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川加速融化
气候变暖影响了北极熊的生存环境,也影响了南极冰川的融化速度。南极有冰架的面积在减少,有的甚至已经消失。
此前,大多警示针对伸向南美的狭长地带,即南极半岛。然而,极地年策划指导委员会英国专家指出,卫星资料和自动气象观测站显示,南极变暖“同样延伸至南极大陆西部,这是未曾预料的罕见现象”。
专家谈到,西部南极最大的松岛冰川,移动速度比20世纪70年代上升40%,加快了融水和融冰涌入大洋。史密斯冰川比1992年加快了83%。他认为,冰川加速滑向海洋是由于阻止它们的漂浮冰架正在融化。
专家指出,由于消融大大多于新增降雪,该区域冰川年损失总量约为1140亿吨。他解释道:“这相当于整个格陵兰冰架目前的损失量,我们从未意识到它移动如此之快。”
国际极地年期间,来自超过60个国家的上千名科学家对南北极进行了紧张研究。
在地球的数十万以至数千万年历史中,极地冰盖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扩大和减退的周期。冰盖一融化,水位就上升。不过,加拿大科学家对南极冰盖融化情况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时发现,其冰盖的融化速度正在急速加剧,南极西部冰盖有可能在未来数百年甚至数十年间局部甚至全部崩塌,造成全球部分沿海地区的海平面上升6~7米,并首先会把美国首都华盛顿淹没,除了因为它正身处一个低洼、沼泽地带外,更因为南极大冰原融化的水,原来会集中涌向北美和印度洋。
南极冰盖因为全球变暖的影响,南极一个名为沃迪的冰架已经完全消失,另外还有两个冰架的面积也在迅速减少,面临坍塌危险。这些发现进一步证实,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比人们想象的要快得多。
冰架是陆地冰延伸入海后形成的一片厚大的冰。美国地质勘探局曾发表公报说,他们与英国南极考察处的研究人员通过卫星图像和其他最新勘探技术发现,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解体的南极沃迪冰架现在已经完全消失,而另一个名为拉森的冰架的北半部分也不见了,自从1986年以来,拉森冰架消失的面积超过了8500平方千米。
研究人员将沃迪冰架的消失和拉森冰架面积的缩小归咎于全球变暖。美国内政部长在公报中说:“南极冰架的快速消融再次表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深刻影响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欧洲航天局也发表公报说,其获得的最新卫星图片显示,连接南极夏科岛和拉塔迪岛的威尔金斯冰架出现新裂缝,这有可能加速冰架的断裂。在过去的一年里,威尔金斯冰架的面积减少了约1800平方千米,占到总面积的14%。目前,威尔金斯冰架的平均宽度只有2.7千米,最狭窄区域的宽度只剩下900米。
欧洲航天局说,在过去的50年里,靠近南美洲的南极半岛的气温升高了2.5℃,远远超过了全球平均升温,气温迅速升高可能是威尔金斯冰架等南极冰架快速消融的主要原因。
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南极大陆98%的地域被一个直径为4500千米永久冰盖所覆盖,其平均厚度为2000米,最厚处达4750米。南极夏季冰架面积达265万平方千米,冬季可扩展到南纬55°,达1880万平方千米。总贮冰量为2930万立方千米,占全球冰总量的90%。如其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大约60米。
按照人类社会加速发展的趋势,南极冰川完全有可能在一两百年之内全部融化。到那时海平面将上升60米。
南极西部冰盖在大半个南极洲的海拔1800米处耸立。它含冰220万立方千米,和格陵兰冰盖的含冰量相当。有科学家担心,如果全球暖化按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南极西部冰盖有可能在未来数百年甚至数十年间局部甚至全部崩塌。
一旦冰架全部融化,冰盖也将崩塌,造成全球部分沿海地区的海平面上升6~7米。不过,南极大冰原融化的水,并非均匀地分散到世界各地海洋中,而是会集中在北美和印度洋周围。这对美国东岸来说是坏消息,因为美东可能在一次海水膨胀中首当其冲。
对气候转变引起海平面上升,以前有很多分析模式都假设来自融化的大冰原和冰川的水,会简单地流入海洋,均匀地充满海洋。这些分析模式预计如果南极西部大冰原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5米,但这些分析模式忽略了3个重要因素。
大量冰水涌向北极
首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杰·米特罗维察和同事把南极大冰原对周围的水产生的引力考虑在内,这股引力会把水扯向北极。而随着大冰原融化,这种水涨会与融水一齐散入周围海洋。因此,南极洲附近的海平面会下降,而远离南极的海平面则会上升。
冰一旦融化,其压力的释放还可能会导致南极大陆架上升100米。随着冰的重量对大陆架的压迫被解除,被压的岩石会抬起来,取代海水,海水则会向各处海洋扩散。
如此大量的水若重新分布,甚至有可能改变地球旋转的轴心。该研究小组估计,南极会向南极洲以西转移500米,北极会朝相反方向转移。由于地球的旋转会在赤道与南北极之间区域的海水制造膨胀,因此这些涨水也会随着轴心的改变而轻微转移。
这一连串连锁反应的最终受害者将是北美洲和印度半岛。北美大陆和印度洋将经受最大的海平面改变的冲击──据估计,美国东岸的海平面将上升1~2米。华盛顿特区正好坐落在该地区正中,这意味着华盛顿特区海平面上升可能高达6.3米。大水也有可能把整个南佛罗里达州及路易斯安那州南部淹没。包括加州在内的北美洲西岸、欧洲和印度洋一带的沿岸地区的水淹程度也可能超出原先预期。
该研究小组现时仅考虑一个大冰原融化带来的后果,世界各地其他大冰原的融化也会产生类似的结果。
然而,这些模式都是假设整个南极西部冰盖会全部融化,但英国南极探测研究所的彼得·康维指出,情况未必如此悲观:“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6米这个数字,但实际情况未必如此。”
“未来的某一天,由于接连好几个世纪的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南极和北极的冰雪都融化了。水面不断地提高,原先的大陆和岛屿相继被汪洋大海所吞没。陆上的生物几乎完全消失了。新出现的一种半人半鱼的统治生物在马里纳的领导下,与海盗斯摩克斯正在为泥土、淡水展开疯狂而惨烈的争斗……”
这是好莱坞的科幻新作《未来水世界》所展现给观众的场面。这部在世界电影史上创下投资最高纪录(2亿美元)的巨片,揭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片中出现的未来场面是否真有科学的依据,也许没人在意,但影片所提出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却引起人们的深思。
1989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这一天的主题便是“警惕,全球变暖”。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确定的199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气候的变化确实已经成为限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全球所关注的话题。
北极会成为孤岛
北极地区气候变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气候变暖速度的2倍,这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
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已经不是新闻。但有的冰川在历史上经历过两次消融,这一点并不是人们能够预料到的。
科学家经过调查发现,在95000~7000年前曾覆盖大部分北美地区的劳伦泰冰盖快速消融过两次。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岩石中的铍同位素来测定劳伦泰冰盖最后两次是如何消融的。他们发现此冰盖在9000~8500年前快速消融,之后处于稳定,再之后在7600~6800年前发生了最后的快速消融。此小组计算出此冰盖每一次融化期所释放出来的水量以及由此导致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他们得出在消融早期每100年应该导致海平面上升1.3米,而在最后消融时期,每100年应该导致海平面上升0.7米。
之后,科学家采用复杂的电脑模型——即常用于预测未来天气变化的模型来模拟在温暖世界中的冰原是如何快速消融的,又如何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以此来检验他们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此模型预测当时的海平面每100年上升了1.3米。
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研究院的专家说:“导致劳伦泰冰盖快速分裂的力量和同一电脑模型预测我们这个世纪将经历的这种力量相当,如果我们不尽快遏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劳伦泰冰盖快速消亡事件将可能重演。”
目前地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教授表示:“劳伦泰冰盖应对以往气候变化的这种动态反应,可以认为与格陵兰冰原目前和未来的消融情况类似。然而,他们的工作表明格陵兰冰原未来消融将导致海平面每100年上升一米应该没有问题。”
格陵兰冰川
有过这样的预测:冰川融化,北极成为孤岛,继而世界第二大冰川——北极的格陵兰冰川可能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7.5米。届时,包括伦敦在内的世界许多沿海城市、一些低地国家的大片地区将被淹没。这个预测结论看起来有些耸人听闻。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计算的方法是这样: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面积达220万平方千米。90%的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常年被冰雪覆盖,形成了格陵兰冰盖——世界最大的冰盖之一,该冰盖的平均厚度达2300米,与南极冰盖的平均厚度2400米相似。格陵兰岛上冰雪的总量约为300万立方千米,约占全球总冰量的9%,冻结的水量约等于世界冰盖冻结总水量的10%。如果这些冰量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5米。那么整个北极的冰盖融化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实,这还不算厉害的。如果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盖全部融化的话,据说,海洋的海平面将会上升超过60米(南极洲接近99%的大陆面积都被冰原所覆盖,其平均高度高达海拔2500米。南极冰原的平均深度大约有2000米,已被测量的最深深度约4700米。南极州拥有全世界91%的总冰量)。
冰架
所谓冰架,是指与大陆冰相连的海上大面积的固定浮冰。南极冰盖覆盖面积达1200平方千米,平均厚度在2000~2500米之间,最厚的有4800米,总体积达2450万立方千米。这顶巨大的“冰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以每年1~30米的速度,从内陆高原向中周沿海地区滑动,形成了几千条冰川。冰川入海处形成面积广阔的海上大冰舌,终年既不破碎(边缘除外),又很少消融,这就是海上冰架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