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沟藻属于藻类。每年的大部分时间,其孢子潜伏在海底。水温上升到合适温度以后,孢子开始发育,并且上浮到水深3~5米的位置。当年8月以来,韩国南海沿岸海水的水温在24℃~25℃,频繁的降雨使大量营养盐类冲刷入海,导致了赤潮的迅速发展。研究认为,旋沟藻能够产生一种溶血性毒素,海水中的个体数达到3000个/毫升或以上,就可能引发鱼类的大规模死亡。
14日下午6点,韩国政府发出当年第一次赤潮通报,地点是朝鲜半岛的正南方向,以全南道高兴郡南端的海面为中心的区域。这里的海面已经变成了深红色,并且还在不断扩大。据水产振兴院的调查,当天这一水域旋沟藻的个体数已经达到180~600个/毫升。
哥斯达黎加赤潮19日,韩国南部海域(高兴郡)旋沟藻的密度达到了3400~4000个/毫升。到22日下午,深红色的赤潮带已断断续续覆盖了大约200千米的狭长海域,形成了令人恐惧的气势。
21日,庆尚南道统营市蛇梁岛附近,大约4海里范围内的多个渔场开始有鱼类死亡。
25日,国立水产振兴院向赤全罗南道高兴半岛以西海域以及庆尚南道巨济岛东南海域之内的地区下达赤潮通报。
26日下午5点,赤潮通报改为赤潮警报。这样,南海东部、东海南部海域已经全部处于赤潮警报范围。
投放黄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处理赤潮的方法。黄土能以颗粒或者结合物的形式吸附在赤潮生物的细胞膜上,并带动赤潮生物沉向海底。那里水温低,光照弱,营养盐类相对不足,不利于赤潮生物生长。
菲律宾的赤潮韩国庆尚南道的统营市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统营市附近的海域是这次赤潮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17日下午,从统营以西的全罗南道高兴郡传来了赤潮警报。18日下午,赤潮带即蔓延到了统营市的蛇梁岛。当天,当地各界动员了货船和拖网渔船共抛洒了260吨黄土。19日,在渔场密集的10海里左右的海域又集中投放了200吨的黄土。除了不断地向海里抛洒黄土,各个渔村还购置了20多台赤潮清除机。每台机器每小时过滤200吨海水,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清除赤潮的作业。
为了切断赤潮生物的营养供应链,各渔场广泛采取了减少鱼饲料投放的措施。一些地区停止投放饲料超过1星期。各个渔场的鱼死亡数量近100万尾,损失超过4亿韩元。
2001年9月3日,中美洲地峡渔业和水产组织宣布,一场严重的赤潮正在袭击中美洲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
死去的螃蟹据该组织介绍,哥斯达黎加的赤潮形成于1999年年底,但是没有任何消失的迹象。在北部瓜纳卡斯特沿海,贝壳类吸收的毒素指数是人类承受此类毒素的最大限量的38倍以上。在中部沿海地区,贝壳类的毒素含量也大大超过限量。
危地马拉赤潮监控委员会在9月4日宣布全国海产业进入“红色戒备状态”,禁止捕捞、销售任何贝壳类海产品,同时告诫消费者不要食用虾头、鱼头及其内脏。
萨尔瓦多两大海产生产基地均受到赤潮的严重袭击。萨政府除禁止在国内销售贝壳类产品外,也“暂时中止”从危地马拉进口任何海鲜产品。
这次赤潮是自1987年以来影响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次。哥斯达黎加有51人中毒,经济损失超过150万美元。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的渔业生产也损失惨重。
中美洲各国还在9月11日,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召开紧急会议,专门商讨联合对付赤潮的办法。
2003年11月,菲律宾渔业和水产资源办公署(BFAR)对菲律宾几个沿海地区发出赤潮警报,导致受害地区渔业和贝类产业,因受赤潮毒素影响而无法销售,损失近300万美元。
警报仍未解除,赤潮毒素含量仍然相对较高。
BFAR赤潮监测小组的负责人介绍,受影响的地区包括Zambales省的Palawig海湾、巴拉望岛的Honda海湾、Masbate省的Mandaon和Milagros海湾、Sorsogon省的Juag礁湖、菲特岛和萨马岛之间的San Pedro海湾、达沃地区的Balite海湾及三宝颜地区的Dumanquillas海湾。这些地区都以盛产贝类闻名,贝类销售是当地渔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当地政府不得不发布贝类禁令,严禁有毒贝类流入市场,使当年菲律宾的贝类销售骤然减少。
2002年8月,南非西岸Elands Bay(位于开普敦北方近200千米处的一个偏僻小渔村,是南非西海岸岩礁龙虾主要产地之一)在一个月内发生两次赤潮,导致大量龙虾死亡。
佛罗里达州西南沿海地带海龟
第一次赤潮时上岸的龙虾将近300吨,当地居民曾争先前往捡取,但后来遭到渔业局及警方人员强力禁止。渔业局采取的做法是尽可能捡取还活着的龙虾,送到安全的海域放生,以减少资源的损失。但是通过两天抢救,放生的龙虾仅有约60吨。
渔业局科学家表示,1940年以来,大约每10年就有一次因赤潮而造成大量龙虾死亡,而过去这10年情况更为严重。他们曾做过各种研究,包括气象模式的变化,但仍无法查出赤潮泛滥的原因。由于适为龙虾繁殖季节,且大部分死亡的龙虾都在渔获体长限制以下,因此预计此次赤潮对资源的冲击应该在一两年后显现。
2005年7月至10月中旬期间,帕斯克县(Pasco)到科利尔县之间的海滩共有216只海龟搁浅,其中大部分死亡,赤潮被认为是导致这些海龟搁浅的原因。
监测人员的记录显示,2006年共有76只海龟搁浅在派尼拉斯县(Pinellas)和科利尔县(Collier)之间的海岸,而2005年同期只有66只海龟搁浅。4月24日,当局埋葬了一只被冲上佛州西南部那不勒斯海滩(NaplesBeach)的重约70千克的海龟,海龟的死因还不明确。
佛罗里达野生物研究所的野生物学家艾伦·福利(AllenFoley)说,赤潮在海滩上的遗留物可能是2006年海龟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赤潮生物
2006年10月末,渤海湾天津、黄骅附近海域出现大规模赤潮,经鉴定,其生物种类为球形棕囊藻。据有关专家介绍,渤海海域在这个季节发生棕囊藻赤潮尚属首次。
10月27日,沧州市海洋局在黄骅海域海面发现异常,海面有大面积棕色漂浮物。从直观看,水面漂浮物是直径为0.5~2.0厘米的透明球体,外膜为浅棕色,经鉴定分析为球形棕囊藻,由此确定该海域发生赤潮。监测人员出海监视发现,黄骅海域从歧口村(与天津交界)至黄骅港沿线海域,垂直海岸线纵深35千米均有赤潮,20千米以内最多。
11月1日,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天津港航及大沽锚地等300平方千米海域范围内监测发现,赤潮严重区主要集中在距岸边约20千米的近岸海域,球形棕囊藻密度由近岸向远海逐渐降低。
据河北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介绍,此次发生赤潮的海域水体中营养盐含量不高,但浮游植物细胞数量非常高。加之天气情况特殊,气温、水温均较往年偏高,而且天气系统稳定,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繁殖。
黄色的赤潮此次赤潮给黄骅渔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每年伏季休渔结束后的9~11月,是渤海渔民打鱼旺季,而赤潮的出现使大部分渔民不得不将渔船停泊在港口,等待赤潮结束后再次出海。
2008年3月由藻花引起的赤潮导致纳米比亚牡蛎业损害了大约70%的产量。纳米比亚的牡蛎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几乎面临崩溃的边缘。居住在Walvis海湾附近的当地牡蛎养殖商反映,在短短的6周里,他们已经遭受了3倍的损失。
赤潮使本国相关的牡蛎贸易损失了相当数量的贝类产品,推迟了近1年的国外市场扩张计划。
如今,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
赤潮的历史记载
关于赤潮,人类早就有相关记载,如《旧约·出埃及记》中就有关于赤潮的描述:“河里的水,都变作血,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这里的水了。”赤潮发生时,海水变得黏黏的,还发出一股腥臭味,颜色大多都变成红色或近红色。在日本,早在腾原时代和镰仓时代就有赤潮方面的记载。1803年法国人马克·莱斯卡波特记载了美洲罗亚尔湾地区的印第安人根据月黑之夜观察海水发光现象来判别贻贝是否可以食用。1831~1836年,达尔文在《贝格尔航海记录》中记载了在巴西和智利近海面发生的束毛藻引发的赤潮事件。据载,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赤潮现象,一些古书文献或文艺作品里已有一些有关赤潮方面的记载。如清代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形象地记载了与赤潮有关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