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贵细中药材100味选用
47872700000011

第11章 天冬

天冬又名天门冬、明天冬。为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干燥块根。主产于贵州、四川、广西、浙江、云南等地,陕西、甘肃、湖北、安徽、河南、江西也产。

药材识别

呈长纺锤形或圆柱形,两端渐细,略弯曲,长5~18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细纵纹及纵沟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对光照视,有1条不明的细心。质硬或柔润,有粘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气微、味甜,微苦。

以条粗壮、色黄白、半透明者为佳。

规格标准

等级标准

一等干货。呈长纺锤形,去净外皮。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半透明,条肥大,有糖质。断面黄白色,角质状,中央有白色中柱(白心)。气微,味甜微苦。中部直径1.2cm以上。无硬皮、杂质、虫蛀、霉变二等干货。呈长纺锤形,去净外皮。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间有纵沟纹,半透明,有糖质。断面黄白色,角质状,中央有白色中柱(白心)。气微,味甜微苦。中部直径0.8cm以上。间有未剥净硬皮,但不得超过5%。无杂质、虫蛀、霉变三等干货。呈长纺锤形,去外皮。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有糖质。断续表

等级标准

面红棕色,角质状,中央有白色中柱(白心)。气微,味甜微苦。中部直径0.5cm以上。稍有未去净硬皮,但不得超过15%。无杂质、虫蛀、霉变作用用途

天冬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能。主要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粘,咽干口渴,肠燥便秘等。对肺热阴伤之燥热咳嗽咯血,能起到养肺阴而润肺止咳、止血兼疗虚劳咳嗽的作用。对阴虚内热,津伤消渴,肠燥便秘之证也有治疗作用。还能滋肾养阴、润燥滑肠。也常用于须发早白的配方。

现代临床上还用于恶性淋巴瘤、糖尿病、乳腺小叶增生,急、慢性咽喉炎、催乳等。

用法推荐

(1)医师处方用量6~12g。

(2)鲜天冬450g。洗净,捣烂取汁,1日分3次,饭前用黄酒送服。用于早期乳腺癌。

(3)天冬30g。水煎取汁,用曲适量、糯米500g酿酒。每次2~5汤匙。久服能强壮补虚。

(4)天冬、麦冬、五味子各等份。共熬膏,加入蜂蜜,每次1匙,开水调服,每日2次。治久咳痰少、消渴。

(5)天冬20g、黄精30g、枸杞30g、苍术30g、松针40g。上药捣至细碎,用白布包好,置洁净浸酒容器中,倒入白酒1500g,密封浸泡7日以上,弃去药袋,取酒常饮,空腹温饮,每次30~60mL,早晚各服1次。用于润养五脏,延年益寿。久服健身,治头晕目眩,腰膝不利,食少纳呆,体倦乏力等。

(6)天冬60g,瘦猪肉500g。炖服,治乳汁不通。

(7)鲜天冬60g。撕去皮,放于碗中隔水蒸熟,用糖调味,分3次服。治乳房良性肿瘤(对乳腺小叶增生总有效率83%)。

(8)天冬8g、人参3g、生地12g、山茱萸6g、枸杞3g。1日1剂,水煎服。用于糖尿病。

(9)天冬10g、枇杷叶10g、金银花10g、桑枝15g、陈皮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用于咳嗽。

(10)天冬25g、生地20g、沙参2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用于阴虚咳嗽。

(11)天冬20g、白果(去壳)15g、薏苡仁20g、桔梗20g、炙黄芪5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用于咳嗽。

(12)天冬、麦冬各15g。煎汁浓缩,加入蜂蜜250g共熬成膏,每次15~25g,1日2次,开水冲服。用于咳嗽,咽痛,音哑。

(13)天冬12g、金银花12g、灯台树皮12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用于肺燥咳嗽(灯台树皮为夹竹桃科植物糖胶树的树皮)。

(14)天冬30g、鲜鲫鱼1条。共炖熟,加少许食盐调味,1日分3次服用。用于咳嗽。

(15)天冬60g、冰糖15g。加水共炖熟,1日2次分服。用于干咳。

(16)天冬150g、川贝母150g、鸡内金150g、乌贼骨350g。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1日服3次。用于胃溃疡。

(17)天冬300g。水煎,取浓汁,加白酒15g,1日分2次服下。用于崩漏。

(18)天冬30g、鸡肉200g。共炖熟,食盐调味,食肉喝汤,1日2次。用于产后贫血。

(19)天冬15g、麦冬15g、百部9g、瓜蒌仁9g、陈皮9g。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用于百日咳。

(20)鲜天冬20g。洗净,去粗皮,置碗内捣烂,每日1剂,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用于痈、疽、疖肿。

(21)天冬15g、麦冬15g、淡竹叶15g。水煎服。用于口疮。

(22)天冬5g、麦冬5g。切成小碎块,一并置于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15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下午各泡服1剂。用于阴虚肺燥,或燥热伤肺的燥咳证。症见干咳无痰,口唇干燥,口渴引饮。

(23)天冬5g、生地5g、麦冬3g、黄连1g。将天冬和生地切成小碎块,与其他药一并置于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15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下午和晚上各泡服1剂。用于胃火炽盛的消渴证所致的口干口渴,饮水难解,心中烦热。

(24)天冬5g、生地5g、菊花5g、枳壳5g。将天冬、生地和枳壳切成小碎块,与菊花一并置于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15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午和晚上各泡服1剂。用于肝肾阴虚,血不养睛的近视眼。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外感风寒咳嗽、虚寒泄泻忌用。保存条件本品含多糖类成分,受潮易泛糖(泛油)、虫蛀。吸潮品返软,表面呈油渍样,常粘成坨块,颜色变为暗棕黑色。应置阴凉、干燥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