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三季-艺术故事总动员
47844800000066

第66章 全球闻名的《思想者》

《思想者》是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雕塑名作。《思想者》的创作出自于《地狱之门》,那是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而做的大门。罗丹在设计《地狱之门》铜饰浮雕的总体构图时,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这一尊后来成为他个人艺术的里程碑的圆雕《思想者》。它是被预订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顶上的,原来被一些浅浮雕围绕着,这些浮雕是根据但丁的《神曲》而创作的,后来独立出来,被放大三倍。最初罗丹给这尊雕像命名为《诗人》,意在象征着但丁对于地狱中种种罪恶幽灵的思考。为了这个形象,罗丹倾注了巨大的艺术力量。

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漠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他渴望沉入冥想,努力把那强壮的身体抽缩、压成一团。他的肌肉非常紧张,不但在全神贯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痛苦之中。他注视着下面所发生的悲剧,他同情、爱惜人类,因而不能对那些犯罪的人下最后的判决,所以他怀着极其矛盾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内心的苦闷。这种苦闷的内心情感,通过对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艺术处理,生动地表现出来,如那突出的前额和眉弓,使双目凹陷,隐没在暗影之中,增强了苦闷沉思的表情,又如那紧紧收屈的小腿肌腱和痉挛般弯曲的脚趾,有力地传达了这种痛苦的情感。这种表面沉静而隐藏于内的力量更加令人深思。

为什么要用这尊粗壮结实的裸体形象来创造《思想者》,并准备把它安放在大件浮雕门饰《地狱之门》的顶上?罗丹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对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裸体是最具有丰富意义的。”罗丹在这件作品中,一方面采用了现实主义的精确手法,另一方面表达了与诗人但丁相一致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对人类的苦难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悲痛。1889年,这尊以《思想者——诗人》为名的石膏像,在莫奈、罗丹巴黎连展中展出。从此以后,《思想者》成为唯一的名字,在世界各地无数的展览中出现。1904年,放大的《思想者》石膏像在伦敦第一次展出。同年铜雕像在巴黎的全国美术展中展出,它被放在大宫殿中心穹顶下贵宾的位置。

《思想者》是罗丹晚年最伟大的杰作,它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

罗丹的雕塑《思想者》,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罗丹艺术的化身。总能让人感受到它跟罗丹之间的那种挥之不去的情愫。那种对人类的深深悲悯之情,正是罗凡通过《思想者》所传达的内在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