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贵细中药材100味选用
47872700000029

第29章 西洋参

西洋参又名西参、洋参、花旗参。为五茄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主产于美国、加拿大,我国亦有大量栽培。分为野生进口、栽培进口、国产引种3类。

药材识别

野生进口品:呈圆柱形,长纺锤形。长2~6cm,直径0.5~1cm,无芦头、侧根及须根,表面淡棕黄色(原皮参)或类白色(粉光参)。全身密集灰色横纹,上部较密,纹理常呈环状,较深。质松,断面黄白色,粉性,有细菊花心纹理。有特异香气,味微苦而回甜。

进口栽培品:习称种洋参,一般支条大,无芦头,但有支叉,身多直纹,断面呈黄白色,粉性差,心实,无菊花心纹理。有特异香气,味微苦而回甜。

国产西洋参:称引种参,呈圆柱形,长3~10cm,直径0.5~2cm,亦无芦头、支根及须根。表面浅黄褐色或黄色,皮细腻,上部有密集环纹,全体有纵皱纹,并有疤痕,一般较细长,微隆起。质地较重,断面平坦,浅黄白色,粉性差,有一颜色较深的环纹,并散在多数红棕色小点,靠环纹愈近愈密集,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特异香气,味微苦,微回甜。

以条粗壮,色白起粉,表面细横纹密集、质硬,含口中能生津者为佳。

规格标准

分野生进口、进口栽培(种洋参)、国产西洋参(引种参)。除整支野生外,均以支头大小分档,如:15、20、30、60、80、150、200、300、500、600、700、800支等(国产引种参有长支、短支之分)。

作用用途

西洋参具有益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能。主要用于肺虚久咳,失血,咽干燥,口渴,虚热烦倦,夏季多汗等症。本品的价值主要在于生津而兼有一定的益气作用。由于性较清润而不燥热,不同于人参之温燥,故常用于热证患者,凡有高热所致气津两伤的体力不足和失水,尤其小儿高热烦渴、腹泻脱水,可用本品配清热药同用,因性凉而补,故能消暑、解酒。此外,肺结核之虚热、燥咳可用本品治疗,在养阴清热中又有一定补性。

现代临床上还用于流行性出血热休克,糖尿病,鼻咽癌放疗反应等。

用法推荐

(1)医师处方用量3~10g。

(2)西洋参2~3g或配伍天冬、麦冬、知母、玉竹各5g,水煎服,连续使用1周。用于治津液亏虚出现的诸症。

(3)西洋参3g、龙眼肉15g。同蒸内服。用于肠热津亏便血。

(4)西洋参3g。水煎服,每日1剂,于放疗前2星期开始,直至放疗完毕。用于鼻咽癌放疗反应。

(5)西洋参9g、麦冬30g、五味子4g。每日1剂,水煎分3~4次服,不能口服者可鼻饲,用于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

(6)西洋参3g、升麻3g、炙甘草3g、白术5g、当归身5g、怀山药10g、茯苓10g、炙黄芪10g。每日1剂,水煎分3~4次服。用于妇女子宫脱垂。

(7)西洋参2g、麦冬7g、白茅根7g、白芍7g、山楂7g、薄荷5g。先将后五味药水煎取汁,再将西洋参粉碎为细末兑入,1日分2次服,连服3剂。用于小儿疳积,发热,毛发枯焦,精神不振。

(8)西洋参15g、白酒250g、黄酒250g。西洋参切片与两种酒共密封浸泡10天后饮用,每次25mL,1日1~2次。用于肺阴虚,津液不足,兼有虚火引起的咽干口渴,久咳,虚热疲倦等。

(9)西洋参10g。炖鸡、鸭、团鱼等。用于身体虚弱。

(10)西洋参1~2g。切薄片,泡开水代茶常饮。用于暑热烦渴。

(11)西洋参2g。切薄片,做菜汤时加入共煮,菜、汤、药同食。用于养阴益气,健身补虚。

(12)西洋参3g、麦冬10g、淡竹叶6g、大米30~50g。麦冬、淡竹叶煎取汁煮粥,待将熟时加入西洋参共煮,常服。治气阴不足之烦渴、口干、气短、乏力。

(13)西洋参1g、龙眼肉3g、冰糖适量。将西洋参切成小碎块,与其他药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剩余药渣亦可吃下,每日上午和晚上各服1剂。用于产后、大病之后、老年体衰等致气血虚弱、心脾失养的心悸、气短、口干、乏力、神疲、易感冒等。

(14)西洋参1g、生地5g、麦冬5g。均切成小碎块,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剩余药渣亦可吃下,每日上午和晚上各服1剂。用于气阴不足,津液耗损的糖尿病,症见气短神疲,口干渴,引饮无度,小便清长而多等症。

(15)西洋参1g、莲须5g、天花粉5g、五味子5g。西洋参、天花粉切成小碎块,与其他药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午和晚上各服1剂。用于气阴亏损,津液不足的糖尿病,症见口干渴,引饮无度,小便清长而多等。

使用注意

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用。补气救脱(抢救危重病人)不宜选用本品,凡失血或感染中毒性休克、虚脱的危重患者,仍以选用人参为好。

加工制作

切片:取净药材,用清水喷湿,湿布覆盖润软(夏秋季2天,冬春季3天),取出切1~2mm片,凉干即得。也可用微火烤软或蒸后,趁热切片。

保存条件

本品含糖量较高,易生虫、霉腐、泛糖。原药材可装入石灰缸内存放。参片用铁盒或瓶装盖严,置阴凉干燥处或用防潮纸包严存放于冰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