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贵细中药材100味选用
47872700000053

第53章 灵芝

灵芝又名三秀、芝、赤芝、紫芝。为多孔菌科植物灵芝(紫芝、赤芝)的干燥子实体(全株)。主产于华东、西南及河北、山西、江西、广西、广东等地。

药材识别

菌盖成肾形、半圆形或团扇状,大小不一,通常径长约3~8cm。上表面边缘有波状环纹,起棱,与菌柄相连处有放射状皱纹,红褐色、栗褐色至黑色,有漆样光泽,菌盖边缘略呈浅波状或全缘,下卷;下表面有细小密集的微孔,平坦,黄棕色或淡橙色。菌柄侧生,圆柱形,与菌盖成直角,3~10cm;表面有纵沟黑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泽。质坚有韧性,折断面似木栓质,淡黄褐色或淡粉色。气微,味淡。以完整、色紫红、有光泽者为佳。规格标准统货。分为四川、广西、广东赤芝统装等。作用用途灵芝具有养心安神,止咳平喘,补气养血的功能。主要用于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体倦神疲;形寒咳嗽、痰多喘促、夜卧不安;气虚血少、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神疲乏力、便溏等证。本品虽为养心安神之品而治心神不安等证,但其补气养血之功尤著。实验证明,灵芝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且有止咳平喘、降压、保肝、解毒、降血糖作用。当前已有多种灵芝制剂用于临床。

现代临床上还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高血压、肝炎、气管炎、多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神经衰弱综合征、硬皮病、皮肌炎、红斑狼疮、斑秃、冻疮等。

用法推荐

(1)医师处方用量3~15g,煎服。研末每服1.5~3g。

(2)灵芝10g、重楼9g、羊奶参50g、大伸筋15g。共水煎,取汁,兑冰糖适量,1日分2次服。用于风湿性心脏病症见胸闷、胸痛、气短(羊奶参为桔梗科植物羊乳的根,大伸筋为木兰科植物小花五味子的根)。

(3)灵芝30g。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用于慢性肾炎。

(4)灵芝10g、百合10g、白芨10g、臭叶子10g。每日1剂,水煎常服。用于百日咳(臭叶子为菊科植物臭灵丹的叶)。

(5)灵芝250g、五味子250g、水飞蓟250g。焙干,共研为细末,每次10g,1日3次,开水送服。用于急性和慢性肝炎。

(6)灵芝20g、菟丝子15g、地骨皮15g。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用于神经衰弱。

(7)灵芝150g、白酒适量。密封浸泡,20天后服药酒,每次15~20mL,1日2~3次。用于神经衰弱、失眠;亦用于蜂蜇伤。

(8)灵芝10g、枸杞10g、白酒200g。浸泡1周后服药酒,每次10mL,1日3次。用于肾虚腰痛。

(9)灵芝20g。水煎服。用于食毒菌中毒。

(10)灵芝3g、党参9g、黄芪9g、焦白术9g、川续断9g、五味子3g、狗脊12g、升麻12g、炒白芍6g、川芎4.5g。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用于子宫脱垂。

(11)灵芝10~15g。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用于脏躁证。

(12)灵芝30g、三七30g(砸碎)、丹参30g、白酒1000g。

密封浸泡7天后服药酒,每次20~30mL,用于冠心病,神经衰弱。

(13)灵芝50g、人参20g、冰糖500g、白酒1500g。将灵芝和人参洗净切片,与冰糖同装入纱布袋中,放入酒坛,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隔日搅拌1次)后取上层清液服用,用量酌定。用于肺痨久咳,痰多,肺虚气喘及消化不良,失眠等。

(14)灵芝10g、刺五加8g、淫羊藿6g。将灵芝和刺五加切成小碎块,与淫羊藿一起置入茶杯内,倒入刚沸的开水,盖严杯盖,浸泡1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直至无味,每日上、下午各泡服1剂。用于老年人昏瞀,中年人健忘。

(15)灵芝15g、黄精15g、鸡血藤15g、黄芪18g、猪或牛蹄筋100g。上药洗净,用纱布袋装好,蹄筋发软,共炖熟,去药渣,加食盐调味,饮汤食肉。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16)灵芝15g、黄芪15g、瘦猪肉100g。将药装入纱布袋中,加水与猪瘦肉共炖至熟,去药渣,食盐调味,饮汤食肉。用于肝炎体虚。

保存条件

置阴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