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贵细中药材100味选用
47872700000026

第26章 白果

白果又名银杏、白果仁、白果肉。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广西、四川、河南、山东、湖北、辽宁等地。以广西产者为最佳。

药材识别

略呈椭圆形,一端稍尖,另一端钝,长1.5~2.5cm,宽1~2cm,厚1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平滑,具2~3条棱线。中种皮(壳)骨质,坚硬。内种皮膜质,种仁宽卵球形或椭圆形,一端淡棕色,另端金黄色,横断面外层黄色,胶质样,内层淡黄色或淡绿色,粉性,中间有空隙。无臭,味甘、微苦。

以身干、粒大、壳色黄、种仁饱满、肥壮充实、断面色淡黄者为佳。

规格标准统货。作用用途

白果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的功能。主要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等。因其苦甘涩而性沉降,能敛肺气,平喘咳,止带浊,缩小便。故对痰多咳喘、带下淋浊、小便频数等证有治疗作用。本品为亦药亦食之品,但有毒,故不宜多食。

现代临床上还用于神经性头痛,肺结核,痤疮,美尼尔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

附:近年来用8~9月采收的白果树叶片,晒干。每日1剂,煎服5~10g。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脑血管痉挛等病。

用法推荐

(1)医师处方用量4.5~9g。

(2)白果仁1~4枚、鸡蛋1只。鸡蛋敲破一小口,将白果仁装入鸡蛋内,蒸熟服用,每日1次。治白带增多,小儿腹泻。

(3)白果仁1~3枚。焙干捣碎,冲入煮沸的豆浆内,每日1次。用于带下症。

(4)白果5个(去皮,炒黄)、黑豆90g、大枣20枚(去核)。共炖熟,1日分2次食完,连服3剂。用于白带异常。

(5)白果10枚(去皮)。研为细末,1日分3次服,用米汤冲服。用于白带异常,小便过多。

(6)白果120g、硫磺6g。置锅内共炒熟,去壳,再放入炼好的白蜜中浸泡,每日早上空腹服白果10枚,淡盐汤送服。用于赤白带。

(7)白果仁10g、硫磺5g、面粉500g。上药共研为细末,加入面粉,做成4个饼,烤熟后食之,1日2次,1次1个,连服5天。用于白带过多、腥臭,腰酸腿痛。

(8)白果10g、粳米30g。共煮成粥,1次服完,连服7天。用于白带异常。

(9)白果仁15g、莲子肉15g、糯米15g。研为细末,乌骨鸡1只,去内脏装药,炖烂熟,空腹调味食之。用于妇女虚弱赤白带下。

(10)白果50g、冬瓜子25g、莲子20g、胡椒粉15g、白糖适量。白果去皮、芯,冬瓜子洗净,莲子去芯,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过滤取汁,加入胡椒粉和白糖,搅匀即可食用。用于热淋,小便白浊,白带异常等。

(11)白果15g、豆浆500mL。白果取仁砸碎,与豆浆同用小火煎煮熟饮用。用于妇女腰酸带下多及更年期综合征等。

(12)鲜白果(带果肉)30g。将鲜白果连果肉一起捣碎,水煎服。用于神经性头痛(本方有毒,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3)白果仁适量。用菜油浸泡1月之后,少量服用。用于肺结核。

(14)白果10g(去壳),加水煮熟,兑砂糖或蜂蜜,连汤食,常服用。用于咳喘,肺结核咳嗽。

(15)白果3~6g。炒熟后研粉,红枣煎汤调服。用于头风眩晕。

(16)生白果仁适量。去外壳,切片,外搓面部。用于痤疮。

(17)白果仁适量。将其捣烂,外敷患处。用于头癣。

(18)白果适量。烧炭存性,内服。用于癫痫。

(19)白果4个、蜂蜜25g。先用水煎白果,取汁,后加蜂蜜调匀,每晚睡前服,连服5日。用于哮喘。

(20)白果仁9g、炙麻黄6g、射干10g、陈皮10g、桑白皮15g。

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用于哮喘。

(21)白果仁6g、杏仁6g、葶苈子9g、甘草9g。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22)白果仁10枚、生姜3片、鲜藕250g、梨1个、甘蔗汁50mL、竹沥10g、白萝卜1个、蜂蜜250g。将上药共捣烂,绞取汁,1日分2次服。用于胃痛。

(23)生白果仁20g、生龙骨50g。共研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1日2次,开水冲服。用于遗精。

(24)白果3个、五味子15g。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用于遗精。

(25)白果15粒、鸡冠花15g、臭椿树皮15g、童子鸡1只。共用水炖熟,酌加食盐调味,1日分数次食鸡喝汤,2日1剂,连服3剂。用于糖尿病(臭椿树皮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部或干部的内皮)。

(26)白果10g、夏枯草50g、豆腐5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喝汤及食可食之药。用于癫痫。

(27)白果(去壳)100g。用水煎汤洗患处。用于漆疮。

(28)白果15g、白果叶15g、木兰皮60g。共置100mL陈醋内浸泡7日后,取药液每日晚上涂患处。用于酒糟鼻(木兰皮为木兰科植物辛夷的皮)。

(29)白果适量。捣破,剥去外壳,取种仁炒熟,5~10岁儿童每次吃5~7个,成人每次吃5~10个,日食2次,吃时细嚼慢咽。用于遗尿。

(30)白果3~5g、狗肉200g。共炖熟,食盐调味,酌情食用,连用2~3剂。用于小儿夜间尿多。

(31)白果200g、白鸭1只、鸡油15g、化猪油500g。白果取仁,煮熟,撕去皮膜,切去两头,通去心,用水焯去苦味,在猪油锅内炸至微黄;鸭宰杀并煺净毛、剖去内脏、宰去头足、洗净,用食盐适量、胡椒粉2g、绍酒60g将鸭身内外抹匀放入盆中,加入姜、葱、花椒适量,腌约1小时取出,用刀从脊背处宰开,去净全身骨头,铺入碗内,修下的鸭肉切成白果大小的丁,同白果合匀,放于鸭脯上,注入清汤,上笼蒸约2小时,至鸭肉熟烂翻入盘内;滗出碗内汤汁装于火勺内,烧沸,加适量绍酒、食盐、味精、胡椒粉、湿淀粉少许勾薄芡,放猪油,挂白汁蘸于鸭肉上即可食用。食之对肺虚或虚劳的咳喘痰多,带下清稀,小便频多等症者有保健治疗作用,也可用于营养不良性水肿。

(32)白果100g、嫩鸡肉(无骨)250g、蛋清2个、猪油500g(实耗油约50g)。白果去壳,热油锅内爆至六成熟时捞出剥去薄衣,洗净;鸡肉切成约1.2cm见方的丁,加入蛋清、食盐3g、淀粉5g拌和上浆;炒锅烧热,放入猪油,烧至六成热时将鸡丁下锅用勺划散,放入白果炒匀至熟,捞起沥去油;原锅内留猪油约20g,投入葱段煸炒,随即烹入绍酒适量,加汤,放食盐、味精,倒入鸡丁和白果,翻均匀,用湿淀粉勾薄芡,淋入芝麻油,再颠翻几次即可食用。用于老年体虚湿重之久咳、痰多、气喘,小便频数及妇女脾肾亏虚浊湿下注之带下量多,质稀等症,身体虚弱或无病食之,亦可营养健身,也可作老年慢性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及带下证患者之膳食。

(33)白果1000g、白砂糖500g。白果去壳,用清水洗干净,沸水稍焯,捞出后撕去外膜,抠去心,漂洗后再放入锅内,置中火上煮沸后约40分钟,捞出沥净水,放在方盘内待凉,撒入白糖和匀,装入洁净的小坛内,封口,密渍24小时后即可食用。用于脾虚湿盛之腹泻、带下及痰多咳喘,小便频数、失禁、遗尿等症,也可供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遗尿症患者食用。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大量或生食易引起中毒,须注意;因其涩敛壅气,对感冒咳嗽、痰稠不利者不宜用。中毒表现及救治:白果中毒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烦躁不安、惊厥、精神委顿、呼吸困难、紫绀、昏迷、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严重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少数有末梢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感觉减退等。脑脊液检查可发现细胞增多及蛋白增加。救治用0.05%高锰酸钾溶液或0.5%活性炭悬液洗胃,服蛋清,灌肠,硫酸镁导泻,静脉输入葡萄糖盐水。烦躁不安,抽搐者肌注氯丙嗪、人工冬眠或其他镇静药。必要时吸氧及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民间验方白果壳60g,水煎服可解毒。

保存条件

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