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证】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八年》(《十三经注疏》):“晋楚战于城濮,文公令退三舍避之。”
【解释】
舍:古时行军30里为一舍。原意是退师90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故事】
春秋时期,晋献公因为宠爱骊姬,便立骊姬所生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公子重耳和夷吾被迫流亡国外。
起先,重耳仓皇逃到翟国,在那里一住就是12年。晋献公去世以后,太子奚齐和公子卓子先后继位,但都被大臣里克所杀。后来,公子夷吾从梁国回去继了位,即晋惠公。晋惠公怕重耳回国来夺他的宝座,便派人去行刺重耳。
在这种险恶的形势下,重耳只得到处逃窜。他曾先后逃到齐、曹、卫等国,但是,那些国家的国君没有一个瞧得起他。后来他到了楚国,楚成王对他很赏识,很器重,不但用接待诸侯的礼仪对待他,而且对他的随从如赵衰、介之推等也十分优待和尊重。
有一天,楚成王准备了丰盛的酒菜,来款待这位落难的晋公子。成王和重耳紧邻而坐,彼此谈得很投机。酒酣耳热之时,楚成王突然笑着问:“今天我以如此隆重的礼节接待公子,将来公子要是回国,作了晋国国君,打算怎么报答我呢?”“男女奴隶、宝玉和丝绸您多的是;至于装饰用的羽毛、兽齿和皮革等,又是贵国的名产,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怎样报答您才好!”重耳很为难地说。成王听了重耳的回答,觉得很不满意,说:“话虽如此,但我想,公子将来如做了晋国国君,总可以报答我的吧!”这时,重耳突然灵机一动,说:“假如托您的福我真能回到晋国,一定和楚国和睦相处,将来万不得已和您在战场上见面,那我一定命晋军退避三舍,来报答您的恩情。”楚成王听了重耳这些话,认为重耳很有志向,更加器重他了。后来,重耳结束了在外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晋国,并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有一次,为了援助宋国,他不得不和楚国交战。当两军接近时,他履行了当初对楚成王的承诺,下令全军后退90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