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妇科良方
47659800000036

第36章 月经失调方(7)

【经验体会】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指妇女35岁前闭经。临床每常表现出口干、烦躁、烘热、便秘、心悸、易感冒、舌红、脉细数等肾阴亏虚、阴虚火旺之征,故治疗本病当以滋阴补肾、泻火为主,兼以活血;同时配合使用雌激素以起促排卵作用。结果达到排卵的时间一般2~7个月,2例妊娠在治疗4个月时出现,比文献上报告的已出现妊娠者在治疗2~120个月时出现为早。而妊娠率也较文献报道明显升高。从治疗效果看,卵巢早衰的效果不及无反应卵巢综合征患者。

【方剂来源】俞瑾,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中医杂志,1989,(12):29.

席汉氏综合征方

席汉氏综合征是由于产后大出血,特别伴有较长时间休克,引起垂体前叶组织缺氧、坏死,导致垂体功能减退所致。

产后无乳是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然后出现产后闭经,性欲减退,第二性征逐渐消退,生殖器萎缩。如果促甲状腺素及促肾上腺素的分泌也受到影响,患者除闭经外,出现消瘦、乏力、怕冷、毛发晚落、反应迟钝、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症状。辅助检查血浆雌激素、FSH及LH均低落,PRL正常或降低,甲状腺和肾上腺功能也降低。

本病一般属中医“产后血崩”、“闭经”等范畴。多与产后阴血大伤、阳气亦衰密切相关,故治疗总以补肾温阳、补气养血为基本法则。

现选介温阳益气汤等治疗席汉氏综合征经验方共3首。

1.温阳益气汤

【药物组成】①中药:制附块10g,党参、黄芪、当归、熟地、丹参、白芍、白术各12g,甘草5g。

加减变化:脉微欲绝者加用红参;挟有湿热者加板兰根、黄芩、黄柏;脱发者加首乌;年轻经闭者加用茺蔚子。病情稳定后以参芪六味丸方加减调治之。

②西药:强的松,甲状腺素等。

【治疗方法】中药每日1剂,分2次服。并同时采取西医治疗。入院后即保胎,供氧,补充热量及多种维生素,每日强的松10~30mg,口服。昏迷者氢化可的松0.2g,每日静脉滴注,甲状腺素每日20~60mg口服;年轻者曾予短期人工月经周期治疗。同时抗感染,抗休克,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

【功效主治】中药补肾温阳,气血双调。主治席汉氏综合征。

【临床运用】本组6例患者均有产后大出血史,临床表现6例皮肤粗糙,全身毛发稀少,乳房萎缩,乳晕色淡。3例生育期者子宫体缩小,阴道粘膜有萎缩伴慢性炎症。2例神志昏迷,2例精神抑郁,2例有幻听、幻视及迫害妄想,4例颜面及下肢浮肿,2例体温36.5℃以下,2例40.1,40.5℃。经治疗后,患者精神、食欲,体力均有明显改善。2例原有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胸腔及心包积液吸收。血常规,基础代谢率,心电图等有关检查已恢复或接近正常,6例均好转出院,出院后继以参芪六味丸(或十全大补丸)加减治疗,激素用量逐渐减少。4例以强的松每日5mg,甲状腺素每日20mg维持,1年后2例停用激素,2例正常月经来潮,全部病例追访2~5年,现均能参加工作及劳动。

【经验体会】本病主要是终身服用激素,进行替代治疗,但长期大量应用激素易引起严重并发症。中医学认为,由于血崩致冲任损伤,血海不固,气血亏损,肾阳不足,同时由于阴阳互根,无阳则阴无以生,最终肾阳肾阴俱损。故治疗时既用补肾温阳之剂,又用益气补血之品,而对兼有湿热或血瘀者则加用清热化湿或活血化瘀药物。若遇脉微欲绝则重用红参或野山参以回阳救逆,益气救阴。当病情稳定后,则以参芪六味丸为主进行调治。采用此法治疗,激素用量大为减少或已停用,而病情持续稳定,好转。

【方剂来源】徐永正.中西医结合治疗席汉氏综合征6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9):568.

2.紫河车合剂

【药物组成】紫河车、粉甘草各4.5g,锁阳、淡苁蓉、炙蜂房各10g,淫羊藿、潞党参、枸杞子各12g,制黄精、紫石英、淮山药、川百合各15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主治】燮理阴阳,培益气血,平调冲任。主治席汉氏综合征。

【临床运用】治疗1例分娩时曾大出血,产后无乳,已历16个月,癸水仅行2次,妇检:子宫轻度萎缩,乳房瘦瘪,毛发脱落,性感减退,怯冷恶热倍于常人,腰酸带多、质薄如水,诊为席汉氏综合征。经治疗1月疗效满意,病情稳定。

【经验体会】本病为产后大出血所致。与祖国医学血枯闭经相吻合,但治疗与一般闭经迥异。本例燮理肾之阴阳、培补气血为法,颇合病因病机,故疗效较好。

【方剂来源】朱良春,等.葆春轩医案选.中医杂志,1979,(11):35.

3.八珍益母汤

【药物组成】红人参、白术、益母草、肉桂、淫羊藿、甘草各10g,当归、川芎、茯苓、白芍、熟地各15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另可同服胎盘丸。

【功效主治】养血益精,滋补肝肾。主治席汉氏综合征。

【临床运用】本组7例病例,均系中年妇女,都有产后大流血病史。分娩后停经断乳,阴、腋毛脱落,性欲减退,身体逐渐赢弱,运用本方治疗,均获满意效果。

【经验体会】本组7例席汉氏综合征,均按产后大出血导致肝肾阴亏,精液不足,冲任虚损辨治。选用八珍益母汤加减治疗痊愈。通过临床实践说明本方可能对恢复脑垂体前叶的功能有一定促进作用。

【方剂来源】王春林,等.运用八珍益母汤治疗席汉氏综合征。辽宁中医杂志,1987,(1):22.

闭经溢乳综合征

闭经溢乳综合征(又称溢乳闭经综合征)是一种非生理状态下乳房分泌乳汁和闭经同时存在的综合征。乳汁分泌量从挤压时有少量到漏乳,尚可伴有血泌乳素(PRL)增高、不孕、更年期症状(如面部阵发性潮红、性情急躁、性机能减退、性交困难)等现象。其病因病机,常与垂体病变、药物的影响(如长期服用利血平或氯丙嗪、吗啡,口服避孕药等)、产后溢乳、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其他原因(如甲亢、肾功能不全、支气管癌等均可引起高PRL血症)有关。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上有闭经、溢乳并存,以及不孕、性机能减退、血PRL增高等。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如高PRL血症、闭经溢乳由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可用甲状腺素替代)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目前主要采用溴隐亭口服。

中医对本病的记载甚少。结合临床表现,一般可归类于“闭经”、“肝郁”等病证范畴。常因肝肾阴虚、肝火内扰,或气滞血瘀、痰湿阻滞,或肾阳不足、温煦不及等因素所致。治疗当结合病因病机而选择相应方药。

本节选介温阳化痰汤等方2首,以备临证参考。

1.温阳化痰汤

【药物组成】鹿角胶、淫羊藿、皂刺各10g,熟地、焦白术、川贝、川芎、桃仁、炒麦芽各15g,巴戟天、牛膝、枸杞各9g。

加减变化:腰痛足跟痛加杜仲、川断、补骨脂;口干咽燥加麦冬、知母;五心烦热加知母,生地易熟地;服药期间有经前期征兆加红花、益母草。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30剂为1疗程。

【功效主治】温补肾阳,滋阴清热,活血祛瘀。主治溢乳闭经综合征。

【临床运用】本组患者年龄19~42岁。均由于服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连续3月以上闭经和不同程度的溢乳。闭经和溢乳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年半。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分为A组(治疗组)、B组(空白对照组)各25例。A组经用上方法治疗1个半疗程后,月经周期恢复,保持在3个月以上,溢乳消失在3个月以上15例,为治愈;月经周期恢复,但不足3个月,溢乳明显减轻者8例,为有效;闭经溢乳无改善者2例,为无效。总有效率92%。对照组(B组)25例均无改善。两组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

【经验体会】抗精神病药物能升高血中泌乳素水平,从而引起本病。中医认为是阴阳两虚兼有痰瘀,治疗采用温养下元,痰瘀同治的原则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方剂来源】包海燕,等.治疗精神药物性溢乳闭经综合征25例.内蒙古中医药,1988,(1):15.

2.加味逍遥散

【药物组成】当归、柴胡、白术、云苓、薄荷、香附、青皮各9g,白芍15g,麦芽60g。

加减变化:月经先期,量多或淋漓不断,舌红,苔黄者加丹皮、栀子各9g;闭经,月经后期,量少(月经稀少)加泽兰15g,红花9g,改当归为15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经期停止用药。闭经者连续服药。直至PRL值降至正常。服药30剂PRL值不降者为无效。

【功效主治】行气解郁,活血调经。主治高泌乳素(PRL)血症。

【临床运用】高泌乳素(PRL)血症是闭经、无排卵和黄体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本组治疗54例,继发闭经(时间3个月~6年)6例;月经稀发20例。已婚51例中不孕35例,习惯性流产5例。经实验室检查,PRL均高出正常值。经服药8~54天(平均29.3天)PRL值降至正常者49例(90.74%),部分下降而未达正常水平者5例(9.26%)。服药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10例妊娠,在PRL降至正常后半年内未加用任何促排卵药即妊娠。3例月经来潮。7例恢复了月经周期,2例泌乳消失。经前期紧张症全部消失25例。

【经验体会】高泌乳素血症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垂体分泌过多的泌乳素所致。泌乳素升高可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从而发生不孕,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本组患者大都具有肝郁症状。在辨病与辨证基础上选用逍遥散加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可调整垂体内分泌功能,从而抑制了泌乳细胞的过度分泌,达到了降低泌乳素的治疗目的。服药后泌乳素不仅迅速下降,90.74%降至正常。而且在治疗过程中随着泌乳素的降低,临床症状亦获得相应改善或治愈。该方不仅降低血中泌乳素,还可以降低过高的黄体生成激素,从而调整了LH与FSH的比值。

【方剂来源】李秀珍,等.逍遥散加味治疗高泌乳素血症54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7):439.

多囊卵巢综合征方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症候群,其发生是由于丘脑下部、垂体、卵巢之间激素分泌量的关系异常,破坏了相互之间的依赖与调节,因而卵巢长时期不能排卵,表现出一系列的异常症状。如进行性月经稀少或闭经,不规则阴道流血,不孕,肥胖,多毛等;妇科检查可扪及双侧增大的卵巢。辅助检查可出现单相型基础体温;B型超声检查、气腹造影或腹腔镜检查卵巢增大,腹腔镜可见卵巢包膜增厚,呈灰白色,表面凸凹不平;激素测定,血中睾丸酮、雄烯二酮及脱氢表雄酮普遍增高,尿17酮类固醇排出量正常或增高,血FSH偏低,LH增高,LH/FSH比值明显升高等。

治疗方面,由于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MG等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本病的排卵率可达70~80%;药物治疗6个周期仍无排卵者可考虑卵巢楔形切除术,部分患者出现血泌乳素偏高现象,经溴隐停或中药治疗后也有较好疗效。本病经治疗后预后一般较好,不治疗或长期无排卵者则应注意有发生子宫内膜腺癌的可能。

结合临床表现,本病一般可归属于中医“闭经”、“崩漏”、“不孕”等病证范畴。其病因病机是多方面的,但与肾中精气不足关系最为密切。因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精又参与经血的组成,与月经关系密切。精之精气不足,每可表现为闭经、不孕、月经量多等候;肾阴不足则肝阳易亢,故部分患者又常出现水不涵木的心烦、不寐等征象。目前一般认为,肾亏是本病之“本”,同时又常兼肝郁肝阳上亢、痰瘀互结等;故治疗总以调补肾中阴阳精气为主,兼顾疏肝理气、化痰软坚、活血化瘀等法。中西医结合可提高临床疗效。

本节选介化痰散结汤等经验方共5首。

1.化痰散结汤

【药物组成】三棱、莪术、炮山甲、象贝母、山慈菇各9g,南星6g,皂刺12g,夏枯草15g。

加减变化:肾虚者加复盆子、菟丝子、枸杞子各12g;血虚者加熟地20g,当归12g;阴虚者加玄参15g,栀子9g,龙胆草6g;E2值偏低或宫颈粘液检查见粘液较少者,加泰舒滴丸每日4mg;T或PRL值偏高者加白芍、甘草各12g,龙胆泻肝丸9g。

【治疗方法】从月经周期第9天开始服上方,每日1剂,连服至基础体温上升后2天,宫颈粘液典型羊齿状结晶消失、椭圆体出现时,而改用健黄体汤(熟地、当归、白芍、甘草、菟丝子等)加减。如连续用药至月经周期第35天,仍未见排卵发生者,即用孕酮,撤药性出血后即开始下一周期治疗。

【功效主治】化痰祛瘀散结,主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临床运用】观察73例。显效66例,好转4例,无效3例,排卵率为90.4%。服药后妊娠35例,停药第1、3周期各妊娠3例,妊娠率为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