吗?”

“是,里面还安排谁呢?”

“还能有谁呢……雅尔哈齐还不够资格。”

从这些话里,可见努尔哈赤心里的矛盾。舒尔哈齐的作为已经使他心烦,可是他也无可奈何。现在他还不能和这个亲弟弟决裂,他不能失去这条膀臂。只能把他放在仅次于自己的地位上。

朝鲜主簿申中一于万历二十三年十二月,奉命到过费阿拉,他对费阿拉的记述是:

外城以石筑,上数三尺许,次布椽木。又以石筑,上数三尺,又布椽木。如是而终。高可十余尺。内外皆以粘泥涂之。无雉堞……又说:内城内设木栅,栅内“奴酋”(努尔哈赤)居之。内城中,亲近族类居之。外城中诸将及族党居之。外城外,居生者皆军人云。

在这本书中,申中一还说到费阿拉人的生活。他说:

城中泉井仅四五处,故城中之人,伐冰于川,担曳输入,朝夕不绝。昏晓只击鼓三通,别无巡更、坐更之事……这样的建筑,当然会是很快的,一年之后,努尔哈赤和他的将领们就人住费阿拉了。

建成费阿拉后,努尔哈赤就忙于建立王权。他很相信英度对他说的“名正”而“言顺”的话。没有帝王的仪注和威严,就很难统帅全国全军。

这时,他结识了一个在后金建国史上很重要的人物,他就是龚正陆。

龚正陆是浙江商人,他经常往来于山海关内外,这虽然有点危险,但可赚很多钱。后来他竟然跑到赫图阿拉来了,并认识了努尔哈赤政权中的一些权势人物,如掌管经济的洛寒等将领。说实话,努尔哈赤和他的政权也离不开龚正陆这样的人,如贵重的日用品和药材等东西就要靠这些商人弄到手。

龚正陆近五十,黑面皮,有一张精明的脸。他的学识并不高,只能算是粗通文墨,但是他很有口才,能够把三分学问表达成十分。

有一次他对洛寒说:“我从赫图阿拉跟到费阿拉,只远远地看到汗王一回,那真有王者风范。你能不能把我介绍给汗王呢?”

“那倒不是什么难事,咱们瞅机会吧。”

住进费阿拉后,努尔哈赤计划着下一步了,他要正式地称王,把王朝的礼仪健全起来,也就是说,把他的威仪建立起来,好把朝廷的权力完全集中在自己手里。

“恐怕,这要参考明朝廷的那一套了,”努尔哈赤说,“我到过皇城,但只是规规矩矩地走了一趟,没看到什么事……另外谁能知晓呢?”

这时,洛寒就把龚正陆端出来了。他说:“我认识一个汉人,他经常来赫图阿拉做买卖,汗王的有些东西,如绸缎布匹、金银饰品……都是经过他的手弄来的。他虽是个商人,但他知识渊博,也许他能知道一些。”

努尔哈赤听了极为高兴,吩咐说:“快带他来,快带他来……”

龚正陆到了费阿拉汗王的府第,见了努尔哈赤,向他三拜九叩。龚正陆虽然也不知道这大礼有哪些具体讲究,但他照他听说过的做了。

“先生,怎么行如此繁复的大礼?”

龚正陆说:“这是我们汉人觐见皇上的礼仪,您现在就是女真人的皇帝,我见了您,怎不这样行礼呢?”

几句话就说得努尔哈赤极为高兴,当天,把他留在汗王府中。向他征询想知道的一切。龚正陆呢,从小就听人传说宫里的事情,包括宫廷仪注,虽不很准确,但也差不多。再加他巧舌如簧,说得更是锦上添花。

努尔哈赤说:“先生,我刚刚“自中称王”,不能弄得那样繁琐,再说,我们女真人有女真人的习俗,这也要照顾到,否则,我的臣民一时是很难接受的。”

于是,努尔哈赤给龚正陆讲了一些部落酋长的礼仪,要龚正陆参考大明朝廷的仪注给他制定一套。

龚正陆想:这位汗王还算是实事求是,大明朝廷的那一套在这里的确是难以实行。他是个聪明人,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他就为努尔哈赤制定了一整套服饰、仪注。

如努尔哈赤出入栅城时,在城门设乐队,吹打演奏,以显示君王的威严。努尔哈赤会见诸臣僚,诸臣要行女真大礼,汗王允许后才能坐下。努尔哈赤出巡时,百姓要匍匐于道侧……等等。

这虽只是简单的几条,可也是努尔哈赤从没有享受过的。

龚正陆还规定,这礼仪是汗王专用,其他将相是绝不能逾制擅用的。

但费阿拉城里有一个人胆的人,他把努尔哈赤的那一套也搬了过来,在他的府第、职权下丝毫不爽地用起来了。他就是舒尔哈齐!

努尔哈赤的装束,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过去他的穿着和他的将军,甚至和别的贵族也没有什么两样,无非是质料好一点罢了,现在他有了大汗专用的服装。据申中一的记载,他戴着貂皮帽子,“上防耳掩,防上钉象毛如拳许,又以人造莲花台,台上作人形,亦饰于象毛前。脖子上护着貂皮围巾。身穿貂皮缘饰的五彩龙纹衣,腰系金丝带,佩脱巾、刀子、砺石、獐角。足纳鹿皮靰鞡靴。”

瞧,努尔哈赤把辽东的好东西都围在自己身上了。这装束冬天是很不错的,可是到了夏天呢,也是这么捂着吗?

申中一又写道:努尔哈赤也像别的女真男人一样“前额剃光,只在脑后留发,分结两条辫子垂下,口髭只留几根,其余的都拔去。”这是真的吗?现在看他的画像,可是留着两撇浓黑的八字胡,当然,那画像也未必是真实的。

过去,无论是他的将士,还是尊贵的来客,努尔哈赤想和他们谈谈,就叫到面前。现在不成了,得有一番繁琐的礼仪。

据申中一记载,在接见他时,“努尔哈赤坐在一张特制的高大漆黑的椅子上,诸将佩剑卫立。宴会时,大厅内外,吹洞箫、弹琵琶、爬柳箕、拍手唱歌,以助酒兴。”

酒行数巡后,努尔哈赤会高兴地离开椅子,“自弹琵琶,耸动其身。舞罢,优人八名,各呈其才。”

听说这一切都是那位龚正陆依照汉俗又参照女真酋长们的礼仪设计的,努尔哈赤就认真实行起来。

但不管怎样,努尔哈赤的有了很大的改变,他的确是建州女真的王爷了。

另外,龚正陆还为他规定了各级将领晋见汗王的仪注和军队中下级拜谒上级的礼仪,都深得努尔哈赤和将领们之心。这样,军队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有了从没有过的秩序。

本来,英度将军读的书比龚正陆多得多,对古往今来、世道人心也洞悉得多,努尔哈赤的许多知识都是从他那里知道的,至于行军打仗,那个龚正陆更是和英度无法比了!可是努尔哈赤这时却把心转到了龚正陆身上。也许因为龚正陆是从内地来到费阿拉的汉人吧?

一个月后,努尔哈赤对龚正陆就更加信任了,把他留在身边,和他朝夕相处,大小事向他咨询,后来竟让他参加议政,参预机密。小朝廷上下都喊他“师傅”。

这时,女真人额尔德尼等还没有创造出自己的文字。努尔哈赤政权如果有事要禀报朝廷或者知会朝鲜,就用汉文,如果和蒙古人来往或者通告下属各部,他就用蒙古文。长期生活在女真地区的龚正陆通晓女真语,还能讲一口蒙古语和朝鲜语。于是便让龚正陆掌管文书。

可是,龚正陆的汉文功力却不怎么样,现存于朝鲜的《李朝实录》,有些女真来文就是这位龚正陆的手笔,如万历二十四年正月初五的行文云:

女直(真)国建州卫管柬夷之人主佟奴儿哈赤禀为夷倩(情)事:蒙尔朝鲜国,我女直(真)二国往来行走营好,我们二国无有助(动)兵之礼。我屡次营好,保守天朝九百五十于(余)里边疆。有辽东边关只要害我,途(图)功升赏。有你朝鲜国的人一十七名,我用价(钱)转买送去,蒙国王祟赏……整篇文字语句不通、似是而非、错别字连篇,连个初开蒙的小学生也不如。

在日常生活中,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一有空闲,就找龚正陆来叙谈。中国的历史故事,成败兴亡的历史教训讲了个遍,《三国演义》、《水浒传》两书中的故事,龚正陆更背诵得滚瓜烂熟,努尔哈赤和他的兄弟子侄听过不知多少遍了,但还是听得入迷。

龚正陆一旦成了努尔哈赤的谋士,他就失去了自由,不能随便地回关内的家乡了。他向努尔哈赤请了几次假,要回家探亲,都被努尔哈赤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