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家王洛宾,1938年他改编的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问世之后,他便与西部歌曲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他将人生全部奉献给了西部民歌。
1913年12月28日,王洛宾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里,“七七事变”北平沦陷后,他毅然加入到了抗日的队伍当中,并且将名字改为了王洛宾。1939—1941年,王洛宾在青海回中当了老师,在这期间他常常走入民间进行采风,还参与到了郑君里的《祖国万岁》电影摄制组工作,在各地进行巡回演出。《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达坂城的姑娘》、《康定情歌》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这些歌曲旋律十分优美,颇受人们的喜爱。
可是在1951年6月,王洛宾却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了,原来就是因为王洛宾的作品。在1952年2月,新疆军区军法处认为他散布谣言、拖延时间不回,于是将他判处两年劳役。在服役期间,他没有颓废不起,而是继续创作,为话剧《丰收》进行了谱曲,还创作了许多歌曲。1954年8月他终于出狱,可是好景不长,1960年4月,王洛宾又因历史问题被关进乌鲁木齐第一监狱,在这里一待就是15年。即使在这恶劣的环境下,王洛宾仍然没有放弃创作,创作了《共产党宣言》组歌、《毛主席语录》组歌等大量的作品。
1975年5月他终于重建天日,可这时他已经是一位62岁的老人了。此后,他的作品成为音乐会上的宠儿,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在国际上也颇受欢迎,而他“西北歌王”、“民歌之父”的名号就此诞生。
王洛宾创作的歌曲旋律十分优美,并且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曲一直流传至今,仍然备受欢迎,享誉世界各地。1947年,这首歌被外国人进行了第一次公演,美国男低音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上海演出时表演了这首歌。1998年,美国爵士天后戴安娜罗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卡雷拉斯、多明戈在台北跨世纪之声音乐会上,他们还用这首歌进行了压轴表演。这首歌在艺术上得到了专家们极高的评价,被冠以“艺术珍品之称,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王洛宾自己心中,这也是他最喜欢的一首歌,在他去世后,这首歌还刻在了他的墓碑上。
《青春舞曲》也是王洛宾一首重要的代表作品,新疆达瓦孜艺人表演时的伴奏曲是这首歌曲的原始曲调。1939年秋天,王洛宾从一个卖葡萄干的维吾尔族商人那里寻找到了这个曲调。当时王洛宾正和自己的妻子刚分手,情绪十分低落,于是王洛宾在本来欢快的曲调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抹忧伤色彩:“美丽的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而副歌中的“bird那呦呦”在以后的传唱中则发生了奇怪的转变,即“别的那呦呦”、“别的那样呦”。虽然歌词感觉有些奇怪,但却为这首《青春舞曲》增添了一种悲极生乐的迷人气质。
王洛宾的作品无数,展现着无穷的魅力。
王洛宾的西部民歌享誉世界。他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作,他创作的革命歌曲振奋人心,是我国艺术中的珍宝。他将他的人生奉献于艺术创作,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珍品,他是第一位在联合国高唱民族歌曲的人,令国人为之骄傲。当今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总会响起王洛宾歌曲那动听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