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贵细中药材100味选用
47872700000027

第27章 白扁豆

白扁豆又名白梅豆、扁豆、火镰扁豆、峨眉豆、扁豆子、茶豆。

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产,以安徽、陕西、湖南、河南及山西、浙江等地产量为大。

药材识别

呈扁椭圆形或遍卵圆形,长8~13mm,宽6~9mm,厚7m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阜。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以粒大饱满、色白者为佳。规格标准统货。分江苏、安徽、湖南统装等。

作用用途

白扁豆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能。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等。炒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也用于大病之后以之调养,养正气而无壅滞之弊。此外尚可解毒,单用即效。用于解暑宜生用,健脾炒用。本品亦药亦食,可作为菜肴。

现代临床上还用于肺心病缓解期,黄褐斑,百日咳,解砒霜中毒等。

用法推荐:

(1)医师处方用量9~15g。

(2)炒白扁豆适量。研为细末,每日2~3次,以米汤冲服6g。用于带下异常。

(3)炒白扁豆20g。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用于白带过多。

(4)炒白扁豆50g、炒山药30~50g。水煎,1日数次代茶饮。用于白带过多。

(5)炒白扁豆60g、芡实60g。加水煎煮至熟,加入冰糖30g煮至溶化,每日1剂,代粥食。用于白带过多。

(6)白扁豆60g、猪肉丝150g。共加水煮熟,食盐调味,1日分2次服食。用于白带多,经年不愈。

(7)白扁豆(微炒)5g。研为细末,用白糖水送服,每隔2天服1剂,连服数日。用于胎动不安。

(8)白扁豆适量。研末外敷。用于恶疮连痂痒痛。

(9)炒白扁豆50g、山药50g。共置罐中炖成稀糊状,加入白糖50g,搅匀,1日分2次服。用于小儿脾虚泄泻,饮食不佳,消瘦。

(10)生白扁豆12g、当归12g、乳香12g、没药12g、苍术9g、玄参50g、金银花50g、甘草50g。每日1剂,水煎分3~4次服。用于脱骨疽。

(11)生白扁豆30g、土茯苓30g、生薏苡仁30g、夏枯草10g。

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煎汤外洗患部。用于扁平疣。

(12)白扁豆适量。水煎服。用于暑湿内蕴,脾失健运之呕吐、腹泻。

(13)白扁豆15g、白术15g、茯苓15g、猪苓1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腹泻。

(14)白扁豆(研碎)15g、干姜3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慢性腹泻。

(15)白扁豆60g、炒稻谷60g、狗骨头炭60g、车前子30g。共研为末,1日3~4次,每次9g,开水冲服。用于泄泻。

(16)白扁豆6g、香薷6g、甘草6g、滑石15g。水煎服。用于伤暑腹泻。

(17)生白扁豆10g、香薷10g、炒白术15g、厚朴3g。水煎服。用于腹泻。

(18)白扁豆30g。加水煎取浓汁,1日服2次。用于淋证(属脾虚者)。

(19)生白扁豆20g、野菊花根20根、鲜大青叶30g。野菊花根、大青叶捣烂,取汁内服;再将生白扁豆研为细末,开水冲服。用于砒霜中毒。

(20)白扁豆适量(用米泔水浸后去皮)。用红糖、怀山药适量同煮,至豆熟为度,饮汤食扁豆、山药,每日服2次,连续服用。用于脾虚白带增多。

(21)白扁豆16g、大枣10枚。水煎,饮汤食扁豆、大枣。连服3~5日。用于小儿百日咳。

(22)白扁豆15g、香薷6g、鲜荷叶半张。同煮至扁豆熟,取汁加白糖适量饮服。可作夏季家庭饮料,能清暑热并治伤暑头痛吐泻。

(23)炒白扁豆、党参、玉竹、山楂、乌梅各等份。水煎至豆熟透时,取汁,加适量白糖饮服。用于胃酸缺乏症。

(24)白扁豆、绿豆、赤小豆各50g。加水共煮烂,取汁饮服。用于防暑,暑热疮疖,暑湿吐泻等。

(25)白扁豆25g、大枣20g、白芍5g、陈皮5g。加水1000mL,煎煮取汁800mL,温服。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大便稀溏等。

(26)白扁豆3g、佩兰3g、藿香3g、香薷3g。将白扁豆砸烂,其他药切成小碎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午、下午和晚上睡前各饮1剂。用于暑日贪凉,感受风寒所致的夏季感冒,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胸闷纳差等。

(27)白扁豆10g、水灯芯5g。将白扁豆砸烂,与水灯芯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下午各饮1剂。用于全身浮肿,小便不利,腹胀纳差;妇女赤白带下,小儿湿疹等。

(28)白扁豆5g、厚朴5g、香薷3g、黄连2g。将白扁豆炒至焦黄并砸碎,厚朴切成小碎块,与其他药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下午各饮1剂。用于暑湿内伤,脾胃不和的暑泻,症见恶心呕吐,腹痛肠鸣,泄泻不止等。

(29)白扁豆10g、天花粉10g。将白扁豆炒至焦黄并砸碎,天花粉切成小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下午各饮1剂。用于糖尿病,症见善吃易饿,口干喜饮,饮食无度,小便清长而多等。

(30)白扁豆150g、黑芝麻10g、蜜饯樱桃5g、化猪油125g、白糖120g。白扁豆淘净,入沸水煮约30分钟(以能挤脱皮为度),捞出挤脱皮,放入碗中,再加清水淹平豆仁,上笼蒸约2小时,待烂取出滤去水,压成泥;炒锅中放入猪油,油炼至熟时倒入豆泥翻炒,至水分将尽时,放入白糖炒至不粘锅、勺为度,再将炒香研细的黑芝麻面、白糖、樱桃蜜饯放入,溶化混合后炒匀即可食用。用于脾虚久泻、带下,暑湿腹痛、吐泻有较好治疗作用,对精血不足之便秘、须发早白及小儿百日咳亦有一定作用。本方可作老年便秘及带下证、胃肠炎患者之膳食。夏季食用,尤为适宜。

使用注意

多食能壅气,伤寒邪热炽者勿服。患疟者忌用。因含毒性蛋白质,生用有毒,加热毒性大减。故生用研末服宜慎。加工制作炒扁豆:取净扁豆或仁,置锅内文火炒至微黄,略有焦斑及香气时,取出,摊凉即得。

保存条件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