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条条江河归大海”,陆地上的各种污染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海洋。人类所产生的废物不论是扩散到大气中,还是丢弃于陆地上,或是排放在江河里,由于风吹、降雨和江河径流,最后多半进入海洋而成为海洋污染物。长期以来,人类也直接、间接地把海洋作为处理废弃物的场所,使海洋成为一切污物的“垃圾桶”。
海洋海洋污染使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致使许多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衍受到损害,不少海域的海洋生物已濒临绝迹,有的海洋生物已经灭绝,使海洋生态系统向着简单化方向退化。例如,俄罗斯的亚速海原是鱼类产卵的好场所,而今因饵料生物严重污染,鱼类已完全灭绝。再如我国渤海、黄海的胶州湾潮间带,1963~1964年时,海洋生物有171种;1974~1975年,降到只有30种;20世纪80年代进一步降到只有17种了。20年内竟有154种生物灭绝或消失。
由于近海海水水质和底质的污染,改变了鱼、虾、贝类等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渔场外移,滩涂荒废。1962年,东京内湾因“赤潮”而使渔场报废,损失达700多万美元。
海洋的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在海洋生物体内蓄积,最终移祸于人类。美国因沿海海水中含有氰化物、酚、砷、汞、镉等总量为160万居里的放射性物质,使面积为49万公顷海滩上的贝类不能食用。在海面上随水漂流的石油层,最后将向海岸侵袭形成所谓的“黑潮”,使成千上万的海鸟被毒死。如在纽芬兰地区,两年中因此而损失的企鹅就有25万只。海洋的污染也使海盐遭到污染,某些重金属等污染物必然会以“杂质”形式混入食盐。而海盐占世界食盐总产量的1/3,长期食用受污染的海盐,必然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损害。因此,要保护好海洋环境。
生物对我们保护海洋环境还有很大的益处呢!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海上石油污染日趋严重。据调查,每年从陆地和海上作业中排入大海的石油有200万~2000万吨,其中油船漏油40万吨,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亿美元。石油对鸟类是致命的,海上的油膜会杀死大片浮游生物。
海燕但是,世界海洋辽阔广大,以致许多被石油污染了的海域难于被发现。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学家发现,预兆风暴的海燕能帮助人们寻找被石油污染了的海域。
石油中含有微量的有毒金属及能长期存在的非芳烃碳氢化合物,这对于利用海燕来寻找被石油污染的海域,污染的程度如何,污染的扩散情况等是很有用的。海燕的觅食范围很广,在寻找食物时,它们会不断地尝试海洋表面的海水,而海燕又有一遭受攻击就马上呕吐的习性。生物学家捕捉海燕,用气相层析法分析海燕的呕吐物。根据呕吐物中石油非芳烃碳氢化合物含量的多少,呕吐物中有石油污染物的海燕只数的多少及海燕捕食范围的判定,就可以找到被石油污染了的海域。生物学家已在阿拉斯加州的巴伦岛附近的海上油田做了许多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成功的,既省时又省钱。当然,生物学家捕获海燕取得呕吐物之后,又将其放生,以保护这一有益的鸟类资源。
赤潮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赤潮发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
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色外,同时海水的pH值也会升高,黏稠度增加,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会死亡、衰减,赤潮藻也因爆发性增殖、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过赤潮的危害,日本是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