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听南怀瑾讲佛学
4789000000021

第21章 听南怀瑾讲佛典 (3)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可视为《般若经》的一个略本,包含了《般若经》的主要论点;全名《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喻指般若如金刚一样锋利无比,能破除世间一切烦恼与偏见;“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密多”意为到达彼岸;“经”者径也,学佛成佛之路。全名是指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而完成智慧,以到达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十方法界的众生,如果想要修行成就佛菩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悟而后成就。金刚般若的特点在于破除。其破相破空破佛法,无住生心不染尘的大智慧、大境界,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活化因子,而且对现代人也有着诸多有益的启迪。

南怀瑾先生指出,通常意义上的“智慧”并不能明确般若智慧的内涵。所谓般若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智慧。这绝非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用现在的观念来说,即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般若智慧包含五种,即所谓的五般若: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属般若。它们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由于《金刚经》受到历代僧俗各界的重视信受,所以它曾经多次被译出,现存的译本共有六种,其中要属鸠摩罗什的译本最早也最为流行。南怀瑾先生认为,《金刚经》之所以在中国流行,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汉译文字的优美,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译者鸠摩罗什的译文成就。他的文字格调,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优美、感人的佛教文学。后来的玄奘法师等人的翻译,在文学境界上始终没有办法超过他。鸠摩罗什的父亲是印度一位宰相,出家当和尚了,他的母亲是一位公主,逼着这位宰相还俗,跟她结婚,后来生了这个儿子。鸠摩罗什十一二岁的时侯,已经可以说悟道了,三十多岁就来到中土。当时是南北朝时代,为了请这位学者来,前秦的苻坚消灭了西域的三个国家,这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是桩震撼的事件。

《金刚经》是彻底解放烦恼心灵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该经文字简洁、思想深奥,一般人很难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因此,历史上佛教各派祖师多为此经作注讲解,流传最为普及的就是禅宗慧能的《六祖坛经》。

《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住,应该如何降伏?即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种错误认识和患得患失心理加以克服?《金刚经》就是围绕佛陀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金刚经》主张对一切事相都不予执着,认为它们都是“虚妄”的东西,这在一些人看来,明显是偏“空”的。南怀瑾先生则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金刚经》没有说世界是空的,也没有告诉你是有的,因为空与有都是法相,不可执着。这就如同古人说的“风来竹面,雁过长空”一样,当风吹过竹林的时候,竹子会发出一阵阵的声响,但风绝不会停留在竹面上,转眼就无影无踪了;大雁在空中飞翔,也绝不会在空中留下一丝痕迹,飞过去也就飞过去了。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着所呈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想不外说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确处理出世的真理与世间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俗二谛的关系,《金刚经》是这样说的:“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

南先生称《金刚经》是“超越宗教的大智慧”。《金刚经》翻来覆去只讲了一个“空”字。概因之“观空”是显法的核心,是密法的基础。显法的最高成就,就是悟空。我法俱空。人无我,法无我。空了就像天空一样,无形无色、无阻无碍,谁也奈何不了我,也就无得无失、无荣无辱、无是无非、诸法平等。这是一种全新的境界——宠辱皆忘、名利如尘、去留无意、平等博爱。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意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达,皆非实相本身。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句,既是本经的精髓,更成为佛法中不朽的偈颂。释迦牟尼佛开示“缘起性空”的理论,解释了宇宙与人生中,一切现象的根本因果。

般若空性,已然是佛法中最有智慧的一道风景。

信心清净,即生实相

无烦恼,无妄想,就是信心清净,自然达到清净的究竟;立刻可以见到形而上的本性,即生实相。实相般若就是道,明心见性就是见这个。

——《金刚经说什么》

如来所说一代教法,都存一种伟大的核心思想,这种核心思想,不仅是属于般若,可以说遍于一切教法,只是其它教法所显示的不及般若法中具体而明显罢了。

那么,般若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呢?

佛乃是心灵一剂良药。古人云:“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这几句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已道尽一切教义的宗旨。

四句中明显指出,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其最大的旨趣,是在治降众生的一切妄想分别心,然后令其住于无分别而无相无不相的实相般若。所以《金刚经》中须菩提以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为开始。

什么是实相般若呢?南怀瑾先生指出,实相般若即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是悟道、明心见性所要悟的。在佛学的文字上,悟道就是见到那个道体的空性,即实相般若,是般若智慧中最根本的。

金刚经上说“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寥寥数语,已道尽整个般若的中心思想。信心清净是因,生实相是果。

南怀瑾先生认为,“信心清净,即生实相”这八个字是《金刚经》第一品重点的中心,也就是后世众生要想成佛的必经之路,必要的法门。信心清净有两种意义,一种是专讲个人的信仰,因为真正的信仰并不是迷信。只有深解义趣,把道理彻底了解后来学佛,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假定说佛学的理不透,盲目地去信仰,盲目地去礼拜,那不能说他是不信;不过,严格地说,还属于盲目迷信的阶段。真正佛法的正信,是要达到深解义趣这四个字;先懂得理论以后,再由这个理论着手修持。因而说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必须要深解义趣,这个信心才是绝对的正信,这一个法门,才是真正的佛法,才是宇宙中一切众生自求解脱成佛之路。

正信即是信我们此心,信一切众生皆是佛,心即是佛,我们都有心,所以一切众生都是佛。只是我们找不到自己,不明我们自己的心,不能自己见到自己的本性,倘若见到,此心也就无比清净了。佛的一切经典,戒、定、慧,一切修法,不管是显教的止观、参禅、念佛或是密宗的观想、念咒子等各种修法,其目的都是达到清净心。清净有程度的不同,所以有菩萨阶级地位的不同,修学程度深浅的不同,也就是了解自心的差别程度不同。

怎么样使自己的心宁静,能够永远安详停留地保持住?

金刚般若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仅仅八个字,已将问题答复得清清楚楚。

无所住,就是不住于四相,所谓我人众生寿者;不住于空,也不住于有,更不住于断常生灭等相。虽不住于种种诸相,但此心并不是寂灭的,它仍有它的生命的活动,所以在“无所住”下,有“而生其心”的一句。应无所住是空,是无相。而生其心是有,是常,是生。金刚经上每一句话,或每一个字,无不包含空有,或非空非有的深义在内。

如何理解这无、住、生、心四个字的深义呢?《金刚经》上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一段文即是佛陀答复须菩提如何降心的方法。

一般众生都免不了一种我与人的心理潜伏着,所以每每做一点有益于人的事,得到别人的赞扬,或对方的感谢,总有一种沾沾自喜,或骄傲的感觉。反过来说,假如他的这种善举,在别人的眼里不被重视,认为无所谓,或者对方也没有什么感激的表示,那他就以为别人忽视他的善行,生起气来。

这样的人,他的心永远也不会平静下来。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佛的这一段话,南怀瑾先生认为是佛以法布施为例对行菩萨道作的进一步释义。佛告诉须菩提,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方法包括精神的生命,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任何事情一做便休,无所住。应该无所住行于布施,这个叫修行。你心理的行为随时做到无所住,一切都布施便丢掉,即是禅宗经常用的一句话:放下。做了好事马上须要丢掉,这是菩萨道。同样的道理,有痛苦的事情也要丢掉。

度众生是修学菩萨道而达成圆满正觉阶段中一个必须的工作,但怎样使这个工作做得恰如理想,那就必须做好布施等六度的工作,而后始能克尽度生的目的。然而要做好这件工作,又谈何容易?就以布施为例,第一要忘记施舍的自己,第二要忘记被施舍的对方,第三要忘记所施舍的物体,同时在你正当施舍的时候,除了怜悯众生的动机以外,不能带有任何其它(即不着色声香味触法)的要求,即“三轮体空”。布施时住于空观,不执着能施、所施及施物三轮。

根据般若经说:不能忘却我人,而存有希望的施舍,不会有多大功德的,因为这是属于有形色的(有相)。既有形色,就有限量,以有限量的因,要想得无限量的果实,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住相(没有形色的作意)的施舍,因为施舍者的心胸广宽,心理上根本不存有能施舍的我,也没有被施舍的人,更不存有所施舍的物体。以此无限量的因,方能得到无限的果实。

南怀瑾先生指出,常言道得意忘形,实则失意也忘形。一个人可以在功名富贵之时保持良好的修养,可一但没得功名富贵,整个人即变得与之前春风得意之时判若两人,自己觉得自己都矮了,都小了,变成失意忘形了。因而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同样都是没有修养,换句话说,即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即被一物所困住了。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脱,是大解脱,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任何一个人能够在某一种正当的行为以后,没有任何的存心,那就表示他的狂心已歇,信心清净了。般若实相自然而显。

◎圆觉经

圆觉经是了义经,这是可以彻底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经典,这是指引如何修行成佛的经典,而且经文文字优美,读来真是一大享受。

——《圆觉经略说》

《圆觉经》,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全名《大方广圆觉经》。译者佛陀多罗,中文有觉醒救世的意思。《高僧传》上记载,多罗为北印度罽宾人,由于其生平及生卒年无考,虽言在唐代,但此经的译出时间尚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说唐高宗永徽六年(655),佛陀多罗在白马寺译《圆觉经》,一说是在唐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的长寿二年(693)时所译。

此经在《开元释教录》中被列于大乘“修多罗藏”,后收入华严部,是唐、宋以来天台宗、贤首宗、禅宗等盛行讲习的经典。最早提倡此经的是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他为此经作了七部注解,著名的有《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圆觉经略疏》、《圆觉经略疏钞》。近人胡适、吕澄曾经怀疑此书并非由印度传来,而是中土高僧所作,与《楞严经》、《大乘起信论》同属于晚期如来藏真常唯心派。《圆觉经》后流传到朝鲜,又流传到日本,在日本禅教间也盛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