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贵细中药材100味选用
47872700000023

第23章 龙眼肉

龙眼肉又名龙眼干、荔枝肉、蜜脾。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主产于福建、广西。福建产品质最佳,广西产量最大。药材识别呈不规则块片或圆筒块片或为纵向破裂的不规则薄片,常数片相互粘结。片长约1~1.5cm,宽1~4cm,厚约0.1cm。棕褐色,半透明。外面(靠果皮的一面)皱缩不平,内面(紧贴种子的一面)光亮而有细纵皱纹。质柔润,有粘性。气微香,味甚甜。

以片厚、柔润、色棕褐、甜味浓者为佳。

规格标准

龙眼肉按厚薄大小色泽分为1~3等。

作用用途

龙眼肉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能。主要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等。本品甘平质润,药食兼用,滋补强壮,延年益寿,以养营血而又有良好的安神作用,故对心脾血虚之证,效果良好。还能益智、开胃醒脾,味道鲜美,备受人们喜爱。作为食疗,治疗神经性心悸有较好的疗效。

现代临床上还用于提高智商,治疗克山病、食道癌等。

用法推荐

(1)医师处方用量9~15g。单用30~60g。

(2)龙眼肉15g、大枣5枚、生姜5g。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用于妇人产后气血双亏浮肿。

(3)龙眼肉10g、茯苓5g、红参1g。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用于在儿童发育期智力观察时,表现出有显著提高儿童智商的作用。

(4)龙眼肉50g、五味子50g、山药50g、酸枣仁15g、柏子仁15g。水煎常服用。用于神经衰弱。

(5)龙眼肉100g、山药100g、薏苡仁100g、大枣10枚。常将上药共煮成稀饭服用。用于食道癌。

(6)龙眼肉适量、苦参30g。先将苦参烧灰存性,研为细末,早、晚各服3g,用开水送下,服药后吃龙眼肉适量。用于痔疮出血。

(7)龙眼肉500g、白酒1000g。浸泡1月后服,每次一小杯(以不醉为准),每日早、晚饭前及睡前饮。用于补心健脾,养血安神,治心血不足,怔忡健忘,惊悸不寐,年老体虚等。

(8)龙眼肉5g、莲子肉10g、大米100g。煮粥常食之。用于贫血。

(9)龙眼肉10g、连衣花生米15g。加食盐适量煮食。用于贫血。

(10)龙眼肉15g、连衣花生米30g、鸡蛋1个。共炖汤饮食,每日1次。用于血小板减少、畏寒怕冷有阴斑者较合适。

(11)龙眼肉30g、大枣30g。常煮食之。用于贫血及神经衰弱。

(12)龙眼肉30g、白糖3g。置碗内或瓷盅内,上罩纱布一层,于饭锅上蒸多次,每次以开水调服1~2匙。用于衰老瘦弱,产后体虚。

(13)龙眼肉10g、冰糖3g。每日1剂,泡服代茶饮。用于贫血,失眠,心悸,多梦。

(14)龙眼肉10g、炒酸枣仁10g、芡实12g。3味药先煎后泡代茶饮,每日1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神倦乏力。

(15)龙眼肉30g、月黄15g。共捣如泥,外敷患处,1日1次。

用于痈疽未成脓者。

(16)龙眼肉3g、枣仁5g。枣仁砸碎与龙眼肉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午和晚上各泡服1剂。用于心神失养所致的神经衰弱,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易醒,汗多,神疲等。

(17)龙眼肉3g、枸杞子5g。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午和晚上各泡服1剂。用于阴血不足,不养心神所致的神经衰弱,症见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不寐或多梦易醒。

(18)龙眼肉5g、党参5g、枣仁5g、柏子仁5g。将枣仁砸碎、党参切成小碎块与其他药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晚上睡觉前泡服1剂。用于心脾两伤,心血不足,血不养心的神经衰弱,症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面色无华,神疲气短等。

(19)龙眼肉5g、大枣3枚。大枣切碎去核,与龙眼肉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午和晚上各泡服1剂。用于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神经衰弱,症见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多梦、食少、头晕等。

(20)龙眼肉250g、枸杞子120g、当归、菊花各30g,白酒3500g。4味药用纱布包扎好投入酒坛中与白酒共浸泡30天后服用。用于和气血,补筋骨及皮肤美容。

(21)龙眼肉200g、刚开啼的雄鸡睾丸4对、白酒1000g。鸡睾丸放入碗中蒸熟,然后剖开,晾干,与龙眼肉同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3个月即可饮用。用于阳虚畏寒,腰膝酸痛,头晕目眩,心烦失眠,便溏泄泻,夜尿频多。

(22)龙眼肉10g、枸杞子10g、制黄精10g、鸽蛋4个、冰糖50g。龙眼肉、枸杞子、制黄精均洗净切碎,加水750mL同煮至沸后约15分钟,再把鸽蛋打破后逐个下入锅内,同时将冰糖打碎后下入锅中同煮至熟即可食用。每日服1次,连服7日。用于补肝肾、益气血,对肺燥咳嗽、气血虚弱、智力衰退等证有较好疗效。本方可作肾虚腰痛、面黄羸瘦、年老体衰者膳食。

使用注意湿阻中满及有停饮者不宜用。保存条件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