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巴巴罗萨”计划
47917800000015

第15章 十字军东征(4)

然而,德国人的担心显然是多余了。苏联边防部队完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战术上的突然性使他们惊恐万分,中央集群的侦察部门立刻就侦听到了一封苏联人的电报:

“我们该做什么?我们正遭到炮击!”

得到的回答是:“你们一定是疯了,为什么不用密码发报?”

在进行了整整1个小时的炮击之后,凌晨4时15分,中央集群的前卫部队开始进攻。当时,苏德边境的国境线是以布格河(白俄罗斯与波兰的界河)为界。左边是德占区,右边是苏占区。这条河总长831公里,宽约80米,水深2至4米,是一道天堑。当时,由于双方微妙的外交关系,苏联已将河上桥梁全部拆除,只在著名的布列斯特要塞残留一座铁路桥和几座公路桥,留作双方贸易之用。

然而,中央集群没有选择强攻布列斯特要塞(只留下1个步兵师牵制该要塞)。古德里安集群和霍特集群的战术是:从南北两翼发起进攻,绕过该要塞,并向苏军防线后方进行向心突击,伸入敌人深远后方,并在苏联境内纵深400公里处,即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收拢钳口,完成对巴甫洛夫西方方面军的合围。(胃口很大呀!)中央集团军群利用边界上的地理优势,在两翼各配置一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都与古德里安集群和霍特集群相配合。

在苏联一边,巴甫洛夫上将简直就是德国人派来的间谍——兵力配置实在让人看不懂了。他居然将自己整整3个集团军,也就是3/4的兵力聚集在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里。在这个向西伸出的狭长突出部的顶部,有苏联第10集团军撑在最前面(详见彩图“边境交战”图中央集团军群——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一线),左右两翼分别由第3、第4集团军掩护。作个形象的比喻就是:第10集团军是一个人的头部伸在外面,第3、第4集团军则作为这个人的双肩,掩护着左右两翼。看上去,似乎是固若金汤。

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固若金汤!因为古德里安集群和霍特集群的发力点正好拍在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的两肩上;如果苏联第3、第4集团军垮了,整个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防御也就垮了,第10集团军就有被合围的危险!

在完全没有桥梁的情况下,德军以潜水坦克开路,潜过布格河——德国士兵看见一辆辆坦克一头扎进波涛滚滚的布格河里,也都个个惊得目瞪口呆。苏联士兵更是没见过这种新奇玩意儿,只瞧见有些像水管一样的东西在河里冒泡,许多人聚集在河边看稀奇,直到看清楚坦克上铁十字标记后,才明白过来这是德国坦克。苏联士兵纷纷丢下武器,直接选择了跑路。随后,德国步兵迅速跟进——一切犹如强渡马斯河的重演:步兵坐在冲锋舟里,工兵则开始敷设浮桥。

此时,坐镇莫斯科的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发现了西方方面军迫在眉睫的危险。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应当撤出突出部里的3个集团军,撤到敌人包围圈以外,并在明斯克以西成梯次配置,逐渐消耗敌装甲集群的冲击力。可是,他打电话到西方方面军司令部,却怎么也找不到巴甫洛夫。原来,这位司令员同志开着小轿车,一头扎进了13集团军的司令部,把自己降级为集团军司令员了。

就在苏联总参谋部为了寻找巴甫洛夫而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电影爱好者巴甫洛夫同志却选择了一条截然相反的战术:在“谨慎”地分析了形势之后,他做出了自以为聪明的决定——反击,把德国鬼子赶过布格河去!

朱世巍先生在《国境交战十八天》中曾这样分析说:巴甫洛夫上将认为,“西方方面军的当务之急是应该通过反突击,阻止2个德国装甲集群的前进”。

我很好奇,尽管西方方面军实力雄厚,但它3个集团军都在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里,只有一个作为方面军预备队的第13集团军在巴甫洛夫手里,靠这点儿兵力去反击整个德国中央集群,是不是嫌命太长了?

事实上,朱可夫建议放弃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的方案听上去不太顺耳,甚至有点儿“失败主义”的味道(斯大林同志是绝不可能同意的),但却是拯救西方方面军的唯一办法。更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40年的模拟演习中,扮演“德军”的朱可夫和“红军”巴甫洛夫进行对攻,演习中的情节与眼下的遭遇几乎一模一样——“红军”巴甫洛夫被围歼在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里。

朱可夫后来总结说:

我认为,白俄罗斯现在的筑垒地区离边界太近,并且它的布局,特别是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在作战中非常不利。敌人可以从布列斯特地域突击我比亚韦斯托克军队的后方。同时,筑垒地区的纵深不够,不可能坚持很久,因为敌人的炮火可以达到全部纵深。我认为,必须在离边界较深远的地方构筑防御工事。

由此可见,朱可夫的战略眼光十分高明。据他后来追述,当斯大林看到红军“失利”后曾质问巴甫洛夫:“怎么会这样呢?”

倚仗着斯大林的宠信,被“消灭”的巴甫洛夫死不认账,反而用一句俏皮话支吾过去:“就像打扑克牌,输赢是很正常的嘛,这又不是真打仗。”

不仅如此,他还反咬一口,诡称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绝对是固若金汤。他反驳道:“朱可夫同志,难道你要放弃我们在西方的土地,退到乌克兰去构筑防御工事吗?”

被打败了还这么牛,在近代军事史上简直闻所未闻。在这个问题上,巴甫洛夫先生似乎失去了理智。6月23日,巴甫洛夫以机械化第11、第6军编成一个集团,由方面军副司令博尔金少将亲自坐镇,对德第3装甲集群(霍特集群)展开反击——一切犹如演习重演。

一路上,苏军装甲部队披星戴月,风尘仆仆地赶到边境。可是,他们不仅无法对霍特集群构成威胁,反而连其前锋部队都打不过——在涅曼河一座公路桥附近,苏军与德国第7装甲师迎头撞上(你说,碰谁不好,一来就碰上德国最精锐的王牌师)。该师师长名叫汉斯·冯·冯克少将,乃隆美尔的继任者。

博尔金少将可不管你王牌不王牌,他只认一个理,那就是老子要打你。与德军一打照面,博尔金少将二话不说便展开迎头对攻。结果,苏军惨败,他们不仅未能阻止霍特集群前进,反而被第7装甲师撵过了涅曼河,一个坦克师(第5坦克师)被全歼。

好了,现在演习中的故事情节上演了……

激战!中央集团军群

反击的失利并未使巴甫洛夫上将清醒过来,他始终认定,前出的3个集团军依然是装备完整、补给充足,拥有强大的反击力量——强到甚至可以将法西斯军队赶过布格河。只要敌人“合不上口子”,保卫全境、不丢一寸国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说白了吧,巴甫洛夫先生的核心理论无非是:绝不能放弃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想都别想!

可是,如何才使敌人“合不上口子”呢?

对,没错,还是反击……面对那些建议撤出突出部,退守明斯克的观点,巴甫洛夫上将嗤之以鼻。他顽固地认为,“没有步兵,光靠装甲部队奔袭敌人后方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他华丽地无视了霍特与古德里安的装甲铁钳,做出了一个使整个西方方面军全军覆灭的决定——把明斯克的第13集团军和所有预备队前调,反击敌人!

他真的这么做了……巴甫洛夫先生孤注一掷,压上了所有家当。他看到突出部里的3个集团军受到威胁,很可能遭到德国步兵师的两翼合围——他哪里知道,受到合围的岂止是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而是整个白俄罗斯!他这样的调动,反而使第13集团军远离了它原有的筑垒工事,在明斯克地区留下了一块真空地带。此时此刻,德军的装甲铁臂正在经过它的两翼,向致命的大后方伸展。

好吧,作个形象的比喻,德国人正打算用“袋子”套住他,可巴甫洛夫上将却带着部队向前走,往这个口袋里纵深钻进。就这样,这位被誉为苏军头号坦克战的专家,斯大林最宠信的将领,竟把第13集团军,整整15万大军都送进了后来被称为“诺沃格鲁多克”的口袋。

然而,此时的巴甫洛夫先生仍然是很牛气的。他走位风骚,对两翼不断出现的敌军坦克视而不见——事实上,哪怕普通士兵都感觉不对劲了。他们吃惊地发现,德军坦克竟然出现在了自己的侧后!

至交战第四天,即6月26日,古德里安集群与霍特集群实际上已经切入西方方面军的两翼,深入苏联领土达300公里。在航空兵的掩护下,长途奔袭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由于巴甫洛夫的调动,此时的明斯克只剩下两个步兵师(第13集团军下辖第161、100师)。面对两个装甲集群的强攻,缺乏重武器的苏军被迫使用集束手雷和燃烧瓶抵御敌军坦克的冲击。经过一天酣战,守城苏军渐感不支,被迫撤出明斯克,向第聂伯河方向溃逃。

至此,霍特集群与古德里安集群在明斯克城下顺利会师,时间是6月27日。苏军的退路被德军连根斩断(老家被端)。西方方面军近40万人的大军包括第3、第4集团军一部,以及第10、第13集团军大部被装进了口袋。

如果说细一点的话,德国人为苏军编织的是“两个口袋”(见上页图)。一个在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的底部,为第4、第9步兵集团军近距离合围,它们包围着第3、第4、第10集团军的残部。另一个在明斯克,为古德里安集群和霍特集群的远距离合围,它们包围着巴甫洛夫第13集团军。这戏剧化的一幕使得战场上同时出现了两个包围圈,而且一个套着一个。简称:圆环套圆环。

率部

突围

巴甫洛夫将军翻然醒悟了,他突然发现,原来自己错得是如此离谱。现在,比亚韦斯托克各部基本陷入重围,尤其是第3和第10集团军已完全被德国步兵军分割为几部分,被迫收缩防线,固守待援。

苏联方面的一些资料声称,其实早在6月24日,苏联最高统帅部便下令放弃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向东突围。但巴甫洛夫犯了第二个大错——扣压了命令。直到6月25日才把撤退命令下达到第3和第10集团军……

谢天谢地,多亏了两翼苏军拼死血战,使德军始终无法关闭那个“小包围圈”。他们虽然编织了一个口袋,但这个口袋上有个大洞。此时,苏军仍有一条60公里宽的走廊可供撤退。

这一“乐观”消息使巴甫洛夫大将稍稍恢复了信心。可以说,巴甫洛夫先生终于理清了自己混乱的头脑,做出了点有助于战局发展的事情——他决定放弃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向东突围(早这样想就好了)。

巴甫洛夫是这样计划的:第3、第4、第10集团军的残部向东突围,率先撞破由德国步兵构成的小包围圈,与第13集团军会合。之后,再与第13集团军一道,撞破德军的外围大圈。他在命令中写道:

今天,各部应做好突围准备,以坦克为前卫,骑兵及强大的反坦克部队为后卫,日夜兼程。在辽阔的战线上甩掉敌人……允许各部队充分利用当地工具并征集当地的马拉大车……

毫无疑问,这道撤退命令激起了苏军将士强烈求生的欲望。几十万大军——包括搀老扶幼的难民、行政官员以及士兵家属聚集在一起,从这个“大洞”一拥而出。现在,他们不仅要与追击的德国步兵作战,又要面临两翼不断合拢的威胁。在德第29步兵师的地段上,苏军士兵甚至手挽着手,一边呐喊一边向喷吐火舌的机枪发起冲锋。尽管德军拼死阻击,但他们的兵力太弱,又没坦克,因此始终无法封闭走廊。整纵队整纵队的苏军将士还是得以安全逃脱。

很快,这种大规模突围引起了希特勒的不安——元首的忧虑永远都是无穷无尽的,以至于再次插手战术问题。他竟然要求古德里安集群与霍特集群停止前进,先回过头来帮助步兵消灭“小包围圈”的苏军。希特勒总是担心,装甲集群冲得太快、太远,与步兵脱节——他还担心遭到苏军新锐部队的逆袭。

得知这一命令,哈尔德老头很是不解,他满腔怒气地埋怨说:“由于元首神经质的干预,装甲集群被迫放弃继续向前挺进的大胆行动。”

因为,陆军人士早已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装甲集群一口气冲到斯摩棱斯克再合拢钳口。这样,中央集群在秋天雨季来临前,攻克莫斯科的方案就能得以实现。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斯摩棱斯克在哪里?大家翻开苏联地图就能看到,斯摩棱斯克离苏联首都莫斯科不过300公里,离苏德边境超过整整600公里!中央集群连小小的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都封闭不了,何谈一口气冲到斯摩棱斯克城下,包围更多的苏军呢?简直荒谬绝伦!

与往常一样,当内部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双方只好各退一步,达成妥协。即:在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收拢钳口。古德里安在回忆录中还算满意地写道:

“由于我们的坚持,装甲集群还是继续向明斯克挺进,完成这个大包围作战……”

至此,圆环套圆环作战方案最终得以实现。那些刚刚从比亚韦斯托克包围圈中跑出来的苏军将士很快就会发现,原来,还有一层包围圈在等着他们。

口袋内与口袋外

我们从来就不设防,不挖壕……也不凭江河隘路之险而固守。战争中最大的格言是:哪里有敌人,就到哪里去打他们!

——李德·哈特

古德里安坚信这个格言。根据空中侦察显示,苏军两个新锐集团军(第19、第20集团军)已从苏联腹地开拔,正在斯摩棱斯克—奥尔沙一线集结。这份情报不免使古德里安忧心忡忡,他担心,假使要等步兵赶上来,再去进攻斯摩棱斯克,恐怕太迟了。

决不能给苏军建立新防线的时间!因此,古德里安偷偷地将一些装甲师从明斯克调走,继续向东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