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一本书读懂24种互联网思维
47721500000032

第32章 开放思维(1)

互联网精神的本质就是:开放、开放、再开放。

不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

史蒂夫·乔布斯绝对可算是改变现代人类生活的一位划时代人物。他设计了ipod、iphone、ipad系列产品,给无数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完全改变了IT产业的格局。

使乔布斯获得成功的最大原因可说是“开放的商业模式(open business model)”。通过观察ipod的生产过程就可以轻易看出苹果公司采取了多么开放的商业模式:ipod的电池、外壳、内存、操作系统、硬盘分别由索尼公司、小林公司、三星电子、Portal Player和东芝公司生产,而组装则由中国深圳的一家台湾企业负责。苹果只负责确定核心概念和设计。乔布斯的开放式商业模式随着iPhone的上市得到进一步发展。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开放苹果应用软件获得收益。而开发人员获得70%收益的突破性的商业模式也被认为是iPhone取得成功的核心因素之一。

不过乔布斯原来并不是这种开放的性格,之前在苹果和麦金塔电脑(Macintosh)的开发过程中都是封闭进行的,而且也固守着苹果开发的产品只用于麦金塔电脑的原则。乔布斯并不是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人。这与竞争对手IBM采用MS-DOS为操作系统,兼容多种应用程序,并因此取得了巨额销售业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曾经使固执的乔布斯发生改变的契机是从他接触电影生意开始的。被迫离开苹果的乔布斯收购了卢卡斯影业(Lucasfilm)旗下的电脑动画工作室并更名为皮克斯(Pixar)。之后开发了《玩具总动员》《超人总动员》等许多热映影片,重塑辉煌。

电影生产是在立项的基础上运作的,项目一旦启动,散居世界各地的演员、主创和技术人员就云集一起构成剧组,在完成制作后又分别重新回到各自的岗位。这与传统的封锁式革新模型,即挑选最优秀的研究人才在彻底杜绝机密泄露的基础上开发出独创技术后再投进市场的模式,有着天壤之别。

乔布斯在电影界里有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人也变得焕然一新。ipad是他用来复兴苹果公司的主角,同时也是最具象征性的产品,却并不是苹果公司内部独立开发的。

一天,曾任飞利浦公司工程师的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带着ipod的开发案来到苹果公司。在这之前他到处碰壁,如果他遇到的是从前的乔布斯,那么他很可能就要吃闭门羹了,然而通过电影产业体会到价值创造模型可贵之处的乔布斯,却大胆地启用这个外人来担任ipod开发项目的总监,展现出乔布斯极为开明的态度。之后法德尔又通过ipod开发了在线音乐服务项目“itunes”,结果产品遭到消费者的疯狂追捧而热卖,现在ipod已然成为了MP3的代名词。

2007年1月,苹果推出首款iPhone,带来了多项革命性的理念:首次采用多点触摸界面,将键盘隐去,尤其是对第三方“web2.0”和各种当地应用程序的支持,使之成为了依托在开发商网络基础上的生态系统。

面对这个陌生对手的入侵,诺基亚本来应该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但封闭和自大让它反应迟缓。他们轻蔑地称苹果为“那个加州的水果公司”,在他们看来,这款智能手机不过是在键盘和屏幕上增加了一些新的花样而已。

然而,iPhone与诺基亚以往推出的智能手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用乔布斯的话说,“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智能手机是以应用商店来定义的,可以说应用软件有多少,手机就有多“智能”。iPhone缔造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态系统,通过苹果应用商店,让内容提供商与用户通过互联网在苹果的平台上对接,苹果应用商店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应用平台。苹果将70%的收入给了开发商,开发商在这里获得的回报要比在其他平台上高得多,因此吸引了更多有实力的开发商。

iPhone的智能是一种群体智能,它虽然“封闭”了自己的核心硬件和软件,但对于第三方硬件和软件始终是开放的,是开发商们聚集的平台。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和亚马逊的“网上超市”模式亦无本质的不同。苹果的应用商店之所以做到天下第一,靠的不是开放源代码,而是一种与开发商共享繁荣的佣金制度。

遗憾的是,诺基亚完全误读了iPhone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对未来手机市场格局的改变更是缺乏想象。

面对苹果发起的智能手机革命,谷歌首先做出反应,联合34家其他软件开发商和电信运营商组成了“开放手机联盟”,2008年10月,谷歌公布了为这个平台打造的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安卓”(andriod),用来对抗苹果独家拥有的iOS系统,Google公司深受欢迎的网络软件如谷歌地图、Gmail,HTML网页浏览器等被打包在内。三星是最早拥抱安卓系统的成员之一,目前它是Android手机第一生产商。

面对iPhone的威胁,诺基亚做出的第一反应就是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也就是说在苹果的iOS、谷歌的Andriod和微软的WindowsPhone之外建立第四个操作系统。不幸的是,Symbian是一个过时的生态系统。该系统对触摸屏、多媒体、新操作界面的支持都较差;在同互联网的交互界面方面,更是具有先天的劣势,代码复杂,严重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开发。

相对三星的快速跟进战略,诺基亚排斥Android系统的做法是固执的,代价是高昂的。

永远不要将自己当作中心封闭起来,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在开放的知识网络的节点上建立一个让第三方加盟的平台,这一点尤其重要。

封闭、保守、独享只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小。只有坚持“开放共赢”的理念,才能真正满足已经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业环境和消费需求。

开放,再开放

互联网精神的本质就是:开放、开放、再开放。只有建立在开放的平台上,才能有平等、共享、去中心这些特点,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传统企业,一定要在组织内部创造开放的文化。

由于相对封闭,华为这些年没少吃苦头。

2010年5月,华为出资200万美元收购了一家美国公司的部分资产。然而,8个月后,华为接到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通知,建议其撤回收购3Leaf特定资产交易的申请。

一开始,华为拒绝接受。按照美国的相关规定,如果华为拒绝接受这一建议,需要美国总统在15天内做出最终裁决。在此期间,有五位美国众议员联名致信奥巴马政府,称华为收购3Leaf Systems将对美国的计算机网络构成威胁。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然而,我们已经决定接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建议,撤销收购3Leaf公司特殊资产的申请。”后来,华为发表了这样的声明。

这样的决定如同三年前的情景再现。2008年3月,贝恩资本与华为联合收购3Com公司也是因未通过CFIUS的审查而最终放弃。由于华为作为中国厂商参与,美国多名议员和政府官员都担心这一交易将导致华为获得美国敏感军事技术。

按照以往华为的一贯风格,对于这样放弃收购的行为一般是“不予回应”或“不予置评”。在业界的惋惜中,这一事件很快归于平静。

不料,在2011年2月25日早,很多网友看到了一封来自华为副董事长胡厚昆的公开信,洋洋洒洒几千字,一口气解释了华为在投资美国的10年里所遭遇的误解。这些误解包括“与PLA(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简称)有密切联系”“知识产权纠纷”“中国政府的财务支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等。

在这封公开信的最后,华为希望美国政府对华为进行调查。“实际上,我们一直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就对华为所有质疑给予正式的调查。我们相信,如果能够通过美国的公平与正义的调查流程,能证明我们是一家真正的商业公司。”

当然,美国政府并没有真的“应邀”对华为展开调查。据华为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美方连最基本的回应也没有。但人们却从这封言辞恳切的公开信中看到,华为公司以及华为人开始变了,变得开放,变得热诚。华为不再选择沉默。

很多人曾经认为华为是封闭、神秘的,但是各位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华为,就会发现华为可以说是中国企业中开放程度最高的企业。

华为在1997年,请IBM的顾问进行流程变革,公司开始也有争论,要不要让顾问们对公司进行全面诊断与透视?任正非说:“脱光衣服,连裤衩也脱掉。”只有你不遮遮掩掩,顾问才能知道你的病根到底在哪里。

华为在研发方面一开始就对西方公司全面开放。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对外开放最受益的就是“一无所有者”。华为今天在全球有20多个研发中心,与全球200多所大学共建研发实验室或者有项目合作,华为邀请了全球不少顶尖科学家做研发顾问,华为与客户有联合创新中心,与竞争对手也有许多合作研发。

所以在研发方面,华为可以说是中国企业中最开放的。如果没有互联网带来知识的广泛分享这样一个过去20多年的大趋势,也不会有华为的今天,如果华为没有抓住互联网带来的全面开放和全球化潮流,主动迎接,也不会有华为的今天。

其实,华为在进行这样的改变时,高层也有争论,说信息安全怎么办?任正非说,最了解华为的是美国公司,美国人对华为的底牌最了解。

任正非其实很清楚,今天这个时代,所有的牌大家都亮在桌上,技术牌、市场牌都放在明处,甚至共享,这时候比拼的就是你的战略,比拼的是不同的企业精神和各自企业的价值观。

2013年3月,在参观华为深圳总部的过程中,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在华为董事会首席秘书江西生的允许下,翻阅了这些簿册,以了解这些作为华为所有者的员工,以及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持股情况。

电信业咨询机构北京博达克咨询公司(BDA China)的董事长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表示,向外界展示持股簿册是一个积极的举动。

华为不断加大透明度,主动对外界解读财报,加大高管曝光度,展示其开放的勇气和决心。

开放是彼此共生

在《Facebook效应》一书中,作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写道:“扎克伯格是从刚一摸触键盘起,就一直在构思一个平台”,“希望把 Facebook设计成某种操作系统,你可以在上面运行各种各样的程序。”

从2007年5月开始,Facebook完全停止了应用程序开发,唯一的事情就是维护用户的个人主页和人际网络,而几乎所有的其他服务都由软件开发公司来提供。

截止到2010年底,已有超过100万的开发者在Facebook平台上开发出50多万个第三方应用程序。另外,Facebook connect让任何网站都能挖掘Facebook上的用户和好友关系数据,并把用户的活动反馈到Facebook上。

开放改变的不仅是平台本身,还有整个互联网生态。在Facebook的平台构架上,每个人都能轻易地像微软一样开发应用程序,《魔兽世界》用6年的时间取得了1200万用户,而《愤怒的小鸟》取得同样的成绩仅仅花了9天,Zynga、Rovio一夜之间成长为游戏巨头。目前,Facebook平台有50家年收入超过500万美元的软件公司,开发者的总收入与Facebook自身的收入相当。

2007年Facebook宣布开放之后,仍然坚持所有程序都自行开发的 MySpace就迅速被前者超越,这个曾经的全球社交网站老大目前在美国的访问者已不足2000万人,新闻集团意欲出售,却应者寥寥。

Facebook很有效率地稳步推行着其商业策略,开放正是其所有策略中的精华所在。截至2010年年底,Facebook的应用开发者人数稳定在100万左右,遍及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

Facebook的商业策略选择几乎成了互联网行业内的一项事实标准—— 对于那些拥有高黏性产品服务、并以此获取到大量忠实用户以及流量、同时缺乏足够变现能力的“平台化”公司而言,将自己的API开放给第三方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

在Facebook开放了接口、谷歌Android开放代码、苹果的Appstore变成开发者的创业平台之后,人们意识到大佬的生存法则正是“开放”二字。

无论是腾讯、百度、淘宝、盛大这样的传统巨头,还是360、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这样的互联网新贵,都纷纷祭起开放的大旗。

金山网络CEO傅盛表示:“互联网本身就是open的,是一个大的‘开放平台’,然而,‘开放’这个词很好听,但传统‘交换流量’的方式其实是对开放的曲解。”开放者与接入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共生的、透明的,双方的服务是深度嵌套、彼此依赖的。

不要老是想自己一个人积累好资源,自己一个人去获得多大的市场和成功,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这个生态系统资源,在促进生态系统的进步的同时使自己获得成功。

不要想上下产业链的通吃,不要想自己一个人垄断市场,发挥生态系统的每个角色的积极性,一起做一个大蛋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