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
47860000000019

第19章 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关键点(3)

4.5项目团队

共青团工作项目团队的建设,就是使组建的项目团队协调一致,共同完成项目目标。要管理好一个项目团队,项目管理人员就必须掌握项目团队的特征、项目团队的发展阶段、影响项目团队绩效的因素、项目团队建设要点等方面。

4.5.1项目团队的特征

项目团队是由一组个体成员为实现一个具体项目的目标而组建的工作队伍。项目团队与一般意义上的团队是不同的,具有以下特征:

(1)项目团队具有一定的目的;

(2)项目团队是临时组织;

(3)项目负责人是项目团队的领导;

(4)项目团队强调合作精神;

(5)项目团队成员的增减具有灵活性;

(6)项目团队建设是项目成功的组织保障。

4.5.2项目团队的发展阶段

共青团工作活动大多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项目成员基本上都是从团系统内临时抽调的,项目成员来自不同的职能部门或不同组织,要使这样一组人发展成为一个高效的团队,要经过一个过程。通常可将这一过程分解为下述五个阶段,见图4-5。

(1)形成阶段。项目成员刚刚开始在一起工作,由于年轻,总体上有积极进步、努力工作的愿望,但对自己的职责及其他成员的角色都不是很了解,他们会有很多的疑问,并不断摸索以确定何种行为能够被接受。这一阶段,项目负责人要对团队进行指导和构建工作。具体有向项目成员宣传项目目标,并为他们描述未来的美好前景及成功所能带来的效益;公布项目的工作范围、标准、预算和进度计划,使每个成员对项目目标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建立起共同的远景;明确每个项目成员的角色、主要任务和要求;与项目成员共同讨论项目团队的组成、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和一些方针政策,以便取得一致意见,保证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2)磨合阶段。这是团队内激烈冲突的阶段。随着工作的开展,各方面问题会逐渐暴露。成员们可能会发现,现实与理想不一致,任务繁重而且困难重重,经费或进度限制太过于紧张,由于年轻气盛,工作中可能与某个成员合作不愉快。这些都会导致冲突、士气低落。这一阶段,项目负责人要利用这一时机,创造一个理解和支持的环境。允许成员表达他们所关注的问题,甚至发泄他们的不满;做好疏导工作,努力解决矛盾;依靠成员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决策。

(3)规范阶段。团队行为将逐渐趋于规范,项目成员经过磨合阶段逐渐冷静下来,开始表现出相互间的理解、关心和友爱,亲密的团队关系开始形成,同时,团队开始表现出凝聚力。另一方面,成员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开始熟悉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在这一阶段,项目负责人应尽量减少指导性工作,给予成员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确立团队规范的同时,要鼓励成员的个性发挥;培育团队文化,注重培养成员对团队的认同感、归属感,努力营造出相互协作、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努力奉献的精神氛围。

(4)表现阶段。这是一个创造价值的阶段,也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团队的结构完全功能化,项目成员一方面积极工作,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努力;另一方面成员之间能够开放、坦诚、及时地进行沟通,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创造出很高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这一阶段,项目负责人工作的重点应是授予团队成员更大的权力,尽量发挥成员的潜力;帮助团队执行项目计划,集中精力了解掌握有关经费开支、项目实施进度、工作范围的具体完成情况,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对成员的工作业绩作出客观的评价,并采取适当的方式给予激励。

(5)解散阶段。项目团队任务完成,项目成员就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项目团队的工作使命完成。

4.5.3影响项目团队绩效的因素

项目团队绩效,即团队的工作效率,反映了团队取得的成果。影响项目团队绩效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八方面。

(1)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指全体成员要具有统一的、共同的理想目标,项目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合作。

(2)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的经验、素质、能力、性格等都会对团队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

(3)团队目标的明确性。项目团队的目标就是项目管理的目标,项目成员应该了解项目的目标、项目的工作范围、经费预算、进度计划和质量标准等相关信息,才能对项目有大致的把握,明确自己的任务。

项目成员如果不能对团队目标达成统一的认识,就会影响团队的绩效。

(4)信息沟通。信息沟通也会影响项目团队的绩效,项目成员通过畅通的渠道交流信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就某些问题达成共识,减少冲突,从而提高团队的工作绩效。如果在工作中,项目成员之间缺乏沟通,或项目团队与外部信息交流不畅,就会造成团队绩效低下,甚至造成工作损失。

(5)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项目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他们全力投入工作,从而提高整个项目团队的工作效率。如果激励措施力度不够,很可能会使成员工作消极、效率低下,这样就会影响团队的绩效。

(6)团队的规章制度。项目团队的规章制度可以规范整个团队及其成员的工作行为,为团队的高效运行提供制度保障。一个无章可循的团队,其绩效通常也是十分低下的。

(7)项目成员职责的明确性。项目成员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才能使团队的绩效得到提高。如果团队职责不清或团队在管理上存在着职责交叉的问题,就会导致某些工作的延误,造成整个团队绩效下降。

(8)约束机制。约束机制可以对项目成员的一些不良行为形成制约,有利于项目团队绩效的提高。

4.5.4项目团队建设要点

在建设共青团工作项目团队的各个阶段,掌握必要的团队建设方法非常重要。

(1)挑选骨干。“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没有几个核心骨干,一个项目负责人是难以管理众多人员的。骨干成员与基本成员的重要区别是:基本成员要求良好的工作环境、文化氛围,而骨干成员往往认识到机会的重要性,抓住机会为事业成功积累经验和打下基础。

(2)制定制度,严格执行。小头目管事,大主管管人。在项目规模小的时候,项目负责人既是具体工作的指导者,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又是管理者,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实现人管人。在项目规模较大的时候,项目负责人必须通过立规矩、建标准,来实现制度管人。一个强势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个规章制度的制定者。规章制度包含纪律条例、组织条例、财务条例、保密条例和奖惩制度等。好的规章制度应表现为执行者们都感觉到规章制度的存在,但并不觉得它是一种约束。

(3)多渠道沟通。团队成员不仅需要工作上的沟通,还需要生活上的沟通,这可以帮助大家建立信任和友情,在工作中能起促进作用。

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每天与不同的人吃工作午餐,在周末组织大家一起吃晚餐等,逐步建立坦诚的良好氛围。

(4)相对集中。在相对集中的环境下一起工作,对团队建设的作用不可小视。大家可以经常交流工作和个人情况,避免“我们”对“他们”等团队分裂成小团体的情况发生。

(5)缓解疲劳。项目团队的工作强度一般都比较大,为了完成项目目标往往连续加班,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注意工作的阶段性和节奏性。发挥共青团的优势,在取得阶段性目标的情况下举行庆祝活动,并让每个人参加,让大家适度放松并建立信心。

(6)团队会议。团队会议不同于工作会议:一种是讨论团队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改进,项目负责人不是下结论的人,而是寻求答案的人;另一种是帮助某个成员,这种会议可以先让被讨论的对象回避,自己写评语,同时大家写对他的评语,然后对比双方的差异,找出问题所在,以求不断改进。

(7)评价成员。项目成员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领导者要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包括表扬、提醒、批评和处罚。表扬和批评要公开公正,否则达不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对工作中出现的过失或因事先没有约定造成的问题,应该考虑先提醒。提醒要隐蔽,让成员知道错误和后果,并承诺不再犯错。处罚是万不得已采取的措施,处罚是中性处理措施,不要涉及人身攻击,被处罚者要事先知道这是自己行为的结果。

(8)解决冲突。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冲突在所难免。冲突的益处是暴露问题、激起讨论、澄清思想或寻求新的方案;害处是控制不好就会破坏沟通、破坏团结、降低信任。正确解决冲突,第一,要营造氛围,控制情绪,建立友善信任的环境;第二,要正视问题,换位思考,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第三,要积极沟通,交换意见,寻找分歧;第四,要肯放弃原来观点并重新考虑问题;第五,力争达成一致,尽力得到最好和最全面的方案。

案例

谁是合格的项目负责人

某团地委在“五四”期间,同时开展了多个活动,这些活动处于不同阶段。团地委负责人要求这些活动都按照项目化来运作,团地委人手不够时,部分项目成员可从下属团组织抽调。项目负责人原则上由团地委内部产生,可以是团地委部门负责人,也可是团地委一般工作人员。项目团队成员既要受职能部门负责人领导,也要受项目负责人领导。小张是一名大学毕业生,在宣传部工作了五年。因青工部副部长工作调动,青工部副部长这一职位空缺,团地委领导班子考虑到了小张,想利用“五四”期间的活动锻炼小张。小张就被安排负责其中一个项目。小王硕士刚毕业,被安排进了团地委,被临时安排进小张的项目团队中。小王工作能力较强,在学校就是学生会主席,主持过多次大型活动。

小张认为自己是老团干,在不了解小王的工作水平和能力的前提下,经常找小王谈话,建议他怎样工作等,小王不予理睬。有一次,小王告诉小张,他有一些对他们正在实施的项目的设想,可以节约人力和物力。小张听后一笑了之,不组织论证这些设想的可行性。这使得小王很不高兴。

问题

1.分析一下该团地委实施的项目属于哪种项目组织结构?为什么?

2.你认为作为该项目的工作人员,小王对待项目负责人小张的态度合适吗?

3.你认为小张胜任项目负责人这个职位吗?为什么?

练习

高效的团队应具有哪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