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48004600000011

第11章

(1)积极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及配套文件。切实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防止城市规划修编时盲目扩大规模。坚持从严从紧,有保有压,把好土地供应“闸门”。认真总结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改革和完善土地审批管理,为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提供用地保障和优质高效服务。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推行划拨出让土地的公示制度。加大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注意解决遗留问题,对新发生的土地违法案件,早发现、严处理。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从环境、权属、布局入手,依法开展清理整顿,切实做到对矿产资源能找得出、管得住、用得好。建立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开采补偿机制,抓好资源能源节约与综合开发,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尤其是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2)严格执法,切实保护资源。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有关会议精神,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要千方百计保住全国现有基本农田,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可逾越的“红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基本农田必须用于农作物生产,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土地整理要向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建立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

(3)健全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要切实解决涉及国土资源的信访问题,努力把信访解决在首办环节,对信访重点地区、重大群体上访事件的处置,要开展督查。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梳理。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完善征地制度,从源头上防止损害农民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加快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突出汛期和重点地区,加强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要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坚持和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分割,进行全国一盘棋的战略规划。根据各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综合状况,确定发展重点和生产力布局。实行污染量总量控制制度,强化环境准入、环境评价制度和严格的产业淘汰制度、技术淘汰制度。

(4)全面提高素质,不断增强国土资源管理能力。特别是要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推动下,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沟通协调、推进工作的能力和勤政廉洁、自我约束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法规,加强规范管理,严格实施各类资源规划特别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资源的使用,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要不断改进管理提高效率,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加快推进重要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勘查,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国土资源管理服务。

(5)抓紧建立“现代资源产权制度”和“现代环境产权制度”。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制度支撑。探索建立“现代资源产权制度”,包括国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在资源和环境领域建立一整套包括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流转、产权保护的现代产权制度。还要建立“现代环境产权制度”,通过产权界定制度,做好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估;通过产权流转制度,使优质环境的受益企业支付相应的转让费用;通过产权保护制度,维护环境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4.政策法治创新,建立绿色经济调控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环境法治,加强环境立法,加快配套的环境法规的制定过程,加重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有效地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不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要加速建立绿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核算范围,综合评价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并将环境质量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加快研究实行环境税,建立多元的环境投资体制,加大环保投入,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要大力研发、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从而逐步形成资源能源消耗小、效率高、排污少的生产和消费体系,使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之内。

(1)政府要制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首先,政府要建立和完善节能降耗奖惩制度。中央明确指出,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制度的保障。要进一步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推进阶梯式计量水价,农业用水终端水价、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进一步完善石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动情况合理安排国内成品油价格;积极研发可替代性资源,缓解煤资源紧张状况。此外,加大力度关停污染企业和违规小煤窑、煤矿,减少甚至杜绝无序开采和违规操作。要鼓励企业调整产品结构,采用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技术和生产方法,支持企业研究开发相关技术,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效益往往比内部效益更高,由企业支付成本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政府代表社会对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给予一定的财政或税收优惠,这对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要通过对短缺资源的价格和税收干预,激励企业和消费者调节产品结构和消费结构,达到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的目的。研究建立废弃物再生利用与资源循环利用的政策体系,鼓励开发可再生能源。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通过"十二五"规划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其次,要运用经济规律鼓励企业按循环经济要求组织生产。一是运用经济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比较成功的企业,基本上都能够通过循环利用本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当资源开采的条件日益变差,资源价格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比价不断趋于上升,对加工型企业的利润形成挤压时,企业为了确保利润,就会寻求从废弃物中提取有用物质替代原始资源进行生产。而资源的循环利用也为企业增加了经济利益。二是运用规模效益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企业追求微观效益最大化,即单位产出成本消耗最小化。实现规模经济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出路。循环利用资源必须在废弃物排放量具有规模化循环利用的可能时,才能实现成本最小化。因此,需要制定政策,建立专业化的、达到规模经济要求的废弃物收集、分类、加工处理、再利用的企业。三是运用价格杠杆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近几年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排污费收取日益规范,对高污染排放型企业形成的成本压力日益加大,迫使一批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污染排放,以便减少污染排放费用支出。

(2)构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在我国实行绿色GDP核算,理论和实际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我国目前已在10个省市启动绿色GDP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试点工作。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就应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环境和资源统计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反映自然资源的统计指标。对自然资源应就其资源存量、资源耗损量两部分价值分别核算,以便于开展资源存量的均衡分析。第二,反映生态环境的统计指标。生态环境的核算包括生态环境效益与损耗两方面,其中效益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森林生态环境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化,把这些效益折合为价值即为生态环境的效益价值。环境损耗是指生产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价值。第三,反映环境污染的统计指标。包括环境监测、环境污染防治及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三部分。环境监测指标主要指大气中各种污染物含量和综合环境质量等,环境污染防治指标有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的费用、已治理环境污染占环境总污染的比重等,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对人、公共设施、农、林等造成的损失。

5消费方式创新,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良性互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型消费模式。"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型消费模式,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要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通过生产与技术的改良,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形成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有利于绿色消费与生产的文化氛围,使其成为一种文明的民风、乡风。通过教育、文艺等多种手段,使尊重自然的价值观、道德观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1)强化节约意识,形成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不仅要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还要建立健康文明、节约资源型消费模式。首先是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精神追求的高度认识节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康文明、节约资源消费模式。要深刻认识节约是对国家、民族、家庭、自我负责任,是重操守的表现;而奢侈浪费,挥霍无度,也往往是败家败国的重要原因。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单位重视节约,合理消费和适度消费,就能更有计划、有目标、有条理地去实现自己的追求。节约往往和进取、积极、乐观向上等追求紧密相连;而随意挥霍浪费资源,常常与散漫、颓废、消沉等不良习性和情绪分不开。一个有节约意识的人,懂得珍惜,更有爱心;而一个奢侈浪费者,则会随意丢弃生命中宝贵的东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是一种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更映衬出一种高尚的人格、国格和精神追求;只有把节约内化为精神追求,才能真正使节约形成习惯。所以,从精神追求的高度去认识节约,人人都会自觉树立节约意识和合理的消费观念,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消费、流通等领域的节约才会有根基。

当前,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淡水和耕地紧缺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我国一些重要资源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乎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当我们有意识地把自身的行为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节约就不再仅仅是一种习惯,而成为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每一位热爱祖国的公民,都应该肩负起这种责任和使命,真正意识到节约的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都是为整个国家、也都是为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及子孙后代造福。

节约资源和文明消费体现的是一种忧患意识,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未雨绸缪之举。今天的资源挥霍,必然造成明天的满目疮痍;我们要思考将给子孙后代留下怎样一个家园,而不是仅仅沉溺于今天自己的享乐。树立这样的忧患意识,必须转变"节约的事儿与己无关"、"我浪费点无关大局"的错误观念,走出在消费文化、消费心理、消费取向上存在的认识误区。自觉自愿地去节约,健康文明地去消费,形成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新观念。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走发达国家1/5的人口消费全球2/3以上能源的高消费模式。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国内外在消费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在全社会形成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中国特色的消费观念,以新的消费观念引领消费模式的改革。人人树立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理念,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