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听南怀瑾讲佛学
4789000000022

第22章 听南怀瑾讲佛典 (4)

所谓“圆觉”者,圆满之灵觉也。实为如来藏、真如、佛性、一切法界的别名。裴休说:“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三世诸佛之所证,盖证此也,如来为一大事出现,盖为此也;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盖为此也。”“圆觉经”即是“了义经”,可以了结人生困惑的经典。

《圆觉经》的主要内容,是佛在境界中,也就是在“清净觉”中为文殊、普贤、普眼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一般分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

序分说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诸佛众生清净寂灭平等圆满不二所现净土,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为上首的十万大菩萨众,皆入此三昧,住于如来平等法会。

正宗分是此经的主体部分,以佛祖与文殊等十二位菩萨之间关于圆觉法门的问答形式,依次宣说圆觉的义理和观行。因此分十二章,每章先以长行问答说法,后以偈颂重宣其义。其中:

文殊章是此经的宗趣所在。宣说有大陀罗尼——圆觉法门,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阐明佛菩萨的因行果相都不外乎修证本有的圆觉道理。以下各章即说其观行。

普贤章说的是圆觉境界的修行方便,远离一切幻妄境界,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普眼章说的是修习圆觉,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奢摩他行,坚持净戒,宴坐静观身心幻垢、人法二空,乃至幻灭垢尽,一切清净,觉性平等不动。

金刚藏章说的是圆觉本性平等不坏,众生有思维心,不能测度如来境界,故应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弥勒章说的是爱欲为轮回根本,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事理二障而现深浅。应发大愿,求善知识,渐断诸障,证大圆觉。

清净慧章说的是圆觉自性本无取证,但于除灭一切幻化修证位中,有凡夫随顺觉性、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如来随顺觉性诸位差别。

威德自在章说的是修行的方便,依着众生的根性而有三种差别: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此三法门亦名三止,或名三观。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辩音章说的是单修奢摩他或三摩钵提或禅那一法,乃至或先或后齐修二法乃至三法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修行方法。

净诸业障说的是觉性本净,但由众生从无始以来,妄执有我、人、众生、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妄生嗔爱,生妄业道,不能入于清净觉海。

普觉章说的是欲求圆觉,应除作、任、止、灭四种病相,以及去除诸病,求证圆觉之道。

圆觉章说的是修行大圆觉者,长期、中期、下期三种安居的方法,以及修习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观等方便。

贤善首章说的是此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等五名,并信闻受持此经的功德利益等。

最后一章贤善首章的后半部分为此经的流通分,叙述诸金刚、天王、鬼王等誓愿护佑持此经的人。

南怀瑾先生认为,只有看懂了经中十二位菩萨的排列,才有资格来研究《圆觉经》,因为经中的十二位菩萨各有不同的表相,也代表着十二种法门。

第一位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代表智慧成就,悟了道智慧成就以后,就要起“行”。光想自己入修,不入世,不修菩萨行,那是不对的。理入智慧成就以后,须入世修菩萨行。所以第二位便是大行大愿普贤菩萨。入世须手眼通天,手是手段方便,眼是智慧方便,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这就是普眼菩萨的道理。

有了普眼菩萨的境界以后,修持才能达到金刚藏菩萨颠扑不破的境界。金刚藏的意思一是不为外界所迷惑动摇,再就是粉碎外界的邪魔歪道。

再以后是未来继承佛位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在欲界天的中心——兜率天为天主。其中有座内院,《瑜伽师地论》便是弥勒菩萨在此内院说的。印度的无着菩萨夜晚入定上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说法,早晨出定,作记录,如此写成一百卷《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下一生就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剃光头,以出世法表相,现出家相成佛。成佛须先得到清净智慧,有了清净智慧,才能威德自在。如文殊菩萨于释迦牟尼佛上座即将说法时,引磬一敲说“说法竟”。释迦牟尼佛一句话未说,又进去了。文殊菩萨此时说了两句话:“我为法王,为法自在。”这就是大威德大自在;然后就是辨音菩萨,辩才无碍,法音清净。辩才无碍,必须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是由多生累世说法之功德而来。并且还要净诸业障,业障除净后,才能普觉圆觉等妙二觉,等同于佛。成了佛之后如何?是否就不来了呢?不,还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像贤善首菩萨所代表的意义。

从这十二位菩萨的排列可以看出,前四位菩萨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五至八位菩萨是大乘渐修法门。后四位菩萨是告诉我们渐修法门的入手方法,也就是如何才能从渐修法门入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

千古以来,《圆觉经》让无数人为之着迷。一是文字美,读来琅琅上口,当歌词唱出来,更是动人心扉的梵音;二是意境美,其宣示的清净真如的圆觉境界让人神往;三是内容含蓄蕴藉,让人在似懂非懂、有得无得之间,越是细细参悟,越是意味深长。

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

一真法界的圆觉境界,干净处有佛,不净处有佛;天堂有佛,地狱有佛;善人心中有佛,恶人心中有佛,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此谓不二法门。随顺佛性,则出世是圆觉,入世亦是圆觉;成佛是圆觉,众生亦是圆觉,无处不圆觉。

——《圆觉经略说》

人在世间,并无可能一生顺风顺水。无论富贵与贫贱,亦不分格局大小,终究会在心里,给“愁”字预留了一点甚至很多的空间。当然,许多的人,除却愁之外,可能还有更多,怨、愤、恨,还有悲、伤、痛,所有这一切我们平常所见的情绪,佛教将之归为“贪、嗔、痴”三毒,这些东西,其背后的根,就是“烦恼”。

人有所欲,所求,所执,烦恼随之而起。南怀瑾先生指出,我们的自性光明即被自己的烦恼妄想所遮蔽,如同宝镜蒙尘。贪心,就使宝镜增加尘点;嗔心,一点不如意,生无明、起烦恼,患得患失,这宝镜又增加尘点;痴心,不知道人生有三世因果,不知人人本具佛性,在当中起了妄想、执着、颠倒,所以我们这一面心的宝镜,当中都是尘埃。

如何使这心的宝镜重复自性光明呢?

《圆觉经》中与佛对话的第二位菩萨普贤菩萨,他承接上一次文殊师利菩萨问如来的因地发心,以及问菩萨怎么去除发心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错误的迷失,怎么去体悟佛性,找回自己的究竟心性。如此佛回答说有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净觉随顺”。

南怀瑾先生指出,净觉随顺即是唯心净土,即是觉性,顺此而行,即是正路。而觉性即是佛性。佛的意义就是觉者,佛的境界超越了菩萨、声闻、缘觉。众生在迷是不觉;声闻、缘觉是正觉,知道人生有无量的诸苦,修四谛、八正道,证到涅槃。菩萨是分证觉,自觉、觉他,正往这个方向努力,尚未圆满。佛,自觉、觉他,所有一切功德通通圆满,称为三觉圆满,是无上正等正觉。既然是觉,就异于众生之迷;既然是无上正等正觉,就不同于声闻、缘觉的正觉;既然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达到最究竟、最圆满的境界,所以又不同于菩萨。

然而,一般众生对随顺觉性的看法,同佛法是有差别的。社会上很多修禅的人,说要任心自在,“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还找理由解释:你看济公和尚也是吃酒吃肉呀!现在学佛法要随缘,要跟得上时代,学佛是学佛,吃酒就吃酒,吃肉就吃肉,心中要得自在!这种观念就是错误的,要知道济公吃酒进去,可以吐黄金出来!吃愈多,所吐的金子愈多;吃死的动物进去,可以吐活的出来,普通人根本做不到这个境界!因为要证到诸法实相、诸法平等的境界,才有这个能耐。所以我们必须了解,随顺觉性有不同的层次,由于层次不同,所能做的范围,亦有所不同。

那么,如何为之随顺呢?就像水一样,水性随顺,但要将本性做到水一般,着实难为。人生的高境界,岂是可以轻易就得了的?也许还会有人认为,水太柔,性如水并不完美,错了,水性可不全是柔,强硬的水性可是毁灭性的,这个不说自明。人若能做到随顺若水,那样行走于世间,真就像庄子所言,以无间入有间,如庖丁解牛般畅流无碍。

唐末五代之时,一位名叫张拙的秀才,去参一位石霜禅师。石霜问他,秀才何姓?姓什么?那张秀才就说我姓张,名拙。石霜就问他,你巧尚不可得,拙从何来?自性本来具足,你要去找自性的巧都得不到,你拙又从什么地方来呢?张忽然有省,就作了一首偈子:“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生死涅槃等空花。”

湛寂的自性在静默中吐露着光华,照彻河沙世界。凡圣含灵、真如涅槃都从自性流出。一念不生之时,真心自体全体呈现,六根刚一攀援外境,妄想的乌云立即遮天蔽地。在了无纤尘净裸裸赤洒洒的本源自性上,断除烦恼、趣向真如都是凿破混沌,好肉剜疮。禅者认性且随流,“随流认得性”,心灵坦荡无碍,无生死可了,无涅槃可求,因为他深知一切心念的追求,都如空花般虚幻不实。证得如如之理,随缘任运,无挂无碍。

所谓随顺,即是平和,是对一切世间事平心而受之。随顺,是不分好坏,也不分喜悲的,我们往往会倾向于以为随顺是为坏事所准备的,就是对一切坏的结果的安受,当然这也是随顺的一部分,但对好事的随顺,也一样是重要的,好事来了,其实对人心的改变,很有可能比坏事还大,这是可以在生活中能常见的事实。安然在接纳所有的事,是随顺的本意,也是灵性的体现,拥有这一品性的人,真是难能可贵的,行走于人世间,这比任何东西都有价值。

◎楞伽经

楞伽奥义,本为融通性相之学,指示空有不异的事理,说明理论与修证的实际,必须通达因明(逻辑),善于分别法相,精思入神,归于第一义谛。同时要从真修实证入手,会之于心,然后方可探骊索珠,窥其堂奥。

——《楞伽大义今释》

《楞伽经》,或名《入楞伽经》,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是大乘佛教中综合了“虚妄唯识系”及“真常唯心系”的重要经典,亦即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的教义,与《解深密经》同为论述唯识思想的重要经典。它与偏重于信仰并具有浓重的文学色彩的初期大乘经典不同,偏重于理论的研究和哲学的说明。

全经以“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等为中心论点,其中论及“缘起”、“涅槃”、“禅定”、“渐顿”等等重要内容。《楞伽经》又强调指出一切众生可分五种种性,不同种性的人,获不同的修行果位。后卷中,将阿赖耶识认为与如来藏同一,经中提到如来的异名有:毗湿努、自在天、因陀罗等,皆有不同的解释,这是受印度教的影响。佛在最后“植因向果”一段经文中,详说食肉与杀生之过咎,以十五种理由,详说不应食肉的原因。以此来结束楞伽山中盛大圆满的法会。

《楞迦经》出现后,很快就传入了中国,最早的译本是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求那跋陀罗的译本,即《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以后还有北魏菩提流支的译本《入楞伽经》十卷,实叉难陀的译本《大乘入楞伽经》七卷。此外,还有藏译本和日本南条文雄校刊的梵本。藏译本与梵本最接近。在汉译各本中,实叉难陀的译本与梵本比较接近。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最能表现此经的原始形态,流行也最广。

《楞伽经》对中国佛教影响颇大。据说菩提达摩曾以此经授慧可,并说:“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但慧可却对此经“专附言理”,进行了自由阐发。慧可门徒更持此经,游行村落,不入都邑,行头陀行。他们主张“专唯念慧,不在话言”,实行以“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旨的禅法,逐渐形成独立的一种派别,被称楞伽师,并成为以后禅宗的先驱者。

南怀瑾先生认为,在全部佛法与佛学中,无论思想、理论或修证方法,《楞伽经》都是一部应受到重视的宝典。中国研究法相唯识的学者,将其列为五经十一论的重心,可知凡有志唯识学者必要熟悉深知。注重性宗的学者也势所必读,尤其标榜传佛心印、不立文字的禅宗,自达摩大师来中土传法的初期,同时即交付楞伽经印心,所以无论研究佛学教理,或直求修证的人,对《楞伽经》若不作深入的探讨,是很遗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