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三季-艺术故事总动员
47844800000067

第67章 超凡的游历《神曲》

《神曲》这样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得以产生,是与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状况、诗人所具有的深厚学识和独特的个人经历分不开的,这种丰富的经历,成为但丁日后创作的蓝本。但丁是当时最杰出的语言学家之一,他又是在时代激流中冲浪的政治家,这是博大精深的《神曲》问世的基础。

13世纪的意大利四分五裂,政治上主宰意大利的,一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二为罗马教皇。当时佛罗伦萨有代表封建贵族利益、支持罗马教皇的基白林党和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贵尔夫党。但丁的父亲长期经商,拥戴贵尔夫党。青年时期,但丁也以激昂的政治热情参加了贵尔夫党,投身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并参加了粉碎基白林党的战斗。贵尔夫党在佛罗伦萨掌权后,但丁被选为该城行政官。该党后又分裂为黑白两党,但丁属于白党,反对罗马教皇对佛罗伦萨的干涉。黑党于1302年击败白党,掌握了政权,开始清洗白党成员,但丁被没收全部家产,判处终身流放。

20年的流放使但丁广泛地接触了现实社会,看到了阻碍意大利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分裂与内讧,他对意大利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切的了解,逐渐将自己的命运融入对民族前途的深沉思考之中。在放逐期间,但丁历时14年完成长篇诗作《神曲》。全诗长14233行,分为3部,每部33篇,寄予了他的忧愤之情。但丁继承了先知文学和启示文学的传统,将澎湃的激情与匪夷所思的幻想相结合,将对现实的评判与对“天国”诚挚的信仰相结合,展示出诗人惊人的想象力。以梦幻、寓意、象征为特点的《神曲》,把中世纪文学艺术推向了高峰,是中世纪文学哺育出的瑰宝,也是欧洲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神曲》是但丁幻游三界的神奇描述,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诗人自叙在大赦圣年的1300年春天,正当自己35岁的人生中途,是年4月8日,诗人迷失于一座黑暗的森林之中,正当他努力向山峰攀登时,唯一的出口又被母豹、雄狮和母狼拦住去路,从而进行了地狱、炼狱和天堂之旅。地狱分9层,状如漏斗,越往下越小,居住于此的,都是生前犯有重罪之人。他们的灵魂依罪孽之轻重,被安排在不同层面中受惩罚。这里有贪官污吏、伪君子、邪恶的教皇、买卖圣职者、盗贼、淫媒、诬告犯、高利贷者,也有贪色、贪吃、易怒的邪教徒。他们放在第9层,冻在冰湖里,受酷刑折磨。炼狱是大海中的一座孤山,也分9层。这里是有罪的灵魂洗涤罪孽之地,待罪恶炼净后,仍有望进入天堂。悔悟晚了的罪人不得入内,只能在山门外长期苦等。炼狱各层中分别住着骄、妒、怒、惰、贪、食、色基督教“七罪”中罪过较轻者的灵魂。

天堂共有九重天,即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水晶天,天使们就住在这里。能入天堂者都是生前的义人,英明的君主、学界的圣徒和虔诚的教士,才能在此享受永恒的幸福。天堂气象宏伟庄严,流光溢彩,充满仁爱和欢乐。在第八重天,但丁接受了三位圣人关于“信、望、爱”神学三美德的询问,顿感神魂超拔,跟随圣人培纳多进入神秘明丽的苍穹,欲一窥“三位一体”的深刻意义,但见金光一闪,幻想和全诗在极乐的气氛中戛然而止。

《神曲》虽以梦游三界的故事为中心,但其中的见闻大都取材于现实,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诗中的许多人物虽然是但丁笔下的鬼魂,但由于均有现实依据,因此写得血肉丰满,性格鲜明,令读者难以忘怀,闪烁着但丁以理性代替神权的光辉思想。《神曲》的主题,意在探索诗人自身、意大利民族乃至人类的未来命运,但丁的结论是:意大利民族和整个人类必须在信仰的启示下,以理性规范行为,实行道德完善和精神境界的不断超越,才能与最高真理合一,获得光明的前途。

《神曲》通过对诗人幻游过程中遇到的上百个各种类型的人物的描写,反映出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转折时期的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发生的社会变革,透露了新时代的新思想——人文主义的曙光。《神曲》对中世纪政治、哲学、科学、神学、诗歌、绘画、文化作了艺术性的阐述和总结,它不仅在思想性、艺术性上达到了时代的先进水平,是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而且是一部反映社会生活状况、传授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