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明辨是非
47724400000024

第24章 坚持真理不卖国求荣(1)

为国尽忠誓死不降的张世杰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

——《孙子·说符》

张世杰是南宋名将,张柔之侄,原为金国人,现为河北省定兴县河内村人。蒙古灭金后投奔南宋,成为南宋末年最重要的统帅。

德祐二年(1276年),小皇帝赵显被俘虏到大都去后,赵显的两个哥哥,九岁的赵昰(音xià)和六岁的赵昺(音bǐng),也在南宋皇族和大臣陆秀夫护送下逃到福州。陆秀夫派人找到张世杰、陈宜中,把他们请到福州。3个大臣一商量,决定拥立赵昰即位,继续打起宋朝的旗帜,反抗元朝。

文天祥得到了这个消息,感到有了恢复的希望,马上也赶到福州,在新的朝廷里担任枢密使。他向陈宜中建议,从海路进攻元军,收复两浙地区。但是陈宜中认为这样做太冒险,不同意文天祥的意见。

文天祥只好改变主意,到南剑州建立都督府,招募人马,准备反攻。第二年,文天祥进兵江西,在各地起义军的配合之下,连续打败元军,收复了会昌等许多县城。这时候,另一路元军已经南下攻打福州。宋军节节败退,陈宜中眼看恢复没有希望,就独自乘船逃到海外去了。张世杰和陆秀夫等保护赵昰逃上海船,往广东转移。不幸海上刮起一场飓风,差点把船打翻,年幼的赵昰受了惊,得病死了。

张世杰和陆秀夫在海上又拥立赵昺即位,把水军转移到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厓音yá)。元朝大将张弘范向元世祖报告说,如果不迅速扑灭南方的小朝廷,恐怕有更多的宋人响应。元世祖就派张弘范为元帅,李恒为副帅,带领精兵2万人,分水陆两路南下。张弘范先派兵攻打驻守在潮州的文天祥。文天祥兵少势孤,被迫转移到海丰的一座荒山岭。元军突然赶到,文天祥被俘虏了。

元兵把文天祥送到张弘范大营,张弘范假意殷勤,给文天祥松了绑,把他留在营里,接着,就下命令集中水军开往厓出。元军到了厓山,张弘范先派人向张世杰劝降。张世杰说:“我知道投降元朝,不但可以活命,而且可以得到富贵。但是,我宁可丢脑袋,决不变节。”

张弘范知道张世杰平日很敬佩文天祥,就要文天祥写信给张世杰招降。文天祥冷笑说:“我自己不能救父母,难道会劝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叫人拿来笔墨,硬逼他写信。文天祥接过笔,毫不犹豫地写下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兵士把他写的诗句拿给张弘范,张弘范看了只好苦笑。他眼看劝降毫无希望,就只有拼命攻打。厓山在我国南面海湾里,背山面海,地势险要。张世杰在海上把1000多条战船排成一字阵,用绳索连接起来,船的四周还筑起城楼,决心跟元兵决一死战。元军用小船满装了茅草,浇足了油,点着了火,乘着风势向宋军发起火攻。张世杰早防到这一着,在船上涂上厚厚的一层湿泥,还缚了一根根长木头,顶住元军的火船。张弘范的火攻失败了,就用船队封锁海口,断绝了张世杰通往陆地的交通。宋兵在海上饿了吃干粮,渴了喝海水。海水又咸又苦,兵士们喝了纷纷呕吐。张弘范发动元兵发起猛攻,宋兵誓死抵抗,双方相持不下。

这时候,元军副统帅李恒也从广州到厓山跟张弘范会师。张弘范增加了实力,重新组织力量进攻。他把元军分为四路,围攻宋军。潮落的时候,元军从北面冲击;潮涨的时候,元军又顺着潮水从南面进攻。宋军两面受敌,正在拼命招架。忽然听到张弘范的坐船奏起音乐来。宋军听了,以为元将正在举行宴会,稍微松懈一下。哪想到这个乐声恰恰是元军总攻的讯号。乐声一起,张弘范的坐船发起进攻,箭如雨一样射向宋船。元兵在乱箭掩护下,夺了宋军7艘战船。各路元军一起猛攻,从晌午到傍晚,厓山的海上,海潮汹涌,杀声震天。

张世杰正在指挥战斗,忽然看见一条宋船降下了旗,停止抵抗,其他战船也陆续下了旗,张世杰知道大势已去,急忙一面把精兵集中在中军,一面派人驾驶小船,准备把赵昺接过来,组织突围。

赵昺的坐船,由陆秀夫守着。他对张世杰派去接赵昺的小船,闹不清是真是假,怕小皇帝落在元军手中,就拒绝了使者的要求。他回过头对赵昺说:“国家到了这步田地,陛下也只好以身殉国了。”说着,就背着赵昺一起跳进了大海,被滚滚波涛淹没了。

张世杰没有接到赵昺,只好指挥战船,趁着夜色朦胧,突围撤退到海陵山。他点了一下战船,1000艘战船只剩下十几条。这时候,海岸又刮起了飓风,有人劝张世杰登岸避风。张世杰坚持不肯上岸。一阵巨浪袭来,把他的船打沉了。这位誓死抵抗的宋将终于落水牺牲。

公元1279年2月,元朝统一了中国,南宋宣告灭亡。

惨遭诬陷只因“莫须

有”的岳飞

处明然后能明人。

——(宋)陆九渊

岳飞(1103~1142),精忠报国之人,汉族,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字鹏举,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一。死后20年,高宗禅位,孝宗为他平反,谥武穆,后宁宗改谥忠武,追封为鄂王。

岳飞20岁投军抗金。绍兴十一年(1141年)12月29日,秦桧以“其事莫须有”(难道没有这样的事吗)的罪名将岳飞治罪,在临安大理寺狱中被狱卒拉肋(猛击胸肋)而死,时年39岁。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抗金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留有《岳武穆集》。存词3首。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岳飞诬陷被杀后,金国人举国弹冠相庆。因为,南宋再也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像岳家军一样难以撼动!

绍兴和议之后,兀术派使者送密信给秦桧说:“你天天向我们求和,但是留着岳飞,我们不放心。一定得想法子把他除掉。”秦桧接到主子的密信,就向岳飞下毒手了。秦桧先唆使他的同党、监察御史万俟卨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章,攻击岳飞骄傲自大,捏造了岳飞在金兵进攻淮西的时候,拥兵不救,放弃阵地等许多“罪名”。万俟卨开了第一炮以后,又有一批秦桧同党接二连三上奏章攻击岳飞。岳飞知道秦桧跟他过不去,就主动要求辞去枢密副使的职务,高宗马上批准。

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大将张俊原来是岳飞的上司,后来岳飞立了大功,遭到张俊的妒忌。秦桧知道张俊对岳飞不满,就勾结张俊,唆使岳家军的部将王贵、王俊,诬告另一个部将张宪想占据襄阳,发动兵变,帮助岳飞夺回兵权,还诬告岳飞的儿子岳云曾经写信给张宪,秘密策划这件事。秦桧根据王贵、王俊两个奸徒的诬告,先把张宪抓起来送进大理寺大狱,严刑拷打,张宪宁死不招。接着,秦桧又奏请高宗下令逮捕岳飞、岳云,到大理寺受审。

秦桧的使者去逮捕岳飞,岳飞笑着对使者说:“上有天,下有地,会证明我是无罪的。”

岳飞、岳云两人被逮捕到大理寺的时候,张宪已被拷打得遍体鳞伤,浑身是血,不像个人样儿。岳飞见了心里又难过,又气愤。审问岳飞的就是万俟卨。万俟卨拿出王贵、王俊的诬告状,放在岳飞面前,吆喝着说:“朝廷哪里亏待你们三人,为什么要谋反?”岳飞说:“我没有什么对不起国家的地方。你们掌管国法的人,可不能诬陷忠良啊!”旁边一些官员们也七嘴八舌地附和万俟卨,硬说岳飞想谋反。岳飞知道这批家伙都是秦桧的同党,申辩也没有用,就长叹一声说:“我今天落在奸贼的手里,虽然有一片忠心,也没法申诉了。”

秦桧又派御史中丞何铸审问,岳飞一句话也不回答,他扯开上衣,露出脊梁让何铸看,只见岳飞背上刺着“精忠报国”4个大字,痕迹很深。何铸一看,大为震动,不敢再审,就把岳飞押回监狱,再看了一些案卷,觉得说岳飞谋反确实没有证据,只好向秦桧照实回报。

秦桧认为何铸同情岳飞,不再让他审问,仍叫万俟卨罗织罪状。万俟卨一口咬定岳云曾经写信给张宪,布置夺军谋反的计划。他们没有物证,就诬说原信已经被张宪烧毁了。万俟卨反复拷问岳飞等3人,岳飞受尽酷刑,什么都不承认。有一天,万俟卨又逼岳飞写供词,岳飞在纸上只写下8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这个案件拖了两个月,审讯毫无结果。朝廷官员都知道岳飞冤枉,有些官员大胆上奏章替岳飞申冤,结果也遭到秦桧陷害。

老将韩世忠忍不住亲自去找秦桧,责问他凭什么说岳飞谋反,到底有什么证据。秦桧蛮横地说:“岳飞给张宪的信,虽然没有证据,但是这件事莫须有(就是‘也许有’的意思)。”

韩世忠气愤地说:“‘莫须有’3个字,怎能叫天下人心服?”韩世忠反复力争,没有结果,就自己上奏章把枢密使职务辞了。

有一天,秦桧上朝回家,跟他妻子王氏在东窗下一起喝酒。秦桧手里拿着一只柑子,心神不定地用手指甲在柑子皮上乱划。王氏是个比秦桧还狠毒的人,她看出秦桧对要不要马上杀岳飞,还在犹豫,冷笑着说:“你这老头儿,好没有决断,要知道缚虎容易放虎难啊!”秦桧听了王氏的话,狠了狠心,马上亲手写了一个纸条,秘密派人送到监狱。

公元1142年1月的一个夜里,这位年仅39岁的民族英雄在牢里被害牺牲。岳云、张宪同时被害。

岳飞被害以后,临安狱卒隗顺偷偷地把他的遗骨埋葬起来。直到宋高宗死后,岳飞的冤狱得到平反昭雪,人们把岳飞的遗骨改葬在西湖边栖霞岭上,后来又在岳墓的东面修建了岳庙。现在,在庄严雄伟的岳庙大殿里,端坐着全身戎装的岳飞塑像,塑像上方悬挂的匾额上,刻着岳飞亲笔写的“还我河山”4个大字,使人肃然起敬。在岳飞墓门对面,还放着用生铁浇铸的秦桧、王氏、万俟卨和张俊4个反剪双手的跪像,反映了人民对民族英雄的景仰和对卖国贼的憎恨。

固守孤城焚诏拒降的李庭芝

粉身碎骨何所俱,留得青白在人间。

——于谦

南宋末年,金国势力渐衰,蒙古族渐盛,先后灭掉金和西夏,接着向南宋进攻。南宋统治阶级多主降,只有少数爱国官员挺身而出、率众抗敌,李庭芝就是当时坚持抗元斗争的杰出代表之一。

李庭芝,字祥甫,湖北随州应山县人。生于1219年,死于1276年。他自幼身体魁梧、聪明过人,喜欢玩枪弄棒,立志报效祖国。理宗嘉熙末年(1240年)蒙古族向南宋大举进犯,长江沿岸防线吃紧。李庭芝急国家之所急,主动去找负责湖北防务的主帅孟珙,献江防之计并请求给他为国效劳的机会。孟珙对他的爱国之举甚为称赞,就让他暂时代理湖北建始县令。李庭芝一到任,一面大力加强农业生产,一面教导农民操练武艺,仅用一年时间,就使建始县的青壮年农民成为既能生产又会打仗的战士了。淳初年(1241年),李庭芝考中进士,仍被派往孟珙幕府中,担任主管机要文字的秘书工作。1246年,孟珙在任上病逝。死前向皇帝推举贾似道镇守两湖,同时把李庭芝推荐给贾似道。贾似道任他为京湖制置司的参议。李庭芝向贾似道提出许多加强防务的建议,都切中要害。

1258年,蒙古蒙哥汗发三路大军向南宋大举推进。朝廷任命李庭芝镇守扬州。扬州经过几年的兵荒马乱,房屋倒塌,盐户逃亡,经济衰退,市面萧条。李庭芝采取了一系列的恢复措施:宽免百姓积年拖欠的租税;官府借钱给百姓修建房屋;纠集民工疏通运河,便利运盐经商。不久,百姓们把房屋盖起来了,外逃的盐户迁回来了。李庭芝还在扬州大办学舍,招收青年少年诵读诗书。扬州地区遭受水旱灾害,他就命令地方官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甚至还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救济灾民。李庭芝如此关心百姓疾苦,为民兴利除害,深受扬州人民爱戴。

1267年,投降蒙古的南宋潼川安抚使刘整向忽必烈献计:进攻南宋,必须先取襄阳,由汉水渡长江,宋朝可灭。第二年忽必烈以刘整为都元师,随同阿术进犯襄阳。他们造战船5千艘,练水兵7万,在襄阳城外筑了10个小城,在汉水上布满战船,企图用水陆封锁的办法困死城中军民。1270年,朝廷任命李庭芝为京湖制置大使,领兵出援襄樊。那时候,权臣贾似道当政,他怕李庭芝打了胜仗,立下大功,会威胁自己的权势,就派他的心腹范文虎为福州观察使,从中牵制李庭芝。范文虎成天在营中陪着爱妾嬉戏取乐,根本不打算行动。李庭芝屡次约他进兵,他都敷衍说:“我还没有接到皇上的圣旨呢!”1271年夏,蒙古又调遣四川等地军队,水陆并进,加紧包围襄樊。这时,两城已被围5年,城里特别缺少盐、柴、布匹等物。1272年,李庭芝屯驻在郢州,得知襄阳西北有条清泥河可达襄阳,就选船百艘,招募民兵3000人,沿清泥河到襄阳运送物质,支援抗敌。这3000民兵明知此去九死一生,但人人感奋,毫不动摇。元军为封锁襄樊,用铁链、木筏填塞江口,简直无隙可通。民兵领袖张顺、张贵率轻舟顺流而下,冲进元军的封锁线,斩断元军设置的各种障碍物。元军见他们如天兵突如其来,夜里不敢交锋。他们在水上转战120里,黎明时抵达襄阳城下。城中守军见援军送来急需的物资,欢欣鼓舞,勇气倍长。这时独不见张顺。数日后张顺尸体在江中浮起,身中4创6箭,仍手执弓矢,怒气勃勃如生。张贵入城后,又带领能伏水中数日的水手2人,泅水去郢州约范文虎发兵夹击元军,不幸途中负伤被俘,英勇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