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路径
1.观念创新,普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的观念。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类发展到今天,为了持续发展,应该而且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的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人与自然的冲突,对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观念提出了挑战。上世纪90年代后,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各种国际公约,各国政府纷纷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相应的许多大型科技计划。而在我国,相当多的人还停留在资本主义早期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陈旧发展观念上。或者是只顾自己暂时的微观效益,不考虑对其他人的横向公平和对子孙后代的纵向公平,损害宏观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今天,党中央已十分鲜明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们应该深入地加以学习和把握,认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资源少、自然环境差的条件,更应该注意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树立经济、人文、资源、环境四个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意识。要认识到环境就是资源,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危害环境就是危害人类和子孙后代,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有机的一部分。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更新思想观念,在全社会树立环境、资源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
(1)强化环境宣传教育,树立环境文化观念。长期以来,广大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改革开放后,相当部分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到工厂、城市务工经商,常年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文化素质显得更加低下,有的乡村常住人口中,基本上以妇、幼、老人为主体,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口的年龄文化结构和整体综合素质;经济相对滞后的农村,农民经济意识更强烈,环境意识更淡薄,环保知识更贫乏,生产生活方式更传统,自我保护能力差;不少农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仍然浓厚,受农产品价格偏低的制约,缺乏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不注意农业生产力建设,不注重生产方式改善,刀耕火种、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仍然存在。针对农村现状,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要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强化环境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环境意识,树立环境文化观念。对农民的环境宣传教育要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把环境意识与健康生命意识、与经济科技意识、与社会发展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他们切实克服“农村地大物博,环境自净能力强,污染危害不足挂齿”,“农村主要是经济落后,并非环境落后”等错误认识,摒弃只顾人类利益而不惜伤害其他物种、只顾个人或局部私利而不惜损害他人或全局利益、只顾当代人发展而不惜危害后代人生存的陈旧环境观,改变片面的、短暂的、局部的落后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环境文化观念,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全面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循环经济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反思后的本原回归和创新,是目前国际上最能代表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选择。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转向一种尊重和关心自然的新文明——生态文明,把发展观统一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型发展、轻内涵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倾向。在农村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树立节约文化、节约文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意识与社会风气。通过舆论宣传,积极倡导节约资源、充分利用资源的生产与消费方式,提高农民群众特别是各级干部对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只有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才能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使其能够“持续”下去;也只有广大农民群众人人意识到“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投身于可持续农业的实践中,循环经济前提下的可持续农业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成功的希望。这就要求把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节粮等逐步变成每个农村居民的自觉行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3)全面开展环保创建,形成浓厚环境氛围。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组织功能,启动环境优美乡镇、环境友好企业、节约型家庭、绿色学校等系列创建活动,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以此强化对农民群众进行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文化知识、环保科学知识、环保业务知识和自我保护知识的教育,建立与思想道德、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相一致的环境道德观念。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指引,在环境保护方面建立“保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观念,展现“讲节约、讲环保”的时代风采。要认真落实有利于农村、农业、农民的环境经济政策措施,切实解决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观念、技术、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要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自觉化解环境矛盾和纠纷。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满腔热情,形成保护农村环境的浓厚氛围,积极主动自觉地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
2.发展模式创新,走循环经济道路、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产不可持续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物。循环经济,既不等同于传统方式下的经济发展,也有别于通常意义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旨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讲求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投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体现回收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是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是一种物质和能量梯次闭环流动型经济,也可以说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的经济。一方面,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资源节约战略。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污染治理、清洁生产,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它追求的不是简单地降低资源消耗,而是使资源尽可能得到高效利用,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原材料利用的减量化以及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一直是我国资源节约的主要手段,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涵之一。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又是要减少污染物排放。由于生产中能源等资源利用率低,造成废弃物的大量排放,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的70%以上是工业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本身就是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来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农业部门、科学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通过建立法规制度、推行绿色生产、开发绿色食品等措施来进行推动。
(1)发展新型农村企业,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可以为农业夯实生产基础、技术基础、市场基础、人力基础,促进农业增长的集约化、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和农业知识与技能的现代化。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工业化应主要体现在“新”的思路上。它“新”在从国情出发,使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促使农村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以及企业集群调整升级,使市场集群形成规模和整体效应,加大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带动作用。新型工业化突出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农村工业和农用工业全面改造,在农业内部和农村生活方面,实施新技术支持下的“桑基鱼塘”、“猪—沼—果”等有机农业和资源循环利用。鼓励农村企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促进农村企业集群的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标准化,提高农村传统产业和农村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在条件具备的农村地区,努力发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能带动农村千家万户的主导产业、跨国集团公司以及区域化式的集群经济带,应对国内外市场的挑战。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产业链条。在条件具备的农村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或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与连接,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利益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优化配置,这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要以发展加工企业和市场建设为重点,支持重点龙头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在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规模化基地建设等重点环节上给予支持,提升企业档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构造生态农业工程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产品“废物”的“吃干榨尽”,促进循环经济的有利发展。
(3)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行无公害食品行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指“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我国目前农产品安全生产中使用最广泛、应用最多、得到社会认可的主要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构成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本框架。农业部门要在确定范围内设立无公害农产品农资专营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点和病虫害测报点,对农产品实行定期定时检疫检验,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控制。要建立和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基地生产要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应采取示范带动、企业引路、全程监控、订单约束、技术支撑、交叉覆盖,真正把标准化生产落到实处。在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下,农业部门应重点扶持一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大力提高优质蔬菜、果品所占比例,开展争优创名牌活动,使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循环经济下的农产品由无名变有名,由低档变高档,由国内市场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3.管理创新,加强国土资源和环境资源的管理。土地是财富之母,民生之本,农民的命根子。目前,我国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13%,人均不到世均水平40%,优质耕地只占1/3。从1996年到2003年,由于滥占、乱占等原因,七年中即减少耕地一亿亩。除生态退耕外,建设用地占13%,灾毁占6%。目前,只有18.51亿亩。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来说,不能再这样大量减少了。它已经造成了一些地方出现了“三无游民”(无地、无岗、无低保)。中央已出台一系列规定,严禁违法占地、圈地,甚至竞相压价出卖农民土地为地方政府谋利。我国矿藏资源形势也日趋严峻,除煤炭和建材非金属矿产外,2/3国有骨干矿山已进入中后期。2003年原油、成品油进口已超过一亿吨,铁矿石进口量占世界自由贸易量的50%,探矿、找矿远跟不上消耗增长速度。而且非法开采,屡禁不止。必须有力地加以整治,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的保护。要采取综合措施,实行严而又严的资源管理制度,要努力探索和强化国土资源宏观调控机制。要努力加强公益性地质工作队伍。唯如此,才能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